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诺是个周游列国的旅行者,她的伙伴叫“艾鲁梅斯”,是一辆会说话的摩托车。奇诺和艾鲁梅斯到各个国家旅行,每次都只在该国家待上三天,了解该国的风土人情,三天之后她便离开前往另一个地方。奇诺原本是“大人之国”一个名字不详的少女,该国规定小孩12岁要接受手术成为 “大人”。因为受到旅行者奇诺的影响,她不想变成“大人”,于是骑着艾鲁梅斯逃离了自己国家,从此以奇诺之名开始周游列国……
本作是另类的奇幻寓言题材,以单元剧的形式,讲述了奇诺的旅行故事。观众随着奇诺游历各种形形色色的国家,每个国家看似荒诞的风俗背后,是作者对自身世界的思考和追问。本动画改编自时雨泽惠一的轻小说《奇诺之旅》。
小说原著早期的作品大多很出色,像《和平之国》、《多数表决之国》、《言论自由之国》、《相同脸孔之国》、《无法忘却之国》等等故事都颇有寓意,有些作品的精彩可谓称得上是世界名著级别的,但越到了后期,娱乐化的色彩越浓厚(就连作者本人也不否认这一点),甚至偶尔还会出现恶趣味现象。虽然后期也有一些比较出彩的故事,但总体质量比起早期下滑了不少,缺乏新意的故事也不在少数。
造成这种情况,我想多少和时雨泽本人的创作心态有相当的关系。《奇诺之旅》创作之初,时雨泽完全是凭着个人兴趣来撰写故事,作品当中包含了不少他个人的社会价值观,不管他的观点是否值得推崇,这股独立自主的精神还是值得称道的,但到了后来,随着这部小说的人气日益增加,独立创作逐渐被商业化取代,营利的目的压过了对社会的反思,于是马虎应付开始了,作品的定期化和数量化最终导致了质量的下降……
对于本雅明来说,寓言代表的是“非总体化的死亡与衰败的世界。”而《奇诺之旅》通过行者的目光,将这样一个充满死亡和衰败的世界活生生的展现在我们面前,这不是一个让我们一笑而过的充满讽刺的故事,也不是一个架空的无关紧要的世界,这是我们的世界,真实残酷却又美好。
《奇诺之旅》是日本轻小说作家时雨泽惠一的代表作,现有小说11本,还在连载中。由MEDIAWORKS电击文库出版。作品在2003年被改编为13话的TV动画和1话的OVA,并在2005年推出了第一部剧场版,第二部在2007年4月21日在日本上映。在电击文小说中受到了读者的强烈好评。值得关注的是《奇诺之旅》似乎不同于一些的以情节或华丽人物取胜的轻小说。书中的故事更像是一个个的寓言,用一个个残破的世界和旅行着作为说故事的人的独特视角让读者思考了一个个关于人的存在与异化的问题。
故事叙述了一个旅行者穿梭于各个奇特国家中发生的故事,故事类似于一个个独立的镜头,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砌,没有人物冲突的波澜起伏,其实在每个故事的一开头我们就看到破灭,一个注定被抛弃,被讽刺,被破灭的世界。旅行者为了实现自己周游世界的梦想踏上了旅途,陪伴她的是一辆会说话的摩托车艾尔梅斯,他们途径了各种各样的国家,见到了各种各样奇怪的现象,“少数服从多数之国”“心痛之国”“和平之国”“可以不工作之国”,没有个国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但它们的共同点都是悲剧,一个个人性扭曲世界的破灭。奇诺在每个国家都只呆三天,无论是表面上多么美丽富饶的国家,她都会离开,“因为我是个旅行者。”对她来说,旅行就是生活。当然,她也总是能看到离开的那个国家成为废墟或陷入癫狂的悲剧。
《奇诺之旅》的世界观是架空的。作为一部单元剧,它成功摆脱了单调重复的模式,自然如潺潺流水般讲述着人心最隐蔽的痛楚。每一章的开头都有一段引人思索的标题,似乎要像我们传达某种经验之谈,比如“the world is not beautiful, therefore, its beautiful.”传到了一种对世界真实的思考,而“what is right ?”质疑了我们所认定的善恶的界限。我们可以将着些,看做一个充满复杂内涵的谚语,而后面的故事也就向我们展示了这个“谚语”。本雅明认为,小说不是为了告诉我们某个道理或经验之谈的,它代表的世界的多样性,展现了世界多种可能的横向扩展,而故事“都会包含某种有用的东西,这里有三种情况:第一有用的可能是一种伦理观念,第二可能是寓于某种实用性的建议,第三,可能寓于一条言语或警句.”
