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嫣的产后复出作,搞砸了。
《燕云台》才播一周,几乎可以盖章扑剧。
飘一言总结:无趣。
还是那种,预告片刷刷,再看主演登个场,就能猜到一生,看见结局的无趣。
你救我我救你的狗血爱情预定。
姐妹撕逼预定。
权力之巅,灭情绝爱预定。
别问,问就是大女主。
老实说,今天看到对这类话题的讨论,飘只剩下唏嘘。
国产大女主剧,早就套路化兼挂羊皮卖狗肉地拍了。
《燕云台》只倒霉是2020播的,观众对这一标签的新鲜感已没,失望度日增。
和《燕云台》故事类似的,草原长大、马背女儿的成长史。
20年前,我们已经看过《孝庄秘史》。
都以辽国传奇太后为原型。
《杨门女将》里的萧太后,镜头有限,还是配角,飘这一代也记到了现在。
更不要说,记忆中真正拍出大女主气度和精彩的TVB职业剧。
那时,恶女也能做主角。
女性欲望和手段,从来不被回避。
正好,飘最近正在温习90代TVB“女性复仇三部曲”。
不如就借她们来唠唠,怎样的大女主戏,不套路。
哪三部?
《地狱天使》《火玫瑰》《第三类法庭》。
有多经典?
至今无人可超越的三位“复仇女神”。
若是做本《香江女儿志》,她们仨,定是要单独成页的。
《地狱天使》的女主区学儿,人设是当代网友无数次幻想过的,更腹黑版本的陆依萍。
同样是自小被父亲抛弃,和母亲相依为命,长大后向同父异母的妹妹报仇的戏码。
但比惨、比渣、比狠,区学儿都完胜。
报复亲妹,内地剧版的依萍,最多在日记里,口嗨一下抢如萍男友。(不是说《烟雨蒙蒙》原著或台版哦,原著还是蛮晦涩的)
区学儿却是真的设计勾引。
城中傅姓富商临死前,把一部分财产留给区学儿,富豪原配妻子得知后,告她谋财。
她借此事接近从未见过面的律师妹夫,委托他处理遗嘱案。
但,明为公事,实则撩汉。
男主问她,为什么会富商将钱留给无亲无故的她?
她答:投缘,就像现在跟你一样。
对付妹妹本人,也不手软。
嫉妒、耍狠一样不缺。
偷杀妹妹的爱宠吓她,妹妹婚姻破灭的当天,她边看监控,边庆祝自己生日。
区学儿就是洗都洗不白、彻头彻尾的渣女反派。
但,编剧也没打算洗白她。
而是通过以她视角开展的故事。
让向来都“偏心主角”的观众,看到一个表面癫狂可怕,但其实是被复仇支配、抛弃道德,的“坏女人”的内心挣扎。
美艳外表下,她也是走不出过去阴影的悲惨女人。
而,理解也不代表谅解。
区学儿,最终为所作所为付出了代价,失去了happy ending的资格。
处在灰色地带的女性主角,如今几乎无人敢拍。
更何况,整部都在呈现恶女的沉沦与觉醒过程。
爱情,纯粹只是“成长工具”的女主戏。
它不怎么爽,也没那么甜,却塑造了血肉丰满的人。
复仇三部曲里的另一部《火玫瑰》。
也很好地示范了,在大女主戏里,如何处理爱情和爽感。
温碧霞饰演的欧阳海潮,算得上三人里的“小言女主”。
海潮拥有爱情。
那是“长腿叔叔”的港版:资助人爱上孤女,又浪漫又苏。
但,为了报仇,她必须屡次放弃爱情。
海潮从小在孤儿院长大,长大后找回妈妈,才得知,父亲已死,哥哥成了白痴,活下来的母亲,成了一个露宿街头、又瞎又疯的女人。
这一切,全拜富商乔永发所赐。
知道悲惨身世后,她和当时相爱的男朋友分了手,决定报复。
不是所有大女主,为了体现所谓“成长”,初始设定都要是傻白甜。
海潮从一开始就很聪明。
靠着手段,成为乔永发合作伙伴付玉麟的干女儿,从此跻身上流社会。
也凭借这一身份,成为乔家三儿子,乔历的女朋友。
罗嘉良演坏人真的一绝
在乔家,她一面玩起美人计,故意勾引大儿子乔晖,挑拨兄弟关系。
另一方面,费尽心思找到乔家的违法证据,告到廉政公署。
眼看大仇得报。
却突然反被乔历利用,遭到毒手。
女主报仇受挫,在当时剧本尺度里,可不是像现在这样,意思一下,说着玩玩的。
乔历直接把海潮弄到泰国当军妓,过上暗无天日的生活。
当男主,她的长腿叔叔,乔家二儿子找到她时。
海潮已形同乞丐,趴在死人堆里抢吃的。
浑身是病,精神大受刺激。
可以说,海潮是靠和男主的感情,和坚韧的心态,生生挺过人生最屈辱的一关。
但,即便如此,回到香港,她的复仇之心依旧不灭。
她和干爹付玉麟设下圈套,把乔历送进监狱,乔历试图越狱摔死了。而乔家大家长,乔永发也因中风全身瘫痪。
至此,海潮终于报复了乔家父子。
但,uncle rain,毕竟也是乔家的一员,最后还是选择离开了海潮。
海潮成功复了仇,却牺牲了爱情。
如今国产剧对“大女主”的设定或者说标准,模板化在哪?
