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血溅鸳鸯楼,杀了张都监府一十五条人命,还在墙壁上留下“杀人者,打虎武松”也。
如何评价这段故事,历来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对武松执着者认为,这是武二郎快意恩仇的侠义之举。另一方则认为,武松滥杀无辜,不是好汉所为,应当受到谴责。
我比较赞同第二种意见,在张都监府所为,是英雄好汉武二郎的一大污点。如果说武松为了报仇去杀张都监、张团练、蒋门神先扫除障碍而杀人,为了逃脱官府捉拿而杀人,似乎都情有可原。但是,杀完第十二人之后,武松已经走出中堂,却“又入来,寻着两三个妇女,也都搠死了在房里”。这样,就难以洗脱武松滥杀无辜之名了。
在这段故事中,武松简直就是个杀人狂。施耐庵为何要写这样一段血腥故事,武松如此血溅鸳鸯楼,究竟是为了什么。
金眼彪施恩黑吃黑惹下祸端
武松杀了潘金莲、西门庆,为哥哥武大郎报了冤仇,被东平府发配到孟州牢城。这座牢城是《水浒传》中所有牢城最恐怖的黑地狱。牢城管营的儿子金眼彪施恩胁迫囚徒为他卖命,囚徒若是不从,便以杀威棒、盆吊、土布袋取了性命。犯人们十分忌惮这个黑道恶棍的残忍,因而,施恩纠集了八九十个亡命之徒霸占快活林,勒索赌坊、兑坊及过往客商,连过路妓女都不放过。
恶人自有恶人磨,施恩遇到了身长九尺,泰岳争跤三年不曾有对的蒋门神。一架打下来,施恩手臂折断,被赶出了快活林。心有不甘的金眼彪时刻惦记着报仇,夺回快活林。于是,瞄上了打虎好汉武松。
武松醉打蒋门神,帮助施恩“义”夺快活林。重霸孟州道的施恩比蒋门神还要黑,变本加厉地盘剥:施恩的买卖,比往常加增三五分利息,各店里并各赌坊兑坊,加利倍送闲钱来与施恩。
蒋门神也没有善罢甘休,暗中投靠张都监、张团练,设计把武松诓进都监府加以陷害。中秋之夜,张蒙方“施恩”邀请武松吃家宴,又把心爱的养娘玉兰许配给了武松。
就在中秋之夜,都监府闹贼,武松出于报恩,毫不犹豫地去捉贼。没想到这是一场阴谋,武松按照玉兰的指引到后花园捉贼,却被张都监手下的当贼捉了。随后,张都监派人去武松的住处搜查,在武松的柳藤箱里找出了都监府的银酒器,价值一二百两的赃物。
武松涉嫌盗窃朝廷命官财物,被下了死囚牢。
这场灾祸完全是因为施恩黑吃黑招惹的,假如武松经过快活林路见不平打了蒋门神,然后再被张都监陷害,恐怕就是另外一个结局了。当然,这样的结局也会导致武松血溅都监府。但是,其中的意义就大不相同了。
武松为何必须要杀满十五人
施恩三入死囚牢,把武松的死罪改为充军,有趣的是,武松第二次充军的地点是恩州。武松不再相信“施恩”,于是,在去往恩州的路上大闹飞云浦,杀了蒋门神的两个徒弟与两个解差。
杀完四个人,武松并不解恨,必定要报栽赃陷害之仇,于是,潜回了都监府。
武松从都监府后花园翻墙而入,摸到了马院,问明张都监所在,一刀杀了后槽。按照后槽的指引,武松去往鸳鸯楼杀张都监、张团练、蒋门神三人,在角门边先杀了两个丫鬟。到了鸳鸯楼,武松把正在喝酒等武松人头的三个陷害他的人全部杀死,在墙上留下了“杀人者,打虎武松也”八个血字。
杀完这三人,武松准备下楼逃跑,却遇到了张都监的两个亲随,又是一刀一个,结果了两人的性命。至此,武松发狠,杀一个是死,杀再多也是死,一不做二不休,干脆血洗了都监府。
随即,武松杀了张都监夫人,准备割头时,刀早已砍缺。武松便去后门拿了条朴刀,继续砍杀,头一个被朴刀戳死的是养娘玉兰。玉兰身边跟随的“两个小的”,也惨遭屠戮。
至此,武松已经杀了十二人。接着,就发生了本文导语中讲到的细节,武松再杀三人,凑满了一十五人。都监府不分良贱好歹,一十五条人命葬送在武松的屠刀之下。
在这段细节中,杀最后两三个妇女是施耐庵故意这么写,为的就是提醒读者,武松必定要杀满十五个人才肯罢手,也不会杀再多了。
施耐庵为何要这样写呢?
