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被迫撤退,驻扎在舒兰以南的一个宿营地。当时的李作鹏还是个参谋处处长,他和几个干部坐在一起喝酒、吃饭。林彪突然闯了进来,指着酒还没下肚的李作鹏便大骂,接着甩手把酒桌掀翻,拿起一个挎包就要打李作鹏。当时在场的几名干部都被吓呆。
图1
平时沉默寡言的林彪元帅为何大骂李作鹏?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会让一向沉稳的林彪元帅如此失态?今天就带大家来了解掀桌事件的缘由。新来的朋友可以先点个关注,既方便回顾往期内容又不会错过之后的精彩内容。
李作鹏嗜酒,林彪掀桌
李作鹏是我国开国中将,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和海军第一政委。他身材高大,性格豪爽直率且大胆,被人称作“李大胆”,在战争中右眼被烟雾熏瞎,又被送称号“李瞎子”,李作鹏因特别爱喝酒,所以又有人称“李烧锅”。
“李烧锅”这个称呼不是白叫的,记得有一次,李作鹏特别想喝酒,但是他的警卫员翻箱倒柜也没找到一瓶酒,又因为他们所驻扎的地方距离城镇太远,所以买不到酒,没办法,李作鹏就派警卫员到卫生所要了一瓶酒精,对卫生所的人说是为了消毒。
图2
他们不知道,李作鹏把这瓶酒精兑了几碗清水酒喝起来,李作鹏心里很美,因为他兑的“酒”虽然没有白酒好喝,但是比没有可是强太多了。李作鹏不仅自己喝,还到了一碗给警卫员喝,警卫员一碗下肚倒头便睡起来,李作鹏笑了笑接着喝。第二天早上,警卫员的酒还没有醒,李作鹏已经起来开始工作了。
可见李作鹏不仅嗜酒如命,而且酒量还行。李作鹏是只要有酒一定会去喝,喝酒一定要喝醉。如果没有酒,他可能都会着急骂人。部队但凡缴获的有酒,一定会送到他那里。因为喝酒,李作鹏曾被林彪大骂一顿,他自己回忆道,那是战斗生涯中他受到过的最严厉的批评。到底林彪为什么会发这么大的火呢?
原来,当时司令部作战科副科长王继芳叛变投敌了。当时司令部在敌人的强攻下无奈决定撤退时,王继芳就已经不见了。但大家并没有当回事,认为他可能是有什么事情耽误了,本来还想等他,但是过了很久也不见他的踪影,司令部就直接先撤了。
图3
两天过后,林彪察觉到异常,因为敌人总是跟在后面追着打,并且还显得特别肆无忌惮,仔细想想觉得一定是出问题了。林彪向下一查,发现王继芳还没回来,就猜到他可能已经叛变投敌了。本来就是敌强我弱的局势,在这种节骨眼下王继芳叛变,我军的后续部署想必已经被敌军知道了,使我军十分被动。
再加上敌军倚仗精良的美械装备,开始肆无忌惮地对我军进行追击。当时敌军嚣张到什么程度呢,他们几名士兵坐在吉普车上,沿大道疾驰,车上带了一门炮就向我军的后方撤退部队发起进攻,当时的林彪怎么能不生气呢。
好在我军的战斗力还在,敌军除了在追击中占领一下地区外,别的并没有对我军造成巨大损害。但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李作鹏撞到了枪口上。
图4
1946年5月27日,当时的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刚从吉林撤退到了舒兰以南的一个营地。管理处处长何敬之便备了一些酒菜,并邀请了李作鹏和其他一些干部到通信处处长张瑞那里去吃饭。
当时的李作鹏是参谋处的处长,而叛变的王继芳正是参谋处作战科科长,作战科隶属于参谋处,王继芳的叛变逃跑,理应由李作鹏这个参谋处处长来负责。
当时的节骨眼上,他们还要聚在一起喝酒,很明显就是犯了军风军纪的错误。他们一群人刚刚坐下,正准备开始喝起来。谁曾料到林彪一下冲了进来,林彪一眼便看见了李作鹏手中的酒杯,更加生气。走过去一下掀翻了桌子,酒菜撒了一地。当时所有人都呆住了。紧接着林彪又拿起一个挎包要去打李作鹏。
图5
当时的林彪大声呵斥道:“这都什么时候了还在喝酒,现在可不是你们醉生梦死的时候。”所有人都沉默了,他们心里清楚,平时的林彪不是这个样子,这次他们几个确实犯了大错误。内部高层叛变,我军岌岌可危,他们还在纵情饮酒,确实不该。林彪经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当时我军当时已经是每战必殆,所面临的的局势已然危机。
