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华夏文明以中原为最初发源地,经历夏商之后,周代进入了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但很快东周时期陷入了四五百年的混战状态。
秦国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大业,但这仅仅是开始,秦始皇的目标不仅仅是六国,而是天下,秦始皇做的更是为子孙万代谋福利的事情,于是秦始皇在灭了六国之后,就把全国主要兵力分为两部分,来解决南北的问题。
南面派遣五十万大军,远征百越地区,并且迁徙和大量的居民过去,最终在番禺地区,也就是今天的广州成了朝的一个郡守,当时连越南也是中国岭南三郡的一部分。
秦始皇平定百越,并且通过迁徙的方式,在当地生根发芽,这个举动为造福后世无数代,避免了华夏文明南北夹击的窘境。
如果秦始皇没有趁着秦国国力最强大,百越地区尚没有强大政权的情况下,彻底征服百越地区,那么此后千年华夏文明都将面临南北夹击的不利局面,从这个角度上讲,远征百越是一件功在千秋的事情。
向北就是让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最终彻底将匈奴赶到了阴山以北,并通过连接和修建原来燕赵齐等各国的长城,最终构成了长城防线,同时在中国历史杀形成了物理防线和心里防线,从此华夏文明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区域。
此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无论是强还是弱,都是以秦始皇划定的这个为自己的目标,哪怕是最弱的宋朝,心里想的也是要夺回长城以北地区,这已经形成了心理上固有的观念,这才是秦始皇最牛的地方。
但凡是大国,心里想的都不是偏安一隅,而是想着要平定四方不安定因素,给自己的国土营造一个良好安全的环境,让自己的人民不再受到侵略的威胁,这一点是华夏文明一直秉承的一贯原则,唯一的区别就在于,有些时候做的好,有些时候做的差而已。
其中秦始皇之后做的很成功的主动出击保卫家国的战略,就是唐朝的主动征辽,这其中尤其是是以薛仁贵的表现尤其突出。
薛仁贵征辽,因为有小说的存在,所以薛仁贵的名声在民间特别大,小说尽管有很多虚构的成分,但历史的薛仁贵,完全当的起小说里的故事。
小说主要为了艺术性,而图书了薛仁贵和上级之间的各种矛盾,这些在正史里都没有记载或者也只是蛛丝马迹而已,小说为了冲突的效果更加明显一点,所以有了大量类似的情节,但对于薛仁贵的功劳方面,可以说真实的薛仁贵,跟历史上一样精彩,今天昭烈君就带大家一起看一看历史上真实的薛仁贵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无数的事实证明,男人娶个好老婆真的很重要,薛仁贵年轻的时候,非常落寞,尽管自己的祖上曾经也出过名将,但是到了薛仁贵这一代也就彻底败落了,年轻的薛仁贵靠着祖上留下来的一点阴德和积蓄总算是去了媳妇,但日子过得一直都不好。
中国有句俗话来形容一个人运气好,说你这是祖坟上冒青烟了吧,这说明中国人对于祖宗能保佑子孙后代这件事是非常重视的,尤其是祖先的坟茔,如果是风水不好的话,很容易让子孙后代不发达。
所以古人对自己的墓都很重视,希望能有个风水宝地来泽被后代,当然也有那种嫌自己祖先风水不好,通过迁坟来改变命运的。
这些不管真假,都是把自己的成功寄托在别人身上,自己渴望的成功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得到,这种对成功的执着就叫妄念。
薛仁贵也有这种打算,幸好他的老婆阻止了他的行为,对他说男子汉大丈夫要想建功立业就必须要顺应时势,你折腾死人干什么呀。
现在太宗东征,正是报效祖国出人头地的好时候,于是薛仁贵放弃了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报名参加太宗的远征军去了,这是薛仁贵崛起的起点,同时也是他人生重大变化的起点,放弃幻想,通过努力加油干才是所有事情的正解。
薛仁贵第一次随太宗出征,表现就非常抢眼,有一次郎将刘君邛被高句丽军团团围困,无法脱身,危急时,薛仁贵单枪匹马、挺身而出,直取高句丽一将领人头,将其首级悬挂于马上,高丽军哪见过如此生猛的唐兵,于是人人胆寒而撤军,从此薛仁贵扬名军中。
在攻克安市城的战役中,高丽军派出了25万人马,依山驻防抵抗唐军,在最后的诸将冲锋时刻,薛仁贵身着白衣,手持戟枪,腰挎双弓,大呼冲阵,所向无敌,高句丽军望之披靡,斩首两万余级。
此战后,太宗亲自对薛仁贵说,朕的将领们都老了,将来大唐的江山还的靠你们这些优秀的年轻将领呀,这是太宗皇帝对薛仁贵的认可,更是把国家未来的希望,交到了新一代将领的头上,回朝后提拔薛仁贵为右领军中郎将,镇守宫城玄武门。
高丽是朝鲜半岛的一个国家,首都在现在的平壤,可以说从隋朝开始就一直不老实,动不动就侵扰我中原领土,但凡事作为一个大国,这种事情都不能忍。
隋炀帝就曾发兵征高丽,但一不小心兵败,被自己的表弟夺了天下,顺道还落了个昏庸无道的骂名,黑隋朝是唐的必然,但是在征高丽这件事上,两个朝代倒是出奇的一直,因为只有主动打击边患,才能换来自己领土的安全,这一点是无数代人用血换来的教训。
唐太宗时期,收复了辽东地区,但高丽还是经常闹事,到了李治时代,大唐王朝决定彻底解决掉高丽这个跳梁小丑,于是派遣薛仁贵率领大军出发,务必解决多年的顽疾。
总章元年(公元668年),经过薛仁贵勇猛作战锲而不舍的打击,唐军终于占领了高丽的首都平壤,自此一直烦扰中原王朝的高句丽彻底亡国。
经此一战,唐朝共获五部、一百七十六座城、六十九万七千户口,于是将其划分九个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县,设安东都护府统管整个高句丽旧地,有唐一代,辽东即鸭绿江南北的高句丽故地其主体部分仍然属于中原王朝,新罗的疆域仍然在大同江及平壤以南。
大家可以想想这是何等的战绩,天可汗的李世民不是白叫的,盛唐也不是随便给的,主动出击维护了国家的安全,直接统治高句丽旧地,避免了再生事端,这样的唐朝真是大爱。
你再看看此后宋朝的苦恼,那对唐朝的功业真是羡慕不已,你都不要说治理平壤了,连整个山西你都拿不全,最后还被崛起辽东的女真给灭了,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说这没有故意贬低宋朝的意思,但很多事只有通过对比,才能显示出这件事的伟大,远征高丽就是很明显的例子,没有隋唐两代远征高丽,打服他们,说明定在唐代没等到安史之乱,辽东地区崛起的政权就够唐朝喝一壶了。
历史事实证明,跨过鸭绿江,对保卫华夏的领土安全,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自古以来莫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