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魏晋至隋唐时期道家尊师重道典故
经过发展与演变,魏晋时期的道家与先秦道家已有很大区别。先秦时期道家的“道统”与“学统”是统一的,老子、列子、庄子是“道学合一”的圣贤、真人,而到了魏晋之后,玄学与丹学一分为二,变成了两个系统。玄学是道家学统方面的发展,由养生学发展而来的内丹学是道家在道统方面的发展。在先秦时期,老子、列子、庄子强调本与天地万物一体,因此不存在生命修炼问题,是自然而然到达至真至圣之境地。而尹喜根据老子的教导发展出了一套生命修炼方法,从伪至真,领悟大道。东汉时,道家[1]被宗教化,逐渐形成道教[2]。东汉出现了丹学、修仙学,如魏伯阳所撰的《周易参同契》就是道家系统论述炼丹的最早著作[3]。到东晋末年,道教改革后,丹学、修仙学逐渐宗教化。
一、葛洪:丹道养生,儒学应世
葛洪(约281~362年),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东晋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术家。葛玄[4]从孙,师从葛玄的弟子郑隐[5]受炼丹术。著作有《抱朴子内篇》《抱朴子外篇》《肘后备急方》等。又曾托名汉刘歆撰《西京杂记》。
葛洪的父亲葛悌在邵陵(今湖南邵阳)太守任上去世,葛洪时年十三。父亲去世后,家道败落,甚至笔纸都买不起。年幼的葛洪边操持农活,边在耕种之暇发愤苦读,他砍柴卖钱,换得纸笔,常抄书至深夜。因习学精勤,葛洪对当时的各派思想学说均有深入研究,且见解独到。
年十有三,而慈父见背,夙失庭训,饥寒困瘁,躬执耕穑,承星履草,密勿畴袭。又累遭兵火,先人典籍荡尽。农隙之暇无所读,乃负笈徒步行借,又卒于一家,少得全部之书,益破功日,伐薪卖之,以给纸笔。就营田园处,以柴火写书。坐此之故,不得早涉艺文。常乏纸,每所写,反复有字,人鲜能读也。(《抱朴子外篇·自序》)
十六岁,葛洪始读《孝经》《论语》《诗》《易》。后来上山修道,拜从祖父葛玄的弟子郑隐为师。郑隐很感激恩师葛玄,见葛洪犹见恩师。葛洪聪慧,向学心盛,惟缺实修,得遇明师,用功之紧非比寻常,更得郑隐偏爱。于是,郑隐将自己一生所学悉数传授给葛洪。葛洪说:“弟子五十余人,唯余见受金丹之经及《三皇内文》《枕中五行记》,其余人乃有不得一观此书之首题者。”“从祖玄,吴时学道得仙,号曰葛仙公,以其炼丹秘术授弟子郑隐。洪就隐学,悉得其法焉。”(《晋书》卷七十二《葛洪列传》)
公元302年,郑隐感世事将乱,乃携入室弟子隐居霍山。葛洪留在丹阳。公元303年,“石冰作乱,吴兴太守顾秘为义军都督,与周玘等起兵讨之,秘檄洪为将兵都尉,攻冰别率,破之,迁伏波将军。冰平,洪不论功赏,径至洛阳,欲搜求异书以广其学。”(《晋书》卷七十二《葛洪列传》)
不料江东又乱,归途断绝。葛洪“乃参广州刺史嵇含军事。及含遇害,遂停南土多年,征镇檄命一无所就”(《晋书》卷七十二《葛洪列传》)。葛洪体验到生命的无常而弃绝世事,专心修习玄静之道。“后师事南海太守上党鲍玄。玄亦内学,逆占将来,见洪深重之,以女妻洪。洪传玄业,兼综练医术,凡所著撰,皆精核是非,而才章富赡。”(《晋书》卷七十二《葛洪列传》)
葛洪又继承了鲍玄之道学,并与鲍玄之女鲍姑结为夫妻,共同研究医学、道学、丹学。可以说,葛洪是道家生命实践的一代大师。
公元314年,葛洪返乡,隐居创作《抱朴子》。“后还乡里,礼辟皆不赴。”(《晋书》卷七十二《葛洪列传》)公元317年,东晋开国,“元帝为丞相,辟为掾。以平贼功,赐爵关内侯。咸和初,司徒导召补州主簿,转司徒掾,迁谘议参军。干宝深相亲友,荐洪才堪国史,选为散骑常侍,领大著作,洪固辞不就。”(《晋书》卷七十二《葛洪列传》)
后来,葛洪“闻交趾出丹”,请求出任句漏县县令。途径广州,得知罗浮山从前有古人在此“羽化”,便决定隐居罗浮山炼丹。此后,葛洪、鲍姑便在广东修行炼丹、著书讲学、行医救人,大行教化,深受百姓的信任和爱戴。公元341年,葛洪卒。《晋书》记载:“时年八十一。视其颜色如生,体亦柔软,举尸入棺,甚轻,如空衣,世以为尸解得仙云。”
葛洪“自号抱朴子,因以名书。其余所著碑诔诗赋百卷,移檄章表三十卷,神仙、良吏、隐逸、集异等传各十卷,又抄《五经》《史》《汉》、百家之言、方技杂事三百一十卷,《金匮药方》一百卷,《肘后要急方》四卷。”(《晋书》卷七十二《葛洪列传》)
葛洪一生恢宏,史书所评,颇为公正:“稚川束发从师,老而忘倦。紬奇册府,总百代之遗编;纪化仙都,穷九丹之秘术。谢浮荣而捐杂艺,贱尺宝而贵分阴,游德栖真,超然事外。全生之道,其最优乎!”(《晋书》卷七十二《葛洪列传》)
[1]道家,是指以先秦老子、庄子关于“道”的学说为中心的学派。道家之名,始见于西汉司马谈的《论六家之要指》,称为“道德家”。《汉书·艺文志》称为道家,列为“九流”之一。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道家思想与名家、法家相结合,成为黄老之学,为汉初统治者所重。到汉武帝独尊儒术,黄老渐衰。同时,道家思想流入民间被宗教化。魏晋间玄学盛行,王弼、何晏辈首以老庄解释儒家经文,促成儒道融合。参见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第六版彩图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第410页。[2]东汉顺帝(125~144年在位)时,张道陵在鹤鸣山创立五斗米道,为道教定型化之始。灵帝熹平(172~178)年间,张角床太平道,与五斗米道同为早期道教的两大派别。奉老子为教主,以三清为最高尊神。魏晋以后,茅山道教经籍派兴起,造作《上清》《灵宝》《三皇》三大经系,道教书籍增多,教义日渐繁衍。参见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第六版彩图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第410页。[3]参见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第六版彩图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第218页。[4]葛玄(164~244年),字孝先,三国吴方士,葛洪的从祖父。《抱朴子·金丹篇》说葛玄曾从左慈学道,受太清、九鼎、金液等丹经,于閤皂山(今江西樟树市境内)修道。后授弟子郑隐。参见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第六版彩图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第706页。[5]郑隐(?~302年),字思远。少为儒生,通五经,晚而好道,师事葛玄。解音律,善鼓琴,于天文、河洛、占卜、推步、九宫、三奇无所不通。入庐江马迹山居,仁及鸟兽。太安元年感晋世将乱,东入霍山,莫之所往。参见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辞源》,商务印书馆,2015,第4109页。
图片 | 东方生命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