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转载自美篇《蒙古行思录》系列
作者:阿沃亚斯
本集,我们还是从呼和浩特出发,向东北方向,穿越阴山,到乌兰察布市的四子王旗大草原看看。我把主要的点都标在上图了,具体位置和公里数,大家自己查询吧。
1、淖尔梁 2、乌兰察布会盟点 3、泉掌子水库 4、罕乌拉山敖包 5、大庙 6、脑木更胡杨林 7、大红山
上图的终点就是脑木更,往北有公路可达二连浩特。
从呼和浩特机场往北,经过京包高速入口,继续向北,就进入了大青山腹地。从山顶有溪水流下,这条由溪水冲击的沟壑,就叫小井沟。
在内蒙古,有非常多叫做沟的地方。这些沟,都是从大山的顶部发源的泉水、溪水(主要是地下水渗出而成的)自上而下冲击而成。
阴山山脉南麓、大兴安岭东部非常多这样的沟。冲击的面积有大有小,象是大青山的沟都比较小,而大兴安岭的沟因为山势比较缓、沟下平原面积大,所有那里的沟的面积都很大。
本集,我们先谈谈阴山。
阴山是中国北方东西走向的一个显著的地理标志山脉,蒙古语叫达兰哈喇乌拉,意思是七十个黑山(蒙语里,七十是代表很多的意思)。
为什么叫黑山,有两个意思:
一是植被确实比较差,比起南方的山林和大兴安岭、贝加尔湖畔附近的山林,在游牧民严重,就算是黑的了;
二是因为石头的地质原因,有很多黑色的、深色的石头耸立山顶,更添加了神秘的色彩。
阴山分几个段:
最西边靠近额济纳旗大戈壁直到巴彦淖尔市的是狼山(上图绿色部分)
中间的包头北面一带叫乌拉山(上图红色部分)
呼和浩特一带叫大青山,上图红色部分
(呼和浩特东边乌兰察布市的卓资县北部叫灰腾梁)
这三段的山脉是阴山的主体,海拔在1800-2000米,最高的呼和巴什格山在狼山西部,海拔2364米。
从乌兰察布市开始,阴山折向东南方向,依次叫蛮汉山、苏木山、马头山、大马群山,海拔1500-2000米。
集宁以东到河北张家口一带,海拔降低到1000-1500米。
阴山的水系不算多,南北流向都有,属于非常小的水系。这些水系基本都是雪水融化,地下水渗出而形成的。
从地图上看到的很多沟、水,现在80%以上都已经没有水了,或者是常年没水,偶尔遇到大的雨水天气,才能有细细的一股流下。这原因无怪两点:气候干燥、城市和工业过度用水。
上图,呼和浩特大青山里的哈拉沁水库
阴山的历史相当悠久,从公元前的周朝开始,就一直有记载。最有名的就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阴山,一直是游牧民和华夏人的天然界限,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上图,阴山西段,阿拉善盟与巴彦淖尔市交界的狼山深处。
当然了,还有著名的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现牛羊”。
敕勒,是游牧在贝加尔湖一带的突厥人的一支祖先,敕勒在蒙语和突厥语里是车的意思,汉语史书也把这个部落叫高车,是一个意思。这个部落被鲜卑人征服后,被南迁到阴山下,也就是阴山的南边游牧,这片区域,就是现在的呼和浩特和包头所在的敕勒川、也叫土默特平原。从1850年以前,这里一直都是茫茫的大草原。
阴山岩画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岩画宝库,它从青铜时代开始,一直到清朝时期,从来没有间断过。主要内容都是:狩猎、游牧、人物、舞蹈、征战、星图、神灵。
