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大横琴山。 南都拍客 周家侨 摄
12年前,莲花大桥一头是蕉林绿野,农庄寥落,一头是车水马龙、高楼林立;而今天,大桥两头都是一片生机勃勃、欣欣向荣。对于40岁的澳门人陈靖伟而言,大桥两头的发展变迁,成为粤澳合作开发横琴的生动见证。
从2009年珠海横琴新区挂牌,勇担“拓展澳门的产业发展和教育科研空间,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使命,到如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出炉,着力构建与澳门一体化高水平开放的新体系……12年来,粤澳合作蹄疾步稳,在横琴这片热土上不断走向深入。
新时代,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的重任为何落在横琴?粤澳合作在横琴究竟走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取得了哪些进展?伴随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建设,未来又将如何创造更大辉煌?
当务之急 打破土地空间瓶颈,实现产业多元发展
莲花大桥连接珠海横琴和澳门,开车只需约2分钟。在横琴跨境办公,因工作原因多次往返两地的澳门人陈靖伟亲眼见证了粤澳合作带给横琴的变化。
“过去横琴就是一个荒岛,尽管就在澳门旁边,但几乎没有多少澳门人关注这里,要去珠海也会到更繁华的拱北一带,现在从办公室眺望横琴金融岛方向,高楼林立,变得越来越漂亮了”,陈靖伟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感慨不已。
横琴距澳门最近处仅187米,是珠海146个岛屿中最大的一个,全岛面积106平方公里,是澳门的3倍,历史上原分大、小横琴岛,因形状似古琴而得名,两岛之间为十字门水域,上世纪70年代筑东、西大堤,将大、小横琴岛连成一体。
横琴土生土长的居民魏先生回忆,早年间,连接横琴岛与珠海市区的横琴大桥尚未落成时,岛上居民只能坐船去珠海市区,需要约3小时,相比起来去澳门只需几分钟,站在岸边,澳门的一草一木清晰可见。
这种一水之隔的地理联系,令两地从古至今经济社会往来便十分密切。历史上,横琴作为一个农业岛,居民多以养蚝、打鱼、种植香蕉为生。早年间,拥有横琴户口的居民,凭横琴岛村民证,可自由进出澳门,红旗村还曾设有码头,专供岛上居民来往澳门,销售农海产品,或到澳门做些家政服务等零工。
但在横琴大开发之前,岛上几乎没有现代工业,蕉林绿野、农庄寥落成了当地的真实写照,虽然面积是澳门的3倍,但截至2009年户籍人口仅约4000人,大量土地资源闲置。
时任大横琴公司董事长胡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直到2009年之前,横琴基本还处于待开发状态,岛上只有一条主干道,遍地蕉林、蚝塘,入夜一片漆黑冷清。
迥异于横琴的沉寂,一水之隔的澳门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回归20多年以来,依托广阔的内地市场和资源,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增长,至2018年人均GDP达到约8.3万美元,不仅是我国人均GDP最高的城市,也是全球最富庶的地区之一。
但另一方面,澳门长期饱受地狭人稠的困扰,陆地面积仅32.8平方公里,大小不及湾区珠江口城市一个普通的镇,却居住了约67.96万人,人口密度超过2万人/平方公里,窄小的空间、高度依赖博彩业的产业结构制约了澳门的进一步发展。
打破土地空间的瓶颈,实现产业多元发展,成为澳门的当务之急。从这个角度而言,一水之隔、面积3倍于澳门的横琴注定是一块宝地,天然就是粤澳合作的最佳平台。
梳理脉络 粤澳合作开发横琴 走过了怎样的历程?
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从早期民间自发的经济社会往来、简单的农海产品贸易,到新时代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总体方案重磅出台……粤澳合作开发横琴究竟走过了怎样的历程?
