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梅山
封神中,有梅山七圣;西游中,也有梅山六兄弟。他们的来龙去脉,上一篇已经讲了,然而限于篇幅,并没讲清楚“梅山在何处”这个问题,本篇要写的,正是梅山的考证。
根据上一篇我们知道,梅山七圣的流变过程如下:
先是煤山、然后变成眉山、最后才定形成梅山七圣。
相应地,梅山也有三处。
影视作品中梅山六兄弟和二郎神形象
第一节、煤山
一、玉垒山
说到煤山,可能大多数人第一印象就会想起崇祯皇帝自缢的北京景山,可是我们今天要说的,老实说,在历史上是个老大哥了。
著名神话学家袁珂编著出版的《中国神话传说词典》中,“梅山七圣”词条云:
《灌志文徵·李冰父子治水记》:“二郎喜驰猎之事,奉父命而斩蛟,其友七人实助之,世传梅山七圣。”……四川民间传说,则谓是猎户七人,俱李冰子二郎之友。或又称为煤山七圣,二郎擒孽龙所在之灌县玉垒山一带,均采煤之山,七友盖古代采煤工。
这个灌县就是如今的都江堰,1988年5月改名成功。同时它也是《西游记》中的灌江口,更明确的说,凡是与二郎神故事有关的灌州、灌城、灌口、灌江口,都是这儿。而玉垒山即龙门山。据1993年编纂出版的《都江堰志》:
龙门山主脉起于嘉陵江上游干流之西,西南端延伸至泸定以东,与南北走向的二郎山相接。其中都江堰市以北至广元约400余千米。
那么龙门山为何又叫玉垒山呢?
原来它的大部分山岭海拔都在3500米以上,主峰太子城的海拔更是达到了4812米(一说4816米),以是之故,山岭上一年倒有半年多为冰雪覆盖,远望冰雕玉琢、如玉垒就,故有玉垒山之名。
此二字在文人题咏中多有出现,如晋·左思《蜀都赋》:廓灵关以为门,包玉垒而为宇;唐·杜甫千古绝唱《登楼》: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宋·杨万里《送邱宗卿帅蜀》:玉垒顿清开宿雾,雪山增重起秋风……
不用怀疑,这些诗句中的“玉垒”二字,指的正是玉垒山,后来被用作成都的代称。
汶川也有一座玉垒山,位于县政府礼堂之后。据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之《汶川县志》:
玉垒山,旧治几里许。县徙,为威州主山。奇石千尺,翠苍可挹,携“玉垒山”三大字,甚奇古。或曰,宋淳熙时书也。《华阳国志》:蜀山氏王蜀,以褒斜为前门,以熊耳、灵关为后户,以峨眉、玉垒为池泽。或谓在灌县西二十五里。今灌西山岭有玉垒峰,有玉垒墩,灌城有玉垒关,成都有玉垒坊,又有玉垒堂,皆非。
此山实际也可算是广义的龙门山脉的一部分,原因有二:
1、在地图上看来,汶川位于都江堰的正北方,直线距离仅60公里,理所当然在龙门山脉之内;
2、广义的龙门山脉的定义:东北接摩天岭,西南止岷江边,西北边界大致以青川、平武、茂县北侧为界,将汶川囊括在内。
所以我们可以说,在广义的龙门山脉辐射区域内(四川盆地西北、成都平原西缘),凡是有玉垒二字的地名说的其实都是龙门山的一部分。
龙门山
二、煤山
搞清楚龙门山的范围很重要,它有助我们进行接下来的考证。
明嘉靖年间,翰林院学士陆深在山西一带经过实考察,在《河汾燕闲录》中写道:
石炭即煤也。东北人谓之楂,南人谓之煤,山西人谓之石炭。平定所产尤胜,坚黑而光,极有火力,史称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天,今其遗灶在平定之东浮山,予谓此即后世烧煤之始。
题外话,读书确实是件很有意思的事。这里说到的女娲炼石补天,在《封神》第一回也提到了,而梅山七怪原本出于煤山,女娲在书中有招妖幡,向被视为妖族之主,这是不是说明七怪确实是女娲麾下呢?(笑……)
继续说回煤山。
据《四川省志·地质志》:煤矿是四川省主要能源矿产,在全省一次性能源产量中,煤炭占75%。早在先秦时期,四川就已发现煤炭,《山海经》记载女儿之山、风雨之山多石涅,据考证,这两座山就在四川省境内,而石涅就是煤炭。宋时,四川已广泛利用煤作燃料及烧瓷,《宋史·食货志》曾记庆历三年“广安军鱼子铁山采矿炭”。
龙门山是全省七大含煤区之一。同样是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的《汶川县志》上,卷四“物产”之下,有一则煤的记载:
煤:产猪脑坝、上索桥两处。猪脑坝有炭厂多处,成口均运往灌县推销。上索桥产量亦丰,因交通阻碍,中止开掘。
选自《汶川县志》
另外,1991年编纂的《灌县志》上,“矿藏资源”第一条就是烟煤,产地有向峨、石厂湾、赵公山、九甸坪等处,并有专门的开采单位进行开采。
二郎神和梅山七圣的故事最初出现在元杂剧中,元在宋后,宋时龙门山脉大抵正是产煤巅峰期,承宋而起的元人杂剧中出现煤山采煤工这个群体,简直再正常不过了。
选自《灌县志》
第二节、眉山
一、峨眉
袁先生所引《灌志文徵》其实出自民国二十二年的《灌县志》,共十四卷,“文征旁收博采,辑录了自汉代迄于民国两千年间各阶层、各类型人士近五百人的诗文辞赋,主要仍系青城山、岷山和都江堰的内容”,那篇《李冰父子治水记》似是出自清人刘沅笔下。
刘沅自是一代学问家,但世传云云,其实已表明采自民间传说。明中叶后《封神》风行天下,传到二郎的道场灌县就会产生越来越多的传说;而《封神》、《西游》中的二郎神故事又是博采元杂剧而来,在《灌口二郎斩健蛟》(下简称《斩蛟》)、《二郎神醉射锁魔镜》(下简称《射镜》)等剧中,梅山兄弟的江湖赫号,都是“眉山七圣”。
二郎:郭牙直一壁有者,鬼力唤将眉山七圣来者!
