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宣德帝,名瞻基,乃明成祖朱棣长子仁宗朱高炽之嫡长子。
《大明风华》一剧,将一个鲜活的太孙形象搬上了荧屏。
年少时的瞻基心高气傲,沉不住气,爱显摆。整天一身锦衣卫的行头示众,聪明如他,把他爷爷的大腿抱得紧紧的。他总觉得这世间所有人包括他爹爹和叔叔们都不如他,只要他想要的一定会得到。身为皇孙,身为大明王朝的第五代君主,他是多么的无忧无虑,玉树临风!
当他成婚后,随爷爷朱棣出征塞外,他处处冲锋陷阵,幻想着自己战无不胜的情景,结果却险些丧命。战争的残酷让他第一次新生挫败。战争一败再败,所有人都被朱棣派出去和敌人对垒。
而他陪着爷爷,祖孙俩的挫败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爷爷朱棣的挫败感是“我是怕我撤不回去了!”朱家天下还未坐稳至百年,子孙后代如何和睦相处避免血斗。而瞻基的挫败感则是板上钉钉的皇位居然不属意他了,关键时候他二叔掌握着兵权,而他脱离了皇帝爷爷和太子爷爹爹的庇佑后,则连屁都不是一个。
他爷爷不是不属意他,而是一个劲地问,你打得过他吗?
在他爷爷心里,老大打不过老二,你这个小屁孩难道去送死么?毕竟这个嫡亲的孙儿是朱棣从小养在身边,朱棣再狠,在大限将至之前肯定还是在意这个孙儿的性命和前程。
这个时候的朱棣是英雄迟暮,内忧外患。
亲儿子太子爷命不久矣的密报让他无法入眠,却还要在众人面前稳定军心。而可怜的瞻基在得知全部真相后,如一个大彻大悟的孩子般捂着脸哭泣和抽涕。他说,爷爷,我们不打了,我们回去吧。他这会儿内心是极度恐慌的,他也在瞬间认清了现实,那就是在塞外没人可以庇佑他,爷爷快不行了,他手里没有兵,没有神机营,辎重部队,更没有大将军们的支持。身为太子爷的爹爹远在北京,命悬一线。唯一可行的就是回北京,回到属于他的地盘,还有胜算的机会,不然他就是案板上的肉。
仁宗朱高炽即位,他是个读书人,故是个仁君。手下也养着一帮文人,心中永远想着天下苍生,深谋远虑。他不支持战争不是因为他怕,而是他知道一场战争要耗费多少银两,同时这场无谓的争端不是为了这个国家的大我,而是同室操戈的小我引发的,一个是亲儿子的任性,一个是一母同胞亲弟弟的作乱。仁宗一味隐忍,但还是被他儿子气死了,瞻基回到北京,顺理成章当上了皇太子,他觉得这个皇位是他爹爹其实也是他的,为了巩固皇权,他一直劝说他爹爹当机立断斩杀兄弟,免去后患。仁宗不肯,瞻基就愈发暴躁冲动,想代为效劳。
最后呢,汉王赵王起兵造反,他们也知道亲哥哥不行了,这个亲侄儿太不听话了,逼人太甚,索性一不做二不休造反吧!结果呢,京城告急,瞻基被仁宗遣送到了南京城读书,在外看来这是求和的意思,让始作俑者远离京城,或许可以绕他一命,老父亲一人应对这个乱局。
当然瞻基也不是傻子,从小在朱棣身边长大,耳濡目染,经徐滨一提点,果然才知道其中的奥秘。他这才知道他爹爹仁宗是个头上有犄角的人,只是平日里装成一副无所事事的读书人样,这是什么呢?
不痴不聋,不做阿家翁!
现在我也明白这句话的道理了。仁宗将儿子安排在南京,为的就是牵制江南七省的藩王,所有王都是人精,谁都不傻,坐等看戏。这说到底就是亲叔侄之间的较量,仁宗此举示弱,给宗室一个观感就是汉王步步紧逼,不甚友好,仁宗一味求和,送儿子前来就是诚意所致。
瞻基手书一封忏悔书,在父亲临死前认错了,终于他知道一个执政者的真正格局,那就是仁政,心寄天下为已任。
之后的亲征和宫闱秘事,他不得不杀了自己的亲叔叔,他无法和自己和解,因为杀人的他是个君王,为了天下太平,为了社会苍生,为了帝王的权利,但是另一面,那是他的亲叔叔,他在爷爷朱棣面前发过誓,绝不沾朱家人的血了。他从小就亲眼目睹了靖难之役,那时候的他没有发言权,就是看着一堆堆人倒下。而现在,他爷爷走了,他爹爹也走了,他的叔叔们欺负到他头上来了,他能怎么办呢?必须除去他们,他内心不痛苦么?肯定痛苦!就好比“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他害怕和他爷爷一样担负后世的谴责,他担心到了地下他爷爷会责怪他,他爹爹也会伤心。他想施仁政,但是却不知不觉被两个叔叔给绕进了圈套,落下了一个永世不得翻身的骂名。他无法跨过这个坎。
晚年的他看开了一切,慢慢地和自己和解。“促织瞿瞿叫,宣德皇帝要”,这就是当时民间流传的歌谣。宣德帝宁愿把玩蛐蛐当作自己的乐趣,其实他自己就是那个蛐蛐,蛐蛐好斗,但被围困在一个闭塞的空间里。
宣德帝,生于1399年3月,卒于1435年1月,仅在世36年,英年早逝。当帝王不易,在某些紧要关头容易虐自己,因为会违背自己的初衷,或许当普通人更幸福一点,嬉笑怒骂,尽情释放!电视剧中孙皇后的完美性或许就是瞻基此生最美的白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