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小小美呀儿,喜欢点击关注我!
这是场博弈,不在乎会不会发生,就看谁能说动谁,明兰即是软肋齐衡自然不敢冒险
郡主是勋贵系,清流不会接纳。必须说原著的,因为放宋朝背景下。
就算没小说,当作原创都很别扭,宋朝以文制武厉害,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典故,
宋朝开国,勋贵系没啥实权了,武将又被文官压制,清流多是文人,
放宋朝背景,清流不接纳郡主家,另一个王想讨好清流,也不容易接纳郡主家。
而且宋朝背景王爷绑国公不大可能,明朝藩王有的有几千实打实兵马,宋朝王爷只有家奴,
强抢民女欺负老百姓可以,和国公家家奴打架不一定赢。
小说背景中绑齐国公其实也不太可能,因为齐衡之父的职位是盐业局长,
这位置不算高但权力不小,盐税是古代税收重要来源,皇帝亲信才坐得上去,
几个脑袋去绑他?
小说里齐家危机是齐家还有长房,还不是国公,虽得皇帝信任,但皇帝要换届了,
才急得站队,不惜用联姻作手段。
只论剧情不说小说。剧里齐国公已经没有实权,盐务早没干了,
而且家族里也没什么其他人才可以撑门面,就是个花架子。
清流之所以不愿意结交勋贵,主要还是不愿意担攀附权贵的名声,
但如果勋贵礼贤下士,自家子弟发奋走科举之路与清流结姻,
也不是不可以获得清流的支持的。
至于绑架,明面上是说不过去的,因为只是宴请了你,
宴会散了人才失踪,没有证据能直指就是王爷干的。
齐衡第一次科举没有考中,我记得考官评价是文章锦绣但少些钢骨,
第一是因为,他人没经过风霜,不知世间凶恶。
第二是因为,不知道科举对他自己的重要性,早恋去了,主动性不够。
我的意思是,如果郡主早早让他认清世道不那么天真,
他自己掌握迎娶明兰正确的打开方式,
第一次科举可能就中了。
邕王妃说,扣押齐国公,是为了当面和他说清楚,把会对盛家动手的消息透出来,
这才是王妃的杀招,齐家再怎么样,也是官位不低的勋贵,
邕王还没上位呢就这样为所欲为,岂不是让其他人寒心?
邕王妃杀荣飞燕,掳走公爷都太假了。紧要关头,自己老公是皇帝即位人选,
这个时候不是要笼络人心吗?至少不能添黑笔呀,结果干出那么多大动干戈的事来,
女儿的婚事再重要,也比不上江山落定重要呀。
这节就是为了给齐衡明兰婚事专门设的拦路虎。
就算邕王没干这些事,王妃就是蠢吗?
邕王代天子祭天和立太子很接近,但毕竟还没有真的坐上去,
祭天成为热门然后坐冷板凳,这种事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怎么知道这不是皇帝的一个烟雾弹?再说兖王谋反,
夺嫡失败后,谋反不是新鲜事,因为他们身边已经聚集了大批人马,不干不行,
相信如果皇帝选择兖王,邕王也会这么干,没什么说的。
所以,最后胜负就在于局势倒向谁,皇帝让邕王祭天,虽然可能是烟雾弹,
但就明面来看,皇帝是属意邕王的,这个时候局势稳,就有利于邕王。
而兖王呢?他巴不得天下大乱,好混水摸鱼,后面上来的新官家,不也是这个道理吗?
局势稳当,皇帝就是天上掉下来也轮不到他。
可作为夺嫡热门的邕王,一家却不懂这个道理,不但不四处行善,反而搞出荣飞燕那档子事,
不说人家有个贵妃的姐姐(原著是姑姑),就是想想这事儿的影响,有多恶劣,
也该知道后果吧!可他偏不,偏偏把渐渐稳当的局面,又弄得混乱起来,这可不正中对手下怀吗?
就算没有荣家,兖王也会反,只不过荣家的事情就像催化剂,加速了这个过程。
而这里面,时间恰恰是最关键的,时间拖的越长,就对邕王越有利,
可他偏偏就因为一件蠢事,失去了这件优势,所以说他作死一点不冤。
邕王只不过是代替皇帝祭了次天,
以至于很多人都认为老皇帝有意立他为太子,人人迎合他。
至于他敢不买皇后面子,他也不是硬抗,他绑了齐国公为人质,
后面对质问采取的是装傻,皇后也没证据,总不能就根据,郡主的几句话就去强行搜府吧。
所以邕王在当时的势力是很大,但还没到一手遮天的地步,
至少,还有老对手兖王,可以跟他抗衡。再回说荣妃的家族,
原著里有说,荣家因为荣妃,被封为富昌侯,
荣飞燕的哥哥,荣显,是禁卫军副指挥使,有一定的势力(至少对皇城布防很了解),
虽无法和邕王正面抗衡,但在某些时候却也是一枚关键的砝码。
原本邕王因为老皇帝的态度变化,在夺嫡上占了上风,但到底只是名义上的,
实际上他和老对手兖王还是差不多。你想想,原本两个势均力敌的对手,
突然一方得到了一个原本中立,却偏偏还掌握有,一部分禁卫军的势力支持,会怎么样?