鬼力:理会的,眉山七圣安在?选自《斩蛟》
众所周知,四川省确实有个地级市叫眉山市,眉山兄弟之山,是否就在此处?
眉山二字很容易被人认为和天下闻名的峨眉山有关系,弄得眉山人不得不认真解释,屡屡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但其实眉山朋友大可以不必如此惶恐,因为,眉山的得名还真就因为峨眉山。你说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西魏平蜀次年(公元554年),改青州为眉州。为何叫眉州?唐《通典·州郡六》:
眉州今理通义县。汉属犍为郡地,后汉啳晋皆因之,宋、齐亦然。梁置齐通郡啳青州。西魏改青州为眉州。因峨眉山为名。
这说明,眉山七圣就来自于峨眉山上。
世传峨眉山乃是普贤菩萨的道场,而《封神》中,阐教十二金仙中有位普贤真人,入佛后正是普贤菩萨。也很有意思。
眉山
二、际会
峨眉山成为眉山七圣的栖身地,真可说是因缘际会。最强大的理由就是,峨眉山中含有“眉山”两个字。然后我们再根据这个结果来推测理由,很容易就会发现:
1、从地图上可以看到,峨眉山简直离龙门山脉太近了,完全可以说就是挨着的。上节所引《华阳国志》已有云:以峨眉、玉垒为池泽。可见两者的亲近关系。
2、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峨眉在因《蜀山剑侠传》名噪天下而神仙传说蜂起之时,其实已经非常神秘。
《峨眉山志》中采撷奇事极多,姑录几例:
战国时鬼谷子著《珞琭子》一书于峨眉山洞,至今尚有鬼谷洞;又有一人,仿山猴动作创出“峨眉通臂拳”,至今流传,后人称为白猿祖师(这让人想起七怪的老大袁洪);南宋时期,德源和尚依然仿猿猴动作,创出“白眉拳”。
汉武帝时,方士言峨眉山中有仙药,武帝遣使祭之,欲致其药,而不能得。
东汉光武帝时,有一人自会稽来蜀,诣峨眉山而得五行之诀;东汉顺帝时,张道陵创五斗米道,作道书24种,中含《峨眉山神异记》3卷。
《巴郡本草》有记:空青出益州山谷,久服轻身,能化铜铅为金,有铜处皆出之。
药王孙思邈采药山中,炼丹、著述,皆在此间写就……
玉垒、峨眉既然以双山并雄于蜀中,煤山、眉山的传说自然也能通行于天下。
《峨眉山志》封面
第三节、梅山
一、梅山
元杂剧写二郎神故事者,还有一本叫《二郎神锁齐天大圣》,对滴,就是《西游》中第六回的原版。剧中情节可视为《斩蛟》、《射镜》后的第三集,但眉山七圣已经变成了我们熟知的梅山七圣。
这个梅山与四川切断了一切联系。网上的说法是,此版七怪来源于“我国南方少数民族的梅山教,是起源于古代湘中梅山地区的传统宗教”,这话对吗?也对,也不对。
而不对之处更多。
这一次我们从梅山七圣的老大袁洪身上入手。
袁洪是猴子成精,从文学意义上来讲,他与孙悟空是一只猴子,有着共同的文学原型。这个原型来自于很多地方,比如淮涡水怪无支祁,比如白猿盗桃,比如白猿学剑,但跟梅山沾边的故事,出自下面几篇小说。
1、《补江总白猿传》
南朝梁时,平南将军南征桂林,别将欧阳纥略地长乐,妻子被白猿所盗。后白猿被杀,妻子生下一子,即大书法家欧阳询。这是政敌攻击欧阳询的作品,本不值一哂。然而对本篇而言,桂林这两个字十分重要,是的,因为它就是我们知道的那个桂林。
2、《陈巡检梅岭失妻记》
北宋徽宗年间,秀才陈辛除授广东南雄沙角镇巡检,途经梅岭,妻子被白猿所摄。三年后大罗金仙紫阳真君收了白猿,方才夫妻团聚。这个故事发生地点在梅岭。
3、《申阳洞记》
元朝天历年间,陇西李生流落桂州,怒杀一窝猴精,并救走被掳的三个女人,于是一娶三女,富贵赫然。这个故事发生地点在桂州,亦即桂林。
现在解释一下,为什么桂林、梅岭都跟梅山沾边。
两广之地又称岭南,即五岭之南。五岭是指五条岭,由西向东分别为: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
桂州(即今桂林),刚好在在越城岭的尽头,是如假包换的五岭区域。越城岭要塞,在今桂林兴安县境内,又名临源岭、始安峤、全义岭。广义的越城岭在广西境内跨资源、全州、兴安、龙胜、灵川、临桂六县;在湖南境内跨城步、新宁、邵阳、东安,东北余脉四明山更直达衡阳市西端。
五岭中的大庾岭就是梅岭。也就是陈毅元帅名作《梅岭三章》的梅岭,所谓“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何等虎视而雄哉!