通过对关键时间节点的梳理,我们可以清晰地勾勒出一个粤澳合作在横琴前后相续、循序渐进、不断深入的发展路线图。
公开报道显示,早在上世纪80年代,澳门就提出希望与珠海合作,将横琴发展为澳门制造业基地,主要做来料加工。
横琴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1999年澳门回归后,曾提出横琴岛由珠澳联合开发的构想,2001年设立粤澳合作联席会议后调整为粤澳联合开发。
另一方面,广东也一直在谋划如何用好横琴的资源禀赋,在澳门发展的同时,早日改变农业岛的落后面貌,将这片沉寂多年的热土“唤醒”。
1992年,广东省将横琴确定为扩大对外开放四个重点开发区之一,并挂牌成立横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2004年率先提出将横琴岛创建为“泛珠三角横琴经济合作区”,当年的粤澳合作联席会议确定,以“泛珠合作,粤澳为主力”方针开发横琴。
这一时期,粤澳合作开发横琴,主要停留在谋划、酝酿和推进阶段,2008年成为一个重要节点,横琴开始真正站上服务澳门经济多元发展的时代潮头,政策红利纷至沓来、合作项目密集落地。
2008年12月,国务院通过《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规划建设珠海横琴新区等合作区域,作为加强与港澳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合作的载体”。
2009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授权澳门特别行政区对设在横琴岛的澳门大学横琴新校区实施管辖的决定》。
2009年8月1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横琴总体发展规划》,将横琴岛纳入珠海经济特区范围,实行更加开放的产业和信息化政策,立足促进粤港澳三地的紧密合作发展,促进港澳繁荣稳定。
同年12月,横琴新区挂牌,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后第三个国家级新区,横琴由此拉开了自身开发开放的大幕,开启了服务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新征程。
之后,粤澳合作进入“快车道”,不断结出硕果。2011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正式签署《粤澳合作框架协议》,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明确新形势下粤澳合作开发横琴。时任澳门特首崔世安在致辞中表示,协议的签署实施,标志着粤澳合作迈进新的历史阶段。
2015年4月23日,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横琴新区片区揭牌,一批粤澳、珠澳合作项目宣布自当日起在该片区落户。
2019年,横琴开发十周年之际,新华社在一篇文章中曾形象地比喻:珠海横琴以“澳”为重,倾“琴”所能,珠海横琴开发,因澳门而生。
两年后的今天,粤澳合作开发横琴站上了新的历史起点。万众瞩目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重磅发布,7000余字、6大方面,29条内容,浓缩了如何贯彻落实“粤澳合作开发横琴”、“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为澳门长期发展注入动力”……政策含金量之高、改革开放力度之大、发展举措之利好前所未有。
扎根创业 不到12年,横琴澳资企业增长近806倍
从澳门内港码头乘船到珠海湾仔码头只需约一分钟,再搭乘5分钟的出租车即可抵达横琴一体化区域的跨境办公室……不知不觉间,横琴已经融入澳门人陈靖伟的“10分钟生活圈”。
陈靖伟两年多前与朋友在澳门成立华圃科技,致力于珠澳智能停车服务、车联网等新技术的开发和创新应用,2019年进驻珠海横琴跨境办公。
“横琴对澳门人跨境办公、创业就业推出了很多鼓励政策,比如办公场所租金很便宜,还免管理费、水电费等,同样的办公面积,成本比在澳门节省七成多”,担任公司COO的陈靖伟介绍,作为一家科技创新企业,所需的对口人才在澳门紧缺,在横琴办公除了能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便于对接广阔的内地招揽人才,拓展大湾区市场。
经过近两年的发展,陈靖伟所在的企业成功经受住疫情的冲击,在珠海横琴扎下了根,企业人数从创立之初的3个人攀升至10人。
随着粤澳合作在横琴快速推进,吸引了越来越多像陈靖伟一样的澳门青年逐梦横琴,跨境办公、创业,融入大湾区和内地。
数据显示,2009年横琴新区挂牌之前,仅有5家澳资企业。截至目前,横琴澳资企业数已超过4302家,不到12年时间,增长近806倍。目前,澳资企业占横琴全区外资企业总数逾六成,已成为横琴外资企业的绝对主力。仅2020年一年,横琴新登记澳资企业1399户,同比增长67.95%。仅今年3月新登记澳资企业达150户,同比增长66.67%……一再创新高的数据,为横琴大地上的粤澳合作书写了闪亮的注脚。
开车沿宽阔的环岛公路疾驰,在横琴西南端,一片造型现代的建筑群落映入眼帘,这里是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作为2011年《粤澳合作框架协议》的首个落地项目,它不仅为澳门中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新空间”,也成为粤澳合作开发横琴的一个生动见证。
短短几年时间,产业园专注中医药、化妆品、保健品、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医疗服务领域,已逐渐形成一定的产业集聚氛围。截至今年4月底,注册企业达200家,平台培育的澳门企业48家。
