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有几个人物,从没正式出场却至关重要。比方皇帝、太上皇以及老太妃。贾家的兴衰荣辱都与这三个权力大人物有关。本文说一下老太妃,她的死代表贾家好日子一去不复返,彻底走上毁灭之路。
第五十五回,贾家盛大的新年一过,就发生了两件事。一件是王熙凤小产,一件是老太妃生病。这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命运在这一刻将她们捆绑在一起,不得不说带有强烈的暗示。
(第五十五回)且说元宵已过,只因当今以孝治天下,目下宫中有一位太妃欠安,故各嫔妃皆为之减膳谢妆,不独不能省亲,亦且将宴乐俱免。故荣府今岁元宵亦无灯谜之集。
刚将年事忙过,凤姐儿便小月了,在家一月,不能理事,天天两三个太医用药……谁知凤姐禀赋气血不足,兼年幼不知保养,平生争强斗智,心力更亏,故虽系小月,竟着实亏虚下来,一月之后,复添了下红之症。他虽不肯说出来,众人看他面目黄瘦,便知失于调养。
原文将老太妃之病,说的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极其重大。若只是“一位太妃欠安”,绝不会如此郑重其事。不但各妃嫔都“减膳谢妆”,不能省亲,更是连宴饮都省略,只为“太妃”祈福。这起码说明两点。
一,太妃在后宫极有地位。后文说她“薨了”时,用了“老太妃”称呼,证明她绝非太上皇妃子,而是太上皇长辈。且极可能与太上皇有养母之谊,否则不至于如此重视, 生前死后的规格隆重堪比太后。
贾家从宁国公、荣国公开始,正经只传了三代。如果老太妃是太上皇的长辈,就是宁荣二公一代人。作为宁荣二公那一代功勋的皇室见证人,她要比贾母看焦大还要客观。就像贾母看赖嬷嬷一样,有感情。
贾家与皇权渐行渐远的原因是因为老皇帝死后,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帝没经历当年历史,不记得贾家为之的付出。看到的都是贾家缺点。
老太妃这一病倒,见证四王八公历史的人倒了,靠山也到了。皇帝与他们相看两厌倦,自然就顾不得往日情分,纯以利益之争。否则贾家世袭功勋之臣,何至于抄家。
二,皇帝极其反感妃嫔省亲,借老太妃生病,暂停省亲之事。再想重启,几无可能。
从中也透露出贾家之前修建大观园迎接贾元春省亲,是多么错误的一件事。与皇帝意见相左,他们不被抄家,谁抄家!
那么,老太妃生病,为什么偏偏与王熙凤流产联系起来呢?这也是曹雪芹的重要暗示。
贾琏是下一代荣国公爵位继承人,王熙凤作为嫡长孙媳妇,延续荣国公嫡长房血脉极其重要。可王熙凤这次流产,失去的是一个儿子,对王熙凤和嫡长房来说是致命打击。
(第六十一回)平儿道:“……况且自己又三灾八难的,好容易怀了一个哥儿,到了六七个月还掉了,焉知不是素日操劳太过,气恼伤着的。如今乘早儿见一半不见一半的,也倒罢了。”
贾琏作为嫡长孙,必须有儿子。荣国府也必须有嫡长一脉嫡亲传承,对儿子的渴望全部都扛在王熙凤身上。任凭王熙凤再要强,没有儿子也让她抬不起头。
第二十八回贾元春端午节赐节礼给王熙凤的锭子药,就有必定生子之意。从贾元春、贾母、贾赦邢夫人到贾琏,乃至于所有贾家人都盯着王熙凤的肚子。可明明已经六七个月大的儿子竟然流产了,这份打击太大了。
更要命的是,王熙凤这次流产伤了身体,使她患上下红之症。再想生育的希望极其渺茫。事实上,终王熙凤一生,这也是她怀的最后一个孩子。荣国府嫡长一脉起码在抄家前是绝后了。
老太妃生病不久死去,代表贾家老臣荣光的最后散去。王熙凤流产,荣国府嫡长房“绝后”,代表末世真正到来。不久贾家抄家,一败涂地。
曹雪芹有意将老太妃生病和王熙凤流产失去儿子结合起来,就是强烈的暗示:贾家完了。
《红楼梦》从第五十五回开始,有喜剧色调进入悲情色调,贾家此后再无一件好事。以至于《红楼梦》108回的说法,并不是没道理。老太妃生病是整部书的分水岭。
文|君笺雅侃红楼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80回本 ;
《红楼梦》程乙本·启功校订;
《红楼梦》绘全本·清·孙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