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国防大学教授、沂蒙精神研究“泰山学者”公方彬
因为作为访谈嘉宾出现在纪录片中,所以许多网友在观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国家记忆》播出的3集纪录片《红色沂蒙》后发来赞语,更有朋友电话交流观后感,有些分析很中肯,亦能点出纪录片成功的主因。
许多人认为,同类型的纪录片很多,但此片多有超出,最重要的是沂蒙精神是一个富矿,极富感染力与现实意义。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产生的大量精神产品中,辐射力最强,覆盖范围最广,无出沂蒙精神其右者。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存在两个维度,一个是围绕党的神经中枢生成的精神,从红船精神到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另一个是党的思想理论灌注于人民群众后,觉悟起来的人们实现了二次精神突破,包括个体的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群体的沂蒙精神、航天精神。
因为沂蒙精神涉及到党与人民群众生死与共的血肉关系,而奠基着中国的政治基础。这也是我们在讨论党执政地位和执政能力,特别是回答为了谁和依靠谁的问题时,沂蒙精神是不可或缺的要素,有着极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作为历史纪录片,遵循了规律就能够产生优秀产品。
其一,编导紧盯着生成沂蒙精神的那块土地,同时又注意将局部纳入全局,实现了相互关照,有利于深化认识和拓宽观众视野。或者说是把沂蒙地区的战事与华东地区乃至更广阔背景融入一体,作广泛交待,既坚持聚焦沂蒙,又保证让观众全面理解大半个世纪前那场波澜壮阔的革命战争过程中的种种关系,这种全景式描述有利于理解沂蒙精神内含的博大。
又是上述原因,善思者完全可以从沂蒙精神内在品质中感悟更多,包括延伸于中国共产党领导整场革命,回答清楚许多基本问题,比如,党是怎样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由此取得革命的胜利?因为一些鲜活事例已经作出一定意义上的回答,就如片子里的歌谣《谁养活了谁》,由此便很好地理解了共产党如何发动群众,启发其阶级觉悟和斗争精神,进而理解党和所领导的军队的力量之源。
其二,编导善于抓住沂蒙精神的一个重要特征,也就是情理交融,以情动人。革命战争年代沂蒙人民给全国人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是爱党爱军,并且有一个个动人心弦的故事,沂蒙红嫂,支前六姐妹……,还有那流传甚广的《支前民谣》:“最后一碗米,送去作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亲骨肉,送他上战场。”当片子把这一个个喻理于情的故事表现出来,观众必然在感动中受到教育。
当然,这里同时强调的是,这种片子内的情是与片子外的情实现了高度关联。感人心者莫过于情,但感动别人前自己先被感动,当片里片外共同接受崇高精神洗礼,片子便无不成功之理。这一点《红色沂蒙》的编导们做到了,在采访过程中笔者与其交流,他们不止一次地向我表露对沂蒙精神的高度褒扬,并且是带着感情。假如说我谈沂蒙精神与自己作为沂蒙子弟深受颐养有关,那块土地之外的人的感情和感动,意味着他们的制作过程中是情感与思想的融入。
其三,讲清史实与关照现实高度统一。重视历史不限于强化记忆,而是以史为镜,以史为鉴,启示当下,指引未来。那么,选什么素材便反映出制作者对时代脉动的真切感知和准确把握。沂蒙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所创造的所有精神中最具广泛性,并且高度关照现实的精神。换言之,央视和临沂市委宣传部基于职责与使命感,努力挖掘富于时代价值的精神品质,并且找到了切入点和突破口,实现了精神品质与时代脉动的契合,保证了历史价值的现实发挥。许多学者和当事人后代,抑或具有佐证能力的人们参与到叙事中来,也是保证故事感人,道理服人的基本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