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女怕张爱玲,男怕郁达夫,这两人都将两性在恋爱和婚姻之中的心理阴暗点摸得太过清楚。张爱玲的小说对于爱情的描写绝对能够击败所有小女生对于爱情的期待,剩下的只有收都收不了的满地鸡毛。而郁达夫对于男人,特别是对知识分子的现实境况和精神幻想有很深的体悟并且以文字大胆地表述出来。这两人描绘出来的爱情和婚姻都是很现实很残酷的。但是,有毒!
今天,我们就说说郁达夫的感情和婚姻。
郁达夫的特点很明确——太浪漫,太现实,太自虐,太疯狂。如果徐志摩是个以文艺气质包装的屌丝,郭沫若是个办事不给钱的渣男,郁达夫就比较复杂了,他是脱光衣服的忧郁王子,是跪在女神前祷告赎罪的色狼。
郁达夫也有一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但是相比于鲁迅,他又是极为幸运的。郁达夫的第一任妻子孙荃虽不是林徽因或者许广平那般才华出、具有新时代精神的女子。但她熟读诗书,性情温良,绝对是个大家闺秀。
孙荃文采出众,提亲的人踏破了门槛,但她偏偏看中了并不算是门当户对的郁达夫。当时孙家也是大户人家,而郁家小门小户,孙父并没有看上,这段婚姻是在孙荃的坚持之下才最终谈成。郁达夫婚前见过孙荃,双方父母也尊重两人的意思,两人的结合虽然是父母之名,却也是真的两情相悦。
郁达夫再回日本之时,给孙荃写下一首诗:
许侬赤手拜云英,未嫁罗敷别有情。解识将离无限恨,阳关只唱第三声。
只是郁达夫心中这位堪比云英和罗敷的爱妻,最终比不过杭州第一美人王映霞。婚后第七年,郁达夫在好友家中看到了王映霞,便被丰腴貌美的她深深吸引。在郁达夫对王映霞展开疯狂追求之时,在老家的孙荃已经生养了两个孩子,最小的那个还在肚子里。
王映霞抵不过郁达夫的疯狂追求,最终同意和他结婚,但前提必须是郁达夫与家中的妻子离婚。
孙荃何错之有?何罪之有?她在听说丈夫出轨之后精神崩塌,她也曾寻死觅活请求丈夫的回心转意。然而郁达夫对王映霞的决心何其坚定,她不顾亲朋好友的劝说,一定要将这位貌美的女子娶到手。最终,孙荃认了。为了成全这对“自由恋爱”结合的璧人,为了郁达夫的名声,她带着孩子离开了郁达夫的生活。
这一日,是郁达夫和王映霞的订婚礼,孙荃在产房之中生下了最小的那个孩子。
放在今天,郁达夫会被千万网友的唾沫星子淹死。但是在那个年代,自由恋爱是新时代男女青年的最高追求,所有的一切——父母、人伦、道德、家庭责任……都要为自由恋爱让步。1927年6月5日,郁达夫和王映霞相识半年,最终走入了婚姻的围墙。
王映霞毕竟不是孙荃,她20岁还不到,玩心又重,十分热衷于交际。只喜欢沉浸在创作和两人世界的郁达夫受不了这种婚姻生活,一次次和王映霞大吵,还多次酗酒离家出走。郁达夫对王映霞有着极强的控制欲,却又害怕与她成日相对。所以在他前往福州政府任职之时,他让王映霞独自留在了杭州。
抗战爆发后,王映霞为避难来到丽水,受到当时的教育厅长许绍棣的照顾。一来二去间,两人产生了别样的情愫,但是顾及到郁达夫的心情,王映霞一直没有接受许绍棣的追求。郁达夫身在福州已经听多了两人的风言风语,回到家中看到两人之间的书信往来更是气愤不已。,而王映霞的绯闻远远不止这些,后来被爆出的男友之一,就是戴笠。
1939年3月,香港《大风》刊登了郁达夫新作《毁家诗纪》。
许君毕竟是我朋友,他奸淫了我的妻子,自然比敌寇来奸淫要强得多。并且大难当前,这些个人小事,亦只能暂时搁起,要紧的,还是在为我们的民族复仇!
郁达夫以这种玉石俱焚的方式,公布了这段失败的婚姻,拿自己这顶绿帽子取乐大众。郁达夫自己都豁出去了,其他的知识分子自然不会嘴下留情:
郁、王分开的原因,是郁的身体太差,对付年富力强的美人,是“绾不住”她们的心的。——曹聚仁《也谈郁达夫》
达夫把他们的纠纷做了一些诗词,发表在香港的某杂志上。那些诗词有好些可以称为绝唱,但我们设身处地替王映霞着想,那实在是令人难堪的事。自我暴露,在达夫仿佛是成为一种病态。说不定还要发挥他文学的想象力,构造出一些莫须有的家丑。公平地说,他实在是超越了限度,暴露自己是可以的,为什么还要暴露自己所爱的人?
