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不能坐视赵国强大和三晋结盟,先夺魏韩大河两岸要津和韩国野望,打通河内河东,形成紧逼上党态势。韩国在上党郡守冯亭策划下,率军降赵,使得秦赵两强直接对决于上党,爆发千古骇人的长平大战。廉颇率军筑垒守得3年无事,奈何赵王赵丹昏聩,换将赵括,立即转守为攻,正中秦军下怀。可怜赵军60万在壶关以南,老马岭以东,丹水以北,长平关以西,被战神白起率领的50多万秦军围困,战死30多万,20多万降军被白起坑杀。两强对决,赵国军力丧失殆尽。
秦昭王长平大战胜利后开始连出昏招,召回打算一鼓作气进攻邯郸,灭掉赵国的白起大军,贻误战机。一年后秦昭王又想再举兵攻赵,奈何6国合纵,战机已失,白起拒不领兵。秦王不听劝谏,决意孤行,命王陵率20万秦军攻邯郸,大半年也没攻下来。秦昭王再请白起,白起不出,秦昭王只好再派王龁为将增援,遇魏国信陵君和楚国春申君各率20万军队进攻河东河内秦军后背,攻邯郸失败,被迫撤军。秦昭王急派郑安平率两万秦军去迎接,结果落入联军包围,秦军降赵。河东河内相继失守,函谷关外司马梗率军再败,秦国危难之际,秦赵王再请白起统兵御敌,白起三辞,秦昭王羞愤耻辱、又立威立信不得,一怒之下先贬白起为卒,再赐白起自尽,可惜一代兵家天才就此落幕,战神白起一生打仗一百多起,战无不胜,确实是一个神话。白起死后,秦王听取白起生前谏言,放弃河东、河内,退回函谷关,以蒙骜为上将军,统领仅剩的10多万秦军。
秦昭王在位50多年,前40年被母后和舅父先后摄政,自己尽管做了40年闲王,但秦国国土得到了很大扩张。得到魏国大才范雎后,清理权臣自己亲政,严格来说长平大战之前还是可圈可点,在范雎和战神白起撑持下,远交近攻,秦国实力有所增长,关键是有效的打倒了自己的竞争对手赵国。奈何长平大战后,连出昏招,还一意孤行,彻底忘记了答应母后要听取白起的谋划,善待白起,最后一怒之下竟然赐死白起,大秦的铁壁江山,大部分扩张都是白起夺来的,夺楚夷陵、楚西,夺魏河内,夺韩河东,夺赵上党,全歼60万赵军,如此煌煌功业,也终不得善终,只能说秦昭王离大贤的君王还是有差距,远不如其祖父秦孝公,也不如赵武灵王赵雍,甚至连齐威王田因齐也比不上。但是天佑秦国的是,总会不断冒出能才大将来加持秦国,使得强悍的战车始终没有偏离方向,有时国运、国命还真有天意。秦昭王暮年,秦国对外失利缩回蛰伏,对内储君权利传承面临艰难,战神已去,范雎要走,秦王忧心忡忡…
43.对峙上党:白起不攻,廉颇固守,百万大军相持3年
秦国君臣斩断韩国连接上党的通道后,韩国在上党南部的国土就成了一块夹在秦赵之间的飞地。秦国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夺取上党,对赵形成可攻可守的威压姿势。上党这片高地北起阏与,南至河内与太行山连为一体,南北长三百余里。西起少水,东至漳水与太行山浑然一体,东西宽二百余里。仅有四条陉口出入,这四条通道,除了滏口陉在赵国腹地,其余三条轵关陉、太行陉、白陉恰恰都在目下秦国的河内郡。在这四条陉口渐行交会的东部高地,恰有一座险峻关口当道,这是赫赫大名的壶关,成了南下东去的必经之地。
上党山地是巍然矗立在太行山西麓的一道峻绝天险,赵国得上党,便是邯郸西部天然的战略屏障,可一举将秦国压制在河内。秦国若得上党,则可居高临下地逼近到邯郸百里之内,赵国腹地大开,无险可守。此时的上党由韩国的东胡名士冯亭做郡守,驻军5万,自从秦国占据大河关津要隘,切断大河河路与新郑的连接后,冯亭已知无法据守这块飞地。于是向韩桓惠王献上一策,上党献赵,赵必感谢韩国,秦则必力夺上党而攻赵国。赵与秦战,必亲韩,韩赵魏三家结盟大势可成,同心抗秦可立不败之地。韩王立即赞同,次日派特使秘密北上邯郸,同时冯亭的请降密书也送到了行丞相事统领国政的平原君府邸。事关重大,孝成王赵丹召集所有重臣众议接受韩国上党的利弊,蔺相如和重返赵国做上卿的虞卿都看清了韩国的意图,借献上党而与赵国重结抗秦盟约,进而引魏国而成三晋抗秦之盟。如此可借赵国魏国之力,保实力最弱之韩国长得平安也。此谋对韩有利,其实对赵结盟成三晋抗秦也有利。但赵孝成王的叔父平阳君赵豹却坚决反对,认为韩国明知秦之图谋,却偏偏将上党献于赵国,分明为移祸之计。青年英才赵括一番慷慨激昂,大臣们亦为之动容,“若赵国有国力、有大军、有图霸王天下之雄心,纵是韩国不献上党,赵国亦当夺来,又何惧移祸之计哉!”。军中大将廉颇和国尉许历皆认为赵国有60万大军,又有上党天险,固守可坚若磐石。最后赵国君臣基本都同意接收韩国上党,赵丹命平原君领虞卿、蔺相如筹划;大军整备事,由大将军廉颇领老国尉许历、马服子赵括筹划。大将军廉颇与国尉许历率领十万大军接收上党,加防所有关隘。原上党郡守冯亭婉辞赵王封侯,回归韩国,辅佐韩王与赵国结盟。蔺相如则出使魏国,以借济西八城之地支援魏国军需,终于打动了复出佐政的信陵君,使得魏安釐王慷慨允诺与赵国结盟抗秦。为防亲秦的代相须贾说反了魏安釐王,信陵君通过游侠朱亥,直接锤杀了须贾,并嫁祸给秦丞相范雎,说是他派来刺客,杀死了仇人须贾。亲秦大臣们惶恐不安,纷纷指斥范雎出尔反尔不堪邦交。魏安釐王也是心惊胆战,生怕记死仇的范雎哪一日再来寻衅自己,立即派信陵君秘密前往邯郸,与赵国韩国结盟抗秦。 骤然之间,三晋形势大变,秦国多年累积的河外优势几是荡然无存了。
秦国远交近攻的有序推进显然遇到了变化,按计划秦国是先夺得上党后,再谋划正面对决赵国,当下赵国已接纳韩国献出的上党,占据全部上党高地后,对秦分别夺取的魏国河内和韩国河东两郡形成了力压之势。秦昭王召集范雎、白起和国尉司马梗商议之后决定,秦赵对决提前开打,一则使合纵不能成势,二则使上党不能积威。重担两分,应侯范雎执邦交破合纵,武安君率大军压上党,秦昭王自己坐镇安国两相策应。时值秦王嬴稷四十五年四月,一场冷兵器时代超百万军力的大对决就此拉开序幕。
秦国战车开始隆隆碾向了关外, 白起调遣的第一路,王龁率步骑大军十万,先行开赴毗邻上党的河内郡驻扎。白起向王龁反复申明四点:其一,驻军河内北段,确保轵关陉、太行陉、白陉三条进入上党的通道不被赵国封堵;其二,大张声势开进,教山东六国明白看到秦国争夺上党之决心;其三,除非赵军已经占领三陉封死上党通道,否则不许开战,唯保对峙之势可也;其四,进入上党只以确保三陉为要,绝不能擅自深入。大军前出之要害,唯在先期形成对峙之势,为应侯斡旋山东造势,为大军跟进确保通道。贪功冒进散开兵力,便是先败。“王龁领命而去。第二路,步军主将桓龁率精锐步卒三万,轻装密出河西离石要塞,东经晋阳补充给养,再秘密南下进入上党以西沁水河谷秘密驻扎。第三路,骑兵主将王陵率铁骑五万出河内,攻克韩国通向上党的唯一要塞野王。由于野王事实上已经没有韩国重兵防守,所以白起对此路要点的申明是:野王之要不在战而在守。大军驻定,立即修筑长期囤粮之大型仓廪,并同时拓宽野王北进上党、南下大河之官道,以备粮草辎重源源输送。第四路,大将蒙骜秘密统筹后续兵马源源开进。第五路,国尉司马梗坐镇函谷关督运粮草辎重。这个司马梗,是秦惠王时名将司马错的长子,稳健清醒有如乃父,疆场征战之胆识却稍逊了一筹。战场谋划妥当,邦交伐谋也逐渐推进。