再加上还有一个受宠的妃子做内应,这就给了邕王的老对手。发动政变的本钱。
所以邕王的失败在于得意忘形,太小看对手,位子还没坐上,就开始作妖,
殊不知狗急跳墙,兔子急了还咬人的道理,更何况卧榻之侧,还有一个兖王持刀虎视眈眈。
再说灭掉盛家
准确的说
邕王绑架齐衡老爹时,盛明兰仅仅是个跟齐衡传过绯闻的,
在老一辈人眼里“心术不正”的五品文官家里的小庶女而已,尚没有任何历史战绩。
盛家对朝堂有足够影响力,是长柏进入内阁后。
齐衡和明兰论嫁时,长柏只是潜力股,才六七品,官场新人;
这样的长柏,海家会因海氏保长柏,但不会在那时,就把资源照顾到,长柏妹夫身上去,
家族资源都是有限的,要互相交换利益,海氏自己也有一大家子人,
长柏是儿子还有可能让海氏照顾妹夫,海氏是女儿,只保得了对长柏一定的先期投入,
你算算海氏,海氏丈夫,海氏丈夫的妹妹,海氏丈夫妹妹的丈夫,隔几层了,
得拿利益来交换才成的,盐业局长的儿子倒好办,剧情又改了。
剧中王夫人家,盛纮的丈母娘家!
那个也不行的,王家老大人是名臣,还有香火情,但全耗在他家儿女身上了,
特别是不靠谱的长女康姨妈,她多次打死妾室,弄得她哥哥和盛纮收尾,
以至于王家舅舅几十年,品级一直是中层干部,被盛纮追上了,
所以你想王家是个啥样,就还有点人脉,康姨妈也会跳出来的,
你们都用光了,我再打死我丈夫小老婆怎么办?
这可是作姑子的插手兄长敦伦事的主儿,惹不起,惹不起啊。
后期郡主面对的那可是未来要当皇帝的邕王,
她姓柴,柴家和赵家关系复杂,她没什么政治资本 ,老公齐国公还没啥好职位,
在邕王面前完全不堪一击。
从长远来说的,任何势力的建成不是一朝一夕但有苗头可以窥见的。
靠照顾,不是说真的靠谁提携谁,而是相互之间的默契,成势。
从整体看,这个利益集团,要清流有清流、要文官有文官、要勋贵关系
有皇后养女这层关系,关键是人才都年轻,大家以后往来多了,人抬人就起来了。
有了这样的背景,也不是随便什么人可以拿捏的。
关键就是这个集团,当时没人整合得出来,到盛长柏入阁,才有这资格压住方方面面,
只有他最适合,是姻亲的中点与各方面都联系得上,
后面官场地位也最高,但齐衡和明兰论婚嫁时等不到了。
齐衡和明兰谈婚论嫁时,肯定不行,因为这个集团的形成,
不可能立马就能实现的,但未来是可期的。
平宁郡主既然希望自己儿子有一个好前途,如果她的眼光够长远,有足够的政治素养的话,
在这个集团形成初期,娶明兰实际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既能姿态很好的,被清流们接纳,还能获得原始股。
可惜平宁郡主因其个人的成长局限,习惯将希望寄托在依附他人身上,
就如同她依附于皇后一样。殊不知凡事都是靠山山倒,不如靠自己。
也就是说如果郡主当初答应他儿子的要求,齐衡也不会去马会上乱放电,也不会招来这个县主。
就算倒了血霉,婚后还是被县主看上,也不至于这么被动。不过明兰的日子肯定要难过一些。
书里的设定和剧里不一样,实权派肯定要表态站队,书里齐衡也没那么天真。
只论剧情不讨论书
但剧里一个清贵家,不站队比站队安全。
他们家要想不被随意拿捏,要不就低调的苟着,要不就广结善缘,但必须要抱团,有背景。
与清流们打交道而不跟各位候选人打的火热,
这就表示我知道自己的位置,我没什么能力我很安分,不结党不搞事,
无论你们谁当皇帝我都支持,大佬们求放过。
我是小小小美呀儿喜欢点击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