唐玄宗时名相张九龄奉命重修大庾古道,修成后在岭上遍植梅花,从此改称梅岭。上面有座天下驰名的关口“梅关”,坐落于南雄市城东北30公里处,号称“南粤雄关”,又称“岭南第一关”。
公元前214年,赵佗率军开拓岭南,秦军便是由此入粤。以后历代朝廷,多有贬谪岭南之人,如“雪拥蓝关马不前”的韩愈,如“晴空一鹤排云去”的刘禹锡,如“问汝平生功业”的苏东坡,及至近代,辛亥革命中北伐军又两次度岭北伐。
梅岭又可以说成梅山,因为岭字的本义,本来就是形容山深而广大。而如果梅岭成了梅山,在文学的引申及想像力的延伸上,其实另外四岭都可以成为广义的梅山。
综上,我们可以说:
梅山,是指包含了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即梅岭)等全部五岭在内的一系列幅员辽阔、横跨数省的岭南大山。
五岭
二、梅山教
巫教我是不懂的,可湘中这个梅山确实值得说一说。它多半和孙悟空、袁洪两人是无关的,然而,确实和梅岭有关。
在安徽、江西、广东和湖南等省,那些带梅字的地名,基本上都和梅鋗这个人有关。越人喜梅,珍逾白璧,其渊源可以说都始于此人。
他乃越王勾践后裔,越亡后,族人易姓为梅,迁居余干安乐乡(今江西余干梅港乡),前228年,梅鋗出生。秦一统后,梅鋗率族人迁居南海台岭(即梅岭一带)。未几秦失其鹿,天下汹汹,梅鋗便在台岭据地为王、招募部众,招揽庾胜兄弟,令两人驻守附近的两座山岭,这两座山岭后来被称为“大庾岭”和“小庾岭”,这就是大庾岭的来历。今天江西省的大余县,实际就是大庾县。
因实力弱小,梅鋗后来投奔同乡吴芮。后奉令率军前往南阳,与刘邦合兵,战功赫赫。项羽称西楚霸王,封吴芮为衡山王,梅鋗为十万户侯。楚汉相争时,吴、梅二人助汉,立下大功。刘邦建汉后,徙封吴芮为长沙王,梅鋗为台侯,“食台以南诸邑”,台就是台岭。
可此时台岭以南已为南越王赵佗所据,梅鋗因无立足之地,只好率众西迁,至长沙王吴芮治下益阳县境内的梅山村(今湖南益阳市桃江县板溪梅山村)。后来人们便把这片地界称为“梅山”,这个梅山非常之大,包含了如今新化县、安化县及桃江县的核心区域,地广数千里。产生的原始宗教,就是梅山教。
张九龄何以改大庾岭为梅岭?
他本是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是汉人、更是越人,从血脉宗亲、文化认同上,他当然可以说自己是梅氏子孙。既是越人,复为梅氏,岂会不知道越人重梅之俗?
他在台岭上遍植梅花,怀念的、致敬的,也不过是梅氏先祖。倘若梅鋗姓桃,他便种桃花;若姓李,便种李花。
清人屈大均说:
越故重梅,向以梅花一枝遗梁王,谓珍于白璧也。
其实越人喜欢和怀念的,并不是梅花,而只是两千多年前的一个人罢了!
梅花国画
参考资料
《封神演义》、《通典》,市面常见版本;
《中国神话传说词典》,袁珂编著,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版;
《汶川县志》,民国三十三年版;
《四川省志·地质志》,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版;
《灌县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都江堰志》,四川辞书出版社1993年版;
《峨眉山志》,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版;
《中国煤文化》,刘守仁、曾江华著,新华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
元杂剧两篇:《灌口二郎斩健蛟》、《二郎神醉射锁魔镜》;
唐宋明传奇三篇:《补江总白猿传》、《陈巡检梅岭失妻记》、《申阳洞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