却说武松打虎之前,在“三碗不过冈”酒店狂饮,武松到底喝了多少碗酒呢?金圣叹自作聪明,在他伪造的贯华堂本《水浒传》中强行给武松多喝了三碗透瓶香。其实,武松只喝了十五碗。
武松也只能喝十五碗,因为他要在都监府杀十五人。
血溅都监府的间接起因是施恩以黑吃黑,直接起因是中秋节武松遭陷害。中秋节是八月十五月圆之夜,经过“施恩三入死囚牢”、“武松大闹飞云浦”,时间刚刚过去了两个月,是“十月半天气”,武松血溅鸳鸯楼是在十月十五月圆之夜。
月圆之夜杀人,这才是武松血溅都监府的真正原因。
施恩送熟鹅引发武松血溅鸳鸯楼
武松被张都监刺配恩州,临行之时,施恩赶来相送。这段故事中有一个细节引起了读者的注意,那就是施恩给武松送了两只熟鹅,还吩咐武松赶紧吃了。武松一上路就吃完了熟鹅,为大闹飞云浦积攒了气力。
很多读者说,施恩未免也太小气了,武松因为他险些丧了性命,却只以两只熟鹅打发。这样讲确实有道理,书中写道,施恩除了送熟鹅外,还送了两件锦衣,一包散碎银子。以施恩在快活林中的收入,确实也显得小气了一点。
施恩难道不讲义气吗?其实不是,三入死囚牢上下打点,也是花了不少银子的。送别武松时,施恩又给解差贿赂了十两银子,也不是个小气人。那么,施恩为何给官差十两整银,却给武松送的是散碎银子呢?这样写,原来是要突出那两只烧鹅和两件锦衣。
我在解读武松杀嫂的故事时,揭秘“阳谷县景阳冈”实写的是南京城,武大郎之死隐伏着徐达之死。这里,我点一个与施恩送熟鹅的细节,看看两个故事中是否有某些关联。
郓哥发现西门庆与潘金莲偷情,便怂恿武大郎去捉奸。郓哥十分狡诈,并不明说,而是跟武大郎借麦稃。武大郎回道:“我屋里又不养鹅鸭,那里有这麦稃?”
小猢狲郓哥找什么理由不好,偏偏要借麦桴?原来,这是要引出“鹅”、“鸭”出来。
历史真实中,徐达之死与吃蒸鹅有关,也有一说是吃了河鸭引发背疽而亡。其实,无论蒸鹅还是河鸭,是不是能够催发背疽还很难说,不一定是徐达的直接死因。施耐庵把西门庆写成生药铺老板,武大郎被毒死才是徐达之死的真相。
徐达之死在《水浒传》中被分散隐喻,武大郎的故事与施恩送熟鹅只是其中的两个暗示。在书中,施耐庵比较详细的隐藏了徐达之死的具体时间,简直与历史真实毫无二致。
究竟《水浒传》中是如何更为详细的隐伏徐达之死的,咱们今后再讲。总而言之,施恩送熟鹅隐伏了这样一件历史大事。那么,武松血溅鸳鸯楼的原因就不那么简单了。
武松总共杀了二十二人
徐达之死不仅与熟鹅有关,还与“锦衣”有瓜葛。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设置“锦衣卫”,司"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之职。锦衣卫可以抓捕任何人,尤其包括皇亲国戚,抓人之后不公开审讯,人死了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施耐庵写“锦衣”,大概也是暗指徐达之死与锦衣卫有关吧。
这件事情又如何导致了武松血溅鸳鸯楼呢?
上文讲到,武松被陷害是在八月十五,杀张都监府十五人则是在十月十五,再加上景阳冈下喝十五碗酒,都对应了《水浒传·引首》中的五言诗: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都来十五帝,播乱五十秋。
十五、五十是天地生成之数、大衍之数,是解读下文“天道循环”的。也就是说,《水浒传》隐藏的故事说的就是王朝的兴衰更替,王朝兴亡都逃不脱“天道循环”的规律。因而,武松血溅鸳鸯楼有这样几个隐喻:
武松功德圆满。杀完这十五人,武松便暂时放下了屠刀,在十字坡做了行者。“大树十字坡”可以组成一个“宋”字,与“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相照应,寓意武松血溅都监府之后,明月将亏。北宋王朝是赵家天下,“赵”的繁体字就是“走小月”。此后,武松反叛,最终入伙梁山,举起了“替天行道,保境安民”大旗,反抗大宋,抗击金兵,武松功果终得圆满。
寓意杀破大元。反元,这是最明显的隐喻,但却不是终极隐喻。赵匡胤曾经写过一首《咏日》诗,把自己比作一只大金盘,而这只金盘却被后人戏谑为赵匡胤预言北宋亡于金国的象征。施耐庵除了在武松的故事中写月圆杀人外,还在史进大闹史家村、李逵杀小衙内、吴用兵打大名府等故事中,以“十五”来隐喻抗击“大金盘”的历史。
靖难之役爆发。中秋之夜月儿明,故而,张都监的养娘玉兰唱了一曲《水调歌头·中秋》,开头一句就是“明月几时有”,毫无疑问,这就是隐喻了大明王朝。
上文讲到,施恩送熟鹅隐伏徐达之死。徐达是朱棣的岳父,施耐庵揭发他是被朱元璋下毒而死,朱棣起兵造反,恐怕这也是诱因之一。而朱棣靖难,这又是谋逆,让大明蒙受了四年的战乱与杀戮。
武松血溅鸳鸯楼所隐藏的真正起因,就是靖难之役的诱因。
做了行者的武松原本是可以放下屠刀的,但是,施耐庵又让他在蜈蚣岭杀了一人。当时,武松也是“赶着明月”,在月光之下杀了飞天蜈蚣。后来,武松告诉宋江、孔明、孔亮,杀王道人是“试刀”。其实,这是施耐庵有意安排武松凑满二十二条人命。
二十二,正是潘金莲的年龄,王婆说“这个娘子生于戊寅年,属虎,新年恰好九十三岁”。这句话隐藏的是洪武三十一年(戊寅年)朱允炆登基,翻过年来就是建文元年,朱允炆恰好二十二岁。建文元年,靖难之役爆发。
因而,武松血溅鸳鸯楼隐藏的就是这样一段大明秘史。《水浒传》中,施耐庵以梁山好汉的故事交织演绎大宋的兴亡和明朝的秘史,武松血溅鸳鸯楼,同样隐伏了北宋王朝亡于“大金盘”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