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父》这个电影名字,在中国也脍炙人口、如雷贯耳。
即使没有看过,很多人也至少知道《教父》讲了一个跟“黑手党”有关的电影。没错,在我的记忆中,这部电影就是一个黑手党的黑帮故事,至于什么是黑手党,我童年的理解跟黑社会差不多。那到底什么是黑社会呢,好像也不清不楚。
对本片的点评和赞美数不胜数,毕竟它是一部“男人必看的电影”。三部曲都登上了IMDb Top250。它还是奥斯卡的大赢家。
直到成年后,才真正看过这部电影,看完百感交集,对它的经典之处也有了粗浅的体会。
为什么是男人的圣经
- 黑帮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个黑帮。
《教父》里的黑帮不是我想象中的黑帮,我以为黑帮就是打打杀杀、义气豪情、冷酷到底。
或许,所有黑帮的底层都有这种色彩,他们少不更事,甚至没有家庭和亲人,他们从打打杀杀中获得快感,争取组织的认同,他们不知道什么是怜悯、什么是同情。
但维托·唐·柯里昂和麦克·柯里昂两代教父以及他们的家人、朋友、手下要复杂和丰富得多。
被命运吞噬的一家人
身居黑手党金字塔顶的教父,一定深刻体会到“高处不胜寒”的滋味。他是这个黑手党里的“国王”,他要平衡各方的利益,要应对随时爆发的危机和严防虎视眈眈的敌人。他在一个不能独善其身的世界里,随时可能跌落神坛,一夕殒命。事实也的确如此,老教父在街边买个水果都能被刺杀,差点就死了。
有些敌人,表面上却装作朋友。黑帮天然的敌人是政府和警察,二者做朋友的几率不大。但彼此独立的黑帮却更愿意做朋友,团结起来,一致对外。但水面下的真实世界却是另一番景象。
“世界上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这句话对黑帮和黑帮头子来说更是真理。当一位不速之客找到年迈的教父,想在纽约地下做毒品生意并得到希望得到他们的庇护时,冲突爆发了。在教父看来,毒品是最要不得、最害人的生意,他严词拒绝。
既然谈不拢,索性撕破脸,当然对方并不敢在明面上这么做。于是教父被暗杀,第二代教父的命运就此转向。而最终教父还要和敌人共坐一桌,谈笑风生。
总之,黑帮不是勒索勒索小市民,欺负欺负弱小,杀个人,杀一群人就能一帆风顺、蒸蒸日上的梁山。黑帮里充满了利益、仇恨、伪善、危机、人性、欲望和威胁。某种程度上来说,死亡是最无关紧要的。
- 英雄的背后是无法流出的泪水。
《教父》和《教父2》分别详细交代了两代教父的成长历程。
第一部里二代教父麦克曾是一个立志与家族事业撇清关系的美利坚有为青年。第二部里回溯老教父维托的童年,他的父亲正是死于故乡西西里的乡村恶霸之手——一个勉强算西西里乡野的教父。被迫到美国讨生活的他也曾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然而命运就是要给每个人下毒,而不仅仅是开玩笑。
生活困难的维托本已捉襟见肘,可老板却要解雇他,他没有抱怨,依旧感激。但雪上加霜的事彻底改变了他。这个纽约深处的意大利社区也有地痞流氓,要勒索他,收维托的保护费。只有杀了他,维托才有出路,邻里才能得到解脱。他这么做了,一发不可收拾。
他成为了黑帮头子,妻小有了安定富足的生活。这也是他一直对孩子们耳提面命的理念——家庭是一个男人最重要的东西。但这一切大概他从来都没设想过,这些都是生活和命运强加给他的。
教父的大儿子被杀
他成了教父,他成了国王,他成了英雄,但他的苦闷和忧郁无人能说。他一定也曾失去过挚友,也曾想过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但他的眼泪只能向内心的方向流,而不是相反。
二代教父维托的转变更无奈。
他从小生活在老教父悉心打拼和经营的富裕家庭中。他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是一位上进的青年。他去海军服役,像其他人一样自豪地保卫国家,他还是立功的英雄。
这样一个一心想过上美国主流中产阶级生活,并打算娶一个正统又个性的美国女孩的青年怎么会最终成为黑手党的领袖,怎么会翻天覆地地转变呢?
还是命运和生活造就的一切。
- 生活改变了每一个人,以丑陋的方式。
麦克熟稔父亲和兄长的秉性与所作所为,但他有良好的生活条件,生活在一个蓬勃发展的国家,一开始他认为自己可以过上理想的生活。
不能过多地揣测麦克理想的人生和生活是怎样的,但从他在康妮婚礼上和女友的对话可以看出,他讨厌家族事业,他要与他们划清界限。
他说:“That's my family, Kay, it's not me.(那是我的家族,凯,但不是我)”
曾经无忧无虑
虽不用亲自杀人,但任何人都清楚,柯里昂家族的男人们手里都沾满了鲜血。
但麦克和任何人一样,他不能决定自己的出身,他的全部都是这个家族赋予的。他一度有选择,有自由,可惜,老天不允许。
敌人的魔爪伸向父亲,他是这个家的一份子,他要用自己的方式保卫家人,他天生的睿智和勇敢让复仇显得顺利。但是,巨大的代价在后面等着他。
在西西里逃难的生活宁静而恬淡,他甚至邂逅了无法抗拒的姑娘,他和这位美人喜结连理,过着许多新婚夫妇一样的甜蜜生活。然而,仇人却紧追不舍。
他亲眼看着自己的妻子被炸死,于是仇恨的火焰愈燃愈烈!他从一个不过问家族事业的旁观者,变成了教父的接班人,变成了他曾经不愿与之为伍的那个人。
麦克成了新教父
麦克的转变,何尝不是许多人命运的写照,是永远不新鲜也不过时的故事。
激荡数十年,呈现美国历史的《教父》三部曲中还有许多关于人性、家庭、亲情、兄弟情、权谋、命运的探讨,都是男人一生中不可获取的珍贵参考。
女性如何看待《教父》
《教父》是一部属于男人的电影,主角是男的,故事也是男性化的,还被奉为“男人的圣经”。那女性会如何看这部电影呢?