要么是绝对玛丽苏,一路恋爱一路开挂,靠男人混得风生水起的大爽文设定,要么是绝对现实,彻底断情绝爱后成人生赢家。
但,人总是更复杂的。
没可能那么爽快地一边倒。
就像欧阳海潮,有狠心的一面,也有向往爱情、善良的一面。
剧的前十几集,男女主甚至并未见过面,一直通过书信往来。
但uncle rain,从始至终,都是海潮的精神支撑。
她因为他,而有勇气,踏上一条孤立无援的复仇之路。
却不会因为他,最后放下执念,放弃人生目标。
这才更像一位,真实的、内心独立的女性,在做抉择。
至于结果,她也自己担。
以上两位还算是有挣扎。
《第三类法庭》里的韦海怡,则更像一个人面蝎心黑童话公主。
堪称港剧史上,最坏的女主,没有之一。
多坏?简直坏到变态。
靠色上位、抢男人、杀人放火,那都是基本式。
韦海怡的骚操作,在结局篇,简直达到了高潮。
先是把扒在天台上的仇人,硬生生踩断手弄下去。(大时代既视感)
然后顺势嫁祸给自己的亲生母亲。
接着装傻不愿意给老妈作证——除非你给我13个亿?
问题是,收了老妈钱也不好好办事,上了法庭又反水。
搞得老妈锒铛入狱。
老妈进了监狱,韦海怡也不放过她。666……
买通监狱里的人毁了她妈最在乎的容颜,还故意买花来羞辱她。
韦海怡是一只纯粹的蝎子。
青蛙和蝎子的开篇黑寓言,就已经成了无数人的童年阴影。
电视剧对这个童话,只有碎片式的描写。
完整版的,是一个有点命运悲剧色彩的凄美寓言——
一只毒蝎子要过河,可是没有青蛙敢帮她,怕被咬。
这时,远远游来一只青蛙,表示:“我可以背你过河,但你不要咬我。”
毒蝎子其实并不坏,只是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强,她答应了青蛙:“你对我这么好,我是不会咬你的。”
在一段时间的相处中,他们爱上了彼此,舍不得那么快到对岸。
这时,另一只青蛙加入了他们,破坏了青蛙和蝎子的和谐气氛。
青蛙忙着和同类聊天,忽略了蝎子。
蝎子猛然意识到,自己和青蛙是没有结果的,恶毒的本性觉醒,咬死了青蛙。
她自己也失去了毒针,死去。
蝎子,青蛙,青蛙的同类,分别喻示了女主韦海怡、男主马中宝、女二周予诺三人。
以又坏又疯的蛇蝎美人韦海怡复仇为主线,三人的感情纠葛为网络。
《第三类法庭》讲了一个,边缘型人格的女性,被猥琐男、原生家庭、社会舆论,一步步逼到绝处。
最终褪去善良表象,释放恶毒本性,不择手段六亲不认疯狂极端报复社会的故事。
韦海怡并非出场即坏。
但刚出场时,韦海怡就像一只神经敏感、安全感极低的小兽。
不咬人,但“怕人”二字,都写在脸上,仿佛随时都在崩溃的边缘游走。
单亲家庭,唯一的精神依赖就只有妈妈。
偏生母亲韦金玲,是一个爱钱爱自己爱男人都胜过爱自己女儿的主儿。
为了三千万,她可以亲手在法庭上作不利于女儿的证词,亲手把女儿送进监狱。
原生家庭给不了她足够的支持和安全感,偏偏她又有从母亲那里继承来的美貌。
而,同时拥有美貌、脆弱感,以及无人庇护这三个因素的年轻女人,往往犹如小儿抱金行于闹市,容易成为有权势地位而心怀不轨男人的天然猎物。
韦海怡就是这样被两个男人盯上,湛议员和李英杰。
一个是亲妈的情夫,三番两次调戏羞辱韦海怡。
