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嘉轩最后引以为豪壮的也是这一生中娶过的7房女人。"
这是小说《白鹿原》的开篇,也是整本书的核心内容。
1997年,陈忠实先生凭借长篇小说《白鹿原》获得了茅盾文学奖,而这部小说被称为当代最好的小说之一,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相比也毫不逊色,因为人性的根在小说《白鹿原》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小说《白鹿原》的主人公白嘉轩,是一个出生在清朝末年、接受过传统的封建教育的本分农民,也是族长。作者通过对白嘉轩在日常生活中的描写,一方面是为了展现当时劳动人民"任人鱼肉"的悲惨社会现实环境,另一方面,也塑造了白嘉轩集"仁义礼智孝"于一身的人物形象。
在村民心中,白嘉轩是楷模、是标兵、是深得民心的族长,那么为什么白嘉轩能成为众望所归的"神人"呢?这与白嘉轩的7段感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而白嘉轩最后引以为豪壮的也是这一生中娶过的7房女人。
白嘉轩的大媳妇在18岁时嫁给了白嘉轩,她是那个时候西原上巩家村大户巩增荣的大女儿,而白嘉轩结婚时刚刚满16岁。这样女方比男方大几岁的嫁娶年龄当时旧社会最流行的,对应到当年现实生活中的鲁迅,不就是这样?娶了比他大几岁的朱安,鲁迅的父母对此十分满意,而鲁迅的"不愿意"则是后话了。
在大媳妇的调教下,白嘉轩从一个懵懂的少年中"破茧而出"。不幸的是,"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白嘉轩的大媳妇在一年后死于难产。
白嘉轩的二媳妇来自南原庞家村,她是当地庞修瑞家的奶干女儿,家境殷实。她的模样俊秀,眼睛里充满了灵气、仿佛会说话一样。因为二媳妇比白嘉轩小两岁,还不知道嫁人是怎么一回事,而此时的白嘉轩已经深谙男女之间所有的隐秘之事了,看到二媳妇羞怯慌乱的模样,白嘉轩阵阵欢喜。因为年轻人不懂得节制,所以二媳妇在嫁入白嘉轩家不到一年之后,害痨病而死。
白嘉轩因为二媳妇的到来,懂得了情爱,标志着白嘉轩褪去青涩、成长为一个成熟的男性。
白嘉轩的三媳妇出生于北原樊家寨,她的家境同样殷实,但和白嘉轩的前两任媳妇不同的是,她本身发育得很好,而且懂得男女之间的知识,尤其在新婚之夜,她显得急迫而且贪婪。不过,这个女人在白嘉轩的怀里缠绵了一年之后,瘦成了一根干枯的包谷杆子,最终吐血身亡,而这个女人也标志着白嘉轩充满欲望的时代的终结。
白嘉轩的四媳妇是南原米家堡的人,白嘉轩对她没有什么印象。四媳妇就像是一个木偶,白嘉轩要她的时候,她从不拒绝,不要她的时候,她从不粘着,并且从早到晚操持着自己的事情,也不说话。最终,四媳妇死得十分痛苦,冷医生在帮她放血时,血液已经变成黑色的稠汁,根本放不出来血。
经过这一段婚姻之后,白嘉轩变得麻木了,因为在4个妻子相继去世之后,村子里的人们逐渐开始议论纷纷,说白嘉轩命硬、克妻之类,对此,白嘉轩不禁感受到人性的凉薄。
白嘉轩的第五个媳妇是木匠卫老三家的三姑娘,因为卫老三贪图白嘉轩家给的彩礼,不顾女儿的死活也要将三姑娘嫁给白嘉轩。在新婚夜里,三姑娘恳求白嘉轩放她一马,但是三姑娘的行为并没有博得白嘉轩的同情,反而伤了白嘉轩的自尊。后来,虽然白嘉轩和三姑娘发生了化学反应,但是三姑娘的忧虑更一步加深了,半年不到,三姑娘就成了半疯半癫的状态,有一次在涝池旁洗衣服时,突然发病,落入涝池溺死了。
第五个妻子重复着前4位妻子的命运,不禁让白嘉轩感到生命的脆弱和不堪一击,也标志着白嘉轩在父亲去世后生活的苦闷。
白嘉轩的第六个媳妇,原本生活在南原一户姓胡的小康之家,因为父亲赌博而在一夜之间输掉了全部家当,所以将女儿以高聘出嫁。白嘉轩的母亲见此,果断干练地应允了胡父提亲的要求。刚开始白嘉轩得知聘礼是二十石麦子二十捆棉花时,不由地感到背脊发凉,但是在掀开胡氏的红盖头时,白嘉愣了一下,顿时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胡氏美貌无双,是前面5个妻子远远不能比及的。但是好景不长,因为胡氏总是做噩梦,梦到白嘉轩的前5个妻子,所以寝食难安,日渐消沉、郁郁寡欢,不急气绝而亡。
第六个妻子是当时最让白嘉轩心动的,就在两人情投意合之时,六媳妇的再一次离开,让白嘉轩失去了最爱的女人,也标志着白嘉轩困难时代的终结。
白嘉轩的第七个媳妇名叫"仙草"。最开始的时候,白嘉轩因为前面6房夫人的离奇死亡而自责不已,并不想娶妻、不想害了别人姑娘。但是,在白嘉轩和仙草处了一段时间后,他们俩深深爱上了彼此,不久之后就结婚了,还生了4个娃:大儿子叫做白孝文、二儿子名叫白孝武、三儿子名叫白孝义、长女名叫白灵。
白嘉轩与仙草最终生儿育女,这段婚姻可谓是苦尽甘来,称得上是有情人终成眷属,而这也是白嘉轩的一次幸福转择点。
纵观白嘉轩这一生的7位媳妇,标志着白嘉轩从懵懂的少年,成长为热血的青年,之后变得麻木、无情,在一次次苦难的打击下,最终收获了自己的幸福。所以,白嘉轩的7段婚姻中,经历了“爱别离”、“求不得”等一系列的苦难与折磨,增加了阅历,眼界也比一般人更加宽广,所以,白嘉轩最终成长为白鹿原上众望所归的“一把手”族长,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白鹿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它描绘了二十世纪上半叶陕西白鹿原的社会风貌和乡土人情,展现了在动荡的年代里所有人都无法摆脱的宿命:一个人的天赋、涵养和出身决定了他个人乃至整个家族的命运,而这不仅是当时乡村社会的命运,也是中国旧社会的命运。因此,就这层意义而言,《白鹿原》的历史意义远远超过了其文学价值。如果你想领略这茅盾文学奖的魅力,一定不要错过这本无删减的《白鹿原》,只要38元,不过一张电影票的价格,就能和上个时代的人进行对话,这不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吗?欢迎点击下方的横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