地区分布是遍布整个阴山,而最集中、最有质量的是在阴山西部,现在的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三旗境内。
阴山两侧的旅游资源丰富:森林公园、沟谷、寺庙、岩画、草原、军事要塞、长城、古城遗址等等都有,我们将逐一介绍。
小井沟就是我们进入阴山的第一个沟谷。 (上图,大青山健身步道)
虽然很多呼和浩特地区的文人骚客也写了很多著名的诗句赞美小井沟的景色,但对于去过很多名山大川的人来说,还是会比较失望的。 和南方秀丽的山川溪流比,小井沟的溪水要赶上下大雨才能看见,和北方长白山、阿尔泰山、大兴安岭比,小井沟的植被实在是够差劲的。就算是和西部的贺兰山、狼山比,小井沟也缺少险峻、神秘的气息。
小井沟唯一的亮点就是秋天的景色,山上的树叶呈现不同的颜色,黄绿红相间,也算是个美景了。
另外要提一提的是这条进入小井沟并穿过大青山的公路,这是中苏关系紧张时期的军事战备路,过了大青山,就是一望无际的草原,军事地位非常重要。
阴山北麓是我们介绍过的北魏重镇武川县的东部地带,这里有一处高山草原,神奇的存在着,这是呼和浩特地区最最神奇的一个地方——淖尔梁。
淖尔梁位于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哈乐镇,因为没有旅游开发,道路不太好找。总之,距离呼和浩特40多公里,不算远。这个高山的草原总面积60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40平方公里,海拔在2000米左右。
淖尔梁的神奇之处在于:
它是呼和浩特地区的一个天然空调。
淖尔梁属于高山湿地草原,雨季特别湿润,到处都是沼泽,而且很多山顶的水泡子象湖泊一样,所以叫淖尔梁(淖尔,蒙语,湖)。它对于整个呼和浩特的空气净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雨天进入淖尔梁,雨雾弥漫,道路非常湿滑,即使是四驱车也很难深入腹地。
大家看我车头前面,泥路中间是几十只沙鸡,当地俗名叫半翅。这是一种在亚洲内陆都有分布的动物,可以快速的低飞,是留鸟,一年四季生活在这里。
半翅经常被人们拉网捕猎,它们最好的逃生工具就是羽毛和草原是一个颜色,可以伪装躲过老鹰,但是很难躲过偷猎者的大网。
淖尔梁的美丽景色令人赞叹。
和其他草原不一样,淖尔梁是要开车往山上走,到了顶才发现是一片辽阔的大草原,而且有很多的草包点缀其中。
还有很多独特的大型岩石,平添了几分庄严肃穆。
这里的动植物资源丰富。我们在百度百科、地方政府网站、旅游大全上可以看到很多的套话:该地动植物资源丰富,有豹子、狼、鹿等等等等。
我可以遗憾的说,这些和中国足球冲击世界杯一样,只是理论上的存在,你去一百次也看不到一个活生生的动物。
但淖尔梁不是,天空飞舞的一只或者五六只一群的金雕、鹰、隼,甚至就在你几十米外的草原岩石上,就可以看到硕大的草原金雕。因为那里遍地都是草原黄鼠和沙鸡出没。
狐狸、獾也常见到。
有牧民说冬天还可以看到几只黄羊出没,这可不得了啊。要知道,黄羊就是著名的蒙古瞪羚,就是曾经遍布蒙古草原,从30年前开始在内蒙古消失的野生物种。
蒙古瞪羚在解放前的很多民国官员、外国考察团的记录里普遍存在,遍布内蒙古草原,数量非常多,它们和牧民和谐共生了几千年。 可惜在解放后的困难时期遭到疯狂捕猎(狼图腾电影里,记得吗?),加上90年代草场承包的网围栏铁丝网的出现,现在黄羊几乎在内蒙古绝迹,都跑到外蒙古了。