最后把韦海怡骗到家里,意图性侵,导致韦海怡内心的蝎子初次觉醒,激情杀死了议员。
一个,是帮韦海怡打赢杀人官司的律师。
虽然他从来就觉得韦海怡是议员的情妇,认为韦海怡是情杀了议员。
他只不过是想借打赢这个社会话题度极高的案子,让自己在律师行业更上一层楼,顺便还能借着打赢官司,揩一把韦海怡的油。
再加上各路吃人的媒体,各种消费韦海怡,把她杜撰成一个嗜血放荡的女魔头,从中谋利。
家庭、社会,对一个本来安分的女人赶尽杀绝地迫害。
最后,终于让韦海怡的蝎子本性彻底觉醒,开始疯狂反扑。
这时,韦海怡脸上的脆弱敏感,终于彻底转变成癫狂易怒。
她的自我保护意识,生长为无底线攻击他人的毒针。
恶,极端的恶,成了她的保护色,成了她的立世之本。
成了她作为社会弱势群体,敢于直面权势阶层,直面整个社会,对个体的庞大恶意的唯一底气。
20年前的女性复仇三部曲。
其实是真正意义上的,“坏女人”做主角。
这类设定,在过去几十年,别说内地国产剧,就是在TVB,也属罕见。
放如今,一顶“三观不正”的帽子,是逃不掉的。
但在飘看来,这TVB恶女三部曲,反倒比现在任何一部,以“大女主”为卖点的剧,都更理解、善待女人。
不在于她比她强。
或是她比她命好。
在于,恶女三部曲,对女性的欲望,是宽容的。
区学儿,由于老爸抛弃妻女,就把这种仇恨,转嫁到同父异母,于情理上讲,可算是无辜的妹妹身上。
韦海怡,由于被母亲、男人、社会欺侮,便肆意释放心中的恶,连害多人,甚至最后连好姐妹和恋人都不放过。
就算是复仇,也属于疯魔、过激了。
但,正是这种看起来不那么“名正言顺”的欲望,也被赋予戏剧魅力。
也被赋予被看见、展露、理解的权利。
看见女人的人性。
无论善恶。
这才是女性主义的本质。
反观如今所有女性意识比较进步的作品,无一没有满足这一点。
《东京女子图鉴》的绫子,初来东京,遇到了一个人品、工作、外型都不错,和一无所有的自己相匹配的男友。
两人谈了一段粗茶淡饭却有滋有味的温馨恋爱。
本来日子就要这么持续下去,有一天绫子却从甜梦中惊醒。
她决定离开他。
原因,看似荒唐,却又是大真实——
绫子看到了自己内裤上起的毛球。
绫子无法接受人生仅有这种粗茶淡饭的小确幸。
东京,来都来了,应该追求更光鲜的生活。
“男友多好啊,男友做错了什么,‘平平淡淡才是真’不懂吗?”
三观党们这么问。
绫子这一角色,如果用“三观”的角度看,多少有些“虚荣”。
《东京女子图鉴》,却花了全剧的篇幅,在写绫子这个角色的“虚荣”。
写她为了虚荣奋斗,以及因为虚荣的得与失,罪与罚。
而我们的戏,对女性题材,正在失去这种宽度和多元。
别的不说。
单说,刚扑了的《喜宝》,不正把一个在物欲中迷失的“捞女”,美化成了一个都单身没什么错的“纯女”。
最后,一分钱不要,直接变“烈女”。
而这一切只为求“上得了台面”。
这种削弱,不是三观两个字就能概括的。
而是当你觉得,这样一种人性讨论都上不了台面,有碍风化时。
那你又算哪门子的“大女主”?
大女主,不是只要是个女性,靠莫名其妙的挂,做了回并不现实的主,满足爽感就行。
其重点首先是“大”。
大到囊括并呈现,各样的女性形象。
她们被讨论。
她们才能被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