文学作品中的“小人物”,往往比主角更能打动人心。
起初,我并未关注过余占鳌的队员们。直到有天晚上,我突然意识到,这并不是一支普通的队伍。
为了抗日,他们四五十个人聚集在一起。余占鳌是他们的“司令”。他们有模有样,平日在村里咋咋呼呼,好像一支真正的抗日队伍。可当战争真的来临时,他们却“缩成一团,像一条冻僵了的蛇”。
原来,他们不过是一群小人物。这些人里,作者提到名字的有余大牙、任副官、哑巴、王文义、豆官、痨痨四……
接下来,我们就讲讲这些“小人物”的故事。
电视剧剧照
01 余大牙、任副官
余大牙的职务是“军需股长”。他是余占鳌的亲叔。余占鳌自幼丧父,是他一直接济着余占鳌母子。
当时,村里有个叫玲子的姑娘喜欢上了任副官。有一天,她鼓起勇气去找他,结果却走错了房间,到了余大牙屋里。余大牙喝得烂醉,看见玲子,色心大起,把她给糟蹋了。任副官知道后,命人把余大牙捆起来,交给余占鳌发落。
这任副官的来历有点神秘。他总是穿一身黑色制服,操一口京腔。平日组织队员们操练,教他们唱歌。那歌是这样唱的:“高粱熟了,高粱红了,东洋鬼子来了,东洋鬼子来了,国破了,家亡了,同胞们快起来,拿起刀拿起枪,打鬼子保家乡。”
玲子被余大牙糟蹋了,他非常心痛。倒不是说他和玲子之间有什么爱情,而是他本就是个非常正义的人。他主张将余大牙枪毙,可余占鳌不忍心杀自己的亲叔。任副官看余占鳌犹豫不决,就解下腰带,把手枪和腰带一起摔倒余占鳌怀里,大踏步地走了。
九儿最识大体,知道军心不能动摇。在她的冒死相劝之下,余占鳌终于妥协。余占鳌答应余大牙,在他死后给他披麻戴孝。然后,他又骑马把任副官追了回来。
剧照
给余大牙行刑的,是队员哑巴。余大牙让他帮忙把绳子解开,说不能捆着死去。哑巴照做了。余大牙视死如归,唱着任副官教给他们的那首歌。哑巴和其他队员都心软了,下不去手。最后,还是余大牙喊了一句,让哑巴赶紧开枪。
余大牙死后,任副官弄来一口好棺材,将他厚葬。余占鳌给他披麻戴孝。送殡那天,余占鳌和任副官朝天各开三枪,任副官说了一句“是大英雄自风流”,然后把枪收起来,大步朝村里走去。
余占鳌朝他开了一枪,没打中,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然后他又朝高粱开了一枪,打折了一株高粱。三个月后,任副官擦枪走火,不幸去世。可能他早就做好抵命的准备了吧。
余大牙和任副官,都没赶上墨水桥伏击鬼子那场战斗。任副官是少有的良将,余占鳌总是想起他。
剧照
02 王文义和他妻子
墨水河大桥伏击鬼子,是余占鳌和队员们最重要的一场战斗。除了余占鳌和豆官,其他人都在这场战斗中丧了命。在打仗之前,连豆官这个孩子都知道“余司令的队伍连聋带哑连瘸带拐不过四十人”。这些队员,都不是任副官那样能打善战的正规军人。
王文义,就是典型的来“充数”的。他原来有三个儿子,都被鬼子的飞机炸死了。他妻子听说余占鳌要组织些人抗日,就找九儿说情。九儿和余占鳌都心软,就答应了。
这王文义个头很小,“一颗大头缩在耸起的双肩中”。他反应迟钝,左右不分。任副官带他训练的时候,他没少挨揍。好在他的妻子是个精明的人,给他想了个主意,让他在右手里握一根高粱杆。他加入队伍的时候,也没武器。九儿就把家里的鸟枪给了他。
去伏击的路上,队伍悄悄地行进。王文义可倒好,一直在咳嗽,余占鳌骂他也没什么用。哑巴走火了,正好打中了王文义的耳朵。他惨叫一声,跟余占鳌说“我没有头啦”,还让豆官帮他看看头是不是还长在脖子上。
他用手一摸耳朵,摸到了一滩血,他吓得尖叫个不停,大喊着“司令,我挂彩了”。余占鳌真是拿他没办法,本来伏击就怕打草惊蛇,可王文义这个“猪队友”一刻也不消停。余占鳌只能威胁他,说再叫就毙了他。王文义这才不敢吱声。
王文义妻子和九儿一起给他们送饭,刚到大桥附近,鬼子就来了。王文义妻子被鬼子射杀。王文义摇摇晃晃地走上河堤,高叫一声“孩子他娘”,紧接着,他的腹部就中枪了,被鬼子的几十颗子弹打成了窟窿。
