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主理人/ 邵圣懿
本栏目由三味工作室承制出品
本期导读
HBO继《权力的游戏》最终季被网友集体吐槽烂尾以后,另一部HBO出品的新剧《切尔诺贝利》却大有逆袭之势,该剧以IMDb9.5,国内豆瓣评分9.6开局,震撼与扣人心弦的剧情将30多年前的这场灾难呈现给了观众。看剧之余我们也不妨更深入的了解一下是什么造成了这场灾难,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人祸吗?如今人类仍然在使用的数百座核电站是定时炸弹吗?来听本期《三味新知》。
— 配合本期节目阅读文章 —
之前HBO上映的系列短片《切尔诺贝利》火了,在豆瓣上评分高达9.7分。说起切尔诺贝利,大家都知道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核灾难。但是灾难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如今人类仍然在使用的数百座核电站都是定时炸弹吗?今天就讲讲切尔诺贝利。
切尔诺贝利资料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切尔诺贝利,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前苏联建造的大型的核电站。它的位置是在乌克兰首都基辅向南一百公里。这事其实还有个典故,在起初设计这座当时前苏联最先进的核电站时,有专家曾经打包票说“这座电站安全到可以放在莫斯科红场”。所以最初前苏联是计划把它建在基辅市郊的,后来遭到了一些专家的强烈反对,才放到了切尔诺贝利,这个距离基辅100公里的地方。然而1986年4月26号,这座电站发生的爆炸事故,以及随之而来的核泄漏灾难,成为了人类永久的疮疤。
资料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个灾难严重到什么程度?一组数字:首先是事故造成的核泄漏的辐射剂量,相当于美军在广岛投下的原子弹造成辐射剂量的400倍。这直接导致当时在现场参与救险灭火的工作人员和消防员,有30多人在两周之内就因为急性辐射病死亡了。还有数以百万计的人,因为遭受到了程度不同的核辐射,常年被病痛折磨,主要是癌症。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关于切尔诺贝利事件到底造成多少人死亡的准确数字,但是国际绿色和平组织的估算,这个事件直接或间接造成了93000人在15年之内死亡,另外有27万人因为切尔诺贝利的核泄漏患上了癌症。这个事件给前苏联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美金。另外还造成了33万人背井离乡,因为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为中心半径30公里之内,将有长达千年不适合人类居住,所以这个区域内的居民全部被疏散,因为核电站发展起来的小城普里皮亚季就这样变成了鬼城。
数字听起来已经非常恐怖,但是当它用一种影视剧的方式表达出来的时候,当我们看到那些消防员捡起地上的核辐射材料,很快出现急性辐射反应,开始呕吐,全身溃烂的时候,还是极其震撼的。
《切尔诺贝利》剧照(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些画面都真实的还原了当时的历史——《切尔诺贝利》第一集的开头,就是爆炸发生之后,一个叫瓦西里的消防员出勤对太太说:“别担心,我很快回来。”但是他永远没能回来,而是两周之内就死亡了。瓦西里的原型就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消防队的中尉普拉维克,他在爆炸发生五分钟之后就率领消防队到达了现场。但是他们当时甚至不知道这是核泄漏,以为只是普通的火灾,他们甚至没有携带任何防辐射的装备,因此遭到了巨量的放射线侵害。普拉维克的太太后来说,送进医院之后,普拉维克的情况非常糟糕,全身溃烂,最后甚至肌肉组织和骨头都已经分离,这是极为可怕的急性核辐射反应。
《切尔诺贝利》剧照(图片来源于网络)
另外这部作品,也尽可能真实的展现着人们面对灾难的不同的反应。可以说人性的极致丑陋和极致光辉,就在切尔诺贝利巨大的灾难面前,毫不掩饰的碰撞着。我们看到电厂管理者和前苏联当局,对于这样的灾难,极端的傲慢、自大、无知和虚伪。在爆炸发生之后,工程师去现场检查回来后跟负责人汇报说:反应堆堆芯已经炸毁了。负责人第一反应居然是:这怎么可能,一定是你疯了。把这个发疯的工程师给带走。另外,在当班的技术人员手里,只配备了小型的辐射测试仪,测量上限只有3.6伦琴。在当时的现场早就爆表了,但他们就用这样测量仪的上限数字向上级汇报,造成当局对形势严重的误判。而当时在反应堆附近的实际辐射量已经达到了15000伦琴,人只要在这样的辐射量当中暴露几十分钟,是必死无疑的。
《切尔诺贝利》剧照(图片来源于网络)
人间有魔鬼,也就一定有英雄。我们也看到了前苏联的军人,包括救险的人员大无畏的英勇精神,尤其是在直升机空投的硼和沙控制住了反应堆的明火之后,由于堆芯内部的温度仍然非常高,可能烧穿反应堆下壁进入水箱,造成水蒸气的二次爆炸,就必须从反应堆的底下打开水阀让水箱放水。这是一个直面死神的人物,但就有三个普通的工人自愿成为了敢死队,这在历史上也是有原型的。
