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教育创新峰会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共同发布《面向未来: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研究报告。报告以包括中国在内的24个经济体和5个国际组织的21世纪核心素养框架为分析对象。结果显示,最受各经济体和国际组织重视的七大素养分别是:沟通与合作,信息素养,创造性与问题解决,自我认识与自我调控,批判性思维,学会学习与终身学习、公民责任与社会参与。
当今世界是信息时代,无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均和信息息息相关,难怪信息素养要列为核心素养,并且位列第二。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如何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做到快捷、准确地获取信息、整理信息、使用信息,成为增强社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信息素养”变得越来越重要,却往往被忽视。信息是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优质信息可以让人“赢在起跑线上”。
《怎样玩转信息》就是美国大学推荐必读书籍,几乎涵盖了每个准备充分的大学生应该知道的一切。本书不同于常规教科书,书中采用了大量幽默好玩的插图,附带一些精心设计的小练习,目的是引导学生们成为一名智慧的信息使用者。通过这本书,学生们可以学习怎样评估信息,怎样把获取的信息整合到已有的知识构架体系当中,并开始明白信息使用道德的重要性。
01. 信息素养是一种了解、搜集、评估和利用信息的知识结构。
信息素养的定义最早是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 柯斯基首次提出“ 信息素养是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信息素养是一个含义广泛的综合性概念,信息素养不仅包括高效的利用信息资源和信息工具的能力,还包括获取甄别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传递创造信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独立自主学习的态度和方法﹑批判精神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并将它们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信息素养是一种了解、搜集、评估和利用信息的知识结构。能够有效地和高效地获取信息,能够熟练地和批判地评价信息,能够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并且追求与个人兴趣有关的信息,能欣赏作品和其他对信息进行创造性表达的内容,力争在信息查询和知识创新中做得最好。
02.对信息的价值进行鉴别和评价
当我们做论文、写文稿等等时候,通常会需要应用到很多信息,而这些信息在使用之前,一定要先行检验信息的来源和质量。
无论我们使用的信息来自学术期刊、流行杂志、书、网站、还是一个人在墙角喊出来的话,都要核查来源,每一点信息都需要评估,因为有很多复杂的因素决定了信息来源是否会合适或者是适用。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谁对这些信息负责,比如作者是否有足够的教育背景,是否有文凭或专业资格,以及确保他们创造出准确可靠的信息他们为什么有这个资格写作这个论题,哪个机构负责出版,作者和出版方在论题相关领域有足够的权威吗,信息来自哪里等等,当我们了解的足够多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再某种程度上判断这种信息是否值得信任。
其次,我们在信息资源里寻找信息的重点,应该取决于你的受众,看看信息资源 中的语言是否太专业,充满行话,不易被理解和使用?或者是不是过于简单,只对单个论题进行了非常浅显的描述,不足以应对你的研究需求?
在评估一个信息资源时,引文和参考文献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者有没有提供一份他们在研究过程中的参考文献清单?他们有没有解释是哪种信息资源提供了那段引文或论据?同时,如果你应用的信息资源可能曾被其他信息资源引用,如果它经常在其他人的参考文献中出现,更能说明这是个可靠的信息资源。
判断信息是否具有时效性的方法:对突发性或跃进性的事实,在第一时间里做的报道,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渐进式的事实,应在事实变动中找到一个最新、最近的时间点,以实现时效性;过去发生的事实,新近才发现或披露出来的,可以通过使用“由头”的办法加以弥补,即说明自己得到信息的最新时间、来源。
03.强调版权意识,规避学术造假雷区
如今,国内学术圈造假的案例数不胜数,危害甚广,一次漫不经心的抄袭行为就可能断送一个人的学术生涯。这些令人扼腕的先例往往与当事人的版权意识淡漠有关。
论文创作,应当基于严谨的科研态度和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尊重,反映真实的研究基础,明确区分自己的研究与别人的研究。在自己的学术论文和著作中,注明引用资料及出处以便于检索,这是学术著作与论文可靠性的保证,同时也为读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帮助。好方法之一就是为你所有的参考文献做好详细的笔记,这样可以使你在写作之前拥有充足的参考资料。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人意识到了版权的重要性,而作为普通群众,也有越来越多人选择去支持正版、拒绝盗版,付费看小说、付费听音乐等也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而版权意识的增强也有助于我们整个社会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提升。
厄普森和豪尔作为图书管理员的经验,保证了《怎样玩转信息:研究方法指南》这本书提供的信息符合专业标准并易于实践,坎农幽默的绘画风格可以让读者阅读得更加轻松。就像太平洋路德大学教导馆员莉兹•西特龙说的:“这本书也许不能拯救世界,但肯定可以拯救第一次面对论文写作、遭受打击的大学生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