这件事在李作鹏的心中留下很深的印象,林彪的痛骂成为李作鹏日后工作的警示牌。李作鹏更懊恼的是,这件事之后不久林彪便病倒了,李作鹏后悔不已,心情沉重,他主动跟领导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主动向林彪承认错误,这次的经历李作鹏终身难忘,在他以后的工作中再也不敢懈怠。
敌强我弱,迫在眉睫
李作鹏喝酒,林彪掀桌。这件事到底是在什么样作战大背景下发生的呢?当时的司令部为什么会撤退?是不是因为司令部的撤退才让王继芳有了反叛的行径?这一切事情的缘由在历史的长河中翻滚。
图6
1946年,4月初,敌人开始对解放军围追堵截,敌人集结了11个师的部队从沈阳发军,向南北两个方向开始进攻。南边有新六军为主力的部队进攻本溪,北边有新一军为主进攻四平。
当时解放军在敌强我弱的情况定下作战,是断不能和敌人硬碰硬的,于是我军选择迂回撤退,重点歼灭敌军的有生力量,诱使敌军分散兵力,再整理我军的有限兵力将敌军一一击杀。只是如果按照这个原则的话,在四平的主力就不应该继续坚守。
不过,当时在马歇尔的调停下,国共双方正在进行关于东北的和平谈判。如果现在选择从四平撤退对我军就很不利,因为当时很大可能双方会达成停战协议,而停战协议如果生效,也就是谁占领的地方就是谁的地盘,从四平撤退无疑就是给敌人让地方。
图7
在这种情况下,我军坚持不撤退,林彪按照指示,在百里防线上安排了6个师的兵力,从4月18日开始进行顽强抗击。到了4月20日,中央军委让中央军委起草致电林彪,要求当时在本溪部队前去增援四平,接到指示的林彪当即从本溪调了第3纵队的两个旅,让其在昌图县的双子庙地带拦截进攻四平的敌人部队。
等到5月3日时,中央军委再次致电林彪,让他集中那两个旅在夫子庙以南开辟出第二战场,以此来切断敌人的后路,但是考虑到那两个旅的疲劳奔波,批准给他们几天的休息时间,待休息过后整装开战攻击。
当时的民主联军重心都放在了四平上,敌人军队的进攻却发生了变化,由杜聿明带队的部队决定先去攻打本溪,他调了在本溪的新6军和第52军北上,来加强对四平的进攻的兵力。但是,在攻占本溪之前,他令郑洞国原地修正,暂缓进攻四平。与此同时,为了骗林彪,杜聿明用了林彪常用的声东击西之计,在报纸上宣传他到四平督战的消息。
图8
4月29日,国民党部队率领大部队攻打本溪,本溪的民主联军因为被调走一部分去了四平,寡不敌众,经过五天五夜的顽强抗战下,无奈于5月2日撤出来了本溪。当时我军本溪所在的部队是士气受损。
5月6日,中央军委再次致电,交代林彪,本溪虽然失守了,但是我们要把敌人的部队分散开来,需要牵制的敌人很多,所以中央军委希望林彪鼓舞士气,让本溪的军队继续在本溪周围与敌人周旋。
与此同时,中央军委让本溪部队牵制住敌人的新6军和52军,保证让他们不要北上去攻打四平。但是,按照当时的局面,在本溪的我军部队已经无法拦阻新6军和52军北上。当时敌军占领本溪以后,杜聿明连夜便用火车把新6军运走,新6军在5月13日便在开源一带集结完毕。
图9
没办法,我民主联军陷入防御阶段,只好开辟第二战场来,对敌人的军队由阻击变成攻打。原来沈阳以南以北有两个战场,分别是本溪和四平。由于民主联军为了增援四平的主力军,把在本溪的主力部队调去了一部分,在南面的本溪战场主力被削弱,这让杜聿明很轻松便攻下本溪。四平的保卫战,民族联军陷入被动的局面。为了改变局面,林彪只好下令撤退,当时的主战场我军依然处于劣势。
乱局之下,叛变投敌
1946年,敌人新6军部队的4个师在四平以东的威远堡和民主联军的第3纵队相遇。双方在战场上厮杀,敌军只留了一小部分同我军在阵地上战斗,其余的兵力都坐汽车去了北面。等民主联军的3纵发现要围追堵截时,敌人的汽车队已绝尘远走。
而敌人的新6军也突破3纵的防线,并打算迂回到四平东北。林彪很清楚,敌人军的意图明显,他们想占领四平东北的制高点——塔子山,以此来对付我军。当时情况危急,一旦敌军占领了制高点,那么我军在四平的整个部署就会崩溃。林彪当即下令,不惜一切代价守住塔子山。
图10
民主联军在一个月的四平保卫战中伤亡达8000余人,当时的四平也岌岌可危。等到5月18日,林彪无奈致电中共中央和东北局,他向上级汇报四平以东的阵地多数已经失守,询问是否撤退,撤不撤?
