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的角落》豆瓣评分高达9.2,堪称近期内娱神作之最,大结局的相关讨论画风非常奇怪,一堆人吵吵“不你没懂”“不你没看明白隐喻”、“不这些细节透露全是日记、HE全是假的”。
开放式大结局是常见的结局模式,但常规情况下剧作不会搞出“明面大结局”和“暗示的另一种结局”。
纵使拍一悲一喜两个结局,也是明明白白拍出来播出来,而不是靠观众猜细节下结论“其实有影射”。
(点播部分无法截图,很抱歉会出现“图文不符”情形)
抛开这层“可能暗示了黑暗属性”的疑似大结局,我们暂且只讨论剧作播出的明面结局:朱朝阳并未黑化弑父,严良、普普都并未惨死也未背上不白之冤,坏人被当场枪毙、孩子们拥有崭新的明媚人生,这是典型的happy ending~
剧版要更改原小说黑化结局,理由大家心知肚明、不用讨论。
舒心酱想聊的,是将暗黑故事改编成“大团圆结局”一定削弱了批判深度和反思力度吗?
原版故事里的暗黑核心,之所以叫人细思极恐,除却智力层面反转的刺激感、意外感之外,重点在于影射了“好孩子坏孩子”的复杂反讽局面。
剧作一定要拍一个彻底黑化的坏孩子,威胁他人弑父、借刀杀人害友,才可以完成关于善恶的深度探讨吗?
不一定吧。
评价作品深度、复杂度的合理依据,从来都不是某个角色某个孤立状态下“是好人还是坏人”这样的简单二元论,而是作品关于人性复杂面相的理解是否深入、呈现是否有质感。
“主角是好人所以剧作脸谱化、主角是坏人所以剧作好厉害”这样的看法,未免过于武断。
剧作对黑白的刻画是否到位、是否动人,重点不在于结局那一个时刻朱朝阳的单一状态,而在于整个漫长的过程中他在黑白之间、善恶之间、对错之间的拉扯、撕裂、挣扎。
重点是动态过程里的迷茫、痛苦。
剧作饱满、立体展示了这个部分的痛苦,那就不是“把复杂质感的角色变成了”烂俗的好人梗。
剧作后半部分和原小说相比,完全如同换了一部作品。但评价作品的标准也不是“是否和原作一模一样”,改编之所以动辄被骂“魔改”,是因为大部分改编往往比原作逊色。
久而久之,合理改编也容易因为和原作大不同就莫名有原罪,但显然改编应该有细致区分,要分是优化、还是拖后腿。
后半段的改编,舒心酱认为整体上都很加分。
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剧作在极端的犯罪故事里融入了普遍的能共情的感受。
对比小说中朱永平这个角色,效果非常明显。
小说中这个偏心的爹挚爱女儿、对儿子几乎不闻不问,碍于现任妻子、不敢关心前任的亲生儿子,笔墨很少。
在进程中这位爹更类似于工具催化器,阅读的时候悬念很抓人、让人一直想知道接下来怎么样了,但这位老爹绝不是一个会让人唏嘘感动的角色。
剧作的改编,非常出彩。
一碗云吞,一碗糖水,在平平无奇的场景里注入了非常动人、诚恳的情感,分分钟戳中泪点。
张东升和朱永平这两个角色,分别代表着剧作角色塑造上的两大优点:前者是角色动机清晰,后者是超强的情绪感染力。
杀人犯张东升的心理如何扭曲,如何主动或被动连环杀人,角色的动机线索很清晰,逻辑上不会让人有断裂感。
作为悬疑剧作中推动进度条的重要角色,张东升的行动动机是否合理很重要。这种“合理”绝对不是指应该、更不是指着道德层面的正确,而是说他作为反派恶人、作为这届追剧儿童的心理阴影,在他本人的利害格局和心理节奏中能逻辑自洽。
角色非常极端、变态,但逻辑链条在角色维度能自洽。
举动会让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厌恶、恐惧,但甚少逻辑上的牵强感。
从某种程度上说,剧版的张东升也承担了一部分原小说里朱朝阳的黑白交错功能,他带着普普被误会是父女时,十恶不赦的坏人的孤独感其实也很惨、很柔软。
朱永平这个角色,则对应着细腻的情绪处理。
这位父亲经历了非常小概率的特殊情况,但展露出了亲情的普遍样貌。
女儿死之后,他提着多出来的第三碗云吞失魂落魄,喝糖水时又被儿子字字句句扎心,情绪感染力非常强烈。
作为父亲,他偏心、长期对儿子不闻不问,毫无疑问非常失职,但失职的问题家长不等于不爱孩子的恶人。
这份有弱点的、有问题的爱,比完美爸爸更能打动人。
这其实是悬疑作品更高维度的力量:比悬念更让人揪心的是情感。
原作里的父亲更类似工具人,他怀疑儿子、诱发儿子黑化弑父。
小说的叙事节奏一路带风、呼呼啦啦推进情节,但几乎没有对父亲的心理情感刻画。剧版的父子情,则非常细腻动人。
这就是一个从“工具型配角”到血肉饱满的立体角色的加分改编过程。
小说节奏快、悬念感强、终极黑暗核心叫人头皮发麻,但缺乏细腻的人物刻画(尤其是配角),从某种程度上说剧作其实更改了侧重点:角色更细腻饱满,在推进高度悬疑感的同时、也放出了诸多动人的情感大招。