在跨境金融方面,粤澳跨境金融合作(珠海)示范区成功引进全国首家全澳资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试点企业礼达联马(珠海)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内地首家澳资银行分支机构大西洋银行横琴分行等22家涉澳跨境金融企业或服务机构入驻示范区。
今天的横琴,不仅是众多澳门企业投资兴业的“梦工厂”,更成为越来越多澳门人工作、生活的“新家园”。截至今年4月底,横琴累计办理澳门居民居住证6743张;向5643辆澳门机动车发放入出横琴资格,在横琴公司任职参保的澳门职工达930人;澳门居民累计在横琴辖区内购置各类物业11263套。
横琴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横琴正在谋划“澳门新街坊”等综合民生项目,未来5-10年预计将有3万—5万港澳居民在横琴工作、居住。
开发热土 约16平方公里产业建设用地支持澳门产业多元发展
在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进程中,横琴自身也在不断蜕变,从寂寂无闻的边陲海岛成长为开发热岛、开放前沿,为今天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建设创造了条件。
统计数据显示,短短十余年,横琴经济总量从2009年不足3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约407亿元,是2009年开发之前的143倍,GDP年均增长率超过43%;经过十年开发建设,累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超过3434亿元;累计注册企业达5.3万家;区级财政预算年度收入达到95亿元,相较2009年的3500余万元发生了质的飞跃。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后,横琴的发展进一步提速:2019-2020年累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超过839.65亿元,GDP总量实现808.23亿元,区级财政预算年度收入达到159亿元。
除了经济成长这些“硬指标”,横琴新区还持续加大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投入力度,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现有科技企业超8000家,高新技术企业365家,省级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15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个。
横琴新区环岛西路东侧,一栋总建筑面积约3.8万平方米、高9层的大楼正拔地而起,这是由横琴新区管委会与中科院计算所合作建设的横琴先进智能计算中心三期项目建设现场,一项令世界瞩目的新纪录即将在这里诞生:打造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超算中心。
据介绍,该项目总投资18亿元,分三期建设,其中一、二期分别于2019年8月和2020年初正式投用,并在澳门设立了分中心,“116亿亿次每秒”的算力,使其成功跻身目前我国最快的人工智能超算中心。
这是粤澳高新技术产业在横琴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横琴已与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共建产学研示范基地,澳门4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横琴设立分部,澳大科技研究院落户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
在体制机制创新上,横琴勇担“试验田”的重任,迄今累计落地510项改革创新成果,在全国做到多个率先:率先实施商事登记改革;率先开展司法改革,实行法官员额制和主任检察官制;率先创新行政综合执法;率先启动社会投资类工程管理创新试点和供电新模式……
昔日的蕉林绿野、农庄寥落,逐渐崛起成为一座初具规模的现代化新城,横琴发展渐入佳境;“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获得电力”“纳税”等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国内领先,综合测评横琴营商环境进入全球30名之内……有人形象地评价,前12年是横琴为粤澳深度合作区打基础、做准备、起步探索阶段。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在横琴建设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基础扎实、条件具备、恰逢其时。”横琴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横琴近年来自身的快速发展变化为推动澳门产业多元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且空间腹地广阔,创新潜力巨大。目前,横琴还有约16平方公里的产业建设用地尚可用于支持澳门产业多元发展,土地储备充足。
该名负责人称,横琴是独立岛屿,四面环水,便于监管。2009年8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横琴总体发展规划》,在全国首次提出“分线管理”政策框架,已建成“一线”口岸 “二线”通道和环岛53公里封闭岸线电子围网,于2014年6月28日通过国家六部委组织验收,并交由海关管理,全岛电子监控,风险可控。同时人脸识别、大数据分析等先进科技手段日趋成熟,完全有条件开展实时监管、全流程监管,是进一步扩大开放和深化改革的天然试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