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三年,我去福州学习金银首饰加工。当年十月份,我正式在青年路上开店。最初,石膏模具和加工器材都得跑福州进。跑福州路线,第一站是先坐汽车到三明或者永安(走南昌也行),住一天,再转火车到福州;福州停留,用一二天时间采购完需要,然后原路返回。人辛苦不说,时间耽搁不少,钱也多花出去。关键,石膏模具是易消耗品,补充往往不及时。后来,很不错!到年底的时候,就有一个林姓福建人上门推销他的石膏模具,以及所有与金银加工有关的材料(包括银子 以及加工产品,金子在当时是银行管制,不敢放置)。
林老板在红旗旅社二楼租二间房子,摆放各种工具(石膏模具最多)和材料。月租金是二百二十元,长期在家守候,日夜不关门。一楼有旅社电话,必要时可以送货上门。 其实我后来才知道,所谓林老板是三兄弟,一个负责从福建进货,一个负责在赣州市和下面县城推销产品,长期住旅社的是老三:一个阳光又帅气的年轻小伙子。后面在赣州找了老婆,并且生了个儿子。 于是,我就与福建人有了更多接触,喜欢与他们打交道。
很快,我又发现好多福建同行。
如福建陈姓二兄弟,在文清路上侧面的巷子里(上图),开有一家小的金银首饰加工店;还有的,如下图在民居里摆上一张桌子,做金银来料加工。陈氏二兄弟在一九九四年,一天卖出黄金首饰二百克(全部自己加工),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开始干活,晚上十二点才收工;一年下来,赚了四十几万,在文清路买了二百平方的大店面。在民居里干活的某师傅,就比较倒霉;没有本钱,没有执照(当时赣州全部只发行十八家),经常面临被收缴工具和材料的危险。后来,手艺被房东偷偷学会,把他赶了出去。不管怎样说,我佩服他们的能力,可以四小时加工一条三克的水波纹金项链;我的水平,是八小时加工完十克的金项链,三克的根本做不了。
如今,他们早都华丽转身,认不出曾经的模样。 与此同时,其他福建人,也是
活的潇洒自如,有模有样。与最初进赣州相比较,天差地别。他们的产业涉足房地产,海鲜批发,开医院等等,不细介绍。 回归最早认识的林家三兄弟,老三结婚生了个儿子不久,就出了车祸死了;一个哥哥在后面得肝癌,也很快去世;剩下的一个,没有了心情待在赣州,回了老家。 二千年的时候,我在东桥路发现了林家老三的老婆。她又做起金银加工工具与材料买卖。只是,现在金子不再是国家限制,可以随意销售。金原料变成了产品,各种都有;戒面不再是人造锆石,而是真正的翡翠。但是,男主人变了,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赣州人。 呜呼哀哉!逝者如斯夫?生活中的你我,无论是赣州人还是福建人,与时间共勉。清明送上一支花,送给曾经与我们有缘的同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