暴力凶杀案件是在大多数人日常生活经验之外的,父子的生死之仇也和大多数人的日常情感体验不符,但剧作在一个极端的、远的、特殊的故事里,拍出了普遍的、近的、能共情的质感。
故事里朱家的爸爸妈妈,正好走了相反的两条路,一个从近到远、另一个从苛责到“无条件”。
张东升将朱永平朱朝阳父子绑在冷库里,对着父亲指责儿子“你知道你儿子是什么人吗”,他控诉的事件本身有误(朝阳要三十万是出于善心),但他指责的性质并无偏差:好孩子优秀乖巧的外表之下有种种问题。
母亲越来越偏执要求孩子你要做我的骄傲,爱和希望、绝望处境混杂在一起,捆绑越来越叫人窒息,最后反而是父亲提供了无差别的爱。
小说里孩子要弑父一半原因出于自保:父亲知道我干了什么饶不了我。(杀王瑶一定会暴露自己)
剧版里的父亲,从心理补偿到愧疚再到无差别的爱,一步一步很叫人唏嘘。
女儿死后他抱着儿子嚎啕大哭,这是“我只剩下你一个孩子了”。
试图套话儿子的录音设备被发现,儿子言语间刻意扎心“宁愿和晶晶妹妹换,这样你就不会伤心”,导致父亲对孩子的愧疚之情到达顶点,销毁录音。
儿子对张东升解释“我把钱还给你”,在不知道全貌的父亲听来、效果形同认罪“我确实勒索了老师几十万”,但这位父亲一句话都没问。
表层原因,当然是生死关头太紧急、逃命要紧、没闲工夫教育孩子。
深层原因,是父亲对孩子无差别的爱。
不用逼迫孩子如何出人头地,你永远是我心目中最善良优秀的好孩子,我永远会给你无差别的爱、相信你可以回头是岸。
父亲用生命交出的这份爱和信任,也是剧作中朱朝阳回头的重要理由:想要重新开始、想要做一个真正的好人。
(如果不认为这是朝阳日记写的假相)我认为这样的改编是合理的、立得住的、动人的,扣住了让人有共鸣的人之常情。
舒心酱看四集的时候觉得朱朝阳“洗白”倾向明显,很担心剧作为了不404会丢掉原小说核心的黑暗反转,事实证明主创团队比我想象的高明多了。
直至十一集结尾处这部剧作在我心中始终都是高分,万万没想到最后的一丢丢会让我很想吐槽:我不认为改成HE有问题,改编的重头戏都已经完成了、效果很好,问题是“暗戳戳”。
剧作中至少安排了三次“伪”严良之死。
第一次是张东升要杀严良,紧张节奏、音乐、情绪通通到位,将观众的不忍之情和眼泪唰唰唰勾出。
第二次是朱朝阳放手,严良坠海。
“将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换了个理由倒带播放,效果已经有折扣。
最后,严良没死、想当警察,呼应《无证之罪》里的警察严良,这是非常美好的愿景。
黑暗晦涩的故事里保持单纯美好的信仰,叙述思路毫无问题。
但是,剧作又总暗戳戳暗示“他死了他死了他死了啊”。
朱朝阳在学校的开学典礼,严良轰隆一声打开大门在高光里走进来,大摇大摆走到朱朝阳身边,太像“已故小天使重返人间的设定”,如果是活着的现实场景,这样的异常外来人员、从老师到学生毫无反应看都不看他一眼、显然很不合理。
正常情况应该是教导主任出场:你哪个班的为什么迟到为什么不穿校服、同学们纷纷侧目。
所以舒心酱一直在等,等一个对比镜头。
上一秒是朱朝阳幻想中的严良在微笑、下一秒发现那只是幻想。
但剧作偏偏没有这个镜头。
拍他活着或者夭折,拍他活着然后反转残忍揭露他其实不幸死了,拍开放式大结局不表露他的生死,哪一种我都可以接受,哪一种都可以拍出很好的戏剧效果。
但明面上拍他活着又拼命明示“他死了”,质感很奇怪。
一个两个镜头还可以理解成“观众想歪了”,但剧作中类似之处太多,摆明了引导大家“有一些暗戳戳的事情”。
可如果顺着这条思路去推演,叙述细节又不能严丝合缝对上:朱朝阳写日记是为了骗警方、为了制造虚假证据,可以编造的是怎么死的细节、而不是是否身亡的客观事实。
让人怀疑拍了白的又不情愿放弃黑的,摇摇摆摆,像是不应出现在剧里的意图,干扰了剧作的正常内容。
剧作中反复出现一个故事,相信黑暗版本还是相信童话故事。
让同一套叙述内容、完美契合黑暗和美好两套解释,太难了,对细节逻辑性的要求会非常高(而且通常需要对同一个场景的不同角度回放来完成)。
如果说从第七集起的所有内容都是日记而非真相,显然有点牵强。事实上大结局HE本没有问题,但又含含混混暗戳戳不放手“明示黑”、反而有些让人不知道该如何形容。
舒心结语
虽然结局部分有一丝丝让人想吐槽,《隐秘的角落》依旧是优秀的改编作品范本,保留了原作吸引人的悬疑质感,又强化了动人的细腻情感。更改了主要角色的性格属性,但没有伤害原作关乎善恶的拷问质感。
镜头语言、剪辑节奏、演员表现都非常出众。
从《无证之罪》到《隐秘的角落》,三年等一回,头都盼秃了。
千万别“三年之后又三年”(还没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