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一部长达76集的古装宫廷剧走入大家视线,这是郑晓龙导演的第一次古装剧试水,也是孙俪第一次担任古装剧大女主。
当电视剧正式开播的时候,所有主创人员全部翘首以待,尤其郑晓龙导演更是内心忐忑,他说:这是我这辈子第一次拍古装剧,我是用心了,但不知道观众买不买账。
虽然彼时的郑晓龙,已经执导了《渴望》、《四世同堂》、《编辑部的故事》、《北京人在纽约》和《金婚》等多部经典电视剧,但对于这次的古装剧,郑晓龙依旧很担心。
一是:这是部架空的小说,与其他历史古装剧相比,有点“不严肃”;二是:这是讲述后宫女人的一部戏,题材算不新;三是:这部剧有76集,堪称是最长的古装剧了,生怕观众没有耐心。
但万万没想到 ,这部古装剧开播之后,立马火遍全国,不仅成为该年度最火爆的古装剧, 还为后来的宫斗剧打开一扇门。
这部剧就是《甄嬛传》,时隔9年后再来看,依旧为其中的细节所感叹!
1
一晃而过的镜头
其实早已埋下伏笔
张晓龙导演拍电视剧,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不说废话”。
一句台词能讲清楚的,绝不加第二句,所以郑导的这部《甄嬛传》,虽然长达76集,但里面的每一个人物,每一句台词,甚至仅是一个地名,可以说都暗含深意。
在《甄嬛传》开头第一集,甄嬛得知要入宫选秀女之后,她带着浣碧,流朱去寺院上香许愿。
甄嬛一行从寺院出来之后,导演给了寺院门头一个镜头 ,如果细看的话,你会发现这个寺院叫“上善寺”,门两边还有一副对联,叫“甘露灌顶受菩提记,光明照身广渡泉生。”
看到这幅对联才发现,原来女主角甄嬛的命运,在第一集已经埋下了伏笔。
“甘露灌顶受菩提记”,对应的是甄嬛生下胧月之后,因为对皇帝心灰意冷,宁愿去甘露寺修行,也不想再看这个负心人一眼;
“光明照身广渡泉生”,在甘露寺受尽磨难之后,尤其得知果郡王战死之后,甄嬛为了腹中胎儿决定东山再起,后来她被封为“熹妃”,当成为钮钴禄甄嬛后的她从寺院走出来时,可不就是“光明照身”,耀眼的让人不敢直视!
以前看时没注意,如今再看,原来导演第一集的时候,就已经把后来的结局都交代了,而且不得不说,郑导在为甄嬛安排住所的时候,也是煞费苦心。
甄嬛进宫之后,被封为“莞贵人”,第一次住的地方叫“碎玉轩”。
在原著《后宫·甄嬛传》里,甄嬛其实原名叫“甄玉嬛”,因为她觉得“玉”字太俗,所以自己改名为“甄嬛”。只是,从未想过,甄嬛把自己的“玉”字去掉了,也没有逃得过“玉碎”的命运。
在“碎玉轩”里,甄嬛曾经和皇帝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从杏花微雨初见时,到皇帝亲自为甄嬛布置椒房之宠,彼时,他是她的四郎,她是他的嬛嬛。
只是谁也没有想过,原来所谓的“嬛嬛”,不过是纯元的影子 ,当得知自己一直是个“替代品”之后,甄嬛绝望了,她从未想过,当初杏花微雨,那个亲口对她说要一辈子平凡夫妻的四郎,原来竟是一个如此绝情之人!
于是,生完孩子不过三天,她便带着满身的伤痛和愤怒,离开了皇宫。
看到被皇帝的绝望“摧残”到谷底的甄嬛,从此清纯脱俗的女孩,如今沦落到如此地位,不由得想到当初居住的“碎玉轩”,碎的不就是甄嬛这块宝玉吗?
