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延禧攻略》和《如懿传》的人物普及,小伙伴一边吼着“大猪蹄子”、“渣龙”,一边把乾隆的媳妇和孩子们都审阅了一番!值得注意的是,在乾隆的儿子中,有两位皇子的名字发音是一样的,即五阿哥永琪和十二阿哥永璂。
在《如懿传》中出现一个不应该发生的错误,即乾隆和如懿都把“永璂”的“璂“喊错了,只捡了个字边发音成了“基”。估计台词老师太过自信,也没多翻下字典,导致永璂这娃从头到尾都被人称为“永基”,其实这个字的发音是与“琪”相同。
由于清朝前四位皇帝都不是皇后所生,没有嫡出的,乾隆则有意从自己开始让嫡出皇子继承皇位的想法。乾隆的这种立嫡情节并非旁人揣测,而是从他的行动中就可以看出来。
据史料记载,乾隆刚登基时是位25岁的热血青年,并不是着急选接班人的年纪,但他登基刚半年多就忍不住了。依雍正所订立的储君法,需秘密立储不能声张,乾隆谁也没告诉,提笔将二阿哥永琏写进立储诏书,然后一个人偷着乐。
没想到才过了两年,永琏就因病早夭,当时还未满10岁。乾隆悲痛之余,这才透露已定下永琏为储君,并下旨追封永琏为端慧皇太子。
永琏没了,乾隆对眼下的几个庶子并不上心,7年后,富察皇后再次生了嫡子七阿哥。可惜七阿哥永琮没福气,不到两岁就患痘症夭折。富察皇后经历了两次丧子之痛,这次没扛过去,不久病逝在出巡路上。
两位嫡皇子均早逝,对乾隆的打击很大,直到继后辉发那拉氏生了嫡子永璂,乾隆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在《乾隆帝起居注》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说乾隆多年来有个习惯雷打不动,就是不管多忙都要到太后宫里请安,表表孝心。乾隆十七年六月七日,他去向太后请安的路上,突然有宫人来报,说继皇后生了十二阿哥,乾隆高兴极了,破例将请安改为由内监问安,自己掉头就往皇后寝宫跑,赶着去看出生的儿子。
可以说,乾隆心底对永璂有着莫大的喜爱和期盼,他毫不掩饰自己的兴奋,不仅写诗庆贺,还要求群臣与他同乐,单从这点来看,其他皇子谁都比不上,出生就能有这样的待遇,永璂算是拔尖的。
那么,乾隆为何给嫡子永璂起了和庶子永琪同样发音的名字呢?
其实这个名字并不是乾隆随意取的,而是有着其深意。古人重视冠帽的礼仪,将其尊称为首服,皮弁就是华夏衣冠体系中首服的一种。如果不好理解的话,小伙伴们可以把“皮弁”这个词替换为“帽子”,咱再来张皮弁经典款看看,它长这样——
这种帽子以皮革为冠衣,皮革缝隙之间用珠玉装饰一番,做为皇帝当然要装饰最土豪的,而且皇帝的皮弁要缝12道珠玉来装饰,如上图,帽子上缝的12道玉就是璂。
在《穆天子传》一书中,记有“璂琪,玉属也”,可见“璂”和“琪”一般都是连在一起用的,两字音同意不同,“璂”是带有帝王属性的名字,所以乾隆给十二阿哥取名看重的是含义。
可惜,史料中关于十二阿哥永璂的记载太少,好在我们可以从旁枝末节中得知一些信息。“一代儒宗”钱大昕曾给永璂当过两年老师,他所书的《潜研堂文集·卷三十三》中,夸赞永璂“天资淳粹,至性过人”,没几年功夫便已学业大进,令师傅和皇帝都极为满意。每年秋狩的时候,乾隆都会带着永璂随行。