——郭沫若《论郁达夫》
虽然郭沫若自己不怎么样,但是对郁达夫的这段评价还是比较中肯的。
无论王、许之间是否清白,但是在郁达夫心中,已经脑补出了无数情节。《毁家诗纪》不仅仅有对许绍棣的怨恨,对王映霞的鄙视,也有对自己的嘲讽和虐待。郁达夫写《毁家诗纪》蓄谋已久,最终如他所愿,这段婚姻走向了终点。
没错,郁达夫是个渣男,但是用渣男来评断他太简单了,他比一般的渣男复杂多了。他追求爱情,又折腾爱情,他把自己所有天真的、烂漫的、肮脏的、污秽的情爱观念全部表达在自己的作品之中,将一个男人的情欲、迷茫、猥琐、对于异性的原始渴望一丝不挂地暴露在读者面前。这世间多的是写书的知识分子,但是敢这么写自己的,极少。
1942年,王映霞与时任重庆华中航运局经理的钟贤道在重庆举行了盛大的婚礼,诸多明星名流前来捧场,上海和杭州的报纸上登上了大幅广告。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时,郁达夫在苏门答腊岛被日本宪兵杀害,终年49岁。
郁达夫去世,他一生荒唐的情史也随之而去,无论是情人、恋人、亦或者是娼妓,提到曾经耳鬓厮磨的这个男人,最多便是一声叹息。
王映霞回忆起郁达夫的种种,既处处规避,又处处炫耀。王映霞在自己自传之中写道,自己出自书香门第,是在少女不更事的时候被郁达夫的疯狂追求所感动。对于做了别人家的第三者,王映霞解释道:“我对他本就没有爱情,只有对前辈的尊敬。”
王映霞说,她从来没看懂过《沉沦》。因为郁达夫疑神疑鬼对她的伤害,她最终选择嫁给了“普通人”。能办得起这样宏大婚礼的,仅仅是个普通人吗?我想王大姐似乎对普通人有了什么误解。而对于和郁达夫的三个孩子,王映霞作为母亲,也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王映霞的晚年,基本还是靠着和郁达夫的那段婚史谋生,她整理郁达夫的信件出版,还将自己的散文作品和郁达夫的作品共同发表。王映霞始终用得一出好手段,放在今天也是极懂得营销自己的网红。
郁达夫和王映霞的结合,一个是垂涎美色的男人,一个是善于运用美色争取资源的女人,互取所需也极容易破裂。郁达夫爱叫王映霞“妾”,王映霞将郁达夫当做俘获的战利品之一。这就是这段轰轰烈烈闪婚之下的肮脏现实。
而另一边,已经被世人遗忘在角落的孙荃,依旧在坚强地抚养自己的三个子女。对于郁达夫,孙荃是愤恨的,但是为了几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她忍了下来。郁达夫的长女黎民为自己的母亲写了一本书,这位伟大的母亲,在被丈夫背叛之后,依旧对三个孩子倾注心血,让三个孩子都受过了高等教育。
战乱之下,孙荃带着孩子来到乡下避难,这里生活艰苦,没有学校和老师,孙荃就自己教孩子念书。难能可贵的是,孙荃已经深受郁达夫的影响,也有着救国救民的慷慨激昂。她从不再孩子面前控诉父亲的多情,而是将父亲的诗教授给孩子们,她告诉孩子们勿忘其父之志,在民族危亡之时,一定要做像父亲一样的英雄。
到了40年代末期,孙荃无意之中知晓了郁达夫为国牺牲的消息。她瞬间放下了所有的仇怨,满腔的委屈和思念化作一声悲恸的哭喊。在漫漫余生之中,孙荃时时回忆丈夫的过往,她将郁达夫的照片挂在厅堂之上,这一眼,便看了一辈子。新中国成立之后,孙荃始终再为郁达夫作品的出版奔波,她说她只希望郁达夫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有一个公允的位置。
中国抗日历史忘不了郁达夫,文学史中他也始终占有一席之地。但是在感情上,无论是他还是王映霞,在孙荃面前都太过渺小,太过卑劣。的确,那个年代的新潮女性,林徽因、陆小曼、许广平、王映霞都能在男人间混得风生水起。但是别忘了,中国传统的女子本就是坚贞而勇敢的,她们并非被礼教所困,而是忠于自己的内心,忠于自己的爱情和婚姻。
郁达夫配不上孙荃,如果历史重来,只希望两人从未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