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决定中国北方归属的大决战,这是一次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这也是令人不得不思考的一段重要历史经验。面对实力碾压自己的袁绍,曹操势单力薄,却率领军队以一当十,以弱胜强,打败对手而一统中国北方,这场战争的进程又是怎样的呢?
决一死战
公元200年,中国的北方经过10年混战,只剩下曹操和袁绍这两大割据势力。此时的曹操控制了关中、兖州、豫州、徐州,势力版图北到黄河,南至淮汉,而袁绍则兼并冀、青、并、幽四州之地,双方以黄河为界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局势决定了历史发展的进程,双方并不打算和平共处,决战一触即发!
战前势力图
一、互探虚实
建安五年二月,袁绍先发制人,驻军黎阳,派大将颜良和文丑在黄河北岸采取行动,兵分两路攻击曹操在白马和延津的黄河渡口。其中以颜良军为主攻力量。同年四月,仅有3000人的白马守将刘延向曹操求救,曹操决定派军增援。
曹操派军救援
此时,谋士荀攸对曹操说,咱们不救白马,打延津。怎么回事呢?围魏救赵啊,现在白马吃紧,我们却从敌人实力较弱的延津渡河,而后从延津包抄袁绍军的后路,袁绍一定会调兵来救,白马之围不救自解啊。于是曹操采纳了荀攸的建议,率领部队大张旗鼓地向延津进发。注意!是大张旗鼓地进军。果然在收到前方情报后,袁绍立即调动军队来救,白马之围得解。
大张旗鼓进军的曹军
这里有一段小插曲。公元199年末,刘备在徐州起兵,响应袁绍夹击曹操。曹操不得不亲率大军应对,结果打败了刘备收复徐州,刘备只得北投袁绍,而关羽则在无奈之下投降了曹操。期间曹操对关羽很好,为报答知遇之恩,关羽决定要在战场上立功,而后再回去找刘备。
关羽土山被围
回到黄河战场,曹操走到半路却调整了部署,下令全军转头攻打白马。在白马,关羽率领一支轻骑抢先发起攻击,正在赶路的颜良措手不及,被斩于马下。袁绍这才醒悟过来,又派刘备和文丑回头截击曹操。
快马斩颜良
此时的曹操也清楚,袁绍毕竟兵多,白马是守不住的。而且被戏弄的袁绍一定会屠城,拿下白马后找老百姓出气。于是下令全军带着白马的老百姓一起后撤。什么?我们读《三国演义》都清楚,打败仗后喜欢带老百姓的不都是刘备吗?其实啊,曹操也是要带老百姓撤退的。
曹操也会带老百姓撤退
因此,带着老百姓撤退的曹操走得很慢,很快就被刘备和文丑追上了。此时,曹操身边只有500多骑兵,正在延津的东南面的一个山坡上准备休息。忽然接到情报说,后面来了无数敌人。曹操说,不用担心,立即下令全军原地休息,并把随军的粮食、布匹等辎重散落在路上。
骑兵掩杀
这又是曹操的一条诱敌之计。赶来的袁军抵挡不住这些财物的诱惑,纷纷下马抢劫,顿时放松了警惕,队形大乱。曹操下令全军立即发起攻击。顿时这500多骑兵从山坡自上而下地掩杀过去,打得袁绍的军队落花流水,文丑也在乱军中被杀。
文丑
这就是官渡之战的第一阶段:互探虚实,曹操通过声东击西,调动了袁绍军队的调整部署,集中力量在运动中歼灭了立足不稳的袁军先锋,取得了初战大捷,而且还斩杀袁军2名大将。尽管如此,双方在力量对比上,袁绍的军力仍然占有绝对优势,接下来又该如何应对呢?