在这里,很明显的作者用谚语作为了一个个故事的主旨,所以这样的作品是不能被称为真正的小说的,它更像是一个个的寓言,不同于《伊索寓言》的故事,作者并没有在最后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他只是像我们展现一系列的破灭的景象,扭曲的人痛苦,从这些痛苦中我们甚至能看到我们自己的影子,一个个道貌岸然的正义或正确,这也许就是本雅明所认为的“对于事物易逝性的欣赏,和对它们救赎到永恒的关怀,乃是寓言的最强烈的动力。“美丽的国家破灭了,而我们的心灵却得到了救赎。
辛娣在《本雅明寓言理论研究》中将本雅明寓言的解释为“寓言是一种绝对的,普遍的表达方式,也是一种观察世界的有机模式,它用反讽和隐喻表现抽象概念,指向历史固有的真实,忧郁的表现世界的黑暗,自然的颓废与人性的堕落,”在奇诺的世界里,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充满了隐喻和反讽的世界,还有无论在那个国家都能体会到的对于世界和人性黑暗的忧郁。
《奇诺之旅》并不是单一的以道德训诫为隐喻的故事,它至始至终没有告诉我们什么是正确的,或者谁错在了那里,我们看到的只是现象,比如“少数服从多数之国”里,推翻了封建统治的人们为了防止独裁的出现制定了少数服从多数的国策,国内所有的一切采取公民投票的方法,表面上看来这个民主的,也许甚至成为了某些热理想的世界,但故事的叙述者最后告诉我们:这里只剩下我一个人的。第一批人由于认为一切都要直接投票太单个功夫了,希望然公民投票选出一个领袖,个这个人以权限,将国家的运营交给那个人几年。结果这个人的决定被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所否决了,接着有民众觉得他们有这样的想法一定是危险人物,建议将这些人送上法庭,于是这些人被少数如从多数的原则送上了断头台,于是接二连三的,提出意见而被否决的人一批有一批的被送上断头台。最终这个国家就剩下了三个人,其中一个人要求离开这个,结果被否决,再一次被送上断头台,而剩下的两人中的一人也应病去世了。
故事的结尾是基诺离开了那个国家,在选择自己道路的三叉道上询问了摩托车的意见,最后决定向左面继续旅行,但发动了车后却有选择了右边,摩托车抱怨道:你骗我,而奇诺的回答是:“要尝试的话,走哪边不都一样吗,我说错了吗?”看似荒谬的世界里,我们又何尝不能看到了历史的真实呢,文革时疯狂的乌合之众不也代表了愚昧的多数么,理性有的时候真的是由大多数人能代表的吗?意识形态的世界里,要求人们的统一,但由于人性的黑暗面。强势的大多数和弱势的少数之间总便会造成一些超乎想象的悲剧。故事的结尾从来没有儿童童话式的单一或者天真,奇诺在穿梭于各个国家时,永远只作为一个旁观者,用她的视角想我们展现世界的讽刺,她并不希望教会我们什么,但从她代表的自由和国家所代表的人的扭曲残缺中,我们看到的是我们自己的向往和被限制的期待。与其说她告诉我们了什么道理,不如说我们看到了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
在“没有歧视之国”中,我们看到的是另一种废墟后的真实。奇诺由于问及某种职业的人,而代表这类人的名字的词语本身具有歧视性而被赶出了这个国家。国家里的人由于奇诺提及的词语而耿耿于怀(文章并没有说明这个词究竟是什么),开始发表议论,指责入境审查官讲这样的人放进了自己的国家,接着就说出了:“他们(审查官)天生就是野蛮吧,野蛮人是不适合住在森林和荒野里的。”接着对以审查官的中伤愈演愈烈,语句中充满了的是歧视和冷漠。“没有歧视之国”的反讽便开始了,基诺出境后,遇见了所谓”变态野蛮人“的审查官,实际上这个国家里的人生存在一个肮脏的废墟之中,并用圆顶将国家给笼罩起来,国家中人的寿命不会超过40岁,而只有生活在国家指外的入境审查官才能看到真正的蓝天,过健康人的生活。