秋天的淖尔梁,一篇金黄。但是经常出现大风,如果有遇到下雨,瞬间就很冷。
在这种无人开发的大自然里野餐,才真能感受到自然的气息。但是要记住,只走汽车压过的路、带走所有的垃圾。
附近有一个小村庄,有牧人放羊。这几年内蒙古的羊肉价格大跌,一只羊卖不到500块钱,牧人的生活非常艰难。
在这里露营我觉得比较危险(我们只是中午休息),毕竟还有猛禽猛兽出没,另外就是夏天夜晚寒冷的气候,很容易生病。
2006年当地政府就和北京某公司签约搞旅游开发,可能是因为投入大、没有公路,所以这个项目就一直没有开发起来。或许还有生态保护的原因呢。
2014年之前去淖尔梁,大部分草原保持原貌,生态非常好。
2015年以后再去,很多草原都已经种植了马铃薯了,当地肥沃的黑土和充沛的雨水,使得部分农民不顾草原保护的条例,开垦草原种植作物。
上图,远处大片的黑色土地,就是开垦的土豆田。
武川县往东北方向,进入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
四子王旗的面积是25500平方公里,几乎是半个乌兰察布市的面积,相当于四分之一个福建。人口20万,在草原上,这算是人口很多的旗了,主要是南部农业区的人口多。
全旗以牧业为主、农业为辅,工矿企业较少。因为靠近呼和浩特,旅游业比较发达。
四子王旗是大清和民国时代乌兰察布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原来的乌兰察布盟保留的唯一一个旗。
在清朝以前,这里是历代游牧民放牧的大草原,它的南部在北魏时期,是抚冥镇(北魏六军镇之一,现有遗址)。
金元时代,是净州路,砂井总管府(砂井古城遗址尚存)。
明代,也就是北元时代,是蒙古大汗察哈尔万户属地。
上图,四子王旗著名的草原旅游接待点——格根塔拉,经常举办大型那达慕大会。
到了清初,因为战略防御需要,大清从呼伦贝尔草原迁四子部落到此,1636年授札萨克,封多罗郡王,世袭罔替,直到1949年,共300多年。
四子王旗的王爷迁过来两百多年,一直保持游牧住蒙古包的习惯,直到1905年才建了中式的王府,后来又修成了府庙结合的院落。
上图,四子王府,在旗政府所在地乌兰花镇东北20公里。
四子部落,蒙古语叫杜尔伯特,就是四的意思。黑龙江现在也有一个杜尔伯特蒙古自治县,系出同门,都是成吉思汗的弟弟哈萨尔的后代。
他们的祖先是哈萨尔的第15世孙,生有四个儿子,注牧于呼伦贝尔,所以叫四子部落。后来因为封了郡王,就叫成了四子王旗。
(上图,四子王旗纪念四兄弟的雕塑)
全旗除了南部少量农业区外,大部分都是一望无际的草原,属于干旱半干旱型温带草原,地势平坦辽阔。
对了,神州六号返回地球,就是降落到四子王旗,地方大嘛。
上图为南部农业区。
四子王旗境内只有一条主要河流塔布河(蒙语,五的意思),长210公里,发源于大青山,向北注入中蒙边境的呼和诺尔(也就是淖尔,蒙古语的汉语翻译千奇百怪,没有统一,非常不合理)和查干淖尔(白色的湖,也就是盐湖),都是咸水湖。
呼和诺尔基本常年有水面,查干淖尔干旱的季节完全干涸。
在快到旗政府的乌兰花镇的西南十几公里处,就是乌兰察布盟会盟所在地——白彦敖包村
1633年,皇太极天聪6年(大清还没有入关),蒙古的四子部落、喀尔喀右翼、茂明安、乌拉特三部,共六旗在此会盟,成立了乌兰察布盟。
这里紧邻塔布河(也叫沙尔木伦高勒,蒙语黄色的河),有7个独立的山头,正好代表当初乌兰察布盟会盟的六个旗和一个盟府。每个山头上都有敖包,车可以开到半山腰,走路可以上去。
会盟的意义是什么?
