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乡明》过分“美化主角”的农村创业剧,华而不实!
由沈行执导,王茜华、荆浩、冯国庆、王往主演的当代农村扶创业剧《月是故乡明》于昨晚已经迎来收官。
该剧剧情以先富起来的张锦绣、黄河山,画家刘水清为主要人物展开,讲述了他们怀着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回乡创业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故事,所以说,整个故事思想主体是好的,积极的,向上的。
但我们也要知道,一部好的电视剧光有好的主体思想,显然是够的,如果剧情没有把这种思想,通过剧情,通过演员,真实、准确、精彩地呈现出来,那主体再好可能也是白瞎。
很遗憾,《月是故乡明》这部农村创业剧,似乎就是这样,它有好的主体思想,但在剧情表现上,却脱离了现实,十分假大空,没能勾起观众的兴趣和共鸣,最终没能让观众对剧中所传达的思想产生信服。
张锦绣回家乡创业,是因为得知母亲生病,意识到了“子欲养而亲不待”农村可悲事实,她想要通过在农村创业,留住更多年轻人,改变这一现象。
黄河山则是因为自己创业初始时,对家乡土地造成破坏的愧疚感,想通过创业改变家乡,恢复土地的质量来赎罪。
画家刘水清本身对家乡也有特殊的感情,有人拉他一起创业,把家乡建设得更好,他自然也是非常乐意出一份力的。
三人通过几次交谈,互诉了想法之后,便组成了村民口中的“张三疯”创业班子,把想法渐渐付之行动,在村里满怀激情地开启了农村创业之路。
这部剧创业之前的剧情,发展的都还算合理,一切还也都挺有情怀,让人看得挺感动的,但开始正式创业后,剧情就开始飘了,而且越往后越不真实,越往后越没逻辑,越难以让人信服。
在种血橙时,张锦绣既要收益快,又不请专业技术人员,执意用村民,想给村民多增加收入;资金出现缺口时,想抽取原公司的资金、卖自己的房子,填到不确定的家乡事业上,感情大于理性,这样的人现实中很难成为老板,人设立不住。
给杨柳村村民培训时,老专家讲的全是书本知识,村民各说各的根本听不进去,因为讲师晕倒的小情节,村民竟马上变得认真起来,还边听边做笔记;几个开过公司的人,血橙上市前不跑好销路,全靠上市后紧急想招,最后竟然还卖出去了,把事情干成了,这样的剧情走势,未免太儿戏,太轻松,太理想化了。
李六一父亲到橙园干活失足把腿摔断,要求赔偿二十万被拒绝,他挑拨村民退地拔苗,气走了张锦绣,后来张锦绣竟然还借给李六一钱,让他到城里买了房结了婚;后来贾胜利说没手机,张锦绣就马上给贾胜利买了一台,张锦绣这个老板心地真是善良,花钱都没原则,现实中要是这样,可能多半会发展成现实版“朱之文和村民”的情节,做好不得好,最后两方不讨好。
说要留住中国传统文化,留住村里的年轻人,却找来几个对传统文化根本不感兴趣的年轻人,一脸不情愿地跟着黄老邪学习木偶戏,以此方式让年轻人“强行留乡”,这样确定能行得通?
这一件件的事情,是真实的农村创业吗?根本就不是,越看越像是打着农村创业剧的旗号,来彰显“传奇女主角”的独立、善良、无私、全能,一部靠美化主角来展开的“伪农村创业剧”。
什么农村创业的天、地、人因素;什么从小做大,先求生存,先试市场,再图发展的规律,剧情里统统不考虑;女主一上来,就被美化好了,带着为农村好的帽子,让全村种血橙,血橙销路危机刚糊弄过去,又马上让全村搞旅游,剧里遇到村民质疑和抵触,遇到橙子卖不掉、资金链断裂、无人学传统文化、没人来旅游的问题,编剧统统可以想办法牵强地糊弄解决,现实中呢?这么干只能把自己和全村一起玩完!
现实中的创业者、投资者,没有绝对无私的人,他们投资农村自然也想获益,正是因为这样他们做起事来才更用心,才会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的,最终带着村民一起致富,双方互惠互利。
现实生活中,农村真没有那么多的懒人和无赖,多数人都很勤劳,都在为了生计,为儿女教育,为了儿女婚事拼命地干活挣钱,但挣得确实不多。若遇到真心能带领自己、全村创业致富的人,欢迎还来不及,哪里会生什么事,就算有想生事的想法其他村民也不会允许,最多自己不看好不参与就是了。
所以,拍农村创业剧时,建议把侧重放在技术上难题、资金难题,以及如何知政策,如何调查市场,如何搞好销售等等方面的困境解决上。
不要总是浮于表面,认为树立一个善良无私全能的主角,和村民在剧中斗智斗勇,最终转变全村人的思想和觉悟,然后所有的事都水到渠成,整剧思想满足主旋律,能过审就算合格了,自我感觉良好。
“这样的结果只能是自欺欺人,让该剧被生活在现实中的观众所遗弃”。
对于《月是故乡明》这部剧,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