范雎带着精心遴选的一班吏员和两个铁骑百人队,把伐交大本营扎在河东郡治所安邑。上党一旦形成大军对峙阵势,天下便会立即骚动起来,所有这些都需要临机处置,直接与战场相关的事态更是要当机立断先发制人,若坐镇咸阳,一切部署的推行都要慢得十多天。范雎驻扎安邑,便在实际上与白起形成了一个可随时决断一切的大战统帅部。邦交斡旋,范雎选定了王稽做主使,郑安平做山东斥候总领。王稽负责全权周旋齐楚燕三国,使其不与三晋同心结盟。旬日之后,高车骏马络绎不绝地出了安邑,向山东六国星散而去。
秦国兵马东进,赵国立即紧张起来了。赵孝成王急召平原君与一班重臣商议对策,君臣一致意见,增兵上党,连结合纵,逼秦媾和。两路部署:虞卿、蔺相如全力连结六国合纵,使齐楚燕尽快与赵国结盟,一举对秦国形成天下共讨之的威慑;增兵十万大军,由赵括统领兼程赶赴上党,使赵军对秦军保持优势一倍的兵力,使秦军知难而退。旬日之后赵括领兵赶到壶关城外的大军营地,与老将军廉颇大军合兵一处。廉颇沉稳持重,进驻上党两月,已经带着军中将领跑完了全部十七座关隘要塞,踏勘了所有山川重地,与大将们反复计议筹划,廉颇宣示的方略是:三道布防,深沟高垒,不求速战,全力坚守。大军进驻的三道防线分别是: 1)西部老马岭营垒,上党东部南部均有太行山天险阻隔,西部的沁水河谷便可能成为秦军进攻的主要方向,廉颇派出五万精锐步军防守。 2)中部丹水营垒,上党中部有一条贯穿南北的河流,名曰丹水,东南出太行山处,正当太行山南三陉(轵关陉、太行陉、白陉)之中央地带,是秦军从河内北进上党的必经之路。由于丹水沿岸地形较为开阔,廉颇在这一线非但派出六万步步兵深沟高垒防守,而且同时配置一万精锐骑兵做飞兵策应。丹水防线是正面迎击秦国河内大军的轴心大阵,所以老廉颇同时下令:中军幕府立即从壶关南迁,在丹水防线北端的长平要塞重筑行辕。3)东部石长城营垒,这道长城西起长平关外的丹朱岭,沿着连绵山巅向东经南公山、羊头山、金泉山,直抵壶关城西的谷口马鞍壑。这道长城背后(北面)是漳水流域,前出(南面)是丹水流域。山石长城所在的山坡由北向南倾斜,山南坡陡谷深,山北却高而平缓,一军居于长城之上,对南便是高屋建瓴之势。廉颇军令:这道石长城防线驻军八万,同时做全部上党防线的总策应。老将军认为百里石长城营垒,既是上党总根基,亦是邯郸西大门。万一西南两线失守,这石长城便是封堵太行山,不使秦军东出威逼邯郸的血战之地!为此,廉颇亲自兼领石长城营垒。廉颇真要下军令部署时,年轻气盛的赵括对廉颇的固守战略不以为然,认为《孙子》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今赵军20万,秦军10万,战不言攻而只言守,最终必将师老兵疲而致败局也!赵括建议猛攻秦军,利用丹水河谷地形宽阔,我当以至少十万大军在此与秦军正面决战。再分两路铁骑各五万,西路出沁水,东路出白陉,两侧夹攻河内秦军。如此三面夹击,一战必胜。廉颇沉重的缓缓道来,“就实而论,秦军之精锐善战强于赵军,秦之国力亦强于赵国,秦军力求速战速胜,防守拖得旷日持久对赵军有利;另外廉颇坦诚布公,若开出河内以攻对攻,自忖不是白起对手,只能防守中寻找战机。尚未开战,赵国统军将领已经意见不合,危机已经埋下。这里面赵王赵丹要负最大的责任,赵括自幼就是王子赵丹的陪读,私交甚笃,难免在老将廉颇面前嚣张跋扈,权利职责的约束不明或者隐隐的纵容,都会埋下大将不合的种子。另外这么大的关乎国家危亡的大战,至少君臣意见一致后,就得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充分授权,要有身家性命相托的勇气,就像秦昭王不但把所有调兵打仗的兵符给了白起,还同意白起可以拒绝不听王命,避免干扰和影响了他的判断,信心、耐心、勇气,战场考验的不只是统兵大将,还有高高在上的君王,事实证明,最后导致战场失败的,往往是没事找死的君王干的。赵孝成王原本也是一位不错的国君,错在识人、用人能力不够。赵王赵丹派出了德高望重的平原君赵胜去上党,才把急欲出战的赵括给请回了邯郸。老廉颇也告知了平原君的战事谋划,赵军反攻秦之要在二,其一,六国合纵成,至少三晋同心出兵,便是战机。其时魏国出河内,韩国出河外,秦军背后动摇,我便两路大军攻秦:骑兵出安阳南下,步军出太行三陉直逼河内。其二,或切断大河舟船粮道,秦军必乱,我则一鼓而出。老将军拙于言辞,本想请平原君劝说乐毅出山为帅,但平原君拍着胸脯保证,将军只管好好打仗,自己全力支持,不要有后顾之忧。处处都透着一种不详的端倪,历史中的他们可能不安,但谁都不以为失败必然会来。
公元前262年4月秦、赵两军在上党广阔高地对峙,秦国以河东河内两郡为支撑根基,赵国集邯郸上党两郡应对 ,整个大河上下的中原地带都覆盖了前所未有的大战阴云。进入七月,秦军的外围进攻战拉开了帷幕。 第一战,抢夺太行南三陉要隘。所谓陉口要隘,是狭窄的峡谷山道之上凌空架一座山石城墙、城楼或城堡,两边各有一座千人军营。秦军事先反复谋划演练好的战法是:不走关下陉道,每五百人一路,分做六路,不打火把,摸黑潜行进入陉口两侧山岭;在突然袭击两侧军营的同时,两路(一千人)立即夹击中央城楼,同时分割猛攻,使三处不能相互为援。如此战法果然大见成效。半夜激战,西段轵关陉与中段太行陉终被攻克,赵军四千人全部战死,还斩首了四名都尉。这便是“二鄣四尉”之首战。东段白陉虽未攻克,却也杀敌一千,并斩首赵军裨将弧茄。原来,在突袭猛攻白陉刚开始半个时辰,突有一支数百人赵国骑兵从北向南进入陉道。秦军步卒且战且退,只能突围放弃进攻白陉。此战秦军战死三千,其中东路战死一千六百,其余六千人个个带伤,可谓惨胜。
王龁大怒,顿时将白起叮嘱抛在了九霄云外,休战三日,立即发兵八万猛攻赵军西部老马岭防线。攻陷老马岭防线便可直接进入上党腹地,老马岭是一道南北走向的石山,岭高陡绝,山岭从北向南逶迤八十余里,中段有一道横贯东西的峡谷陉口,便是上党西部险关高平关。这道峡谷东西长约一里,南北宽约两里,是河东进出上党的咽喉要道,也是整个老马岭防线的要害枢纽。赵军山腰壁垒有三万守军,高平关背后东面的河谷地带驻扎两万守军,以策应各方险情。大雾弥漫的清晨,秦军突然发起了猛攻。北段桓龁的三万步军早已经分散成二十个千人队,潜入赵军壁垒附近一切可以藏身的山腰树林沟坎埋伏。桓龁则亲率一万步军锐士,蛰伏山下做后援攻击。号角一起,立即漫山遍野向山塄壁垒扑来。赵军根本没有料到秦军会在此时开战,惊慌失措跳起应战,已经是一片乱象了。借着壁垒纠缠的大好时机,蛰伏山下的桓龁一万锐士大起冲杀,如此不到一个时辰,老马岭北段沟垒防线全部被秦军攻陷。与此同时,王龁也在中段发动了猛攻。王龁将五万军马分做两部:攻高平两万,另三万堵在高平以北山林埋伏。