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独特的曲艺形式,彭调大鼓深受各年龄段居民的喜爱。
彭调大鼓的伴奏乐器简单,不受场地、环境等限制。
荣成彭调大鼓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价值,是荣成丰富多彩民间文化的缩影。
每一次演出之前,表演者都要反复排练。
荣成彭调大鼓所唱曲目多是民间传下来的乐谱、唱词等。
胡兆生(左一)在原有鼓调的基础上,对彭调大鼓进一步改编。
荣成彭调大鼓,是一种说唱曲艺,由民间口头文学与歌唱艺术结合演变形成,即民间俗称的“盲人唱”。早在清代中叶,烟台、荣成境内就流行一种叫做“盲人调”或“盲人说书”的鼓曲艺术,主要伴奏乐器是书鼓、三弦,所以也叫“大鼓”。胶东流行的这种盲人演唱,叫胶东大鼓。
提起荣成彭调大鼓,不得不提起彭润芝。据《荣成民俗》及2013年12月23日《烟台晚报》载:彭润芝,原名彭晋泽,1911年7月生于荣成县黎明村。他自幼双目失明,6岁时跟着盲父学艺,后又拜师学唱大鼓,13岁艺成,14岁随师到朝鲜卖艺谋生,回乡后独立演唱。彭润芝善于学习,其大鼓唱腔集京韵大鼓、西河大鼓、胶东大鼓之长,唱腔优美,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自创流派,被誉为“彭调大鼓”。他多才多艺,吹拉弹唱,样样在行,坠琴拉得尤其好,听者如醉如痴。上世纪50年代,他在青岛市盲哑学校任副校长,自编许多歌颂新人新事的唱段,被青岛市广播站播放,受到各界好评。病退回乡后,彭润芝被选为荣成县盲人曲艺队主任。他时常走村串户,为群众演唱,所到之处,听众踊跃,给当年文化生活贫乏的农民带来了不少乐趣。
彭润芝是一位进步的爱国者。抗战爆发后,他将荣成“盲人三皇会”这一传统行会组织改为“荣成县三皇抗日救国会”,出任会长。组织40多位盲人,利用大鼓书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1941年,他被编入胶东特工股,在党的直接领导下,进行抗日救国活动,经常深入日伪据点,以演唱曲艺为掩护,刺探情报,瓦解敌军。一次,他在成山卫一带活动时,被汉奸发觉,被抓进大牢。在狱中,他将我国历史上岳飞、文天祥等爱国人物的事迹编成故事,讲给伪军听,一次瓦解17名伪军携带14支枪,向荣成抗日武装投诚。敌人酷刑逼供,他横眉冷对,守口如瓶,64天未泄漏半点机密,最终党组织发动群众联名将其保释出来。出狱后,彭润芝更加热情地投入到抗日救国运动中,后加入中国共产党,被誉为荣成抗战史上的传奇人物之一。
荣成彭调大鼓主要唱腔有:起腔、二板、平腔,被称为三大腔。还有快板、落腔等形式。
起腔是开篇唱腔,一般由上下两句唱词组成,节奏平稳、悠长、抒情、委婉;二板是在起腔之后,平腔之前的唱腔,也由上下两句组成,唱法与起腔略同,起连接作用;平腔是胶东大鼓的主要唱腔,以上下两句反复演唱,节奏平稳、流畅、富有口语化、具有较强的叙述性;快板也叫“流水”“贯口板”,有板无眼,一板贯底,速度快,情绪紧张热烈,用在全篇故事的高潮部分,结尾处往往采用欢快、热烈的快板;落腔一般用在各段落之间和全篇结束之处,干脆、利落的一种叫做“煞头”,婉转、花哨的一种叫做“花落腔”。
彭润芝对大鼓调式进行了改进,增加了“快板”“反调快板”等唱法,采用紧张、激昂的开场弦和大鼓套,形成了“紧张调”“愉快调”“基本调”“悲调”四大新唱腔。抗战时期,他演唱的《上营战斗》《儿童英雄李大鹏》等一批宣传抗战的作品,在民间发挥了积极作用。
荣成彭调大鼓伴奏乐器主要有书鼓、二胡、坠琴、三弦、铜板,所唱曲目大多是民间传承下来的乐谱、唱词等。
彭调大鼓的主要特点是自拉自唱,音域宽广,大起大落。曲调有的粗犷、高亢、婉转,有的节奏平稳、悠长、抒情。唱词押韵灵活,故事性强,富有较强的叙述性;快板高潮迭起,热烈欢快;曲调通俗,易于学唱。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盲人曲艺队串村说唱,十分流行。