会盟就是定期或不定期由部落首领(扎萨克)率领本部官兵,到约定的地点会合,祭祀祖先、检阅军队、协调牧地界限、处理民事纠纷、约定部落重大活动等。
会盟期间,朝廷也派钦差大臣莅临,传达皇帝旨意,或访查边事民情,或安抚部落首领,或奖赏王公贵族。
那时候的会盟,相当于现在地区间的“年会”或是“论坛”,组织比较松散,还未形成一级政府形态。
会盟的各个山头,都是风化出来的黑色的石头。
这里蒙古语的地名是乌湖克图,与《绥远通志稿》“地名乌湖克图”的记载非常吻合。
乌湖克图系列蒙古语,意为“有油脂”,蒙古语称石英石为乌湖克朝鲁(直译:油脂石),因白彦敖包山坡上至今还有两块乳白色巨石(石英石),所以当地人就称该地为乌湖克图(汉译为“有石英石的地方”)。
这里现在比较荒凉,仅仅是周围有些小村子,还有个别小工厂。登上山顶,可以俯瞰大地,遥想当年会盟的场景,这里一定是水草丰美的地方。
四子王旗夏天凉爽,雨水少,干旱干燥。冬天异常寒冷,风特别大,几乎都是忙忙雪原。
这种气候和它东面的苏尼特左右旗、阿巴嘎旗,西面的达茂旗、乌拉特前中后旗几乎一样,是典型的内陆干旱草原气候。
继续向北,进入四子王旗政府所在地——乌兰花镇(蒙语,红色的小山)。
镇南有地质公园、航天纪念馆(上图)。
乌兰花最著名的就是羊杂碎,也就是我们在呼和浩特提到的著名美食,这里是正宗的发源地,一定要尝尝。
至于城市建设,我就统一说一下。
在当前的总体规划下,内蒙古的各个县、旗城市几乎都是一样:政府大楼、大型纪念广场、新开发的小区、一两个公园、特别是要有一条河,即使没有水,也要筑坝栏起来蓄水,形成一个水面不小的景观,寓意生态不错。
乌兰花镇往北几十公里,路东,有个小小的泉掌子水库。
夏天来这里,简直是太美了。
水库面积不大,但是风景优美。
水库周围是草原,附近有树林,水面及周边栖息了大量的候鸟。
在这里露营、野餐,那是相当的惬意,也有很多人来钓鱼。
水库边上有一些房子,大概是看守水库的,以前也曾经搞过餐饮,现在都没有了。
注意:这里没有餐饮住宿接待点,要自备帐篷和食物。野餐是可以了,但是露营?可能会有牧民或管理人员干涉你们的。
水库继续向北十公里左右,下公路往西,穿过塔布河,进入草原深处大概几公里,如果你具备足够的越野和导航,以及草原认路辨别方向的能力,你可以找到汗乌拉山敖包。
汗乌拉,蒙语,就是大山,这样的地名在内蒙古有很多,特别高大的、壮观的山都叫汗乌拉(罕乌拉、瀚乌拉,记得察右后旗的韩勿拉山吗?)
蒙古语的汉语翻译太不规范了,简直是烂七八糟。
去汗乌拉山敖包,要经过塔布河。
这里是塔布河的中游,河床非常宽阔,如今已经干旱沙化,几乎看不到水流。
草原沙化的标志植物,芨芨草遍布河床。很多不懂植物的朋友,看到内蒙古很多芨芨草,长的高高的,以为就是风吹草地现牛羊的景色。
其实,这是沙漠化的特征啊。
在塔布河边,地下水还是比较多的。能够打出井的地方,很多河床和草原被种上了玉米等农作物。
长此以往,地下水越来越少,草原面临的就是沙漠化的结果。
这个问题,在内蒙古草原不是哪个牧民、哪个组织、哪个领导就能解决的。
保护大草原,是关系到全国生态的一盘棋,是国家宏观措施才能够实现的。
塔布河上的八一桥,明显的军队痕迹。