南北两边战端一起,高平关后的两万赵军立即分兵两路策应。北上增援老马岭的一万赵军,堪堪进入山道便被秦军伏兵猛烈突袭,死伤大半后匆忙回兵。高平关攻防却是异常惨烈,王龁原已派出两千山民子弟组成的奇兵,攀缘跋涉秘密潜入高平关南北两山,对高平关做居高临下之猛攻。然则赵军在两里宽的谷底仍然驻扎了一军,南北山腰的关城守军虽被山顶秦军的箭雨巨石压得无法攻出,谷底赵军却岿然不动。便在此时,高平关后的一万赵军也从谷底陉道杀入,两军合一,与秦军顿时僵持住了。 西谷口王龁大急之下,亲自率领一万铁骑飓风般冲进谷底陉道,王龁铁骑突击大出赵军意料,一个冲锋便杀入了赵军壁垒。壁垒一破,赵军步卒大乱,几个回环冲杀,残余赵军逃进了两边山林。王龁立即下令骑士下马步战,分两路从山道攻关,上下夹击搏杀一个时辰,高平关终于陷落。 待廉颇亲率三万铁骑从长平西来驰援时,已经是暮色苍茫了。看着高平关两面山岭火把连绵黑色旌旗猎猎飞舞秦军漫山呐喊鼓噪,老廉颇面如寒霜,令旗一劈掉转马头去了。至此,廉颇设置的西路老马岭防线告破,还剩丹水和石长城防线。
廉颇丢失老马岭后,紧急上书增兵10万,孝成王原本对赵括的正面大攻说心下尚是认可,接到廉颇紧急上书后顿时清醒了很多。与平原君、蔺相如等一班重臣彻夜密商,立即向上党增兵十万,同时下令廉颇:务必坚守丹水与石长城两道壁垒,与秦军做长期对抗,不求速胜,唯求上党不失。经此一役,廉颇非但丝毫未见慌乱,反倒是更见笃定了。虽然丢失了西线壁垒与高平要塞,然则也大大平息了赵括在赵军将士中蔓延开来的狂躁轻战心绪。如今猛遭一败,赵军将士悚然警觉,加上增兵后有了三十万赵国猛士,老廉颇才终于笃定了。长平升帐,廉颇重新布防:丹水防线向西前出二十里,以六万大军构筑坚实壁垒防守,封堵秦军从高平东攻之路,同时与丹水壁垒互为犄角策应,两线共十三万精兵,决意不使秦军东进一步。与此同时,石长城防线增兵两万,十万大军做百里防卫。长平大营驻扎三万飞骑,由廉颇亲自统率策应各路。一切部署完毕,老廉颇第一次发出了大将军生杀令:除非秦军突袭猛攻,不奉号令出战者,立杀无赦!
在赵军重新布防之时,武安君白起也从安邑的秘密行辕赶到了上党的秦军大营。一连三日,白起都教王龁跟着他翻山越岭查勘赵军阵势。及至三日后回到行辕,白起对大将们肃然道:“西垒之战,诚然激励士气。然则在我大军未聚之前,却是打草惊蛇,使赵军增兵坚壁。上党本是易守难攻之险地,三十万雄师坚壁据守,更有老廉颇稳健统兵,秦军纵是同等三十万也无法攻克。诸位须知:秦赵大决,不在小战之胜负,而在大战之胜负;要得大战而胜,便得聚集大军,寻求最佳战机。若无最佳战机,宁可对峙抗衡而不轻易出战。你等但看,如今赵军壁垒之森严,便知廉颇已经窥透上党对峙之精要。”当夜,白起立即上书秦昭王,请求增兵二十万与赵国对峙。一月之后,大将蒙骜率二十万大军陆续开出函谷关抵达上党,秦国在上党总兵力一举达到了三十八万。白起立即重新部署了上党对峙的壁垒防线:1)西部沁水壁垒。沁水中游河谷是秦军在上党西边沿的屯兵要地,也是进军上党的西部根基防线。这段沁水河谷呈西北东南走向,长约八十余里,河谷宽阔,水源充足,堪称天然屯兵之所。白起命左庶长王龁率十万大军驻守这道沁水防线。2)中部老马岭壁垒。老马岭是秦军新近夺取赵军的西壁垒,西边背后二十里是沁水秦军防线,东边与赵军的丹水防线隔水遥遥相望,实际是秦军最前部阵地。因其居于咽喉冲要,白起派了勇猛刁钻的大将桓龁率领八万精锐步军驻防,大本营设在险峻的高平关。3)南三陉壁垒。是以河内山塬为依托的太行山南部三陉口的防线。这道大阵西起轵关陉,东至白陉,东西二百余里,正对北面赵军的丹水防线,既是秦军的南部大本营,也是全部秦军的总根基所在。南三陉三道壁垒的十万余大军,白起派了最为稳健缜密的蒙骜统领。三大壁垒之外,白起还部署了两支策应大军: 第一支,由骑兵大将王陵率领五万铁骑,专一策应各方险情。驻扎在野王以北的开阔地带,确保随时驰援各方。第二支,驻扎沁水下游河谷的五万步骑混编的精锐大军,由白起亲自统率,做全军总策应。这五万大军的领军主将是王族猛士嬴豹。嬴豹是当年公子虔的孙子,勇猛暴烈大有乃祖之风。及至秦赵两军的第二次部署全部完成,已经是严寒的冬天了。
秦国增兵上党,兵力反超赵军八万,让赵国君臣大为不安。赵孝成王召来一班重臣连夜商议,楼昌叹道:“各国骑墙,魏国又夺了信陵君相权,韩国也将冯亭任了闲职,两国对我军能否胜秦心存疑虑”。平原君建议立即调边军十万南下,一则对等抗衡,二则昭示天下赵国决意抗击秦国,六国合纵方可有成。赵孝成王担忧边军抽调19万会引来胡患,赵括力荐年轻将才李牧,“精通兵法韬略不在臣之下,多有疆场实战却在臣之上”,多年前课文里学纸上谈兵的案例就是赵括兵败,一直以为赵括就是夸夸其谈,仅有口舌之才的蠢货,我们以前的知识学习,很容易形成非黑即白的极端化,实际上赵括绝对是一位有胆识、有韬略、勇猛果断的将才,可惜在没有作战经历,猛将必发于卒武,白起、蒙骜、廉颇、李牧、王翦、王贲,哪一位军事将才不是从士兵做起的。赵括长平大战前没领兵打仗,对战场的生死畏惧感没有,这是最大的问题。身为一军之将,个人可以不畏生死,但是带领的大军生死关乎国运,就得战战兢兢,赵括如果面对的不是白起,是一般的战将,他很可能就赢了,战争淬炼之下,成为比肩白起的战神也未可知,可惜没有如果。
赵国十万精锐边军南下后,秦军38万,赵军40万,两军对峙,背后合纵连横刀光剑影,消息乱飞。燕国武成王拒绝赵国合纵;新齐王田建没有听蔺相如说辞,也没有听老苏代的“唇亡齿寒”说,硬是悄悄骑墙作壁上观;韩王魏王只追着赵国特使虞卿死问一句:赵军如此强大,为何不打一场胜仗长长三晋志气;春天最惊人的消息是老楚王芈横(顷襄王)死了,春申君黄歇迎接在秦国做人质的太子芈完回郢都即位,与秦国订立了修好盟约,秦国驻守南郡的八万大军立即拔营北上了。春天不知不觉地过去了。随之,秦赵两军各自再度增兵十万。如此赵军五十余万,秦军五十八万,上党大战场云集大军百万有余。也就是说,秦赵两国各自都将全部大军压到了上党,真正成了举国大决。面对这种亘古未见的战场气势,天下三十余个大国小邦都一时屏住了呼吸。然则,半年过去了,一年过去了,天下恐惧期待的旷古大战硬是没有发生。
进入第三年秋天,天下惶惶之时,突然一个惊人消息传开:秦国武安君白起身染重病,气息奄奄了!楚齐魏燕四国特使赶赴咸阳探视,转头告诉韩国特使韩明,武安君当真不行啦。韩明再赶到赵国,武安君白起沉疴不起的消息一经证实,赵国君臣精神大振。邯郸国人奔走相庆了,没有了白起,赵国五十万大军便是无可阻挡的隆隆战车,终将要碾碎秦军。一时间,邯郸国人求战之声大起,理由只有一个:秦压赵军三年,该到赵军大反击之时了。 在这举国请战声浪中,邯郸传出了一个教赵人百般感慨的消息:秦军不惧老廉颇,唯惧马服子赵括。不知道是不是春秋战国时人们都比较单纯,小道消息、童谣成了有力的攻心战武器,一旦成势,谣言就得逞了,决定战场胜负的,绝大多数竟然在战场之外,这是有些让人惊愕!