当时敌军马上就要占领塔子山了,而塔子山一旦失守,敌人部队就可从林彪他们所在的侧后迂回来割断民主联军的退路。等到那个时候,我军将完全被动,甚至还有被歼灭的危险。
当时林彪也没有办法下定决心,就询问了其他干部的意见。最后,为了摆脱当时被动的局面,他们经过反复思考,不得已决定撤退。之后他们集体起草电报给上级,申请从四平全军撤退。当时林彪害怕我部军队士气受挫,为了让我军保持士气,林彪积极跟士兵分析我军优势。像我军已经大量消耗了敌人,为后方去发动群众以及清缴土匪赢得了时间,而且我们的部队还得到了锻炼。
图11
但是在此危机存亡之际,作战科科长王继芳叛变投敌,无疑动荡军心,使得素有常胜将军的林彪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中。王继芳为什么会轻易叛变投敌?林彪是否能逆转局面?
部下叛变,李彪大怒
本来就是敌强我弱的形势,我军撤退本来可以摆脱被动,只是,司令部参谋处作战科科长王继芳叛变投敌让我军部队再次陷入被动。当时那种情况,林彪看到部下李作鹏还在喝酒,怎么可能不生气。
这个叛变的王继芳到底是何许人也呢?他叛逃跑之后又发生什么事呢?
王继芳家在四川,曾在抗大学习。抗日战争胜利之后,王继芳被任命为参谋处作战科的科长。在四平的保卫战中,东北民主联军的总部驻在四平北的梨树县。而在总部撤退之时,王继芳的临阵叛逃,很明显是没有继续革命的决心和勇气了,典型的“墙头草”。
图12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原来他喜欢上了当地一个富户的女儿,这个富户的女儿恰恰是敌人那边的干部,王继芳就轻而易举地被她策反了。当时敌人把王继芳这个叛徒“招安”,并且还给他了一个职位让他参与作战。
不仅如此,敌人还对王继芳投降之事大肆宣扬那个,以此来讥讽我军。王继芳叛逃之后便改名为王瘦芳,直接和这个女孩子结了婚。解放战争时,我军在解放成都时将他抓捕,将其押送到总部并判处死刑。
王继芳的叛逃给东北民主联军带来了惨痛的代价。王继芳的叛变,让敌人军电报密码上加强设防,竟然密码上套密码,这样的防范让民主联军没办法在破译敌人的电报,便没办法了解到敌情。
图13
而敌人军不仅知道民主联军撤退命令,甚至连人数也了如指掌。即便如此,敌人部队还是不敢贸然向前进攻,因为当时我军中有苏联红军,敌人害怕在他们进攻之时苏联的红军会参与其中,这样的话就上升为国际事务,所以他们不敢贸然前进。
但是,现在敌人从王继芳那里知道了情况,清楚我军队伍中并没有苏联的红军,所以便不再畏手畏脚,对我军进行疯狂追击,王继芳的叛变,使得我军遭受敌人炮火的攻击,一度让我军士气受损,林彪很头疼。但是战局已定,眼下是无法逆转。
当时战事紧张,林彪需要经常同中央军委保持联系。1946年5月1日时,中央军委致电林彪所在队伍,前线的一切军事政治皆由林彪负责。林彪在得到中央授权之后于5月10日给中共中央致电,针对东北局和东北民主联军的领导人的职责分工,林彪提出调整意见。
因为当时罗将军赴苏联治病,所以林彪建议由高岗代理罗将军第二政委的职务,由谭政任政治部主任,萧劲光任北满军区司令员,并希望由陈正人任政治部副主任兼前方野战政治部主任,吕正操分工着重铁路、汽车的运输交通管理。
图14
5月13日,中共中央回电林彪,同意职务分配。但是有一点,中央军委未表态,那就是林彪当时到底还负责什么。按照中央军委之前的态度,林彪负责全部军事政治,但是现在情况有变,四平的部队已经撤退,前线已经不复存在,现在的部队该有谁来负责?还是像之前一样由林彪负责?