解放后,内蒙古中北部草原,是战备和战略的要地。尤其是中苏关系紧张之后,这里是演习和军队驻扎的前沿。
去往汗乌拉的路不好走,越野车才行,都是草原土路,还要经过几个河沟。
沿途植被非常的矮小、稀少,不要以为很差,这还是算没有沙化的草原了。
继续往北,我们会看到更干旱的荒漠化草原。
内蒙古现在已经立法,车辆进入草原,压草原违法,我去的时候还没有立法。其实,草原上的牧民虽然早就有了汽车,但开车的习惯还是尽量走一条路,宁可绕远,也不践踏草原。
四脚蛇是北方常见的动物,不论是大山里还是草原上,包括沙漠里,都有它们的足迹,而且很容易见到。
汗乌拉敖包,是元代就有了的。
现在依然是十里八乡最高大的敖包山,而且是本地牧民真正来拜祭的地方,可不是旅游点人工新堆的景观哦。
这个山本身的相对高度有300米,不低了,在草原上就非常明显了。而且它和其他敖包普通的石头不同,这个山上的石头都是黑色的。 大家想,这么庄严肃穆神秘的色彩,一定会让牧人膜拜,成为敖包之王(汗乌拉敖包)。
车可以开到半山腰,小型拖拉机可以开到山顶。 山顶气势磅礴,一望无际,一个10米高的四层高大敖包耸立在山顶南端,周围是大大小小100多个敖包。
敖包下有以香坛、写有经文的旗子,还有大量白酒瓶子(草原普遍的贡品)。
敖包相会这首歌大家都熟悉,来过内蒙的也都知道,敖包是个山顶或坡顶的石头堆。
敖包的作用最初是地标,因为草原辽阔,没有道路和建筑,辨别方向除了靠自然标志外,就是要靠人工的石头堆,这就是敖包的起源。
随着后来经过的人越来越多,敖包逐渐成为一种祝福的象征,大家都往敖包上挂绸布条、添加石块,祈求平安。
再后来,就发展成为祭祀的重要地点了。各个草原、部落都有大型的敖包,成为祭祀和活动的场所。
从汗乌拉回来,继续向北十公里,就到了大庙。
大庙是俗称,蒙古语名字叫希拉木伦庙(黄色的河边的庙,塔布河以前叫黄河子)。
大庙距离乌兰花镇62公里,属于红格尔苏木,是四子王旗最大的喇嘛庙。
大庙建于1758年(乾隆),距今250多年了,最多的时候有1500多喇嘛,在整个藏传佛教地区都很有影响力。
这里,我们再讲讲对蒙古地区造成深远影响的藏传佛教之黄教。
从忽必烈大汗开始,蒙古地区是藏传佛教红教的天下,大家都普遍信仰红教。
当时的佛教在蒙古地区,基本上是自由发展的,和传统的萨满教、景教、摩尼教并存。
蒙元帝国时代,和西方接触较多,所以当时是以佛教为主,各种宗教并存的宗教自由的时代。
(上图,大庙的很多建筑毁于文革,可惜)
明朝中后期,土默特部的阿拉坦汗西征青海的过程中,它感受到了格鲁派黄教在青藏高原的力量,对于蒙古人统治青藏,是非常有帮助的。
所以他在征服青藏和西蒙古卫拉特各部的过程中,与西藏的最有影响力的大喇嘛建立和合作关系。
阿拉坦汗在1576年册封了达赖三世喇嘛,1641年青海和硕特蒙古大汗——固始汗又册封了班禅喇嘛。
从此,达赖班禅共管西藏的政教合一体制、活佛转世制度正式确立。而整个蒙古地区,不分东西,都虔诚的皈依了黄教。
(上图,宗喀巴铜像)
举个例子:大名鼎鼎的、和康熙往死里干的、准噶尔汗国大汗噶尔丹,从小就在拉萨学佛,后来才回到新疆继承汗位。
这除了说明西蒙古人笃信佛教外,还说明了蒙古人早期和佛教的结合,也是有为了统治的目的,是看中青藏的草原和大喇嘛的号召力的。