44.长平大决:白起诈死,赵王换将赵括,60万赵军轻战冒进,被白起50万秦军借山巧围,深陷绝境,全军覆没。
秦军畏惧马服子赵括的传闻,在赵国君臣中激起了非同寻常的反响。赵孝成王从第一次听到的不置可否,到后来听多了竟然开始动心了。立马召见平原君赵胜,希望勘探传闻真假。平原君赵胜本来并不信这种流言,并且也承诺老廉颇安心统军,接到王命要去查探消息,自己也稳不住了,3年对峙,不是长久之计,想想赵括举荐的李牧,沉稳有谋,确实是将才,说明赵括也是有眼光的人,也许激情勃发、才思喷涌的谈兵论战,从容得如数家珍,错给人浮躁不踏实之感,平原君赵胜自己也搞不清自己的立场了,通过斥候、义商多方打听,秦国官府的意见就是没有了武安君,大将王龁可能与马服子也不相上下,但对付老廉颇绰绰有余。 平原君揣摩再三,不知如何决断了,只能把探得的消息原原本本的说给赵孝成王赵丹听,赵王非常高兴,竟然直呼天意。旁边的上卿蔺相如知道赵王意有所属,赶紧劝谏:“此等流言完全可能是秦国用间,以实情论,马服子不可为将,赵括才名虽大,却只是据书谈兵,不知据实应变之道”。赵孝成王一时默然,认为上卿对赵括之论,偏颇过甚。蔺相如毕竟明锐,知道多说无益,只好拱手告辞而去。没想到几天后,邯郸又传开了一则消息:蔺相如与廉颇有刎颈之交,诋毁马服子,图谋朋党私利。传闻沸沸扬扬,几日之内朝野皆知。平原君觉得这则传闻实在蹊跷,进宫本想提醒赵王将廉颇蔺相如之传闻看做秦国用间,打消起用赵括之念,抚慰廉颇而平息流言。谁知孝成王已经在传闻流播之时,召见赵括做了一次长夜密谈,此刻已是另一番思谋。平原君一催,孝成王当即断然下书:拜马服子赵括为大将军,统帅上党大军决战秦国!赵国朝堂从赵王、平原君、蔺相如、虞卿等个人能力看,每个人都不差,但秦国用离间计为啥就得逞了呢?范雎的金钱邦交开路无疑起了巨大的作用,自己人煽动自己人,最后不信都得信了。本来最需要保持中立的赵王,却早早的就带有启用赵括的偏见,这条缝让秦国的流言钻了进去,赵王竟然启用没有作战经历的赵括为将,替代一直久富防御能力超强的廉颇,实在是匪夷所思。就在赵王赵丹自以为做了一件顺天应人的圣名决定时,赵括的母亲马服君夫人求见赵王,老夫人说马服君在世时,曾几次说及,若赵括为将,必破军辱国。马服君说,赵括读兵书寻章摘句,有才无识;盛气过甚,轻率出谋,易言兵事;在军不亲兵。老夫人认为父子原非一道,请求赵王收回成命,免得误国。赵孝成王坚持启用赵括为将的心志没有受到动摇,而今面对天下畏如尊神的白起,赵括独能以求战之心对之,且战场踏勘如此扎实,赵王也想学习父王在阏与之战中大胆启用赵奢,长平之战倚重赵括破敌。三日后,邯郸庶民夹道相送,赵孝成王亲率百官,在那座古朴硕大的迎送石亭郊送赵括领将出征。
换将风声传到长平行辕时,老廉颇震怒了,但老将军一直认为都是秦军离间的流言,直到刎颈至交蔺相如赶到军前,坦言相告赵王确实已囑意赵括为将,廉颇长叹一声,天亡赵也。蔺相如建议廉颇去楚国,自己随后也会跟去。明白人面对糊涂人,无能为力,只能挂冠而去,可惜了廉颇和蔺相如,赵国无国命、国运,也只能昙花一现。次日傍晚,赵括与平原君的马队开到了长平。廉颇一身老粗布衣平静地交接了将权、军务。老廉颇坦诚执拗勇冠天下,出奇的平静反而让平原君大感愧疚,感喟自己食言了。
赵括执掌将令后,首次幕府升帐聚将,就把以攻代守的战略传递给了40多位大将,受降上党之后,赵国大军丢三陉,丢西垒,损兵折将,致今日被秦军压在丹水之东区区三百里山谷,皆在我军一味防守,一味退缩。国之良将者,唯以战场之变而变之。今秦军疲惰,粮草道远,营垒松懈,久屯厌战。主将王龁,更是一勇之夫。当此之时,若再一味固守,便是食古不化,便是败军亡国。 将军们渐渐被赵括的激昂雄辩所折服了,将军们压抑三年的求战之心顿时勃然喷发,一阵高喊:“愿随大将军一战!”。随后赵括发布两道军令:其一,原幕府司马、军吏,各加爵一级,悉数充任各部伤亡都尉;新幕府之司马军吏,由本大将军之随带吏员充任”。第二道军令:“自今日起,各营立即做攻敌之备。半月之内,散守营垒之军兵,集结成营驻扎。专一防守器械退入辎重营,弓弩火器云梯云车等诸般攻敌器械,作速入营。营垒军炊器具一律退库,军士复我赵军剽悍轻猛之风,人各六斤干肉、两袋马奶子,做一往无前之冲锋陷阵!”。军令发出后,赵括的中军幕府悄悄迁出了长平关,北上三十里,在丹水上游的一座高地连夜构筑了新的中军行辕。 长平大战之后,后世对这座高地及其余脉有了两个名字:韩国人叫做韩王山,赵国人叫做将军岭。这座山头,恰是丹水、小东仓水与永禄水之分水岭,平地拔起二十余丈,底部土坡,山腰以上则是石山,山坡不甚陡峭却也不易攀登,山顶一片平坦高地,可驻扎数万精兵。远眺而去,四方河谷与秦军黑色营垒皆历历在目,确是难得的中军号令之所。
赵括替代廉颇的消息一传出,秦国朝野波澜顿生,举国请战,咸阳官员大臣们也纷纷上书,早定国策,与赵国一决。秦昭王、范雎、白起君臣三人紧急商议,决定开打。白起看到决战秦军还有两难,一是面对赵军60万,秦军50万兵力略显不足,二是大军的干肉炊饼,仓促间无法大量制作,如此军粮便是一难。秦昭王慨然拍案,亲赴河内做大军后援,征召河内三百里家家起炊,也要兵士随身足食。另外命丞相范雎坐镇咸阳,理国署政,统筹后继粮草。商议完毕后白起立马星夜兼程赶往老马岭的秦军幕府。到了军前,白起立即吩咐王龁,立即迁徙幕府到狼山。狼山是光狼城东面的一道林木葱茏的山岭,人迹罕至而狼群出没,韩赵山民叫它狼山。狼山岭西北至东南走向,与丹水几乎平行,地势比光狼城与长平关还要高,显然是丹水上游河谷的最高地段。狼山与光狼城恰恰在秦军老马岭营垒的中间段稍微前出,正与长平以北的赵军幕府遥遥相对。日暮时分,白起在狼山山洞幕府聚将,王龁、蒙骜、王陵、桓龁、嬴豹、胡阳与国尉司马梗等五十六员将军全部整肃坐在了两列六排石礅上。首先中军司马宣读王命:“长平会战,事关兴亡,特命武安君白起秘密出掌大军,左庶长王龁副之。三军将士,但有泄露武安君为将者,立斩无赦。秦王嬴稷四十七年八月”。随后白起命令秦军不可轻敌,赵军有四长:轻猛剽悍,随身足食,久守求攻,主将气盛。轻敌必败!然则,赵军亦有四短。白起强调用谋就当针锋相对,其一,攻战心切而弃壁垒。其二,倚仗随身军食,忽视军炊粮道。其三,攻坚器械不足,多赖弓弩长刀。其四,主将轻敌,偏颇一谋。廓清敌情之后,白起托出破敌之策,“以重制轻,以退制进,断道分敌,长围久困。此战的根本在于,以重兵重器困赵军于重地,最终击其疲惰。此谓以重制轻,破敌之道也。众将叹服领命而去。
此时,秦昭王已经秘密抵达河内野王,紧急下书河内河东两郡:十五岁以上男子,悉数开赴长平;除去病弱,不能走动之妇幼老者,全数在各个县城外结成军炊大营,日夜舂面舂谷,赶制硬饼、酱肉与饭团;征发全部牛车马车,源源不断地将制好的现成军食装好口袋运往军前。秦昭王又向官民当即颁发《行赏书令》:两郡庶民,人各先行赐爵一级;援军功劳,大战后以秦法之《军功爵法》论功行赏。旬日之间,太行山以南至大河北岸的广袤原野上,车马人流不断,鸡鸣狗吠相闻,炊烟昼夜袅袅,山川鼎沸一般。秦军把所有开来的民夫大队都迅速编入了各营,加固营垒,河内山塬的南三陉营垒的十余万兵力全部向北推进三十里,重新构筑新营垒。这道营垒与西部老马岭营垒遥遥构成了一个巨大的“L”形,两道营垒间是水流湍急水面宽阔的丹水。老马岭秦军在忙碌加固壁垒的同时,在临近丹水河谷的山坳里修筑六座粮仓,通往粮仓的山坳出口构筑最有声势最为坚固的防守壁垒,后世将这道山岭叫做空仓岭。营垒加固的同时,白起在用兵上又做了秘密部署,王陵、赢豹两员铁骑大将各自带着两万五千最精锐骑士偃旗息鼓地进了太行陉与白陉,插入上党腹地去了。河内原留做总策应的剩余五万余步骑大军连夜进轵关陉北上,在狼城山背后隐蔽驻扎。白起对统率这支大军的主将桓龁严厉下令:“非老夫亲令,不得擅自驰援出击!”。看似平静的莽莽苍苍上党,历史的惊雷即将炸响,一场旷古大战终于在满目苍黄的秋日来临了。
