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统计一下几十年来在各种影视剧中扮演过秦始皇的人,有名有姓的三四十个,大腕级别的就有张丰毅,李雪健,陆树铭,姜文,唐国强,陈道明,刘德凯等一票人马,笔者小时候最喜欢的却是1985年香港亚视版《秦始皇》扮演者刘永。
可能是先入为主吧,三十年过去了,等笔者把这么多“秦始皇”重头再回顾一遍,我发现我还是喜欢刘永这版。而香港亚视这版《秦始皇》也是笔者最喜欢的一部正面描写秦始皇的电视剧了。
当然,这部电视剧里一样存在着香港制造的一些缺点,比如一些历史常识的缺失,一些道具台词的错代,一些布景上的粗制滥造,还有一些脱离史实的言情成分等。这些缺点是香港这个弹丸之地的电视剧从业人员难以克服的,但他们却从其他方面加强,让这部《秦始皇》成为一部经典之作。
一. 一个人的表演
《秦始皇》是一部大男主的戏,当然只有一个男主角。而全剧成败的关键就是这位男一号了。从结果上看,这位秦始皇当然非常成功,他让后面所有的秦始皇扮演者都难以企及。
这个功劳首先属于编剧。本剧的秦始皇并不是一个从头酷到尾的千古一帝,也不是一个从头杀到尾的暴君,甚至也不是一个眼睛里时刻透出睿智的明君。他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曾经有过公子哥一样的闲情逸致,有好朋友太子丹,有喜欢的女孩韩弥,他会对朋友恶作剧,甚至会因为失恋而伤心。
等到他当上秦王,他也会母亲的事情感到忧愁和不解,也会在和吕不韦的斗争中逐渐明白一切。等到他横扫六合他会绽放出千古一帝的光辉。到了晚年他一样会孤独和寂寞。
这样立体的帝王形象在现在不算稀罕,但在八十年代还是非常吸引大家注意的。这是香港电视剧的优点所在,固然亚视加入了大量戏说成分显得剧情不是那么正统,这也是他们扬长避短适应市场的策略。没有历史底蕴是劣势,没有历史包袱则是优势。
第二个功劳当然属于刘永!
亚视选择刘永应该是冒一定风险的,毕竟之前《武则天》里的明崇俨他就因为“杀妻”案被扣只能换人。谁知道刘永会不会再次作出什么幺蛾子来。
刘永的表现让所有人都无话可说。首先南生北相的他在外貌上就占了优势,他有一种在那个时代的香港演员身上少有的霸气,而且这种霸气外漏的气质结合角色和化妆更显得浑然天成不怒自威。相信很多人看了此剧都会为秦始皇那凌厉的眉毛,犀利的目光,还有威严的大鬓角所惊叹。他那种虎狼一样的王者之风是后面其他演员从形象和气质上都无法达到的层次。
刘永另一个难能可贵的是将秦始皇晚年孤独寂寞的状态演出来了,面对苍茫大地他虽然气吞山河却难掩最后英雄落寞,秦始皇那种恨不再生的遗憾在临死前被刘永塑造的无比悲壮。
本剧可以说是刘永的封神之作,他之后所有的作品都难以望其项背,一辈子能有这一部巅峰神剧也算够本了。
二、一群人的配角
本剧虽是部一个男人的大剧,再红的红花也要绿叶相配,而《秦始皇》的这些绿叶偏偏一个个不遑红花。刘松仁,米雪、冯宝宝,黄造时都是当时的红星,潘志文王伟也都是金牌配角。这么多人都只是秦始皇一生之中的匆匆过客,如此搭配也体现了亚视当年的雄心。
印象最深的一个就是刘松仁饰演的荆轲。比起金殿刺秦来,笔者更喜欢的是易水送别,刘松仁当年的颜值和演技都值巅峰,决绝的表情让笔者记忆了几十年。
冯宝宝的孟姜女虽然戏份较少,剧情也多为戏说有些生涩,但这没有掩盖住冯宝宝的绝代风采。
米雪扮演一位猎户子女和荆轲产生了感情,这个角色应该是虚构,彼时正大红大紫的米雪担当这个角色似乎有些委屈。
王伟作为老戏骨,演技一如既往炉火纯青,这款吕不韦因为造型太过于经典,和刘永的秦始皇一样难以超越。可叹为啥《寻秦记》他演乌堡主呢。
潘志文,亚视老忠臣,陪着亚视一直走到最后。他演太子丹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一遇到困难笔者就希望他能念个咒语帮帮自己。
其他重要配角还有,“张果老”梁汉威的李斯,麦翠娴的韩弥,“华筝”黄造时的明仪公主等。
三、《秦始皇》的功臣—罗嘉良的《秦始皇》
有时候渲染一部电视剧的基调真的只需要一首歌,比如《滚滚长江东逝水》。而《秦始皇》干脆用两句也行:大地在我脚下,国计掌于手中!
最后用这首经典的主题曲作为结尾吧:
大地在我脚下
国计掌于手中
哪个再敢多说话
夷平六国是谁
哪个统一称霸
谁人战绩高过孤家
高高在上
诸君看吧
朕之江山美好如画
登山踏雾
指天笑骂
舍我谁堪夸
秦是始
人在此
夺了万世潇洒
顽石刻
存汗青
传颂我如何叱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