作为胶东大鼓的一部分,荣成彭调大鼓依旧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它是荣成丰富多彩民间文化的一个缩影,在各个历史时期,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发挥了积极作用;它还有着独特的民俗文化价值,是人们在长期生活生产实践中创造的一种富有民俗特点的民间演唱形式,对研究当地民俗文化有着重要意义。此外,作为一种曲艺形式,不可忽视它的民间音乐价值,它体现出民间音乐的特征,对创作各类音乐作品、了解地区音乐类别有着一定作用。
进入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后,各种新文化形式迅速发展普及,“盲人唱”受到极大冲击,演出区域越来越小,到90年代以后,几乎完全淡出人们的视线。老一辈演唱者多已过世,又无传承人,几乎仅剩下文字记载。盲人眼睛看不见,行动不方便,学习说唱和音乐,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加艰辛的努力。曲艺说唱,是一些盲人展示才艺和谋生的手段,应该受到人们的尊重,也应该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爱重视,让盲人为社会奉献力量。
荣成彭调大鼓传承至今依旧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其第五代传承人胡兆生,1992年受聘市文化馆音乐部主任,在感受到彭调大鼓这一民间音乐的巨大魅力后,他当即拜彭调大鼓第四代传承人田学立为师。其后,胡兆生和田学立一起,在彭润芝所改进的鼓调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改编,并结合新时代新形势,把词谱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谱写了一些深受乡亲们喜爱的唱词,并深入基层演出,取得了一定成就。
目前,市文化馆已将荣成彭调大鼓发掘整理保护,正式列入威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名录,并做出五年发展计划。近年来,市文化馆还组织部分盲人表演了《选代表送代表》《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等曲目,让彭调大鼓后继有人,得到更好地传承。
【非遗传承人】——胡兆生
胡兆生,1992年受聘荣成市文化馆音乐部主任,感受到彭调大鼓这一民间音乐的巨大魅力后,当即拜彭调大鼓第四代传承人田学立为师。
其后,胡兆生和田学立一起,在第三代传承人彭润芝所改进的鼓调基础上,对彭调大鼓又进行了改进,并结合新时代新形势,把词谱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谱写了一些深受乡亲们喜爱的唱词,并深入基层进行演出,取得了一定成就。
档案
威海市级项目:彭调大鼓
保护单位:荣成市文化馆
早在清代中叶,烟台、荣成境内就流行一种叫做“盲人调”或“瞎子说书”的鼓曲艺术形式,因为它的主要伴奏乐器是书鼓、三弦,所以也叫“大鼓”。在胶东流行这种盲人演唱的形式,就为胶东大鼓。
胶东大鼓以流行地域分,大致有三路。其“东路”流行于威海及下辖的文登、荣成、乳山一带,以彭润芝为代表人物,曲调质朴,富于说唱性,号称“彭调大鼓”。
彭调大鼓的主要唱腔,有“三大腔”,包括“起腔”“二板”“平腔”,还有“快板”和“落腔”等形式。彭润芝还对彭调大鼓调式上进行了改进,去掉了一些甩腔,增加了“快板”“反调快板”等唱法,采用紧张、激昂的开场弦和大鼓套,形成了“紧张调”“愉快调”“基本调”“悲调”四大新唱腔。特别是在抗战时期,演唱的《上营战斗》《儿童英雄李大鹏》等一批宣传抗战的作品,在民间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由于各种新文化形式的发展与普及,古老的“盲人唱”演出形式受到极大冲击,演出区域越来越小,到上世纪90年代以后,完全退出了人们视线。目前,关于彭调大鼓的民间演唱,几乎仅存于文字记载,只有少数人仍继续在乡间进行演唱,需要尽快整理有关曲谱并进行演唱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