在秦军忙碌调遣之际,赵军也在做战前的最后准备。赵括反复揣摩着战场大势,斥候反复密探,证实秦军主力集结在老马岭营垒与丹水南三陉营垒,西部沁水营垒不是重兵;秦军丹水营垒已经北进三十里,与另两道营垒隐隐然形成了三面照应,似乎只给赵军留下了上党东部的回旋地带。从赵军应对看,赵军在长平关外与丹水两岸已经集结了五十余万大军,背后又有十多万大军防守百里石长城营垒,大军退路以及与邯郸粮道的畅通是完全可靠的。在确保背后营垒的前提下,集中南路大军攻秦,态势上是进可攻退可守,更重要的是,秦军总兵力也是五十余万,与赵军大体相等。赵括以为,《孙子》又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据此论断:秦军兵力既不能包围赵军,也不能进攻赵军,更不能分割赵军,赵军利用自身灵便的攻击力,当得有机会胜出。
八月初,太阳初升,薄雾尚未消散。长平以南的赵军大阵出动了。 这是赵括的第一波试探攻势。中央步军十万,两翼骑兵各五万,总共二十万红色胡服大军,如秋色中的枫林,火红火红。二十万大军之后,是分驻长平关南北的两大营三十六万主力大军。如何投入这三十余万主力,赵括要视今日第一次攻势战况而定。赵军正面秦军营垒的大军也出动了,漫漫黑色铁骑如同遍野松林。王龁率领秦军大阵隆隆推进,阵后烟尘大起,加上薄雾遮掩,老马岭营垒完全被湮没在烟尘秋雾之中。赵括军中一将领提醒上将军,秦军后阵不清,须提防有诈。赵括豪气冲天,放言任何诈术,都挡不得雷霆万钧一击。红黑两军像潮水一样撞在一起,杀声震天,烟尘迷漫,大约半个时辰,黑色秦军开始向后逐渐退去。赵括大喜,认为战机出现,立即一马当先,率护卫千骑队席卷过去,黑色秦军在烟尘掩护下边战边退,旗帜阵形已经散乱不整。秦军虽在撤退,却是杀一阵退一阵,那“王”字大旗总是时隐时现地飘飞着。眼见又一个时辰过去,赵军虽是步步紧追,却还是无法包抄全歼这支秦军。正在此时,丹水东岸长平赵军的主力也杀到了,马蹄雷动,散乱秦军大肆呐喊:“快跑啊!赵人援军来了!”,逐渐消失在漫天烟尘之中。烟尘渐渐散去,秋日暮色之下,眼前是连绵横亘的老马岭,沿着山麓是南北一望无边的秦军营垒,苍黄的山腰旌旗招展,营垒后山谷的几座粮仓隐隐可见。赵括原本打算用20万军力试探性进攻,看到战机来了,把其余30多万赵军也投入了进来,但是战场清点,秦军阵亡的也就3万多,实际上没有削弱整个大军的实力。
赵括命令赵军原地扎营,明日继续攻敌。但是几名都尉匆匆进帐急报:山口被攻占的秦军粮仓是空仓,疑秦军有诈,秦军败退,是有意诱我军入伏!几名都尉都劝退回丹水东岸,坚守长平,寻机再战。赵括忍不住一顿呵斥,“分明是秦军不敌我军战力,如何便成诱敌?老马岭之下,我军大占优势,兵力倍敌,纵有小诈,能奈我何”。老都尉扑拜在地苦苦劝谏,“末将等追随马服君抗秦多年,又追随廉颇老将军与秦军对峙三年,素知秦军战法:不战则已,战则无退。绝不会伤亡三万余,反退回壁垒坚守不出。秦军图谋,显然是要吸引我军聚拢在此,好围而攻之”。赵括哈哈大笑,“围而攻之?兵法云,十则围之。王龁拿甚来围我?说秦军战则无退,那是遇上了廉颇与你等怯懦将军。我军正是要聚拢猛攻老马岭,纵是他要诱我,我不能反客为主?我便不能将计就计?亏了你等追随先父多年,阏与血战之胆识没有留下,倒是跟着老廉颇学了一副软骨头!”。赵括也不理会,转身忙着各营巡查去了。将近三更时分赵括刚回到辕门,斥候营总领飞马前来急报:营后河谷,八都尉一齐剖腹自杀!赵括大惊,立即上马随斥候营总领飞驰而去。河边八具怒目圆睁的尸体人各直挺挺跪坐在一张草席上,一幅大白布横在河滩,赫然八个大血字——老夫八人,绝非软骨!赵括紧紧咬着牙关跪了下去,随后骤然起身大喊:“将士们,赵括轻言,致使八位老将军蒙羞自戕。大战之后,赵括情愿一死报偿,将士们毋得寒心怯战!我军仍要大破秦军,只有大胜,才能安抚八位老将军在天之灵。”,赵括轻言、轻战已开始暴露,但是有血性、敢承担,又带悲凉的个人英雄色彩。
次日清晨,当太阳挂上山顶薄雾散去之时,赵军发动了排山倒海般的猛攻。这次赵括兵分两路:第一路二十六万大军,自己亲自统率,向西进攻老马岭;第二路二十五万大军,由副将赵庄统率,向南开进二十里,攻取秦军大将蒙骜镇守的丹水壁垒。赵括算定,即或秦军两道防线以最密集之兵力计,最多也只是五十万,自己兵力完全可两面大举施展,使秦军不能为援。白起的山洞秘密行辕,正在老马岭南端的光狼城外的狼城山。赵军步卒方阵汹涌冲上山坡,被秦军挡了下来,赵括令烧山后再攻,依然受阻。正在此时,斥候司马飞马来报:赵庄将军南线受阻,也无法攻克秦军蒙骜壁垒!南部丹水防线营垒西与老马岭南部壁垒隔河相接,从丹水东岸向东北伸展数十里,恰恰搭在太行山西麓山岭上。任赵庄大军轮番不休地猛攻,蒙骜十五万大军的营垒岿然不动。赵括第二次针对秦军老马岭和丹水防线营垒的大举进攻都失利了,急躁冒进之下,给自己身后甩下了足够大的空挡,危机已经悄然埋下。
西路南路都受阻,赵括心知无望突破秦军壁垒了,只能下令休战,后撤十里扎营,同时下令赵庄大军也向北后退十里扎营,大军重新聚拢。赵括的谋划是:明日若再不能攻陷老马岭,便原地扎营对峙吸引秦军主力,而后派出五万轻骑东出滏口陉插进河内,突袭秦军背后。暮色时分,两军刚刚聚拢,斥候营总领一马飞到急报:秦军一支铁骑插入石长城背后,切断了赵军与邯郸腹地之通道!赵括尚未回过神来,又是一骑飞到急报:秦军王陵率一支铁骑插入长平背后河谷,切断了长平大军与石长城营垒的连接。赵括强自镇静心神,若不能尽速歼灭插入的两路秦军,赵军便是大险之势:东面与赵国腹地隔绝,没有了后继粮草兵员;石长城营垒是上党赵军的总后援仓廪,一旦与长平大军隔绝,长平大军立成无本之木。赵括立即下令:前后夹击,全歼王陵嬴豹两军,打通我军通道!两路之中,以“遮绝赵军两垒”的王陵军压力最大,要承受南路赵庄率领的赵军与北面石长城营垒的赵军两面夹攻。只要南路赵军不能攻克王陵防线,石长城背后的嬴豹大军便只是一面防卫,赵军东去本土腹地的通道,也无法打通。赵庄的八万大军从南路扑来之时,石长城营垒也出动五万步军从北面压来。秦军三万步军据守壕沟营垒,王陵的山谷铁骑从营垒南北同时杀出,猛攻两支赵军侧后,北路步卒赵军被击溃,南路是步骑混编的赵军主力,怀死战之志,死力猛攻,王陵眼看要支撑不住。 危险之际蒙骜的主力大军开出营垒,在赵括大军背后发动了猛攻。与此同时,王龁主力大军也出动骑兵五万,飞驰突袭赵庄大军。长平南北四面混战,杀声震天。苦苦撑持两个时辰,赵庄大军终于溃败南撤了。生命通道的抢夺大战,赵括由此前几天的从容进攻,变成了不得不攻,不要命的进攻。生命线已不在赵军手里,赵军已成了困兽,困住自己的不是十倍于自己的秦军,而是长平周围的大山,等量的秦军只需要守住营垒,赵军就冲不出去,就得活活饿死。赵括熟知兵法,但战场形势是活的,白起利用大山挡道,硬生生就把50多万的赵军给围困住了,只要认真去体会这场战争,你会情不自禁的去设想,如果你是赵括,该怎么办?