永璂身为嫡子,又是聪慧多才的小学霸,还获得乾隆喜爱,凭这三点,已具备了成为储君的优势。但是在他 14岁那年发生了一件事情,竟然导致他的境况急转直下,这件事就是清朝历史上著名的继后断发之谜。
断发事件发生在乾隆第四次南巡,本来一切顺利,途中,乾隆还愉快的为辉发那拉氏庆祝了48岁生日,气氛和和美美。不久,辉发那拉氏不知何事对乾隆恼怒,竟然自行剪断头发。
乾隆气极,按照满人习俗,无故剪发乃是大不敬、大不孝,立即派人将皇后先行送回宫中,形同驱逐。
南巡结束,乾隆气还没消,又下令收回皇后手中的四份册宝,这四份册宝就好比是辉发那拉氏的履历证明,从娴妃,到娴贵妃,再到皇贵妃,最后是皇后,统统被收回。有关她的文字记载包括画像,乾隆也命人全部抹去,使得此时的辉发那拉氏被彻底厌弃,形同废后,连后来的葬礼都草草了事。
继后断发原因至今成谜,在民间有多个版本的传言,无论传言是否靠谱,想来无外乎就是两口子拌嘴抬杠的那些事,坏就坏在48岁正值女性更年期,辉发那拉氏在生气之余情绪极易激动,生气之余话赶话,指不定哪句话就扎了乾隆的心窝子。
乾隆正食物链最顶端的大人物,更是要面子的人,盛怒之下直接把辉发那拉氏从食物链顶端推了下去,然后再补上几脚解气,夫妻情份断的那叫一个决绝!
从辉发那拉氏4年生了3个娃的节奏来看,她与乾隆也有过甜蜜的恩爱时光。然而,最是无情帝王家,乾隆翻起脸来不得了,甚至殃及到父子情份,恨屋及乌,永璂遭到冷落,无缘皇位。
断发不久,挥发那拉氏去世,当时永璂才15岁。娘死了,爹不疼,这个少年只得在心里为母亲哭一哭,思念埋在心里,抹抹眼泪,日子还得过下去。
乾隆一生有17个儿子,有7个皇子死的早,还有2个乾隆过继给了自己的堂兄弟,数来数去长大成人的儿子也就这么几个。除了富察皇后死后被乾隆训斥过的三阿哥永璋封了郡王,所有活着的阿哥们都封了亲王,单单落下一个嫡子永璂不给晋封,成为处境最尴尬的皇子。
辉发那拉氏去世4年后,永璂结了婚。婚后第二年乾隆给他派了个活儿,让他编纂《御制满蒙文鉴》的总纲。永璂对此事十分上心,4年的时间里呕心沥血,终于完成任务,乾隆谕旨:“汝所进书甚好,但有眉目不清数处,改正后再行呈阅。”这个评语态度中肯,或许乾隆也意识到自己对儿子少了点温情,又加了谕旨说:“汝所作之书亦费心矣。”
能在工作上得到认可,并听到父亲的一点点夸奖,永璂很是感怀,特地将此事写进自己的《日课诗稿》中,并说“闻命之下曷胜感幸。”看吧,他的孝心是如此小心与卑微,只是一切已经物是人非,他仍是个没有至亲疼惜的可怜皇子。
修书耗费了永璂大量的精力,身体愈发虚弱,献书后不久便死了,年仅25岁。同年,《御制满蒙文鉴》总纲发行。
十二阿哥永璂生前既无封号,又无子嗣。乾隆下诏用宗室公例治丧,又将十一阿哥的第四子过继给了永璂。乾隆对永璂的死表示惋惜,却依旧脾气倔强,没给任何追封,旁人也不敢提及。想来,乾隆在25岁时登基大展宏图,他的嫡皇子到了25岁却死的冷冷清清,不由让人叹一句乾隆亲情凉薄。
一直到1799年年2月乾隆去世,同年3月,低调许久的嘉庆这才敢做点事情弥补哥哥,追封永璂为多罗贝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