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孙策之死
许贡家客三人为主报仇,杀身成仁,赞三人七绝一首:
孙郎智勇冠江湄,射猎山中受困危。
许客三人能死义,杀身豫让未为奇。
孙策为于吉阴魂所缠,病重身亡,年仅二十六岁,赞孙策五律一首:
独战东南地,人称“小霸王”。
运筹如虎踞,决策似鹰扬。
威镇三江靖,名闻四海香。
临终遗大事,专意属周郎。
吴郡太守许贡被孙策杀了,他的三个门客暗自要替他报仇。他们寻找到了一个孙策独自一个人的机会,奋不顾身,拼命搏杀,以达到为主人报仇的心愿。
门客就是一些有一点点才能,又没有得到重用的人,他们被一些有钱的官员包养。门客为了生存,官员为了名誉。最有名的门客就有冯援弹剑,雪地烧契约,最终为孟尝君获得了民心。楚国的春申君也有很多门客。
门客又称食客,就是一些不干活,专门寄食富贵人家的人。许贡的门客里,就有三个心怀忠义的人,他们重义气,义薄云天。他们的行为可以与东周时的晋国三分时的豫让相比。
当时晋国主要有四大家族。把持朝政的是智氏,其他三个地方实力派是韩氏、赵氏、魏氏,智氏想灭掉这三家。三家被逼联合打败并杀死智氏,接着各自自立为诸侯。周王实力太弱,只好接受三家的独立,并授予他们合法地位。于是,战国七雄中的韩、魏、赵三国诞生。这首诗的作者罗贯中很有艺术性的描写了孙策之死,就是三国的正式诞生。因为孙权是三国吴国的实际开国君王。通过豫让来预示中国就像晋国一样三分天下。
杀死智氏的主力是赵氏,智氏有一名门客叫豫让,属于名人贤士。赵王想招降他。豫让却一定要杀死赵王为智氏报仇。赵王最后妥协答应让他击打自己的衣服。赵王被击衣后,不久得病而死。
诗里把三个门客比作豫让,是对的。三个门客虽然武功不如孙策,但他们有大无畏的精神,也就是亮剑精神。孙策是一个贪婪卑鄙恶毒的男人,他心胸狭窄,趋利忘义,霸据一方,荼毒生灵。虽九死也不足以平民愤。孙策分裂国家,以武力要挟皇帝让他当大司马,不答应就要进攻京城,与董卓之流好有一比啊。曹操是救了皇帝的命,皇帝封他为丞相,是因为迎立有功,决不是逼着皇帝封他为丞相的。而孙策却向皇帝强要,他对国家立了什么大功劳?他只不过依靠武力,强行分裂国家而已。本来江东没有战乱,孙策为了自己的野心,攻城取地,逼迫地方官民接受他的统治。人为的造成了老百姓的苦难。
孙策战胜了三位义士,他也身受重伤。医生不让他发怒,他却唯恐自己不能快死。心急的他一心杀去许昌,杀了曹操,自己好夺取权力,控制汉献帝。如果孙策真的成功了,那么汉献帝也早就完了。
孙策乱杀地方官员一大罪,逼迫安居百姓向他交纳赋税是第二大罪,强迫百姓替他打仗是第三大罪。随意杀死名医于吉,彻底得罪了民心。没有任何智谋和善心的孙策,怎么能够得天下呢?
于吉只是一个宗教人士,虽然现代科学证明所有宗教都是反科学的。但是任何国家都允许宗教自由。因为宗教是一种给与人类心灵寄托的东西,人类需要宗教的安慰。
于吉首先是一位医生,他医术高明,出神入化。人民才喜欢他,以至于把它奉为神仙。于是于吉也趁机宣传他的神奇,这就是所谓的仙道。于吉可以说是对于人民属于无害的,然而孙策发现人民对他的尊敬程度超越自己,于是他就残暴的把于吉杀了。
后来所谓的虚幻于吉,都是因为孙策在于吉死后,心中不安。又加上民意沸腾,对他不利。对他不利的更是他的母亲,竟然也埋怨他杀死神仙于吉。孙策心理压力过大,才产生幻觉。因为此幻觉,他又烧毁了无辜的道观,更是失去民心。他的烧毁道观行为,类似如今的一些极端组织毁坏天主教堂和其他宗教会址的行为,会惹起公愤。
于吉死在他被人民神化,他又进一步包装神化了自己这个原因上。
当然,于吉把自己包装成神仙,也是一种营销策略。这样会让他的药铺生意更加好。许多人吃了他的药,因为以为自己被神仙救了,心灵有了感应,病情就会好起来。
于吉死了,孙策变得孤立起来。所有人心中都对孙策有了怨言,因为他们失去了一位可以救命的医生。
孙策死了,死在他的脾气上。人如果脾气太爆,就算不受伤,也不会活太大年纪。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修心养性,不可随意发怒。要有一颗平常心,一颗善良的心啊。
孙吴的实际疆域变化:
孙吴的疆域在孙策时即拥有大部分的扬州。孙权在赤壁之战后陆续获得荆州西部、交州,并在击败关羽后获得整个荆州南部。至孙权称帝后疆域方稳定下来。
孙吴北与曹魏对峙在长江淮河一带及汉江长江一带,以建业、江陵为重镇;西与蜀汉相邻于三峡,西陵为重镇;东及南至东海南海,其中最南达现在越南的中部。
孙吴原有32郡及三州:荆州、扬州、交州。于226年设置广州,后并入交州。至264年复设,共增加一州。
三国吴国地图:
吴国的疆域包括苏南、皖南、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以及越南的北部。据吴国历史的记录和野史记载,台湾被孙权收归管理,名曰琉球。这也说明,中国从三国时期就已经对台湾及琉球群岛拥有了管理权,尤其是东吴更是实际行使了国家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