旬日过去,长平战场的大势完全明朗了。 赵国五十余万主力大军,被五十余万秦军困在了长平河谷山塬里。赵军被困的这片山川,在长平关以南,在老马岭以东,在丹水以西,在蒙骜营垒以北,方圆数十里的有山有水有平地的上党腹地。长平战场虽则广阔,四周出口却是极少,若封死隘口出路,纵是大军数十万也插翅难逃。赵括环视战场版图,西有王龁的老马岭营垒,赵军西出河东的通道被堵死。 南有蒙骜的南线营垒,赵军沿丹水河谷突围南下的通道也被堵死。 北有王陵的北插营垒,赵军与北部后援基地石长城的连通又被掐断。 东有嬴豹插入石长城东北的营垒,东出太行山的通道整个被堵死。 就赵军目下处境而言,最可怕的不是被围,而是粮道被遮绝。赵国腹地无法向上党运粮,石长城仓廪无法向长平大军运粮,这便立见危机。赵军随身军食至多撑得旬日,石长城营垒纵是通畅,最多也是两个月粮草。如此便很明显,攻不下王陵营垒,旬日之后大军饥荒断粮。攻下王陵营垒,只能得到两月粮草周旋。 赵括没有选择的只能死战王陵营垒,聚将升帐,赵括坦荡自责,“大军失利被困,将之罪也。战不算地,拒纳良策,赵括两大错也。”赵括对着众将深深一躬,“八都尉含冤自戕,六万余将士死伤,全军陷入困境,赵括愧对三军将士。大军脱困之日,赵括自当向赵王请罪伏法,绝不推诿。我军主力尚在,但请诸位公推一谋勇之将统率全军破围。赵括自请一军死战开路,以赎罪责!”赵括本来不是平庸之辈,胆识过人,见事机敏,战法果敢,确实都是三军诸将无法望其项背的。这些久经战阵的将领们,对一个将军是否大将之才有着天生的直感,几次行令他们就看出了,若假以时日再经几次大战,此人一定是赵军最为杰出的统帅。及至赵括请诸将公推大将而自己领军死战,将军们深深被震撼了。大军主将能有如此大公胸襟,能有舍身赴死而救全军之气概,夫复何言?“拥戴大将军!统率三军,杀出血路!”聚将厅齐齐的一声吼喝。赵括随后安排用兵谋划:第一路,自己亲率十五万大军北出,轮番猛攻王陵营垒;第二路,赵庄将军率领三十万大军,同时对秦军西部南部发动猛攻,锁敌主力于营垒之中,使其不能出击。
秋高气爽的八月中旬,赵国主力大军四十余万倾营出动了。北线王陵营垒立即陷入了空前恶战,赵括将十五万大军分做三路:主力步军十万分做两阵,半个时辰一换,轮番进攻,不给王陵营垒以任何喘息之机;五万精骑两翼守候,专一截杀王陵隐蔽在山谷的突袭骑兵。战至暮色,遍野火把点燃,赵军攻势仍是一浪高过一浪,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石长城出动三万余步军喊杀攻来,秦军营垒顿时被两边的红色巨浪淹没。恰在这万分危急之时,战场形势又一次发生了骤然变化!南线赵庄大军两路出营杀向秦军营垒,西面老马岭的王龁,南面丹东河谷的蒙两路秦军也正面杀出,不想被赵军堵在营垒之内,一时战鼓大起,两军四路数十万大军在长平河谷展开了恶战。白起眼看王龁分兵6万营救王陵的秦军被赵庄拖住了,下令隐秘部署的桓龁率5万铁骑驰援石长城固守的王陵,桓龁大军风驰电掣般杀到北战场时,王陵固守的营垒堪堪沦陷之际,援军陆续杀到,待白起、王龁大军陆续杀到,情势立时大变,秦军立即反守为攻,两个冲锋便将战场推到了营垒以南。 此时天色已经大黑,赵括知道战机已失,只能号令撤军,赵军撤回了长平关以南。血战一天,眼看到手的一线生机,又在白起的精谋算计下失败了。秦军作战强悍,赵军还是过早的和强敌交手了,无论是对秦军的了解、战争的准备,都是被动应对,赵军的战力可以吞杀其他5国,但和秦军还是有差距,无论是赵括15万大军攻王陵想打通石长城通道,还是赵庄20多万拦阻驰援的秦军之战,生死转换都是瞬间之事,奈何赵军战力相比秦军确实还是差一些,两线死战都败给了秦军,整个长平对峙赵括的转守为攻就明显的是战略错误!