哪怕从前的甄玉嬛去掉了“玉”字,但是命运依旧没有放过她。
但“碎玉轩”,碎的何止是甄嬛一人,还有沈眉庄,甄嬛离宫之后,所有人都说“碎玉轩”不吉利,唯有沈眉庄念及姐妹情分,自愿入住碎玉轩。
“假孕争宠”一事之后,沈眉庄对皇帝再无半点情分,哪怕是皇太后一直为两人寻找机会,但沈眉庄依旧“宁可枝头抱香死,不曾吹落北风中。”
沈眉庄说自己喜欢秋日的菊花,因为爱菊花的气节,但她本人又何尝不是一朵傲菊,宁愿独守宫中,也不愿再为皇帝摧眉折腰,一直到她爱上了温实初,最后血崩“碎玉轩”。
这样的沈眉庄,不正是用一生书写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节吗?果真“碎玉轩”是一个不吉利的地方。
其实,在《甄嬛传》里,类似这样的小细节有很多,可能当初看的时候,我们总会无意间忽略过去,一旦我们注意到了,就会明白 ,原来郑晓龙导演在这部剧里,藏了这么多小心思。
真正的有实力的导演,或许就是如此。
他们从来不会直接告诉观众,我讲的什么故事,拍的什么戏,也不会大肆宣扬自己到底多用心,为拍戏付出多少努力,他们只会用尽全力,去做好每一个细节和铺垫,哪怕是些细节永远不会被观众发现,但他们还是愿意去努力!
这就是一个导演的初心,也是一部戏成为经典的原因。
2
以小见大的拍摄手法
含蓄克制的中国文化
《甄嬛传》一共有76集,从前朝到后宫,从春夏到秋冬,上至皇帝皇后,下到丫鬟太监,在这样一部恢弘的作品里,如何给予每个角色“生命力”,是考验郑晓龙导演的一大难题。
仔细看《甄嬛传》之后,发现郑导讲故事有一个特别高明的地方,那就是“以小见大”,他会借助一个小小的物品,来让观众迅速领会其中的奥义。
比如,华妃和皇后宜修的这场“较量”。
华妃被任命操办选秀事宜之后,表面上看是掌握了协理六宫之权,可谓是“皇后一人之下,后宫众人之上”,但这点嚣张的架势,无形中就被皇后给“灭了”。
当皇后把华妃请过来之后,宜修歉意地说道:“这个时候请妹妹过来,耽误妹妹午睡了。”
“这个时候”,是一天最热的时候,按照平日大家都在午睡,但皇后就是趁着这个点儿,把华妃喊了过来,并且华妃还不能不来,毕竟皇后就是皇后。
果真,两人说了几句话之后,华妃是满肚子火,可又不敢跟皇后正面“交锋”。只能假借皇后赏赐“牡丹酥”时,使眼色让丫鬟打翻了这盘点心。
看到碎了一地的点心,华妃脸上有了喜色,潜台词就是:“你让老娘过来,老娘不能不过来,但你赏赐的点心,老娘不想要,不稀罕”。
但没想到皇后却一点不恼,并且顺势就说华妃手下人办事不利索,直接安排了一位宫女给华妃,表面是体恤华妃手下没有得力干将,实则是安插自己的眼线。
你瞧,就是这一盘“打碎”的点心,竟然连接了这么多戏份,包括皇后给华妃的这个宫女“福子”之死,再到后来一系列事件,都给串起来了!
不只是“一盘点心”,有时候通过一根“白头发”,郑晓龙就能刻画出一个角色的精准内核。
比如,皇后身边的一个得力干将,剪秋。
有一次,一位宫女伺候皇后梳头,皇后突然发现自己有一根白头发,她说:“原来我真的有白头发了,看来我真的是老了。”
这时候,剪秋就狠狠地瞪了那个宫女一眼,眼神里满是杀气和责备,马上训斥:“你是怎么梳的?”充分体现了她作为下属的精明和能干!
