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历史浩浩汤汤,涌现出来的名相良将可以说是灿若星河,而南北朝由于是一个较为动荡的时间,所以很容易被大家忽略,因此提及南朝名将陈庆之,大家可能觉得有点陌生。其实前几年热播电视剧《琅琊榜》,相信不少看客都曾经看过,里面主角梅长苏的原型就有南朝名将陈庆之的身影。要知道在历史上,陈庆之率领一支孤军打到洛阳,把北魏搅得天翻地覆。但可惜的是,陈庆之的远征军最后被一场洪水所吞没,留下了著名的“千军万马避白袍”的故事。
成名背景——北魏混乱
史载北魏是从六镇起义开始乱的,当初为了抵御北方柔然设六镇,北魏高门子弟皆以镇守六镇为荣。然而孝文帝改革之后,迁都洛阳,原本拱卫都城平城的六镇地位一落千丈。贵族们汉化了,六镇老军户仍是蛮夷,沐浴不到礼仪之邦的春风,又不能迁徙不能改行,形同贱籍。再后来,北魏已经开始往六镇发配罪犯,再后来不发他们的粮饷。因此北方六镇最后就反了,所以陈庆之在率领七千白袍军远征洛阳的时候,北朝实力最强的尔朱荣此时正在镇压六镇起义,忙的是焦头烂额,无暇迎接陈庆之的挑战。但这北伐的一路上陈庆之遭遇的困难也是非比寻常的,率领七千人血战数百次,终于杀到洛阳。
成名基础——七千白袍
陈庆之是义兴人(今江苏宜兴),寒门子弟。但是这个寒门是相对于士族而言的,不是相对于老百姓而言的,不能真当他出身贫苦一穷二白。因为“幼随从梁武帝。帝性好碁, 每从夜至旦不辍,等辈皆寐,唯庆之不寝,闻呼即至,甚见亲赏。从平建邺,稍爲主书,散财聚士,恒思立效,除奉朝请。”所以真正的平民百姓是不会识字,不会下棋,不会自幼跟着梁武帝的。但重点是:甚见亲赏,从平建邺,散财聚士。结合另一条记载“善抚军士,能得其死力。”来看,陈庆之虽然不惑之年才得以领兵,但实际参与军事,观摩学习;以及散财聚士,得到士卒死心塌地报效可是他经年累月的积累。
此外另一条记载上说“一鼓悉使登城,壮士东阳宋景休、义兴鱼天湣踰堞 而入,遂克之。”此处圈重点:东阳宋景休、义兴鱼天湣——这两位在北伐中率先登上荥阳城墙的壮士一个是他的同乡义兴人,另一个也是义兴边上的邻居东阳人。如果了解南北朝非常盛行的庄客部曲制,再结合陈庆之散财聚士,很容易做出一个推测,这七千人是陈庆之的同乡、部曲,这样一批人的战斗力和凝聚力都不是盖的。
梁书中还记载了这么一件事,陈庆之北伐中克荥阳一战损失五百人,将士们跪在元颢帐前要求杀荥阳守将杨昱,在元颢因为惜才保下杨昱后,杀杨昱部下三十七人,并且剜心食之。此事一方面说明战争的残酷,另一方面可以侧面佐证陈庆之的部下凝聚力强,彼此感情深厚 ,死五百兄弟对于他们来说是锥心刻骨的仇恨。
成名条件——自身能力
(一)战前动员能力满级
时荥阳未拔,士众皆恐,庆之乃解鞍秣马,宣喻众曰:“吾至此以来,屠城略地, 实为不少;君等杀人父兄,略人子女,又为无算。天穆之众,并是仇雠。我等才有 七千,虏众三十余万,今日之事,义不图存。吾以虏骑不可争力平原,及未尽至前, 须平其城垒,诸君无假狐疑,自贻屠脍。”古往今来,你会发现成功人士基本都是口才出众,能鼓舞人心的,陈庆之也不例外。
(二)战略分析与执行力满级
还拿上一段荥阳城战前动员说事,第一分析了士卒在北魏屠城掠地的罪孽,与元天穆等荥阳城的援兵都是血海深仇,这断绝了士兵们投降或是逃跑的心思,只能置之死地而后生。第二分析了不可在平原野战,趁援军未尽至,要急取荥阳,据城而守。第三身先士卒,一鼓登城,士气大振。
(三)灵活应变能力满级
“进屯考城,城四面萦水,守备严固。庆之命浮水筑垒,攻陷其城,生擒晖业,获租车七千八百辆。”此处圈重点:浮水筑垒,攻陷四面萦水的考城。灵活机智在战场是是必备素质,墨守成规会贻误战机的。
(四)就地取材能力满级
还是上一段记载,接着画重点,获租车七千八百辆。陈庆之要租车干什么?简单说吧,冷兵器时代的一般规律,步兵以灵活克车阵,骑兵以迅捷克步兵,车阵以坚锐阻骑兵。此前,大名鼎鼎的韦睿,韦虎,在钟离之战时也是用上了车阵的。
写在最后
正是由于有这几个因素造就了陈庆之白袍战神的神话,连设计出四渡赤水这样战术的军事天才毛主席都亲口说“再读此传,为之神往。”此外说个小八卦故事,陈庆之在打仗的时候还带娃的。因为梁书明确写了他的第五子陈昕,字君章,年十二,从父入洛。后来这个孩子病了,才被陈庆之送回了建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