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在国内基本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对老杨业也是敬佩有加,历经两代王朝,游刃有余,都是忠臣之名,实为不易。老杨出生于官宦世家,从小他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杨业的一生起起伏伏,但无论顺境逆境,他都做到了尽忠职守,知恩图报,也具备高尚的民族气节。
少时成名,怀才得遇
要说杨业,就不得不提北汉初代皇帝刘崇了,这是一个对杨业影响很深的人,也是第一个对他赏识,有知遇之恩的人,少年时期的杨业意气风发,一心建功立业,他的运气也很好,自幼就跟随在刘崇的身边,在其称帝之后,他也成为了亲军头领,深得信任,刘崇给了他人生的第一个舞台。
杨业如同汉武的霍去病,年少就开始建功立业,南征北战,去了很多的战果,官职也得到了大力的提升,在此期间,刘崇甚至让他跟着自己姓刘,以示恩宠,取名继业,意味继承大业,对他抱有极大的期望,杨业也没有辜负这一份信任,一路官升至节度使,也矢志报答知遇之恩,所以哪怕国势衰微,他也始终不退。
国家败亡,面临考验
刘崇一代马上天子,在和后周的征战中败亡,北汉一时间风雨飘摇,在后面短短的一年里,又连着死去了两个皇帝,直到刘继元继位,杨业也开始了人生的低谷,对外,宋国咄咄逼人,辽国高高在上;对内,朝廷乌烟瘴气,皇帝对他也不如开国皇帝信重,宠信宦官,逐渐疏远他,军中也因为皇帝擅杀大将,弄的离心离德。
杨业在这个时候,依然没有退缩,在实力悬殊的情况下,抵抗宋军的进攻,赵匡胤时期的宋军,绝不是宋末的‘软兵’,杨业在这种情况下又坚持了十多年,直到宋国换了天子,太宗皇帝时期,赵光义开始大规模的进犯,这个时候,哪怕以杨业的才能也无力回天,更何况还有一个拖后腿的北汉末帝。
果然,开战后刘继元自己先投降了,而此时的杨业还在与宋军苦战,待知道自家天子已经降了,杨业是人生中最痛苦难抉择的时刻来临了,一面是颓然溃败的国事,刘继元投降了,自己已经不知为谁而战了,另一面是自小善待自己的初代皇帝刘崇,给自己的恩遇,不可不报,杨业选择了继续抵抗,赵光义无可奈何之下让刘继元劝降,杨业的信念崩塌,哭着跪拜刘崇死去的方向,解甲投降。
新的起点,依然尽忠职守
杨业的忠心得到了赵光义的高度赞赏,不停的赏赐于他,给予高官,也给予信任,经历了刘继元的摧残,杨业对信任格外的敏感和珍惜,态度开始软化;另一方面,大宋有意收复燕云,与辽国开战,而这是杨业的夙愿,也是他心里的痛,之前北汉依附辽国,受够了屈辱,哪怕连刘崇也不能幸免,向辽帝自称侄儿,杨业心中对辽国早有怒火,想要雪耻,只能依靠宋军。
是金子在哪儿都能发光,在大宋,杨业开启了事业的第二春,和潘仁美合作击败了来犯的辽军,升官到了观察使,还兼任郑州、代州一系列职务,一时间,风生水起,更难的是赵光义对他的信任,犹如当年的刘崇。
大将难免阵前亡,只留传说在人间
雍熙初期,宋军修养完结,士气高昂,此时,经过多年的准备,大宋开启了收复燕云的战争,主动向辽国发起攻击,结果东路军的队友先败了,带动整个战局走向颓势,中路军爷顺势战败,杨业的西路军成了仅存的硕果,这个时候,能做的就是撤退保存实力,更要将辽区的百姓们带回来,杨业只能设伏抵抗,希望能完成这个任务。
结果,身边的队友再次欺骗了他,将援军全部带走了,孤立无援之下,杨业全军覆没,最终被俘,作为多年的老对手,辽国非常了解和敬佩杨业,希望他能像投宋一样投靠辽国,可杨业深受赵光义的信任,岂能辜负?杨业绝食而亡。
杨业一生,历经两个王朝,可不管身在何处,他的忠义之心无人质疑,这是因为他以良好的品格作为后盾,后世杨家将的传说,更是希望能传承他的这一种气节,也通过一系列的艺术加工,表达对老杨业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