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于凡诺
一
在极权社会下,极少数权贵占据最多的社会资源,过着花天酒地,无法想象的纸醉金迷般的生活。
而广大的社会底层,无数人通过竞争极少数的社会资源存活。一般的平民百姓为了活得好一点,要么挤破脑袋成功跃迁上去成为统治阶级的一员,要么成为统治阶级的帮凶(或者与之合作)。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至于仍然停留在社会底层的普罗大众,为了继续活下去,除了老实巴交眼睁睁被欺负宰割,要么铤而走险,要么坑蒙拐骗……。
这几天,读《水浒传》,似乎从极有代表性的王婆身上感觉到了作者施耐庵想说却没有说的话,顿时感觉到一种彻骨的冰寒。
实际上,纵观《水浒传》,王婆其实是一类人的代表,是底层人物悲剧命运的典型代表之一。我们过去快意恩仇,往往忽略了她自身的悲剧意义。
首先书中有好几个王婆。
例如,林冲家,隔壁是王婆。
林冲娘子听闻林冲喝酒晕倒时,就是连忙央间壁王婆看了家,跟那汉子去了。
宋江身边也有一个王婆。
宋江转回头来看进,却是做媒的王婆,引着一个婆子。
潘金莲家间壁也住着一个王婆。
武大买了些酒肉果品归来,放在厨下,那妇人道:“何不去叫间壁王干娘安排便了”武大自去央了间壁王婆,安排端正了,都搬上楼来,摆在桌子上。
其次,相比较而言,这些个王婆即是当时的社会现实,又都有一定的底层暗喻意义。前边几个王婆只是一个没有深入挖掘的辅助过场的人物,潘金莲家隔壁的这个王婆便是探讨的重中之重。
二
几两银子就被收买。
西门庆收买王婆的过程,写的非常清晰。
其实算了算,西门庆最初就仅仅是给了王婆一两来银子,还言明了是做茶钱的。
然后许诺王婆说得这件事成,便送十两银子与她做棺材本。
同时说等王婆儿子归来可以跟他。
一两来银子的现金加上十两银子的空头支票,再加上给她儿子谋个出路的暗示,王婆就彻底开始沦陷了。
王婆的内心底,
甚至潜意识就是从西门庆身上多挣些钱。
“这个刷子踅得紧!你看我着些甜糖,抹在这厮鼻子上,……且教他来老娘手里纳些败缺!”
婆子暗暗地喜欢道:“来了,这刷子当败!”
三
王婆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他的情况施耐庵介绍不多。但是有一点非常明确。
王婆茶坊的营生很困难。
我们都知道王婆家是开茶坊的。然而,她家卖茶,王婆自述,叫做鬼打更。三年前六月初三下雪的那一日,卖了一个泡茶,直到如今不发市,专一靠些杂趁养口。
开了茶坊,却三年只有一桩生意。这叫人怎么活啊。
这里蕴含着浓浓的悲剧意识。
在底层生活过就会有一种彻骨的体验。
当然至于为什么不撇了茶馆重新做别的生意? 具体原因已经不得而知。
她自述“老身为头是做媒,又会做牙婆,也会抱腰,也会收小的,也会说风情,也会做马泊六。”
简单说要么是不会,要么是不屑于。
四
紧接着,王婆说出了潘、驴、邓、小、闲五大条件。
第一件,潘安的貌;第二件,驴的大行货;第三件,要似邓通有钱;第四件,小,就要绵里针忍耐;第五件,要闲工夫。此五件,唤做潘、驴、邓、小、闲。五件俱全,西门庆所托之事便获着。
然后筹划了把这件事情从一分做到十分的详细计谋。
等到事成后,
及时闯入强迫双方,“若要我饶恕,你们都要依我一件事。”
对于潘金莲,王婆威胁:“每日不要失约,若是一日不来,我便对你武大说。”
对于西门庆,王婆重申并强调:“这十分好事已都完了,所许之物,不可失信。你若负心,我也要对武大说。”
作为典型的人性劣根性的展现视角之一,王婆唯利是图的本性开始暴露无遗。
然而更丑陋更极致的还在后边。
紧接着她与西门庆和潘金莲筹划毒死武大郎。
然后西门庆取砒霜,潘金莲下药,王婆收拾死尸,简直一气呵成。
从她心态之沉稳,捻碎砒霜处理尸身动作之熟练,尤其是那一句“大娘子,我教你下药的法度。”
令人毛骨悚然,这是第一次吗?
一步一步把王婆身上劣根性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五
王婆的结局,
凌迟处死。
可以说下场异常凄惨悲凉。
然而细思极恐的是,
对于即使被判处剐刑的王婆,虽然大家皆大欢喜,然而实际上,她的儿子至始至终都没有出现。这是不是会是另一种社会隐患呢?鉴于她的状子被审理官员们改动不少,如官吏们商议把这人们招状重新做过等等,我表示深深地担忧。
事实上,越来越长大,
我才发现
人性很脆弱,
也越来越领悟到《水浒传》更深层的含义。
生命存活的压力下
底层的人,更是备受折磨,人性因此极容易变异成为非我。而且倘若引发这一系列罪魁祸首的社会问题没有解决,
这个社会还有那么多王婆,能杀尽吗?
人性是会变的,
尤其是在一种变态的社会高压之下,人性都在慢慢变异。因此,不仅仅是王婆,每一个现实中的人也都有可能走向一条恐怖的不归路,只是概率而已,或者说只是我们无从知道究竟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发生在谁身上罢了。
欢迎购买本人专栏图书《三十六道爱情难题》,助你爱情幸福,婚姻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