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西蒙
2009年上映的历史剧《郑和下西洋》由罗嘉良、唐国强主演,全剧共59集,可谓史诗级大作。郑和下西洋是历史剧的常见题材,但如此浩繁的编剧内容、长河式的叙事,在几十年来的历史剧里还是首次。于今看来,历史剧《郑和下西洋》在叙事能力、制作水平上仍有可圈可点之处。更重要的是,它呈现出历史正剧的一种经典叙事方法——以国家话语主导的各种微观叙事。
电视剧《郑和下西洋》剧照
历史正剧想活得广泛的受众,其实并不容易。在泛娱乐化的影视市场上,历史正剧本身具备的严肃性甚至官方色彩,很可能不如娱乐色彩浓烈的影视作品更有市场。如果过于追究历史的真实性和细节,会不会牺牲作品的观赏性?毕竟,历史剧不只是学者研究的对象,更应该成为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作品。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历史剧《孔子》《司马迁》等作品,对历史真实细节的追求达到了无比精准的地步。虽然让观众过足了瘾,但从今天的视角来看,其市场传播性与讨论空间仍然有限。《郑和下西洋》吸取了之前历史剧创作的经验,同时采用各种微观叙事来增加作品的可观赏性。
首先,从内容裁剪上,《郑和下西洋》花了三分之一的篇幅来讲靖难之役前后的故事。朱棣从燕王到永乐皇帝的身份变化过程,以及明朝宫廷内外的权力变更历程,都得以完整呈现。有观众认为《郑和下西洋》严重偏题,花了大量篇幅讲与郑和航海无关的事情。但笔者认为,这样的设置,实属必要。一方面,郑和早年经历及其与朱棣的关系,必须在航海之前呈现出来,而且郑和航海计划得到了朱棣的全力支持。如果没有历史背景的交待,航海故事也会显得单薄乏力。另一方面,相比讲述“大明国威”的和平航海故事,观众很可能对斗争更激烈的靖难之役更感兴趣,更何况其中还包含着建文皇帝朱允炆下落之谜、方孝孺被“诛九族”之谜等民间热衷的故事。提升靖难之役的叙事比重,也让《郑和下西洋》的内容更饱满,更有吸引力。
再者,《郑和下西洋》在历史主线叙事之外,尽量增加了个人情感叙事。之所以说“尽量增加”,是因为郑和的航海故事很难与情感戏有联系。剧中,郑和在小时候就是朱棣燕王府里的一名宦官,后来成为朱棣的心腹,登上大明宝船,成为掌控大明船队的航海家。这样的身份和经历,很难像其他历史剧一样,通过杜撰一些女性角色,赋予男主角一些情感戏,甚至代入当代人的情感诉求。但《郑和下西洋》中也有少数女性角色,也有十分微弱的情感戏。比如,剧中有个叫宋莲芯的女子,可谓郑和的红颜知己,多次帮助郑和脱险。但两人的关系也只是亲密无间的友人,或者说是亲人,没有更进一步,这是符合伦理常识的。适度的情感戏丰富了剧中郑和的形象,使他的内心世界得到更多呈现,这样的表达还算克制、严谨。
更耐人寻味的是《郑和下西洋》中国家话语的表达与变化过程,毕竟“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任何历史剧都会有当代视角的投射。郑和下西洋,既是中国古代史上扬眉吐气的时刻,也有一些让今人扼腕叹息之处。
事实上,《郑和下西洋》的拍摄时间,大致在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时。2005年,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被官方媒体反复强调,各种官方和民间纪念活动也陆续展开。2006年,一部名为《大国崛起》的纪录片迅速走红,讲述了从葡萄牙到美国等大国的崛起之路。与那些西方强国一样,中国要真正崛起,需要更加重视海上政权,努力发展成为一个海洋强国。正是在这种民间情绪与官方叙事的互动中,《郑和下西洋》有了一番启迪现实和昭示未来的意义。不只是文艺手法上的呈现,更是一种“大国崛起”式的国家话语的呈现。
不论是在剧中,还是在真实的历史上,郑和船队都是以爱好和平、传播文明著称的。尽管一直有人遗憾郑和没有像后来的哥伦布一样为本国开疆拓土,但这是古代中国对“天下秩序”的信心而产生的必然结果。在儒家伦理、朝贡制度的影响下,古代中国对维持自己“天下共主”的重视,远胜于对远方未知世界的探索。至于一些荣耀与遗憾,至今仍被铭记与诉说。(黄西蒙)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诚邀您围绕文艺作品、事件、现象等,发表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评论意见。文章2000字以内为宜,表意清晰,形成完整内容。来稿一经采用,将支付相应稿酬。请留下联系方式。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投稿邮箱:wenyi@gm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