再比如:西蒙古的土尔扈特部西迁俄罗斯,大部分后来东归大清,少部分留在俄罗斯,现在叫卡尔梅克共和国(上图)。
这个共和国是欧洲唯一信仰佛教的共和国,几百年保持不变。列宁他奶奶就是卡尔梅克人
阿拉坦汗接受了黄教后,黄教在蒙古高原和红教还是争夺了近百年的,毕竟红教根深蒂固。
到了清朝初年,蒙古统一归入大清后,顺治康熙和达赖班禅在避暑山庄正式签约,互相利用、互相扶持。
大清国扶持黄教的目的,当时还并不是为了取得西藏的领土,说实话,那时候大清顾不上西藏。
真正的目的是想利用达赖和班禅的影响力,先把内、外蒙古安抚住再说。
所以,整个大清一朝的宗教政策,就是在蒙古地区大力扶持藏传佛教格鲁派。
扶持的力度有多大呢?我们看看四子王旗:
从大明万历到清光绪末年,四子王旗一共建了30多个喇嘛庙,还有8个小型诵经处(忽拉尔)。
这个数字可能和中原地区的佛寺和各种民间信仰的庙宇比不算什么,但大家看一下,民国时期,上世纪30年代,整个四子王旗只有蒙古人6600人,其中喇嘛2877人,占32%。(上图,清朝蒙古喇嘛)
三成蒙古男丁当喇嘛,这就是大清帝国对付蒙古人最有效的办法。蒙古人好战的天性逐渐被压制,同时男丁越来越少,蒙古人的总体人数越来越少。
四子王旗的30多个喇嘛庙经过文化大ge命,剩下两三个,其余全部被毁(没法说了).
四子王旗有两个寺庙是规格最高的、有活佛的寺庙:一个是大庙,一个是格根庙(已毁)。(格根也是智慧的意思,四子王旗著名的格根塔拉旅游点,就是智慧草原的意思)
大庙是当地蒙古人布胜单巴杰布拉去西藏学习佛教后,回来修建的,他也就是大庙的第一世活佛。
清朝时期,大庙管辖察哈尔、绥远地区十几个旗还有青海部分地区的喇嘛教事务,号称塞北布达拉宫,可见其影响力巨大。
建筑物有五座独贡(大型诵经处)、四座庙仓、四大拉不仁、五座佛塔等。
我曾经几次到过大庙,每次都看到有外地很远地方的信徒到大庙转山叩头膜拜。
大庙的西北四公里就是金长城,也叫金界壕,也叫成吉思汗边墙。 大庙西南1公里,就是金元时期的砂井总管府遗址,遗迹甚少,可以忽略不去。
大庙往北继续走100公里左右,到了脑木根苏木,说是苏木,也就是有一个加油站和一个只会做蒙古馅饼的小饭馆,整个镇上的人不到100人。(吃饭加油必须要,周围方圆几百里再就没有了)
到了牧区,不要挑剔,有吃的就不错了。
还想要紫菜蛋汤、西红柿鸡蛋汤、白米饭、土豆丝、炒青菜等等等等的朋友们,麻溜的赶紧吃馅饼吧。
脑木更苏木的西北20多公里,有一片胡杨林。
从公路下去,走这样的草原土路,还要10多公里。
进入四子王旗草原(蒙语现在叫杜尔伯特草原,就是“四”的意思),到现在这里靠近蒙古边境,100多公里,草原生态呈现了三四种变化:从半干旱的细矮草地,到干旱型的稀疏植物,再到沙地,生态环境的严酷可想而知。
只要没有沙尘暴和大雨,在草原土路上开车,还是非常爽的。
道路笔直,也很平坦,最难得的是——没有一个人、车。
大家都知道阿拉善盟额济纳旗的胡杨林,那确实是非常壮观,四子王旗这个胡杨林算是缩小又缩小版的吧。
其实,纬度上差不多,记得前面几集在达茂旗看到那几颗吗?这个纬度很干旱,只有胡杨可以生长。
从公路往西,下去走半个小时的刺激的草原越野土路,就到了胡杨林。
看,满是树叶的没感觉,枯枝就很像那么回事了吧。
有点沧桑感没有?
