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千古一帝朱棣戎马一生,在西征之路上终于走到了自己人生的终点。
纵看朱棣的一生,五征漠北、遥建紫禁、墨写大典,辉煌的功绩无愧于“永乐大帝”的威名。
《大明风华》从“靖难之役”开始,到过半有余,朱棣无疑是前半部当之无愧的主角。虽然这位千古一帝常常以布衣示人、鲜有皇袍出境,但是帝王之威却丝毫不减。一旦生气起来,就连铁憨憨的二儿子也得低头。
朱棣的一生更多时候是在马背上度过的,从五征漠北、收复南安(越南古称)、在东北设立地方军政机构奴儿干都司、西至新疆设立哈密卫拱卫新疆门户,也难怪被后人称作“马背上的帝王”。
对于国土边疆的领土意识,朱棣明显比其他帝王要重视得多。他在剧中多次向子孙阐明,自己出兵北上、打败北方部族,就是为了让多年以来困扰国家遭受侵袭的问题一劳永逸,给子孙们百年的安定。
要知道,最后一次御驾亲征鞑靼的时候,他已经64岁高龄。而他深知自己疾病缠身、时日无多,仍旧选择御驾亲征,在环境寒冷的漠北一呆就是一年,甚至为了子孙后代的安定奉献了自己的生命。可以说,朱棣作为一个父亲、祖父,乃至先祖,绝对是伟大的。
可朱棣很清楚,攘外容易,安内却很难。自己的二儿子一直觊觎皇位,联合三儿子对大儿子的打压是家常便饭。
但他自己也很明白,自己的皇位是发动政变,篡夺了自己侄子的皇位得来的。篡位之后,朱棣其实很长一段时间是难以心安的。不仅时常梦见自己的父亲朱元璋一刀砍了自己,也担心建文帝卷土重来。因此他花费了许多力气,冒着风险、瞒着儿子,让孙子朱瞻基安排了与建文帝的会面。
作为父亲,必定给常年跟在身边打仗的二儿子三儿子一个“不好”的示范。所以朱棣甚至把三个儿子和最疼爱的皇太孙朱瞻基叫来当面一起发誓,日后自家人绝对不可自相残杀。
即便四个子孙被他感动得痛哭流涕、允诺下来,朱棣也仍旧无法安心。这个无法心安的缘由终于在他弥留之际揭开了谜底。
原来是被后人誉为“黑袍宰相”的国师老和尚姚广孝留下的信,信中预言了朱家的三次内斗。
第一个是“飞龙在天,太子遽亡,倒覆江山于陛下。”也就是促使朱棣对侄子朱允炆发动政变的决心。
第二个是“龙战于野,血色玄黄,主兄弟争于室,溅血禁中。”这个预言的是朱棣三个儿子朱高炽、朱高煦以及朱高燧之间夺嫡的斗争。
这个预言对于朱棣来说是最放心不下的,因为他不想看到自己努力了一辈子仍旧无法避免儿子们的相互内斗、自相残杀。
第三个就厉害了,“白龙鱼服九年,亢龙有悔,堕于地,又溅血禁中,仇杀无尽无期。”这个其实直接预言了“土木堡之变”和“英宗复辟”两个事件。这两个事件的主角正是朱棣的重孙、朱瞻基两个儿子朱祁镇和朱祁钰之间争夺皇位、自相残杀的历史事件。
朱棣恐怕要是地下有知,恨不得立刻上来给这两个不肖子孙一顿毒打。
纵观明朝后来的历史,兄弟叔侄为了皇位而内斗、自相残杀的案例并不少见,甚至隐隐有一种家族传统的感觉。
但这种家族传统似乎又容易理解、有迹可循。明太祖朱元璋当年就是出身一个草根得不能再草根的小人物。草根逆袭的故事固然传奇,但是对于权力的渴望已经远远大过于伦理道德。
不过也容易理解,那时的朱元璋已经父母兄弟皆因战乱饿死,自己为了活下去什么都可以干。当生死来临的时候,谁都不会在乎什么伦理道德。
到了朱棣也是一样,一方面是受父亲朱元璋的熏陶,追求更大的权力。一方面是被自己侄子建文帝已经逼迫到生死边缘,不反抗只有死路一条。所以,朱棣的篡位既有不服的因素,也有对于权力的欲望。
但话又说回来,从历史往回看,如果不是朱棣称帝,那么明朝可能无法存在两百多之久,也无法出现郑和下西洋、修著《永乐大典》这样的宏图伟绩。
《大明风华》在塑造“朱棣”这样的千古一帝,其实只是侧重他的尚武好斗的一面。王学圻老师饰演的"朱棣",也给人一种要嘛隐而不发,要嘛雷霆万钧的感觉。
但也有可爱的一面,比如要第五次北征的时候,大儿子前来劝谏,不肯放弃的他可怜巴巴地跟大儿子朱高炽讨价还价,像极了一个爱玩的老头子。不过脾气撅起来也是三个儿子联手都拉不回的。
虽然《大明风华》对于“朱棣”在迁都北京、郑和下西洋、修著《永乐大典》等辉煌政绩上一笔带过,但是仍旧无法磨灭观众对他的喜爱和崇敬。
观众们给“朱棣”取了一个亲切的英文名:Judy ,又在他逝世的那一刻齐刷刷地刷屏:恭送永乐大帝。足以可见,大家对于朱棣的喜爱。
王学圻老师饰演的“朱棣”在《大明风华》里奉献了34集的精彩表演,实在太令人舍不得了。
在《大明风华》最新的39集里,孙子朱瞻基登基后,面对二叔的起兵不但没有选择杀戮,而是大打亲情牌,以不战而屈人之兵。当他高举军旗,在军队之中高喊口号之时,皇帝之仁慈与威武并存,弹幕之中甚至有网友说看到这一幕又想起了朱棣爷爷。朱棣要是看见自己最爱的皇太孙有这模样,想必也甚是欣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