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童斗胆猜测,看到这个标题估计会有一大帮冉闵粉丝来喷我,不过无所谓,小编就是干这个的。
大家好,我是昊童,一个专注中国古代史的90后小编
今天为大家打假的历史发生在明朝和东晋,传播率很高。篇幅较长,请见谅。
朱元璋火烧庆功楼
谣言:朱元璋登上皇位后总是害怕那些跟随自己打江山的开国功臣们想要谋害自己,于是建了一座庆功楼,并以宴席的名义将所有人聚集起来,趁着众人喝醉后一把火将所有功臣全部烧死,只有告老还乡的刘伯温和早有防备的徐达幸免于难。
正史:火烧庆功楼这个传闻最早出现在顺治或者康熙年间(具体时间已经不可考证)的民间评书《大明英烈传》当中,另外根据昊童了解,这个评书的再往上竟然是根据《皇明英烈传》改编而来。
知道了这个谣言的来历,我们再来说说他为什么是谣言。根据这个《大明英烈传,火烧庆功楼篇》记载,朱元璋是在南京庆功楼将所有的开国功臣以莫须有的罪名烧死,只有徐达与刘伯温幸免于难。但无论是《明史》还是《明史纪事本末》之类的官方记载,朱元璋的开国功臣们去世方式如下(部分)
常遇春,病死于北伐期间;汤和,善终;徐达,病死;蓝玉,剥皮实草;李善长,满门抄斩;胡惟庸,满门抄斩;
翻遍史料没有一位是死于庆功楼之内,而之所以会有这么一个传闻,是因为明朝大学士宋濂在《张中传》里写道
洪武初年,朱元璋在南京建了一座忠勤楼用来与文武大臣商讨军事,后来因为失火而损毁,朱元璋也没有在重建。
结论:《大明英烈传》的成型来源于满清文字狱巅峰时期,目的为了抹黑明朝,不然大家伙以为就凭大明这两个字这本评书底稿能出版?而且昊童特意在网上搜过,原版的《皇明英烈传》里是没有火烧庆功楼这个桥段的,所以他是谣言。
如果您看到这里,昊童感谢您点进来,谢谢。如果您是要喷我,麻烦您看完之后,带着理由,不要为了喷而喷,谢谢!
冉闵杀胡令拯救汉人
y言:冉闵在五胡乱华期间发布杀胡令拯救了汉人,对汉民族有天大的贡献,是他拯救了我们汉民族,我们应该永远歌颂他。
正史:大家伙下面看到的这张图是网上流传的杀胡令原文,我标出来的部分,很精彩。第一个标黑部分来源于骆冰王的《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而第二部分,古代是没有烤这个字的,都用炙(zhi)代替,第三个部分,罄竹难书,是隋朝李密发明的(真假一目了然)。
那正史当中有没有杀胡令呢?也有,是两句,分别为
宣令内外六夷敢称兵杖者斩之
斩一胡首送凤阳门者,文官进位三等,武职悉拜牙门
有人可能会说,难道这不是冉闵拯救汉人的证明吗,如果没有这两句汉人岂不是还要被五胡欺压?
昊童这样说吧,这两句话中第一句的背景是
冉闵被后赵,也就是最为残暴的羯族所建立的朝代统治者欺骗后发布的,原因是当时的统治者与冉闵是义兄弟(冉闵是被羯人养大的),酒醉后曾说要传皇位给冉闵,但事后反悔还要杀了他,所以冉闵为了自保才以,后赵太祖石虎义孙的名义颁布了这个所谓杀胡令,本质上应该是避免羯人过度反抗。
第二句的背景是
冉闵在拿到了后赵的实际掌控权后肆意羞辱那些曾经的“义兄弟”,并且大力提拔汉人上位,导致后赵国内羯人情绪不稳大量出逃,而此时汉人又趁机报复,大肆杀戮羯人。冉闵为了得到汉人和其他胡人的支持这才下了第二道命令(当时死的胡人大多是羯族)
有人说,冉闵激起了北方汉人的血性,反抗性,没有冉闵就没有我们的现在。大家可以看下面这张图,冉闵的巅峰时期就是我圈出来的那个部分,大家伙认为,在当时的那个年代,杀胡令的影响能传多远?或者换句话说,杀胡令能对其他胡人所建立的王朝造成多大影响力?如果杀胡令真的传播到了整个北方,为什么最后统一北方的是苻坚,而不是我们?
另外,以最坏的方式算,整个北方没有冉闵,没有杀胡令,汉人全部消失,那南方的东晋难道是摆设,他们不是汉人?
还有人说,后世的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就是因为冉闵激起了北方汉人的血性,让北魏统治者看到了汉人的能力,这才不愿再生事端。
这点昊童解释一下,孝文帝汉化改革是因为他从小被自己奶奶带大,他奶奶冯太后是彻头彻尾的汉人,而且十分强势,所以孝文帝从小接受的教育大多是儒家文化,这就让他打心底里认同汉文化,至于血性,各位可能低估了北魏的军事实力。
如果非说有人拯救了五胡乱华时期的北方,昊童不才,有个见解,乞活军首领李农。
因为篇幅原因昊童不能说太多,但有一点得提到,乞活军是冉闵建立冉魏政权,并且在北方闯出一片天下的根本原因之一。倘若没有乞活军,仅凭冉魏国内所剩无几的汉人,很难有更进一步的发展。假如非说冉闵是拯救汉人的英雄,但也请记着,被冉闵杀死的乞活军首领李农,以及那些拖家带口,打仗只为了一口饭吃的普通百姓。
结论:我个人认为冉闵杀胡令拯救汉人是y言,但我愿意为此道歉。只求各位知道,曾经有一支由两万名男女老少组成的队伍帮助冉闵征战四方,但最后却被过河拆桥以至于泯灭在历史深处的尘埃里。
在这儿,我向冉闵大帝道歉,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