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寺庵庙众多,素有九庙十三观之称,是南通具有古风神韵的独特景线,白龙庙就是其中闻名遐迩的道观之一。
在港闸一带,白龙庙可谓是闻名遐迩、妇孺皆知。伴随着白龙庙名声传播的有一则传奇遥远、美丽的神话故事。
据说在上古时期,唐家闸北乡农家有个将近成年的女子,虽生于贫寒人家,却天生丽质。一夏天,天气酷热,她露天仰卧于院内,适巧有风流多情白龙也路过此,俯见美女,怦然心动,便缩身隐形与女子梦中欢会。从此,农女受孕,腹丘渐隆。一时间,风言风语,沸沸扬扬。其父母不知就里,闻言心怒,便追问女儿与何人偷情,女儿却无从指认,只好泪流满面地如实告诉其梦中情景。父母半信半疑,即无实据按族规民约处置女儿,又无法解释风言非议。为规避族规非议,采取了两全之策,即在田头搭一草棚,用小车将女儿推达草棚居住安身,以观其变。过了十二个月,该女突然肚内剧痛不已,一阵紧是一阵,一条小白龙从农女的左腋下破肋而出,睁眼见母亲躺在血泊之中,小白龙见状痛哭不已,就地打滚(平地滚起了一个坑),点头痛哭,拜别生母,呼啸升空而去。其母一魂悠悠,向西方而去。在小白龙打滚的母难地,成了一个龙潭,头东尾西,长达一里许,酷似龙形,腹部深不见底,传说通到龙宫。在五接桥东见证至今。此后,人们建庙祭祀白龙娘娘。小白龙每年都在这个时候回来“祭望”生母,然而“虎从风,龙从云”的小白龙却给当地的农人带来了灾难。小白龙得知后十分痛心和内疚,深为自己的行为过错感到悔恨,从此不再每年回来,偶尔只在空中遥祭。
还有种说法,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年干旱无雨,有个种的老汉手里拎了个桶,桶里仅剩一碗水厂,他望着眼前一片枯萎的的瓜秧.不知道该把这碗水浇在哪一株瓜秧上。就在这时,不知从什么地方来了一个神采奕奕的白衣青年。他很有礼貌地对老汉说:“老大爷,我从南山来,回天龙山路过这里,口渴难耐,您老让我喝口水吧。”善良的老汉把仅有的一碗水递给了青年。青年喝了个精光,然后问老汉:“今年庄稼长势如何?”老汉叹口气,指着已经枯萎了的瓜秧说:“你看,再不下雨.所有的庄稼就都旱死啦!”白衣青年一看,可不是吗?庄稼一片枯黄。他于是从口袋里拿出一双骨头筷子对老汉说:“您老用这双筷子翻瓜秧下的泥土,就可以防旱灾。”说完告辞走了。老汉半信半疑,就试着用这双骨头筷子翻泥土。果真灵验!凡是翻过的泥土都变得湿乎平的,瓜秧也由黄变绿.有了生机。老汉让村甲的人都用这双筷子把庄稼地翻了一遍。到第十天头上,白衣青年来取筷子。老汉又感激又兴奋。可是青年神情却十分沮丧。他对老汉说:“我是龙王的太子,人称白龙,住在天龙山的龙潭,这双筷子是龙宫的宝物,不许外借。和我住在一起的黑龙表兄,以我借给你筷子犯了宫规为由,赶我离开龙潭。我不想离开,但一定会有一场恶斗,我想求您老人家助我一臂之力。”老汉十分内疚,说:“你为我而犯了宫规,我一定帮你。但我一个庄稼人,能帮你什么呢?”青年说:·请您老准备一百个白面馒头,一百块石头。明天一早,在太阳没出来以前赶到龙潭边等候.您看见白色的东西冒出来,就往龙潭里扔馒头,若看见黑色的东西冒上来,就扔石头。”次日,老汉依言而行。白龙终于战胜了黑龙。从此,白龙就在龙潭定居下来。后人就在此建祠立庙,称“白龙庙”。
另有传说,很久以前的一个夏天,很多村民在河洗澡,忽见两只大绵羊在河滩斗架久久不停,大家都不知所终,回来向一长者请教,长者一听大惊失色,说声不好,众人问其究竟,长者说上古有个传说,遇见二羊在河滩斗架预示将有天灾发生,众人大惊忙问应如何?长者说他也不知道,只是传说要用三牲祭典方可免灾。众人听了纷纷杀猪宰牛进行祭典,二羊受了香火和三牲,顺炉沟河北上,至郝甲山神庙前不见,众人为保免遭天灾,商议在山神庙对面山坡为其修建庙宇塑其金身,让其享受人间香火保一方平安。待物料准备就绪准备开工修建时,一夜之间物料不翼而飞,众人寻至白龙沟崖上发现所有物料一样不少,认为是神显灵为其选址,经商议在此修建了庙宇。庙宇建成后请来工匠塑其真身,但塑像师怎么也不知道应该塑成什么模样,正好有一柳泉村放牛儿童在此放牛,塑像师灵机一动,以放牛孩童模样完成了塑像,完工之时放牛孩童却离奇死亡。放牛孩童死后,其亲属来此将他安葬,路过庙前看到所塑神像竟和死去的孩童一模一样,心中大喜,想此孩竞是神灵转世,便跪地大礼参拜,众人见此情景准备三牲供品,举行庙宇落成大典,待众人祭典完毕,忽听庙底传来咕嘟咕嘟的声音,感觉很是奇怪,就在此时,众人看到在庙前台阶下涌出一股清澈的泉水,顺崖而下形成天然瀑布很是壮观,此庙坐落在白龙沟崖上取名白龙庙。从此人们经常来此参拜,让白龙爷保佑风调雨顺每年都有好收成,免除灾难,每逢大旱众人便到此向白龙爷祈求降雨,每次祈雨必有甘露,慢慢形成了来此祈雨的习俗。若干年后有一放羊人无意中将一石头放入泉中,忽见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暴雨夹带鸡蛋大的冰雹倾盆而下,不一会将庄稼全毁,当年颗粒无收,连续大旱三年所收无几,多次祈雨无果,柳泉村派人来到白龙庙,将其塑像偷回柳泉暴洒在村井后石台之上,每天向其塑身浇水,待下了透雨,才给其穿戴新衣,用八抬大轿笙乐相送,西冶村民鼓乐相迎将其送回庙中安放,渐渐形成这种祈雨的习俗流传至今。
欢迎关注,这些传说都很美好,大家可以说说喜欢哪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