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电视剧发展的60年间,有无数反映上海生活、上海故事的优秀电视剧登上荧幕,向全国人民生动展现海派文化的精华。如何弘扬上海文化,继续创作具有浓烈上海特色的现实题材影视作品,也成为新时代的电视艺术工作者研讨深究的课题。
与会人员合影
5月17日,由著名编剧王丽萍发起的上海影视四季沙龙·夏——中国电视剧60周年暨海派电视剧的回顾与展望座谈会在沪举办。张戈、江海洋、郑逸文、郦国义、俞亮鑫、石川、陈龙、顾伟丽、何晴、洪靖惠等国内著名导演、文艺评论家、编剧和演员,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领导及观众代表济济一堂,重温海派电视剧的发展历程,畅谈新时代的现实主义创作,并对如何将上海的文化优势运用到影视创作中展开热烈讨论。
王丽萍在会上发言
“上海的精神气质,必须通过海派电视剧弘扬”
中国电视剧发展在2018年迈入第60个年头,海派电视剧亦在其中拥有一段无比辉煌的发展时期。张戈执导的有浓郁上海地方特色的《上海的早晨》,黄蜀芹导演的代表作、当年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的知青题材剧《孽债》,改革开放后第一部婆媳剧——王丽萍编剧、江海洋执导的《婆婆媳妇小姑》 ,顾伟丽编剧作品“树系列”三部曲及《那样芬芳》《上海一家人》《像雾像雨又像风》《错爱一生》《我的前半生》……这些优秀剧集极大丰富了电视剧的叙事类型和题材选择,忠实记录了中国社会变化的点点滴滴,带给全国观众不同视角之下的上海故事。
当天与会嘉宾中,不论是上海本土的编剧、导演、演员,还是来自其他地区的电视艺术工作者,都对那段海派电视剧的辉煌时期感慨良多。
除了《上海的早晨》,张戈还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济公》的导演,“鞋儿破、帽儿破”至今仍是许多国人耳熟能详的旋律。30多年后谈到《济公》,张戈依然骄傲:“那是全国第一次把济公这样的题材拍电视,这是需要创新的。当时我们创作时就有一种自信心,相信这个剧本,这样的班子,找到合适的演员,完全可以拍出一部好作品。” 播出第一集就引起轰动的《济公》,当年所有的制作费仅有两万元,“济公”演员游本昌片酬为500元。
拍《济公》时,张戈几乎跑遍了杭州的寺庙,看佛教方面礼仪方面的书,演员游本昌到访多个寺院,采访灵隐寺等古刹的方丈们,听他们讲佛教知识。拍讲浦东故事的《上海的早晨》时,主创们去上海国棉一厂纺织车间体验生活了接近一周。“拍每个剧都要体验生活。找一些当时的那里的人给你介绍情况,这是必须的,不然没办法创作。”张弋说。
江海洋执导的《婆婆媳妇小姑》,据闻当年北方收视率比南方还高。江海洋说:“上海这座城市的精神气质,必须要通过海派的电视剧去弘扬。在新一轮上海城市发展做文化品牌时我们坚决要改变,调整思维方法,追求卓越,要做就做全国最好。我们不行,就请全国最好的人跟我们一块儿来做。”
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石川也是看海派电视剧长大的一代。“回过头想那时候的电视剧,不但出精品,还可以在全国形成如此大的轰动效应,其实不只和作品本身,和文化环境、时代氛围也有关。”石川说,“19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城市经济重新发展,人们必须要重新思考问题,比如人和土地的关系,人和资本的关系,人和人之间通过交换、商业、市场连接起来的关系。这为上海人重新认识自己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起因。这是海派电视剧因时而生,并且受到热捧的文化因素之一。”
在石川看来,老的海派电视剧的热销与受捧不是偶然,而反观现在经济条件、社会环境、媒体氛围等各个方面都比过去提升很多,电视剧影响力却大不如前。怎样捕捉时代新的变化,怎么对他们进行观察、深入的挖掘,是今天的创作者与评论者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现实主义作品要触热点,更要触痛点”
”海派电视剧对外传播塑造了上海的精神气质,对内感染孵化了一支优秀的影视创作生力军。与会编剧顾伟丽说到,正是目睹了海派剧的辉煌,她的电视剧从业之路开启。在“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的时代号召下,上海青年编剧立足现实主义土壤,关注城市发展和民生进步,探讨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致力给全国观众讲述更多属于上海的动人故事。
顾伟丽曾创作《女生贾梅》《走过花季》等剧本,她坦言:“2012年开始现实主义题材路子很不好走,网络化以后感觉现实题材被边缘化、冷落化了。这两年明显感觉到现实主义剧又开始回暖,说明市场感觉到了好剧是什么,好剧在慢慢回归。”为完善手头体育题材《优美的传统》与都市美食《爱是烹小鲜》两个剧本的创作,顾伟丽这两年沉下心来学习、沉下心来采访,“要做到故事好看,还是得花精力。”
何晴的编剧作品《小别离》曾因直击当下教育痛点引发社会热议。何晴坦言现实主义的作品人物一定要接地气、要真实,所以上海这个地标越来越成为创作非常重要的存在。目前何晴进行中的两个项目也都与上海有关,《天才管家》四年易四稿,力求完全贴近上海风土人情,展现上海新型年轻人关系,将于5月开机;另一部戏聚焦金融圈,讲三个女孩在金融圈如何奋斗,生活、爱情和事业如何发展的故事,希望能成为展示上海金融业的名片。
王丽萍也头透露了近年正在创作的项目——描写八十年代至今邻里关系的《我们的邻居》,与写年轻人理想主义的现实题材《理想》。“在《理想》中第一次写到上海的社区民警,所以我还要到社区当义工,继续深入生活。”王丽萍身体力行地表现了接地气的剧本创作离不开深入体验生活。
曾出演《真空爱情记录》《琅琊榜》等好剧的演员陈龙近年除了在荧屏上奉献形象,也在从事剧本创作、影视投资。“很多人都说现在都流行讲小鲜肉,干嘛做老年人的?我说老年人故事很多,这几年我从结婚到有孩子,自己感触很多,想做贴近生活的老年题材的戏。但是从创作到现在,包括之前几次落地时确实存在这样那样的困难。” 对于手头《青春托老所》项目的遇冷,陈龙分享了内心的困惑。而何晴对陈龙的坚持予以肯定:“现实主义作品大家不光要触热点,更要触痛点。现在现实主义有点回暖,把剧本做扎实,剧本自身有它的生命力以后,这个题材我蛮看好。”
上海市政协委员俞亮鑫也分享了他眼中海派电视剧存在的误区——“拍老上海就是十里洋场,拍当代题材就是婆婆妈妈,把上海的海派电视剧搞得狭窄化。”俞亮鑫发问:“一个城市如果没自己的文化底蕴,连把自己的特色向别人表达的勇气都没有,怎么来打响上海的文化名片呢?”
“上海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应该有更多无愧于这个城市的作品。”正如王丽萍所呼吁,将“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融入影视创作,为上海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永远是上海影视四季沙龙与影视艺术创作者们的不懈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