不得而知,这些都让林彪的内心急切,并迫切想要及时了解到中央的决定。所以当时的电台和负责电台的人员一直在队伍前面走着,以便林彪及时了解情况。当时部队撤退到舒兰的时候,电台和电台的负责人员掉队。林彪询问情况,得知拉电台的吉普车被占用,又听说是李作鹏开走的,就猜测李作鹏用着去喝酒了。
当时的林彪自然很生气,压住怒火就去找了李作鹏。等林彪到进屋一看,李作鹏手里果然正端着酒杯。林彪当即怒火中烧,不仅把酒桌掀翻,而且还差点打了李作鹏,但是两人并没有因此而心生嫌隙。
峥嵘岁月,英雄长留
李作鹏的老家是江西吉水,他早前参加过农民动乱。抗日战争时期,他也踊跃参军,其所在部队还歼灭了日军一个中队。当时日军得知消息,非常气愤,一下子集结5千多人作战,准备反扑。
图15
当时李作鹏担任侦察科长,得到上级命令掩护主力撤退。但日军手段卑劣,竟然公开投放毒气,李作鹏的眼睛被熏得直流眼泪,根本睁不开,最后一只眼睛直接看不到了。李作鹏为了治眼睛,化妆成为一个商人,自己去了北京,在北京找了一家医院做了眼角膜移植手术,但是手术失败,最终右眼失明。
所以即便李作鹏嗜酒,偶尔会犯小错,但他在战场上却丝毫不会含糊,奋勇杀敌、不怕牺牲。林彪正是因为了解李作鹏,所以在李作鹏犯错时总是直言纠正。不仅如此,林彪对李作鹏的军事才能也十分欣赏。
1948年,当时第四野战军南下,李作鹏被委派到广西,刚来就在博白县活捉了敌军第三兵团的司令官张淦。张淦所在的部队,可是当时白崇禧的主力,这个消息无疑是个天大的好消息。林彪听到消息,高兴得直接跳了起来,对在身边的干部不停夸赞李作鹏的军事才能。
图16
而李作鹏也从心底佩服林彪的军事指挥才能,每每对林彪都评价颇高。林彪虽然平时沉默寡言,但是林彪每说一句话都是经过慎重考虑的。在东北解放战争中,李作鹏明确态度,认为林彪两次撤退的决定都是对的。
第一次是1945年我军进关,中央军委致电要求林彪在锦西作战,当时林彪亲自督战,观察到敌军的武器先进、设备齐全,如果我军与其硬碰硬,必定伤亡惨重。当即提出既要忍、要等、又要狠的方针,并下令部队撤退。第二次的正确撤退便是四平的撤退。
1946年5月18日,也就是东北民主联军从四平撤退前一天夜晚,林彪召见李作鹏,他让李作鹏去四平的东面,看看四平东面情况如何,看看到底还能不能守得住。当天晚上,夜黑风高,炮火轰鸣,李作鹏在战火轰鸣下跑到了四平东面。在基层中了解到情况,当时的四平已然是守不住了,如果再继续守住四平,恐怕即便队伍全军覆也没法抵抗。李作鹏在获悉情况之后,立刻致电林彪,汇报情况,并提出不能再继续扛下去的意见。当天晚上,林彪一番思量后下达命令,命令四平部队全部撤退。
在革命战争的峥嵘岁月里,每一位战士都有自己所坚守的信仰,林彪和李作鹏都曾对我们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历史的长河里他们的身姿长留。
欢迎朋友们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关注我,重温过往故事,喜欢的朋友点赞评论转发吧,咱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