剧照
03 哑巴、刘吹手、方家兄弟、豆官、痨痨四
哑巴,是余占鳌的老朋友,当年和余占鳌一起当过土匪。他个子高大,善于用刀。他不仅哑,一条腿还天生不健全,走起路来一颠一颠的。不过他走路的速度非常快,不逊于常人。
关于墨水河大桥伏击,余占鳌本来的设想是,先把铁耙齿朝上埋在土里,等鬼子的车胎被扎破后,他们的队伍就可以趁机攻打鬼子,冷麻子再带队挡住鬼子的退路,杀鬼子个措手不及。
哑巴,负责扛铁耙。伏击之前,他一遍一遍地磨着腰刀。战争开始了,鬼子的第一辆车前胎被铁耙扎破,车上的鬼子下来和余占鳌他们打成一团。混乱之中,哑巴看见车上还有两个鬼子,就纵身跳上汽车,接连削掉两个鬼子的头。
这时,后边车上的鬼子对哑巴开枪扫射。战后,余占鳌和豆官在汽车上发现了哑巴的尸体。他手里还攥着那柄沾满了血迹的长刀,只见他“双眼圆睁,大口洞开,想要吼叫”。余占鳌去拿那把刀,可怎么也拿不出来。
和哑巴一样,刘吹手也是余占鳌的老朋友。不同的是,他认识余占鳌更早。当年余占鳌做轿夫的时候,他是吹鼓手。他叫刘四山,在余占鳌的队伍里,仍是充当吹鼓手。不过,他吹的还是当年在人婚丧嫁娶时吹的喇叭。
他吹喇叭的时候,双手像握着一杆枪。
他没有武器,喇叭就是他的武器。战争激烈,他负了伤,仍拖着血腿爬到余占鳌面前,问他:“司令,吹号吗?”然后他“一条腿跪着,一条腿拖着,举着大喇叭,仰天吹起来,喇叭口里飘出暗红色的声音”。
他死后还一直保持着这个姿势。余占鳌到战场上看他举着喇叭,以为他还活着。
豆官,是余占鳌和九儿的孩子。伏击战时,他十四岁。照理说,十四岁的男孩也该是个半大的小伙子了,可豆官仍像个小孩子一样童稚。
战争开始时,他“临危受命”,当起了队伍的传令兵。他最先看到了鬼子的汽车。然后他的手就开始哆嗦,接着胳膊也哆嗦了起来。汽车逼近河堤时,他又尿急,向余占鳌请求去撒尿。
之后,他看到了来送饭的母亲,他本能地大喊一声“娘”。刚喊完,鬼子的机枪立马就开始扫射。九儿中枪,倒了下去。豆官不顾一切地跑过去,是哑巴把他和九儿拉下了河堤。
剧照
方家兄弟,有方六和方七参加了余占鳌的队伍。他们负责抬着“大抬杠”,相当于炮兵的作用。伏击战中,鬼子最后一辆车想逃跑,余占鳌就命令方家兄弟开炮。他们把大抬杠顺上河堤。方六在点引火绳时中枪。方七和余占鳌先后试了一下,都没点着。他们眼看着鬼子的车队撤退了出去。
战后,余占鳌看到方七的肠子都被打了出来,他尝试着救方七,可无济于事。方七求余占鳌给他个了断。临死前,他和余占鳌交代,见了他老婆让她别改嫁,方六无后,她要是再走了,方家的香火就断了。余占鳌答应了他,用颤抖的手举起枪,结束了他的生命。
还有个叫“痨痨四”的队员,他排行老四,小时候得过痨病。战后,余占鳌看到他时,他已经失血过多,昏迷了过去。余占鳌的队伍并没有医护人员,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痨痨四被野狗吃掉,无奈之下,也给了他一个了断。
以上就是《红高粱家族》中一群“小人物”的故事。他们算是“无名之辈”,没有轰轰烈烈的人生经历,没有名垂史册的历史功绩。他们不是正规的军人,甚至有的都不是身体健全的人。
他们终其一生,不过是参加了一场小小的抗日战斗。好在历史记住了他们。这场战斗是莫言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当年在离他老家不远的村庄里,就发生了一场这样的战争。
作者莫言
比较遗憾的是找不到相关的配图。电影里和余占鳌一起抗日的是烧酒作坊的伙计。电视剧我还没看过。看了一下演职人员表,也没有余大牙这些人物,不知道是删掉了,还是改名了。看过电视剧的网友们可以帮忙解答一下。
一心书屋,一个专心读书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