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纪委监委帮扶的古浪县地处深度贫困地区。2012年以来,古浪实施生态移民“下山入川”工程,现已开工建设黄花滩移民区12个移民点和绿洲生态移民小城镇,6万多贫困群众搬进新房。
养殖、种菜、开店、打工……移民区里,人们摆脱贫困的方式不一而足,但“生活在一天天变好”,则是他们共同的写照。我们选取了三户人的脱贫故事,他们的故事并不曲折复杂,但在简单、真实中,有着向美好生活奋斗的力量。
一滴水能映射整个阳光。正是千千万万普通人的脱贫故事,才汇聚成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历程。
谷中明(右一)和爱人在为上小学的孩子包书皮(资料图片)
“脱贫路上,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崭新的楼房,新栽的花木……置身黄花滩绿洲小镇,跟城市的现代化社区没什么两样。
这里却是地地道道的乡村,住着两万多人,一年前他们还生活在古浪南部贫困的大山里。
40岁的谷中明是小镇一员,住在2楼,新家面积约100平方米,客厅宽敞明亮,沙发、茶几是新买的,最引人注目的是靠墙位置的55英寸大彩电。厨房里,电磁炉、微波炉等厨具一应俱全。
“我们家祖祖辈辈生活在山里,是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才让我们过上城里人的生活。”谷中明乐呵呵地说,“现在做饭没有烟熏了,喝水不用去挑了,出门也不用看老天爷眼色了。”
谷中明老家在黑松驿镇小坡村,海拔约2600米,由于环境恶劣,村庄纳入整体搬迁。2016年,各级干部就开展搬迁动员。谷中明的家是2010年盖的砖瓦房,因为地基没打结实,墙体开了口子,他家有2亩水浇地,4亩靠天吃饭的山地,种大豆、土豆,家庭收入主要靠谷中明打工,在公路工程上干体力活。
在小坡村,谷中明也算见过世面、熟悉外界情况的人,但对搬迁,他一开始还是难以接受。
“毕竟世世代代都生活在村里,突然去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有点想不通。”谷中明说,除了感情和观念因素,大家更担心的是,会不会从一个穷地方搬到另一个穷地方。
为打消村民顾虑,从小坡村帮扶单位甘肃省纪委监委到村干部,不断向村民宣传政策,还组织村民前往绿洲小镇参观。谷中明记得,他跟大家第一次参观是2017年10月,那时小镇还是一片工地,看了没啥感觉。2018年年初和夏季,又去参观了两次,绿洲小镇越来越有模样,优美的环境令人神往。他们还参观了已经建好的移民点,看到人们日子过得红火,谷中明的观念发生了转变。2018年10月,他和其他搬迁村民领到了新房钥匙,开始装修,今年2月入住新居。
“这栋房子我只掏了1万元,其他都是党和国家补助的。”谷中明说。
让谷中明高兴的事远不止住上了新房子,比如女儿原来的学校很破旧,班里只有3个学生。如今孩子在明亮的新教室里上课,班里有40多个同学。
最重要的还是有了致富门路。谷中明自己建了一座日光温室,造价6.98万元,自己只掏了1.7万元。他还流转了别人9座大棚。大棚里水肥一体机、地膜、滴管设备,也是通过项目帮扶建起来的,没掏钱。今年,大棚先是种了一茬西红柿,现在种的是韭菜,已经上市。
各级帮扶部门对谷中明给予了大力支持。驻村帮扶工作队中有一名队员就是农技人员,移民区还有产业办,他们都对包括谷中明在内的种植户给予帮助,有时还协调县农技中心技术人员下来传授技术。
“今年是我第一年搞大棚种植,没打算挣多少钱,但我有信心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靠这些大棚过上好日子。”谷中明豪迈地说:“脱贫路上,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古浪绿洲生态移民小镇的一个居民小区(资料图片)
“过上安稳日子,就是幸福的事”
47岁的陈立勋,原本对生活充满绝望,但现在日子开始滋润起来:住上了砖瓦房,开了一个小卖部,去年还结了婚。
陈立勋老家在黑松驿镇小坡村四组,小坡村过去是一个交通不便的村庄,陈立勋家又住在村里的半山腰,家门口是羊肠小道,“碰到雨雪天,进不来也出不去。”
2002年,陈立勋出了车祸,失去左小臂。正值壮年的他,深受打击,干不了繁重农活,也难以外出打工,生活陷入困顿。
谈起过去的苦日子,陈立勋感慨不已: “那时我看不到生活的希望,家里本来就穷,我不但帮不上忙,还成了累赘,这种难受劲儿只有自己知道。”
转机发生在2017年年底。陈立勋和一些村民搬到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生平第一次住进砖瓦房,不仅新房没花钱,连沙发、茶几和床都是配套好的。
新房带来好心情,陈立勋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他决定自己干点事,给社会减少点负担。他在院子一侧盖了一间房,当作小卖部。院子也加了顶棚,辟出一块地方卖蔬菜,一天能挣三四十元。他家还入股了当地扶贫车间1万元,预计每年有1000元分红。
陈立勋家是低保户,另外他每月还有残疾人生活补贴。
“日子过得仍然有点紧,但比过去不知道好多少。能过上安稳、踏实的日子,对我来说就是最幸福的事。”陈立勋说。
次仁德吉和丈夫冯政在客厅里(资料图片)
“没有一天闲着,但过得很充实”
见到次仁德吉时,她正和丈夫冯政在侧院忙着给前来买土鸡的村民杀鸡。“今天已经卖了12只,比平时多一倍。”次仁德吉一边说着,一边熟练地拔鸡毛、清理内脏。
32岁的次仁德吉是西藏聂拉木县人,黝黑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十多年前,她嫁到古浪时,不适应这里的饮食习惯,也听不大懂当地的话,此外感到最难受的是生活环境之差。那时,他们家还在横梁乡横梁村,这是一个闭塞的小山村,大多数村民住的是土坯房。
2012年,次仁德吉一家搬到西靖镇感恩新村,这是古浪“下山入川”工程完工最早的一个生态移民点,地处平坦的川区。次仁德吉一家的生活从此发生了改变。
感恩新村共918户4416人,来自古浪南部山区11个乡镇,每家有一个正院和侧院,正院居住,侧院放杂物。
“这里条件比原来的村子好多了,走路好、就医好、上学好、吃水好,家门口有水泥路,村边是沥青路,去哪儿都方便得很。”次仁德吉说。
搬到新家,次仁德吉和丈夫谋划起新生活。经过一番考察,他们在5年前决定搞暖棚养殖土鸡,前两年处于摸索阶段,没挣到多少钱。随着养殖技术的熟练,第三年开始见到效益,去年挣了三四万元。今年行情一般,已经出栏四五千只。次仁德吉看得开:“但毕竟养了这么多年,技术和经验都有了,不至于亏钱。我自己要坚持住,行情总会有变好的一天。”
次仁德吉的家是村里的一个普通小院,不大,干净。客厅里,沙发、茶几、电视、冰箱齐全,还有淡淡的藏香味。
次仁德吉很知足于现在的生活:孩子在当地上学,平时她忙着操持鸡舍,丈夫利用闲暇时间打工,能挣一两万元。从去年开始,他们在横梁村的山地也有了退耕还林补助。
“现在没有一天是闲着的,有点累,但过得很充实。”次仁德吉说,去年年底她把父母从西藏接到家里住了两个多月,这是两位老人第四次来了,看到女儿家生活一天天地变好,两位老人放心地返回了西藏。(甘肃省纪委监委 王衡 文/图 || 责任编辑 王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