袁绍的军队依然占有优势
二、两军相持
一场遭遇性质的互探虚实后,曹操心里明白,自己不是袁绍的对手。根据《三国志》记载,此时的曹操的军队不足一万。但按照裴松之的注释,这个数目还是有待考究,曹操的军力此时怎么也有2万多人。而当面之敌的袁绍估计约近20万人。不管怎么算,肯定是敌众我寡的嘛。因此,曹操虽然初战告捷,却主动放弃了白马、延津,引军后退。而相反袁绍却顺势渡过黄河,继续前进。袁绍认为:你曹操打赢了还往后退,说明你心里还是怕我嘛,就是打不赢嘛,于是步步紧逼。
曹操部署示意图
那么到了官渡这个地方,曹操就没办法再退了,双方就分别扎营形成对垒,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其实我们可以看一下地图就可得知,这里是延津白马,这里是官渡,这里是许都,这里是袁绍的大本营邺城,曹操为什么要取胜之后选择后退呢?这是有战略考量的,如果选择在黄河对垒,双方的补给线略等,而退到官渡,相应地拉长了袁绍的补给线,这就叫敌进我退。
古代运粮食
在战略相持阶段,双方均表现出了很高的技术水平。袁绍先在自军营垒里筑起了高丘,让弓箭手居高临下往曹军营寨中射箭。“邦邦邦”,一阵箭响声后,曹军在营内被射的头也抬不起来。于是曹操就想了办法,发明了一种叫“发石机”的武器,能够把一块块巨石投到袁军的山丘之上。这样下来几个月,双方僵持不下,军队都非常的疲劳。
发石车
有一天,运粮的车队从许都而来,曹操上去看望这些运输队。他这个人是爱兵如子的,发现运夫们都面黄肌瘦、衣衫褴褛,而且都是光着腿走路,脚上的老茧破了鲜血直流。连忙上前嘘寒问暖,对大家说到,兄弟们辛苦了,请大家再给我15天的时间,如果这15天我还是没办法打败袁绍,我们就不打了,大家也不用这么辛苦了。也就是说,曹操要在15天内打败袁绍,他有这个把握吗?
曹操爱兵如子
没有,那么他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其实真实的想法是这场战争打得实在是太辛苦,太累了,曹操不想再打下去了,他想15日后撤军。他给留守许都的荀彧写信。荀彧却坚决反对,回信说,明公啊,袁绍这次是倾巢而出,近20万人的军力就是想把我们彻底打败,我们现在是退无可退,只能顶住。
荀彧
曹操又去征求贾诩的意见,贾诩说,曹公你和袁绍相比有四点优势,一是智慧比袁绍高,二是勇气比袁绍多,三是用人比袁绍明,四是决断比袁绍快。你现在的主要问题是顾虑太多,凡事都想考虑周全,导致束手束脚,只要你能够下定决心,集中兵力,一定可以打败袁绍。
贾诩
贾诩和荀彧为曹操指明了方向。在冷兵器时代,战争是一件不可控因素较多的事情,无论实力对比如何,双方的胜算都很难把控。在战略相持期间,胜利往往取决于主帅的意志。最终的胜利也往往在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
三、战略转机
在陷入苦战的情况下,曹操的军心有些动摇了,甚至想到了撤军。他撤军了吗?战争打到这个地步,还有转机的希望吗?在苦苦挣扎的时候,转机却悄悄到来。这时发生了三件事情让局面有了改观。
曹操窘迫
其一,刘备逃跑。官渡之战双方僵持的时候,袁绍曾派刘备率军南下,联合许都附近的黄巾军刘辟,在曹操的后方进行军事骚扰。但很快被曹军击败。刘备败退回去之后,向袁绍建议,我们应当联合南方的刘表进攻曹操啊。袁绍觉得言之有理,都是汉室宗亲嘛,就派刘备为使去了荆州。
刘备逃跑
结果刘备把自己的军队带走,再也没有回去。他哪里是去联合刘表嘛,就是逃跑!那么刘备为什么要跑呢?后世的史学家主要是推测刘备打了败仗后,担心袁绍的脸色不好看。其实这种可能性不大,也不重要。因为根据三国志记载,一是袁绍对刘备的态度是非常敬重。二是刘备起兵之后一直在不停地投靠别人。
都是汉室宗亲嘛
先是投靠公孙瓒打袁绍,后来投靠陶谦打曹操,后来又投靠曹操打吕布,现在又投靠袁绍打曹操。尽管东投西靠没取得过什么胜利,但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刘备这个人在政治上很敏锐,总是能根据一些蛛丝马迹来正确判断情况。这是很厉害的!总之很有可能是刘备判断袁绍在这场战争中会失败,所以才选择了逃跑。当然这也只是一个征兆,当时也没有引起各方的注意。
