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下邳受书,昼夜揣摩温习,尽得其中三味,气质为之一变,血气方刚转而智勇深沉。
大泽乡陈胜,吴广首义,向秦王朝的统治打响了第一枪。
国仇(世为韩国丞相)家恨集于一身的他敏锐的感觉到报仇雪耻,复国兴邦的机会来了。
博浪沙那一锤子买卖非但没要到秦始皇嬴政的命还差点把自已的命搭上。
这桩买卖实在不划算。
得了书经的指引的张良想起自已当时的冲动和孟浪自已都觉得躁得慌。:
单丝不线,独木难林的道理原来他并不懂。
现在他不和秦当枪匹马的单挑,他要整个大的。
他凭借自已的口才和知名度也拉起了一支不大不小的队伍借着大泽乡起事的东风开始开张营业。
可不久就发现自已其实不是当老板的材料。
当不了老板就去找老板。
还真给他找着了。
开拓性老板刘邦这时正在下邳创业开辟市场。
大家做的都是反秦的买卖,张良就去会会他。
这一会简直就是风云际会。
刘邦就是他要找的老板。
虽然出身底层的他庸俗粗鄙的令人难以启齿,但却有着与其年龄(四十好几了)极不相符的胆识,坦率和执着以及由于长期处于社会底层对改变自身境遇的强烈追求和渴望。
这种人胃口好,饥不择食,择到篮里就是菜。
张良把《太公兵法》白话版试着讲给他听,没想到这个大老粗不但听得下去还听得心领神会,津津有味,甚至无师自通的理论联系自已和环境的实际,举一反三。
张良不禁心里慨叹:"这货天生就是大波斯的料(沛公殆(大概)天授也!)
他决定留下来,就着刘邦这口大锅煮自已的饭。
别看刘邦胃口大,他现在还只是个区域经理。
他的大老板是楚将项燕的儿子项梁和项梁的侄子项羽〈详见拙作《西汉拾遗》)
经过一番鼓捣,项氏集团反秦的生意现在做得很红火。
手下已有七,八万人十万多杆枪。
还请出了楚怀王的后裔熊心当集团的名誉董事长。
现在有名有利有地盘,业务那是蒸蒸日上。
为了进一步整合力量,拓展市场,商讨集团长期发展战略,项氏叔侄通知各区域经理到薜城(今山东滕州市西南)开会。
时在公元前208年(秦二世二年)六月。
张良跟着刘邦去开会。
在会议现场,他见到了铁哥们,项氏家族公司的董事,执行总裁项梁的弟弟项伯。
他俩的关系铁到什么程度?这么说吧,张良救过项伯的命!
所以说他俩是过命的交情一点也不为过。
项氏兄弟叔侄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反秦的生意做得比较早。
在公司原始积累时期,项伯曾闹出了人命,遭到官府通缉。
张良那时还有些实力就拉了他一把。
从此两人就拜了把子。
《史记》中鸿门宴前晚项伯冒死去给张良通风报信,张良向刘邦介绍项伯说:"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有急,故幸来告良……"。指的就是这档子事。
虽世事沧桑,两兄弟天各一方,但这份救命的恩情项伯一直揣在心里,总想着哪一天要重报张良。
鸿门宴项伯本救张良没想到让刘邦搭了这趟友谊的顺风车最终坑死了项羽贤侄那是后话,现在张良就在面前,而且是哥哥项梁下属的下属,看来混得不咋地。
在集团说话好使的项伯豪情万丈自信满满的拍着胸脯子对张良说:"兄弟有啥难处尽管跟哥哥我开口,千万甭客气!"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