这些胡杨这么细就开始枯了,可见现在的自然环境,恐怕是撑不到一千年不朽、不枯、不倒了。
胡杨林附近,有一些小型的湖泊,也有大型的呼和淖尔,但整个草原是干旱状况的。植被非常少,可以看到狐狸等动物出没。
胡杨林属于半开发状态,只有一个可以吃饭的算是旅游接待点,不要门票。景色还是不错的。
这是十一长假的时候,算是游客最多的时候了,几十个人吧。
气温变化很大,头一天还穿短袖,第二天就羽绒服了。中午到了这里,在蒙古包里冷的不行,牧民拿了两瓶白酒倒在盆里点燃,给我们取暖。
当地牧民驯养骆驼很多,要注意安全。
冬季发情的骆驼非常凶猛,即使不是冬季,也要小心。
由于地域广大,牧民的羊群都很庞大,都是上千只一群的。
蒙古牧民从来不清楚自己有多少只牲畜,只有大概的数目,比如五六百只,一千多只。在草原上,几乎没有丢失牲畜的情况,牧民也懒得数数。
(新疆、青海、西藏就不一样了,那里的牧民都把羊染色、牛印号,以示区别标记,就怕被偷)
脑木更胡杨林附近,是呼和淖尔和查干淖尔两个盐湖,也就是塔布河的汇入终点。
由于没有找到接近的路,无法到达湖边,但远远看去,还是有水的。
草原上,牧民堆砌的石头造像。
这个东西具体是什么,我不知道。图腾?指示标志?
下次去了,要问问当地牧民。
回到脑木更苏木,走向东的一条新公路,半个小时就到了我们此行的一个重要目的地——大红山。
笔直的草原路,不同的季节呈现不同的景色:绿色、黄色、白色,漂亮极了。
路上,看到一只漂亮的狐狸往草原深处跑去,拖着长长的尾巴。 (图中间,放大仔细看)
绵羊和山羊,是蒙古牧民传统的五畜(另外三个是马牛骆驼)。绵羊和山羊混着放牧,可以利用山羊的灵活性,多走一些地方去吃草。也可以利用绵羊的懒惰,使得羊群不至于跑丢。
当然,山羊还有防狼的作用,虽然内蒙古现在几乎没有狼了。
这条公路就是为了参观大红山而新修的,车直接到路的尽头,就是大红山的山顶——没有柏油路了,又是一片平坦的大草原。
山顶又是一片草原,可以往北继续走。
大红山是一个地质奇观,在平坦的草原上突然出现一片象澳大利亚艾尔斯岩一样的红色山体。
大红山上到处都是玛瑙石,比较小而已,我们还捡到了苏联时期的硬币。
这里是出产各种远古巨兽的化石产地。
就像草原上常见的平顶山一样,这是一个普遍的地质隆起现象,只不过是红色的,而且特别红。
我们在内蒙古的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这样的红色土壤或者说是山体,新疆也有很多。
这里号称是野生盘羊的保护区,我当时充满好奇的到处去找(走草原路就是为了这个),可是毫无发现。
后来到草原多了,也就逐渐知道了。地图上、网站上看到的野驴保护区、盘羊保护区这些,都是曾经从蒙古国短暂过境的。
蒙古国一旦发生大雪等自然灾害,饿的不行的野生动物,偶尔一次越境来到内蒙,吃了点草又回去了。
如此奇特的地方,当然要有敖包了。
大红山往东,进入茫茫草原,到处都是土路,完全没有标记。
我们一路探寻,问了四五家牧人之后,走了两三个小时,才走出了这几十公里的草原,到了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境内。
路上遇到很多骆驼,四子王旗和锡林郭勒盟的苏尼特旗,有很多这些半野生的骆驼。
穿越草原的土路,完全没有信号和导航,只能靠房屋、树木等作为标志,这样更可以理解蒙古语的地名含义。
蒙语地名都是特征命名:有树的地方、平坦的草地、狭长的沟、低矮的山口、有井的地方等等,便于大家辨别方向。
蒙语地名再次表现了游牧民族崇敬自然、众生平等的理念,大自然是人类和所有生物共有的,不是某个家族的私有财产。
好了,本集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