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杨菲菲)6月10日,北京高校“我听亲人讲‘四史’”系列活动征文颁奖典礼暨宣讲团成立仪式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举行。宣讲团将利用暑期走进社区、乡镇广泛开展百姓宣讲,推动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宣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
当天,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狄涛,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党委书记、社长李开发,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计金标共同按下启动按钮,“我听亲人讲‘四史’”专栏正式上线“学习强国”平台。
数据显示,目前,“我听亲人讲‘四史’”系列活动已面向北京高校共遴选征集了近900篇作品。
当天,北京高校“我听亲人讲‘四史’”宣讲团正式成立,宣讲团成员来自北京多所高校。图/北京市教育融媒体中心
学生现场讲述亲人故事
活动现场,北京高校“我听亲人讲‘四史’”宣讲团正式成立。宣讲团学生代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一学生王麒弘、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研究生方铭扬进行了宣讲展示。
“‘如果我不是当兵,如果不是共产党,也许我早就死掉了。共产党没忘记我,我也信着共产党。我这辈子最好的选择就是当兵,当解放军。如果国家需要我,我一定会上。’这是他生前反复强调的一句话。”王麒弘现场分享了自己六公祖(王麒弘外婆的六叔)朱德兴的故事。
朱德兴年少时被骗进国民党的部队,成为一名炮手。北平和平解放后,朱德兴所在的部队被解放军收编,21岁的他从一名勉强吃饱的国民党军“炮灰”,转变成一名解放军炮兵。此后,由于自身经历及娴熟的技术,朱德兴成为了解放军炮团的训练教官。2015年,88岁的朱德兴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战老兵纪念章。
王麒弘告诉记者,自己曾听六公祖讲述年轻时的故事,当天分享的只是众多故事中的一小部分,“我那次听到他的故事之后,写了3000多字。去年老爷子去世之后,为了纪念他,我就又把文章拿出来重新编写。参与此次活动也是想让更多人了解他的故事。”
“通过他的故事,可以看到他在成为解放军炮兵之后,与之前在国民党部队里完全是两种生活,用他自己的原话说就是‘被当成人看’。”现场宣讲结束后,王麒弘感慨道,“能生活在这个国家,生活在这个时代,真的很幸福。”
目前已面向北京高校征集近900篇作品
记者从北京市教委了解到,北京高校“我听亲人讲‘四史’”系列活动自今年年初启动,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关于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的通知》部署,充分挖掘红色育人资源,形成“家-校-社”联动的工作格局,用亲人讲述的生动鲜活的“小故事”讲透党领导人民走向民族复兴的“大道理”,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活动开展以来,各高校和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目前,活动共遴选征集了近900篇征文作品,并从中优选出百篇优秀“四史”故事。下一阶段,系列有声化、可视化、网络化宣讲音视频将陆续登陆学习强国平台专栏。
“家庭的变迁往往带着深刻的时代烙印,同时也是最生动、最鲜活也最有感染力的‘四史’教育素材。”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宣教处姜男表示,“我听亲人讲‘四史’”系列活动就是要通过广泛动员组织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回到家乡,聆听亲人讲述身边的“四史”故事,同时,将这些“四史”故事转化为四史教育的学习素材,从而更好地让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要求北京高校进一步挖掘有温度的历史故事,要把宣讲融入学生日常活动,要让“四史”故事真正走进学生头脑,鼓励北京高校青年学生为国家的宏大叙事增添色彩。
新京报记者 杨菲菲 校对 薛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