赵军没有打通石长城的通路,现实的问题就是要断粮了。目下全军活口三十万人,大约一半将士随身军食可保三日,有七八万人大约可保两日,有五六万人仅余一日军食,还有两三万人已经断粮,全部伤兵三日前已经断粮。反正沒粮也是死,还不如死战求生,赵括与众将商议,三日连番大战,拼死突围。一连三日,赵括三十万大军全部出动,分成两部背靠背大战:南部赵庄阻截秦军,北部赵括猛攻营垒。然则,不吃不喝不扎营潮水般猛攻三日三夜,仍然不能攻陷秦军壁垒。到了第三日深夜,饥肠辘辘却又灌得满腹河水的赵军士卒遍野瘫卧,再也无力发动攻势了。三日大战,赵军战死十万余,全部活口二十余万,人人带伤。赵括还没绝望,他想时间拖得越久,留给赵王、平原君斡旋列国合纵救赵的可能性就更大。
惊人的天赋,让他想到了《孙膑兵法》的车城圆阵,此等阵法唯守不攻,绝地之用也。次日清晨,赵军开始轮番忙碌轮番歇息,将长平城堡内所有老旧战车与可用物事都搬运了出来。整整五日劳作,一座旷古未见的车城圆阵终于巍巍然矗立在了长平大战场。被惊动的白起细看之下,感喟叹息:“若赵括此战不死,必是天下名将,大秦克星。”随即命令全军营垒坚壁防守,封堵百里之内所有隘口。赵军不出圆阵,我军不战。赵军但出圆阵,我军全力逼回,只做围困。赵军垂死挣扎,如无外援,败局已定。
赵军大营开始了度日如年的煎熬,进入九月,赵军已完全断粮了,眼看外援无望,绝望的士兵难以忍受饥饿,军营出现伤兵被食的惨状,赵括知道挺了40多天后,已到人性的最后关头,马上召集将士,杀掉战马,饱餐一顿,上路死战。次日清晨,赵军的车城圆阵全部打开,士兵潮水般涌出,“赵”字大旗下,赵括走在最前列,身后是无边无际全部步战的赵军将士,长矛弯刀一律上肩,视死如归地踏着鼓声轰隆隆向秦军北营垒压来。白起在狼城山瞭望片刻后,下令打出白字帅旗,列强弩大阵正面拦击,终于亮出了战神底色。赵括连番败仗,终于知道败在谁的手上了。白起认为赵括在坚兵之下,能绝粮防守四十六天,且大军不生叛乱,已是统军有方,也心生钦佩,只是不能养虎为患,不能给赵括活下去的机会了。秦军万千强弩齐发,赵括身中数箭,赵军又被圧回了车城圆阵,赵括临死之际,深感愧疚,对不起这帮出生入死的兄弟,要求赵军求降。次日清晨,一面写有血红的一个“降”字的大白旗高高挂上了中央将楼。二十余万赵军缓缓拥出了车城圆阵…
45.秦风低徊:无奈杀降30万,秦昭王连出昏招,六国合纵护赵攻秦,白起三辞统兵,战神赐死,范雎要走,秦陷内忧外患
长平大战,白起率领五十多万大军,铸就了一场亘古未闻的大功业,一战彻底摧垮赵国六十万余大军,斩首三十余万,受降二十余万。旷古至今,但凡兵家名将,未曾有过如此皇皇战绩,但是战场善后,却愁坏了白起。二十多万受降的赵军,要吃要喝要安置。白起请示秦昭王,秦王以战场之事,将军独自决定即可;找范雎商议,丞相觉得关中、河内、河东那一块地都不适合安置,担心受降赵军有朝一日逃回赵国,绝对是放虎归山。白起与蒙骜一合计,大家没有意见就等于给了意见,秦王的意思就是“杀”,二人也都惊了一跳。从古至今,“杀降不祥”都是深深烙印在天下人心头的一则军谚。诸多的人间争夺极限之中,战场不杀降,是最为醒目的一条。果真杀降,且一举二十余万之众,天下便会祭起天道人道的大旗,将你永远埋葬在可怕的诅咒之中,那时战神将变做万劫不复的恶魔。然则,不走这一步,君臣失和、国家动荡,后果不堪设想。白起在狼城山顶徘徊了一夜,清晨黎明时分痛下决定,召集大将们立即对赵军降卒放开干肉锅盔米酒,教他们尽情吃喝。是夜三更,没有金鼓之声,狭长的王报谷骤然燃起了漫山遍野的熊熊大火,谷中翻腾着海啸般的惨号呐喊,直到次日大雾消散,山谷终于渐渐平息下来。
十月初寒之时,白起下令秦军退出上党山地,进入河内野王驻扎休冬。白起的谋划是:野王乃秦军在河内的总后援要塞,粮草辎重极是便捷,强如驻军上党长途运粮多矣;退入河内休整一冬,来春秦军可分兵两路,北路进上党出滏口陉,南路北上出安阳,如一把大铁钳夹击邯郸,做大举灭赵的最后一战。然则,这个寒冷多雪的冬天,秦军“坑杀赵军四十万降卒(史记说法,按照秦军亡卒过半推算,60万赵军被坑杀在20多万更合理)”的消息风暴般席卷天下,各国无不惊恐变色。咸阳城没有一家特使前往庆贺,邯郸道却是车马络绎不绝,非但原本在长平大战之时拒绝援助赵国的楚国、齐国派出特使去了赵国,连从来在赵国身后捣乱的燕国都去了邯郸。 骤然之间,山东列国的脊梁骨都发凉了!反而醒悟过来要报团了。
春水化开河冰,白起正要大举北上灭赵之时,却接到了秦昭王的快马特书:大势有变,武安君立即班师。白起愤然将王书摔在了帅案之上,一声长叹:“老夫承担一错,何堪君王再错也!”良久思忖,终是下令全军班师。就实而论,秦军阵亡了20多万,举国兵力应当还有30万左右。就秦军的战力和形成的威慑,快速灭赵成功的概率很大,赵国60万大军覆灭后,剩余所有兵力只有5万左右。在这个关键时刻,就看秦昭王是否有胆识,如果秦军借长平大战之威,斡旋楚齐燕韩,施以善意,不使合纵成事,而后剑指邯郸,补偿三年对峙和秦赵大战的损失,“师出有名”,孤立赵国,迅速拿下赵国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历史的诡异在于,秦昭王和范雎都同时犹豫退缩了,忘了“宜将剩勇追穷寇”的一鼓作气,秦王按下进攻的暂停键仅仅半年多,战国形势大变。
赵国任用乐乘、乐闲为将,紧急征发新军防守邯郸;魏国信陵君复出,楚国春申君复出,齐国鲁仲连复出,以赵国平原君为大轴,正在连结合纵;山东战国都在加紧成军,预备抗秦自保。范雎奏对秦昭王,赵国虽遭大败,民气犹在。以赵国之强,一败不致全盘瓦解。更有一则,长平战罢,我粮秣空虚,士卒伤亡过半,兵员不足补充。当此之时,宜于养精蓄锐再待时机。秦昭王觉得在理,但是白起说,“天下惶惶,赵国震恐,征发成军尚且不及,何有战阵之力?列国空言抚慰,却无一国出兵力挺,谈何合纵抗秦?”秦昭王也觉得很对,而一举灭赵,那是何等皇皇功业!整个夏天,秦昭王都在章台琢磨范雎白起的各自主张。七月流火的酷暑时节,他终于忍耐不住,在一个雨后的晚上赶回了咸阳,亲自到武安君白起府邸,准备商议攻赵之事。那曾想白起竟然生病卧床了,对秦王提出的秋天攻赵,白起并不认同,半年过后,军势大变,军驻上党之时,赵国朝野震恐,我军士卒则人怀一鼓而下之心,虽只有三十余万大军,却是泰山压顶之势。大军一旦班师,士卒之气大泄,须得休整补充方能恢复。班师后出,便得以寻常战力计。如此我军纵能开出三十万大军,以赵国之力死守邯郸,我军若急切不能下,山东战国便必然来援。其时我军进退维谷,便是大险。秦昭王听得眉头大皱,认为白起太过谨慎,言过其实。相对无言,秦昭王默然去了。回到王宫,秦昭王立即急召范雎入宫,说了一番自己的再度起兵谋划,要范雎参商定夺。范雎听得云遮雾障,好容易才弄清了秦昭王谋划的来龙去脉,一时也默然了,思忖间请求大战之事最当与武安君共谋,多方权衡而后定。秦昭王自然不悦,暗自思量,已拿定了主意。进入九月,秦昭王亲自巡视蓝田大营,下书命五大夫将军王陵为大将,统兵二十万攻赵。
进入十月,王陵率领20万大军东出函谷关重新北进上党。 秦军班师后,赵军虽然无力抢回上党十七座关隘,更无力在上党全面布防,但却也迅速将石长城、壶关、滏口陉这三处通往邯郸的要塞占领了,在修复营垒城防之后驻军三万防守。王陵大军激战三场,在大雪纷飞的冬月攻下了滏口陉,大雪一停立即东进,终于在秦昭王四十九年的正月突破武安,进逼到邯郸城下。赵王与平原君亲自上城坐镇,赵国朝野一心死拼,三月之久奈何不得邯郸城。王陵终于大急,入夏后连续猛攻,丧失了将近五万人马。紧急战报传回咸阳,秦昭王大怒,决意拿下邯郸震慑天下,立即到武安君府敦请白起统兵出征。瘦骨棱行的白起没有顺从秦昭王的意见,而是力劝秦王撤军。秦军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粮草辎重难以为继,况长平杀降,天下诸侯恨秦深也,必对邯郸一力救援,其时我军危矣。秦昭王非常不悦的拂袖而去,留下木然的白起,呆呆的站着。秦昭王也不再召范雎商议,立即车驾奔赴蓝田大营,特下王书任命左庶长王龁代王陵为将,立率步骑大军北上,再攻邯郸。这年秋天,王龁二十万大军再度包围了邯郸。惊骇之下,山东战国终于出动了。魏国信陵君与楚国春申君各率二十余万大军,合力从河内入赵,猛攻秦军后背。邯郸守军趁势杀出,秦军大败溃退。后撤到上党清点兵马,竟有十余万军士伤亡逃散。消息传到咸阳,秦昭王大急,立即召范雎商议应对之策。范雎思忖一阵,心知此时秦国已无大军可调,提出派郑安平带领蓝田大营最后两万多铁骑驰援接应王龁,能攻赵则攻,不能攻则退回河内野王设防。郑安平率秦国最后的2万铁骑,从河内安阳直插邯郸,不想一过安阳,被正在回师的邯郸守军与信陵君大军迎面包抄,围困旬日,郑安平率军投降赵国。 倏忽两年,大势急转直下。 原本赫赫震慑天下的秦国,顷刻之间大见艰难。秦昭王与范雎昼夜周旋,亲自到函谷关坐镇,派出函谷关守军接应王龁十余万大军班师,方才松了一口气。刚刚喘息方定,又有快马急报传来:信陵君春申君统率六国联军攻秦!河内郡与河东郡岌岌可危!