各位可能要问,切尔诺贝利的核事故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其实它是彻头彻尾的人祸,因为事故并不是在核电站常规运转的时候发生的,当时工作人员正在做核反应堆的压力测试。核反应堆的堆芯运转温度非常高,所以它需要冷却水不断的流过来降温,维持它正常的运转。然而切尔诺贝利在设计的时候有一个先天缺陷,就是一旦出现意外断电,冷却水泵要等待应急的柴油发电机启动供电,因为柴油发电机启动之前有一个大约60秒的暖机周期,所以冷却水泵要面临大约60秒钟没有电的空窗期。但是冷却水泵又是不能停的,所以这个空窗期怎么支应,是切尔诺贝利的工程师们始终在想办法解决的
《切尔诺贝利》剧照(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终他们想到的方案,是利用断电之后蒸汽涡轮电机惯性运转的能量,来做临时供电——这个惯性,大概可以支撑45秒的电力,基本上可以覆盖柴油机暖机的电力空窗期。但是这个理论上可行的方案,需要在实际操作层面去验证。因此在1981到1985年之间,他们做了三次试验,但是都没有成功。1986年事故发生的时候,他们正在进行第四次的实验。这个实验本身有一定的风险,需要各位谨慎。
但是当天的一个意外小插曲,变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原本这个试验是在4月25号的白天来进行的。但是压力测试,要降低反应堆的输出功率,也就是向外输送的电量变小。但是这天白天基辅市另一个小型电厂意外出现了宕机,所以基辅电网就要求切尔诺贝利维持正常的供电量,来应对小电站宕机带来的电力缺口。因此压力测试被迫推迟到了晚上来进行。然而夜班的工作人员,一方面是经验较白班欠缺,更要命的是,他们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但是在电厂总设计师的坚持下,压力试验还是一意孤行的开始了。
《切尔诺贝利》剧照(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试验开始之后,一系列的操作已经引发了系统的连续报警——核电站是有自动控制系统的,当运行的重要指标出现问题的时候,系统会报警甚至是自动干预。但是当时的夜班人员采用的方式就是见招拆招的应对,尽量停止报警,他们甚至解除了系统的自动控制权,这样就可以尽量避免系统作出和实验逻辑相反的干预。正是在这样的一味蛮干,最终在凌晨1点23分,反应堆发生了不可控的功率急剧上升,功率达到了日常输出功率的十倍以上,最终发生了巨大的蒸汽爆炸。两次爆炸直接掀掉了反应堆堆顶的2000吨重的保护层,将炸散的反应堆暴露在空气中。
除了当班人员不严谨的科学态度,另外在事后的事故调查报告当中,前苏联当局也发现切尔诺贝利在设计建造中的一些问题:比如说发生爆炸的4号机组,明显存在赶工的情况;比如说反应堆顶为了节省经费,只用一层的保护层,这是非常不安全的。所有人祸的因素叠加在一起,最终造成了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一个核灾难。
更要命的是灾难发生之后,前苏联当局对待灾难的态度。因为当时正在冷战期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是前苏联和平利用核能的一个典范,所以当时从上到下都认为,一来这个核电站不会出问题,二来即便出了问题也不能向外公布。在这样的一种考量底下,当局对民众封锁消息,对外界是拒不承认。直到几天之后,一千多公里外的瑞典,监测到核辐射异常超标,前苏联当局才不得不承认切尔诺贝利出了大麻烦。
《切尔诺贝利》剧照(图片来源于网络)
真实的历史往往比杜撰的故事更残酷,切尔诺贝利这部系列短片讲述真实的故事,却比人类任何的恐怖电影都要来得可怕。
听到这儿,大家可能有点谈“核”色变了,核电站在我们现在的生活当中还是存在的。那核电站还安全吗?人类现在为什么还要用核能发电?
客观的来说,一方面是技术的迭代,在过去几十年间,使得核电站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安全和保险;另外一方面,是当下人类社会严重的能源缺口,仍然非常需要核电的。因为核电是一种便宜、高效又环保的发电方式。
更重要的是从安全系数上来讲,其实核能的应用比其它的传统发电方式反而更安全。有这样的一个数据,同样是产生8.76万亿度电,水电站会造成意外死亡的人数是885人,火力发电是342人,天然气发电是85人,而核能发电只会死亡8人,所以他在同样的度数的发电量的情况底下,核能的意外死亡人数是最少的。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有点像坐飞机,飞机仍然是人类最安全的交通方式之一,但是一旦出现空难的话,由于它造成死伤的人数很多,往往影响非常大。核电站也是,总体安全系数比较高,但是一旦发生意外的话,就能造成巨大影响,而且不仅是当时的死伤,还会有长久的对环境的伤害。所以我们不用谈“核”色变,目前全世界总共有500座左右的核电站正在应用,而在中国已经建成的加上在建的核电站大约是20座,占到中国总发电量的4%。
总而言之,核能仍然是目前人类所必需的一种相对清洁的能源,另外也正是由于我们发生过像切尔诺贝利,像福岛这样的大型的核灾害的事故,人类对于核能利用的过程当中才多了几分敬畏,会变得更加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