明公,我就先走一步了
其二,许攸来投。许攸的叛逃主要有三点推测,一是许攸贪财,袁绍那边满足不了他,于是就投靠了曹操。二是许攸的家人犯了事情,被留守邺城的审配打入大牢。三是许攸曾建议袁绍应当派军从小路偷袭许昌,劫持献帝的计策没有被采纳。总而言之,许攸的叛逃归纳为一句话,就是自己的期望没有在袁绍那里得到满足。
不受重用的许攸
而许攸这个人是相当重要的,一方面他很早就跟了袁绍,对袁军的基本情况非常了解。另一方面他很聪明,善于利用这些情报出谋划策。于是曹操在得知许攸来投时抚掌大笑,“吾事济矣”。许攸为曹操献的第一计就是:偷袭乌巢。乌巢这个地方是军需仓库。许攸说这个时候是最适合的偷袭时机,于是曹操立即派军去乌巢烧袁绍军的粮食。
许攸很聪明
其三,与此同时,发生了第三件事,张郃反戈。大家都知道,袁绍帐下人才济济,帐下的精兵强将不少。依我看,张郃比颜良文丑强多了,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将领。在得知乌巢被偷袭后,张郃赶紧向袁绍建议,乌巢是我们的底线,如果丢了乌巢一定会失败的,必须全力救援。
河北四庭柱
然而袁绍另外一名谋士郭图却建议,我们现在应该进攻曹操的大本营,一但如此,曹操走到一半就会撤兵,这样乌巢之围也会不救自解。袁绍认为郭图的这个计策好,于是就派重兵攻打官渡,只派少量军队救援乌巢。张辽说,这样是不行的,官渡是曹操的大本营,我们打了这么久都没结果,怎么可能一时半会打得下来,乌巢是我们的粮仓所在,一旦有失,军心大乱。
郭图
袁绍说,不不不,就这样,打官渡。结果呢?乌巢的粮食被烧得一干二净,官渡也没有攻下来。这样的结果证明郭图的建议是错误的,让郭图很紧张,于是连忙到袁绍处诬陷张郃说,主公你看,张郃听说我们失了乌巢正在幸灾乐祸呢,证明他的意见正确。袁绍这个人死要面子啊,马上起了疑心。张郃得知后没办法,前方作战失利,后院又起火,怎么办呢?和高览一合计,烧了战旗,立马投降了曹操。
乌巢失守
四、决战决胜。这个阶段就比较简单了。刘备逃跑,袁绍失去了外援,许攸叛变,袁绍失去了军师,乌巢被袭,袁绍没了粮草,张郃来投,袁绍折了臂膀。四件事情证明袁绍大势已去。在贾诩的筹划下,曹操集中兵力发起反击,袁绍这边军心大乱,不堪一击,他本人带着长子袁谭只好北逃,20万大军损失殆尽。
袁谭
战争结束后,曹操走进袁绍的大帐,发现里面摆满了各类珍宝、古玩、图书,你说你打仗带这些东西干什么。干什么?无非就是体现自己的儒将风范、名士风度嘛,走到哪里都把这些东西放到一个架子上,擦得干干净净,显示出很好的风雅气度……
气度不凡的袁绍
官渡之战结束在建安五年的十月,曹操军大获全胜,袁绍的势力从此一蹶不振。至此,代表当时中国最繁华、最先进的黄河中下游,全部纳入曹操的版图。建安七年,袁绍病死。建安九年,曹操击败继承人袁尚。建安十年,袁谭被曹军所杀。建安十二年,袁熙和袁尚在辽东被公孙康所杀,袁氏一族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曹操平定北方
这样的结果,袁绍有2位谋士早已预见到了,也就是沮授和田丰。田丰是反对最为坚决的一人。他曾建议袁绍说,主公,我们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发展自身实力。同时可以采取边境袭扰的方式牵制曹操。可以将军队分成若干波次,从不同方向出发,曹操要救东边我们就打西边,曹操要救西边我们就打东边,长此以往,曹军疲于奔命,我们以逸待劳,不出三年,我们就可以取得胜利。
田丰
可袁绍呢并没有采纳这一建议,认为自己的实力强大,不可能遭受失败,并认为田丰乱了军心,将其打入监狱。一年后,当袁绍战败的消息传到邺城后,众人纷纷来向田丰祝贺,说这下先生要被重用了。田丰却长叹一声:这一回我死定了。为什么呢?大家问道,主公败了不是证明你是正确的吗?欲知田丰的生死和袁绍战败的原因,且看下一集:复盘官渡之战之二:胜负有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