王陵兵败,白起是预料到的。王龁大败,却大大出乎白起预料。出乎意料处,在于魏国楚国同时发兵,那个销声匿迹多年的信陵君魏无忌,竟然盗取兵符,力杀大将晋鄙而夺兵救赵。如此看来,山东六国确实是将秦国看做亡国大敌了。当此之时,秦国便当稳妥收势,先行连横分化六国,而后再图大举,何能急吼吼连番死战?白起实在不明白,素来以沉稳著称的秦王,如何在长平之战后判若两人,一错再错还要一意孤行?正在白起忧心忡忡之时,范雎却登门拜会了。范雎其实是代表秦王来请白起出山领兵,统军出战六国联军,秦国河内、河东眼看要失守了。白起深知王意,但从秦国存亡计,秦军新败,目下举国只有二十余万大军,九原五万、陇西两万不能动,东路只有十余万步骑了。河内河东,纵横千里,联军四十余万,秦国十万大军疲于奔命也放不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白起统军也是无用,如今之计,只有放弃河内河东,尽速退防函谷关,而后分化六国,待兵势蓄成再相机东出。白起拒绝了范雎代传的王命,秦昭王终于忍无可忍了,在他看来,只要白起出战,六国联军便是一群乌合之众,定然一举战胜立威。两次攻赵,你白起拒绝统兵还则罢了,毕竟是长平班师本王也是错了。然则,如今六国合纵来攻,大秦国难当头,你白起祖祖辈辈老秦人,一世为将,此时拒绝王命分明便是于国不忠,是大大悖逆,若不惩治,国何以堪?秦昭王召来长史,咬牙迸出了一道紧急王书:“罢黜白起一切职爵,贬为军卒,流徙阴密。”白起早就料到,该来的终归会来,自己不逃避,坦然的接过老内饰奉命送达的王书。旬日之后,和白起出生入死的将士联名上书到了咸阳宫,血书二十四个大字:“白起无罪,白起大功,战不当战,三败溃军,复我大将,固我河山!” 当这幅黑紫暗红的大布长卷在正殿拉开时,秦昭王默然良久,随后命长史下书三军:战不当战,本王之失也。三军将士,忠心可嘉,人各晋爵一级。转身又对司马梗道:“国尉立赴函谷关,撤回大军于关外构筑营垒,全力防守六国联军。” 没过几日,函谷关传来急报:信陵君春申君四十万大军猛攻,激战三日,函谷关外营垒失陷,司马梗率十万大军撤回函谷关防守。与此同时,又有司马梗密报传来:三军将士依然呼吁武安君复位领军,请秦王三思。秦昭王思谋过日,亲自拟就一道王书,立即派老内侍带五百甲士下书武安君府:着老卒白起,当即出咸阳赴流刑之地,不得延误。秦王稷五十年十一月。一代战神,洞悉战场如明照烛,料敌如神,如今自己最后的日子也将来了,白起不在乎自己生日,依然惦记秦国危亡,恳请老内侍转告秦王:立即换将,司马梗无战阵之能,只堪粮草军务;蒙骜稳健缜密,可为上将军保得不败。
白起坐着牛车,奉王命哐当哐当的出了咸阳,来到了西出咸阳第一亭杜邮,彤云密布,寒风呼啸,白起安静的坐着,他在等最后的一道王命。牛车后面传来沉雷般的马蹄声,老内侍及一个千人队赶到,老内侍抖抖地双手捧上镇秦剑,肃然大拜在地。一千骑士与押送步卒,也一齐在大风中跪倒了。” 白起哈哈大笑:“赵军降卒,老夫还命来也!”锵然抽出长剑,倒转剑格猛然刺进小腹。
秦昭王立威,泄恨,赐死白起,可惜了千古名将。秦昭王亲政后,严格来说长平大战之前还是可圈可点,在范雎和战神白起撑持下,远交近攻,秦国实力有所增长,关键是有效的打掉了自己的竞争对手赵国,奈何长平大战后,连出昏招,还一意孤行,彻底忘记了答应母后要听取白起的谋划,善待白起,最后一怒之下竟然赐死白起,大秦的铁壁江山,大部分扩张都是白起夺来的,夺楚夷陵、楚西,夺魏河内,夺韩河东,夺赵上党,全歼60万赵军,如此煌煌功业,也终不得善终,只能说秦昭王离大贤的君王还是有差距,远不如其祖父秦孝公,也不如赵武灵王赵雍,甚至连齐威王田因齐也比不上。但是天佑秦国的是,总会不断冒出能才大将来加持秦国,使得强悍的战车始终没有偏离方向。
白起之死,犹如一场寒霜骤降,秦国朝野立时一片萧疏。郿县八乡十万庶民,悉数聚拢白氏故里之外,外加关中老秦人,原野之上人海茫茫麻衣塞路,秦昭王与范雎商议一番,派出国中十三位世族元老做秦王特使,赶赴郿县“以王侯礼仪”为白起送葬,安葬在五丈塬。开春之后的清明前后,整个关中都在凭吊白起,几乎县县都立了白祠,比任何一代秦王的葬礼都要声势浩大且连绵持久。秦昭王杀白起不久,范雎也提请辞官书,自己举荐的两位恩人,一个救命的郑安平,已降赵,一个引荐给秦王的王稽,擅自把南郡八县割给楚国,也被灭了三族。按秦法定则:官员大罪,举荐者连坐,范雎的丞相一职实在做不下去了。但对于秦昭王而言,范雎的重要远远大于白起。秦昭王可以没有白起,但是不能没有范雎。白起是国家干城,却不是君王可以随心所欲使用的利器。范雎则不然,既有长策大谋,又有认人之长,绝不会如白起那般老牛死顶。秦昭王从来没有想到过罢黜范雎,立即宣召范雎入宫。秦王面对范雎只字不提辞官之事,反而要求范雎查勘十一位王子,选一立储,而后兼领太傅教导太子。范雎比秦昭王小13岁,秦昭王要求范雎在新君定国之后,才允许辞官。范雎实在是不能再执意提辞官之事了,只有唯唯领命去了。
一年多的多方查勘考校,范雎大体有定。进宫禀报秦昭王:安国君嬴柱为太子,虽非我王大才神明,却也绝非低劣无能。其妻华阳夫人原本楚女,没有生育,人言当家者,全然家事也。太子年近四旬,些许小病原是寻常,也不是常卧病榻之辈。此三者,不当大碍也。其余十位王子,论体魄倒是多有强健者,论才具品格,却似皆在安国君之下。更有根本处,诸王子之子共百三十二人,却无一出类拔萃者。相比之下,安国君二十三子十三女,却有三五人尚算正器之才。老臣思忖:子辈皆平,当看后。安国君后代有风云之相,似不宜轻废。臣言观之三五年,原是多方考察,为安国君妥当立嫡之意。秦昭王很是满意,君臣难得对饮一夜,曾经轰轰烈烈的助推秦国国力扩张到顶峰,不曾想长平大战后2年多时间形势巨变,秦国又缩回了函谷关,夺得的魏韩赵之地又还回去了。秦昭王久久长叹:“内无良将,外多敌国,本王何其多忧也!” ,一副好牌被秦昭王打的稀烂,胜负手在君王的一念之间,战神白起功高盖世,因为不听话可以赐死,范雎为报私恩,两次举荐皆是乱国、祸国之人,但秦昭王为一己私好,可一忍再忍,秦国骤然陷入低谷,秦昭王的误判和错误决策是最根本的原因。范雎因举荐失误,如芒在背,寻找才士替代自己这个丞相是必然之举。如果不是秦国根基尚在,六国合纵决心不够,秦国就真的有大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