于是歧视他人的人自己才成为了最大的悲剧,嘲笑一年四季戴着口罩的审查官的国民,其实自己并不知道自己生活在一个肮脏污染的环境中,这个类似与井底之蛙的寓言在我们的世界中也想幽灵一般的存在着,人总是希望找到自己的优越之处,而找到弱者变使这一点显得更为真实实在。但这种歧视常常是隐藏着的,隐藏在我们的优越感之下,世俗的世界中,也许有人会高举着牌子去反对歧视,但在不经意间,我们很有可能搬起了石头砸了自己。这种反讽和隐喻的交替使用,是本雅明寓言理论中提到的寓言的重要特点。
本雅明寓言理论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结构的破碎性,这一点我们在《奇诺之旅》中也可以明显的看到,故事的形式是破裂的,一个个故事之间没有连续的练习,故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残破的,小说的主人公虽然在各个世界中穿行但却不与任何世界产生练习,基诺在任何国家都只呆三天,三天之后无论国家中的发生任何事情她都不会过问。而同一个国家中的人和人之间也常常的破裂的,即使有智者看穿了国家中的荒谬之处也不会去进行说服或说出真相,因为根据其中人性的设定,这是不可实现的。另外就是事件的破裂,故事的结尾都展示了某种破败或扭曲,《铁轨上的三个人》展现了一种异化劳动的无意义性,人的工作成为某种机械的重复,而《不用工作的国家》中更是讲这种异化展现到了极致,虽然是物产富足高科技发达的国家,完全不用进行劳动生产,但为了进行合理的物质分配,让人得到一种高于他人的优越感,要就人们到工厂中就行毫无意义的复杂运算,通过此法来衡量谁将得到更多的财富。
这个寓言有着复杂的多义性,我们似乎会去反思平等分配后的真正幸福,因为人是不会满足与平等的,优越感的追求无论是在何种社会体制下都会存在,那如果不用工作了,我们又如何找到自己的意义呢。这里又引出了对人性的思考,而最终的那种极致化的机械劳动,仿佛有现实出了人的残缺性,异化到了最后,商品和财富反而变成了衡量一个人存在价值的砝码。在这个国家里,唯一得到救赎的是艺术家们,这里也让我们想到了马克思完整的人的理论,只有艺术才能让我们从这种异化中解脱。作者不经意的将这样的寓意传达给了我们。《画》展现了一个艺术家被商品化传媒化社会最终蚕食了自己艺术理想的故事。一个有一个事件的残破,我们从残破的碎片中看见了真实,着也是就是寓言对我们的救赎吧。
故事中联系这写残破世界的人物就只有穿梭各地的旅行者们,各个世界的人物常常会希望和旅行者建立这样那样的联系,(留下她或杀害她)讲她留在那个世界,但都失败了。旅行者在这里只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或是听故事的人,从来也没有真正进入故事之中。而讲她和故事练习在一起的,是一种无穷无尽的对世界的忧郁。
“和平之国“中讲述了两个曾经为宿敌的国家如今变成了和平之国的故事,但它们之间的仇恨并没有解开,它们还在继续着资源的争夺,为了找到能都化解的办法,它们订立了条约,不伤害对方国家的人,而是通过一种“比赛”,残杀一个弱小的民族,通过比谁杀害的人更过来觉得资源的分派。看似的和平实际上是建立在血腥的杀戮中。寓言到这里是单义的《伊索寓言》式的寓言,但结尾,当基诺要离开这个国家时,却被那些弱小民族的人拦住了去路,他们要杀死作为弱者的旅行者来发泄自己无法排解的愤怒:“因为我们要复仇,为了满足我们的复仇心理,哪怕能满足一点也好。”
同样的复仇我们在鲁迅笔下的阿Q对小D身上也看到了,这是弱者的悲哀,也是人性的悲哀。从这个故事里我们看到的忧郁是无法排解的忧郁,表面的和平也好,表面的弱者也好,其之下都蔓延着忧郁的人的影子,旅行者离开了这里,她无法帮助任何人,弱者也好,强者也好,但故事还在继续,寓言还在继续。
《奇诺之旅》以其独特的文风和叙述手法在日本轻小说界刮起了一股忧郁而清冷的风。网上读者评价其为黑色的成人童话。但实际上它不是所谓的童话,故事中从来没有善恶的界限,没有美丽与丑陋,也没有所谓的真理,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幻想的破灭,一个个人的弱点的击溃。但寓言却让我们看到了我们自己,看到了救赎罪恶的自私的我们—所有人的路。正如文中所说的“世界并不美丽,但也因此如此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