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这一年,刘备与诸葛亮终于相见了;这一年刘备49岁,诸葛亮27岁;这一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为刘备的事业开辟了一个新局面。陈寿在《三国志》里记载刘备、诸葛亮这一次相见“君臣相遇,可谓希世一时”,可见“三顾茅庐”,看似只是一件礼贤下士的小事,却是汉末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件重大事件。
诸葛亮,琅琊阳都人(今山东沂南县),生于汉灵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父母早死,由叔父诸葛玄抚养长大,15岁时跟随叔父到荆州避难,在此拜师求学,成为司马徽与庞德公的学生,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结庐隆中,过着半耕半读的日子。
公元207年,诸葛亮已在隆中生活了十年,这十年时间,诸葛亮把自己锤炼成一个百科全书般的通才,天文、地理、气象、阴阳、八卦、兵法无所不通,琴棋书画又样样精通,才华上毫不逊色任何人,品行上更是让人无可指摘。“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这是诸葛亮一生的格言,锦衣玉食、富贵显达不是诸葛亮所求,他的目标在于更高层次的苍生事业.,凤非梧不栖,士非主不依,十年隆中,只待天时,是诸葛亮的远大抱负。诸葛亮在这乱世之中仍能保持愿为知己者死,以及士人的传统节操、气节、忠义,诸葛亮终其一生都在践行。
而当下刘备从旁人口中所知的,仅仅是诸葛亮的一丝皮毛罢了,出于对人才的渴求,对诸葛亮才华的赏识,刘备与关羽、张飞带着厚礼,往隆中卧龙岗拜见诸葛亮。只是天不遂人愿,诸葛亮不在,刘备打算在草庐等候,被关羽、张飞劝回。第一次刘备失望而归,张飞心中的不满情绪泛滥。
第二次刘备冒着大雪纷飞再次在关羽、张飞陪同下,前去拜见诸葛亮,不料诸葛亮又外出未归。刘备惆怅不已,张飞却十分恼怒,便吵着要回去。刘备见天色已晚,便写下一封信,表达了自己的敬仰之情,以及请诸葛亮出山协助自己救百姓于水火的请求。
刘备恐诸葛亮不肯接受出山辅助请求,再次携关羽、张飞第三次来访。此次拜访,三人产生了分歧,关羽、张飞认为诸葛亮徒有虚名,心高气傲,不值得三番两次的拜访,觉得令人前往差遣即可。刘备将二人斥责了一番,坚持第三次亲访诸葛亮。皇天不负有心人,诸葛亮终究是在家了,只是此时正值中午,诸葛亮正在午休,不便打扰。张飞一听火冒三丈,便要上前将诸葛亮唤醒,刘备将张飞拦住,三人在外等候,直至诸葛亮醒来。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刘备的诚意,终究是打动了诸葛亮。诸葛亮与刘备二人促膝长谈,诸葛亮见刘备心怀天下苍生,实为明主,尽管刘备此时正值潦倒落魄,仍旧毅然决定出山辅佐刘备。这次君臣会面,诸葛亮便为刘备定下了整个成就霸业的路线,也就是著名的“隆中策”。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三分天下,联合东吴孙权,共抗曹操。但在此之前,先夺取荆州、益州。荆州为战略要地,占据荆州便进、攻、退、守皆利;益州易守难攻,又是天然粮仓,以这二州为根据地,东与孙权联合,共同夹击北方的曹操,以图天下。
《三国志》中对这“隆中策”有三百多字的详细记录,这在惜字如金的《三国志》当中特别的显眼,足见它的历史重要性。诸葛亮精辟分析了当世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的战略方针,刘备如醍醐灌顶,震醒了梦中人,对诸葛亮甚是佩服。这是一次历史性的会面,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刘备寻求出路的方式,解决了刘备最为关键的线路和方向性问题,终于让自己的事业走向了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