平日里,都是剪秋为皇后梳头的,难道剪秋没有看见皇后的白头发吗?当然不可能,只不过以往的时候,剪秋都是默默把皇后的白头发掩盖住,不让领导发现,就是怕领导伤怀。
从这里就能看出, 为何皇后如此精明的一个人,她能百分百把剪秋当心腹,不得不说,剪秋这个人也是真的值得被领导信任和托付。
一根白头发,就能看出这么多“戏份”,郑导的功底委实令人佩服!
纵观《甄嬛传》,你会发现很多导演“点到为止”的地方,其实都暗含深意,这种“以小见大”的拍摄手法,不只是让观众更容易理解,也体现了中国文化里那种克制和含蓄。
怪不得有人说,一部《甄嬛传》,其实拍的不只是后宫女人之间的“勾心斗角”,而是一部表现当时那个时代的世态炎凉,每个人物,不管地位身份,都在为自己的命运而挣扎。
3
生旦净末丑悉数登场
小人物也有大用处
《甄嬛传》这部剧为何有这么多人看,而且很多人还看了不止一遍。
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部宫斗剧,不只是孙俪,陈建斌,蔡少芬等这些主角演的好,那些配角们也毫不逊色。
尤其那些主子身边跟着的丫鬟和太监们,单挑一个拿出来,就是一出大戏。
比如,甄嬛身边的“浣碧”。
浣碧虽然是侍女,但却比主子的心气还高,她背叛过甄嬛,后来也死心塌地地跟着甄嬛去甘露寺, 到最后为了自己心爱的果郡王,不惜设“剪纸小像”的局,来让果郡王不得不娶自己为妻。
仔细品“浣碧”这个人物,她的剧情戏份仅是一条副线,但却跟主线的剧情“百般缠绕”,她跟甄嬛是同父异母的姐妹,却不得不以主仆相乘,她跟甄嬛爱上同一个男人果郡王,明知甄嬛这样是死罪,但她却不敢告发,因为她们的命运早已拴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再比如,皇帝身边的太监“苏培盛”。
苏培盛自幼陪伴皇上一起长大,地位比有些嫔妃还要高,这个人跟着皇上从前朝到后宫,可以是最懂皇上心思的一个人,也是皇上身边最信任的一个人。
原本苏培盛是不站队的,但后来发现甄嬛的过人之处后,他便暗地里帮了几次甄嬛,直到他爱上槿汐姑姑之后,彻底变成了“甄嬛战队”。
尤其,在最后那场最精彩的“滴血验亲”环节,苏培盛的作用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就在甄嬛一派快要落败的时候,甄嬛怀疑水有问题 ,便直接刺破苏培盛的手指滴血进去,崔槿汐也顺势滴了血进去,此刻所有人的血都融在一起。
这时候苏培盛说了一句话:“皇上,这不可能的,奴才没有生育能力,温太医和槿汐怎么可能是奴才的孩子。”怒发冲冠的皇帝哈哈一笑,说了句:知道。
可以说,此刻苏培盛的一句话,就已经把局势扭转了几分,果然后来皇帝就让苏培盛端过来第二碗水,大概皇帝这时候还不知道,自己最信任的苏培盛,早已是甄嬛一派的人物,这个当初有些嫔妃觉得只是个“阉人”的太监,竟然成了甄嬛和皇后两派相斗的关键。
看到这里,不得不说,《甄嬛传》这部剧中,有很多类似这样的小人物,看似普普通通不起眼,只是主子身边的一个小跟班,但却往往在关键时刻,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而郑晓龙导演最高明的地方,就是他让这部剧里的每一个角色,都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勾勒出一幅巨大的史诗长卷。
正所谓“以小见大,四两拨千斤”,或许正是郑晓龙和所有演员们的努力和认真,让这部剧不管时隔多少年都能一枝独秀,令观众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