不妨先来看看这部“男人片”里的女性角色。
老教父的妻子、女儿康妮、二代教父的两任妻子——凯和西西里少女,其中最重要的角色是康妮和凯。
康妮是家族的宠儿也是弃儿,是传统西西里家庭在美利坚新社会的牺牲品。
康妮有疼爱自己的父母,优渥的家庭,有几个能干的哥哥。她是传说中的千金大小姐,慢着,这位大小姐好像被溺爱过多,受到的教育过少。本质上,她生在一个没文化的暴发户家庭。
康妮美满的婚礼
电影从她的婚礼开始,她不是最漂亮的,但她却是最耀眼的。爸爸是黑手党老大,家族是纽约的扛把子,自己集万千宠爱在一身,甚至好莱坞大明星都是她的儿时玩伴是她婚礼的表演嘉宾。婚礼上的她随心所欲,好似一位公主。
很多童话故事都以“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作为结束语。可后来人们发现这句太不真实,很虚伪。康妮的公主故事有后续,而且很悲惨。
她实际上嫁给了一个绣花枕头、一个草包。这个叫卡洛的草包不仅不爱她,还好赌。康妮的婚后生活因而非但谈不上幸福快乐,反而痛苦煎熬。
不仅如此,卡洛还被对手策反,直接造成了康妮大哥,或许是教父接班人的桑尼的死亡。这个锅康妮背不了,但她无法摆脱因此被家族抛弃的命运,一如她“出嫁后就不归家里管”一样。
虽然面对康妮的质问,二代教父麦克没有承认做掉卡洛的事实,但双方心里跟明镜似的。这一刻,康妮不仅失去了丈夫,还失去了那个她曾经朝夕相处,爱他保护她的哥哥,她离这个家越来越远......
凯的一生同样是个悲剧。
她是一位新女性,独立自主,有大学学历,有自己的思想,有事业的追求。放在现代,她一定是女权的代表和榜样。可是,生活中总有可是。她邂逅了英俊潇洒、睿智稳重的麦克·柯里昂。这个人后来成为了教父,但当时他是一个普通的、出色的美国青年。
正如康妮婚礼上麦克对凯说的话一样,凯也不希望麦克成为黑手党、成为教父。她明确提出要麦克和家族划清界限才能继续在一起。
凯曾经是麦克眼里的星星
是爱情、也是麦克的魅力和坚持让凯最终半推半就地走入高墙。一堵沾满鲜血和死亡的高墙,让一个普通人透不过气来的黑暗高墙。
凯一刻也没放弃过抗争,她要突破这堵高墙,重新回到自由安宁的外部世界。她差一点就成功了,她一度计划好带孩子们到父母家生活,远离恶臭恶心的黑手党泥潭。但教父麦克是她不可逾越的城门,他威严、他固执、他癫狂、他不允许。
留给凯的只有孩子和终生的郁郁寡欢。
爱上一个会成为教父的男人,如果再给她一次机会的话,相信她一定会说不。
毕竟这是一部“男人的圣经”,女性难于在电影中找到太多共鸣。但电影中的女性角色的的确确不可或缺,她们丰富了主角的人生,也推进了剧情的发展,她们和现实生活中一样,在男人的背后,是配角也是主角。
网络上很少有女性关于这部电影的评价,有的大多是对经典台词的记录和对演员、摄影、音乐的品评。想来,女性和男性对人生的诉求和理解还是有区别的。
兜兜转转,其实电影里就有这个问题的答案。
老教父维托的妻子是一位贤妻良母,她不管男人在外面干什么,她只管相夫教子,经营好自己的家庭,厨房是她独一无二的天地。
康妮爱过爸爸和哥哥们,但她也不管家族的事业,她只要自己的幸福。造化弄人,一切的不幸之后,她心里已经和哥哥和家族反目,她恨这一切。
凯从一个局外人到笼中兽,她一定是最恨这个家族的吧,这个家族吞噬了她的爱人和她的自由。
网友发布的2008年排名
2018年的排名
美国网络中流传着《蝙蝠侠:黑暗骑士》的粉丝打榜造成十多年来一直高居榜首的《教父》滑到第3名,最后《肖申克的救赎》稳居第一的趣闻。其实大可不必纠结这几部电影谁最好,因为我们有足够的时间看经典佳片,我们有时间看很多遍,反复体会,写评论,和亲友分享。
但如果非要选个第一的话,我投票给《肖申克的救赎》,理由很简单,这几部电影本质都是悲剧,但《教父》的基调和结局都是悲凉的,《肖申克的救赎》给人以极大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