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十四年》的故事,来自于梦溪石的同名小说!原著的剧情本来讲述的是在大明成化年间,六品推官唐泛和锦衣卫总旗隋州两人联手屡破奇案的故事。
由于成龙最近几年不知道观众需求是什么,所以在他的加持下,终于把《成化十四年》里“双男主”的社会主义兄弟情的戏份,改成了“三男主加一个不知所云的女主”的剧集。
总体而言,《成化十四年》的制作方面不落人后,甚至服化道,场景构建这些硬件上超越同批次作品很多。可是那些“魔改”和叙事里面的拖沓,把整个剧集变成了评分不及格的,残次品!
总体比较一下这样“双男主”的同类型剧集,《成化十四年》的失败点很明显:
它把那个时代的传奇性给削弱了!
不论从正史还是戏说,《成化十四年》的故事其实很有发掘的前途。
当时本身历史本身就充斥着荒诞的戏剧感——九五至尊朱见深本身具备很大的传奇性。
朱见深的传奇性来自两个,准确说三个方面:
首先,他传奇的爹和叔叔,导致他最初身份的大起大落。朱见深的爹是明朝第八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叔叔的第九任皇帝,明景泰帝朱祁钰。
土木堡事变之前,作为朱祁镇长子(生母是周贵妃,而非皇后钱氏),朱见深已经被册立为太子,而土木堡之变,朱祁镇被俘,朱祁钰主政,朱见深的太子位置被废。此时,尚未成年的朱见深身边,仅剩下一个支持他的人,就是日后与他以“姐弟恋”著称的万贞儿。当时,两人相差17岁!
和比自己大17岁的万贞儿生死相连,为此废除了明媒正娶的妻子吴皇后,这算是朱见深传奇性的第二方面!
而后,朱祁镇回归,“夺门之变”中推翻朱祁钰,朱见深再次恢复成为皇太子身份。并且在短短的几年以后,登基成为皇帝。当时,朱见深十七岁,而万贞儿三十四岁。
由于两人年纪差距太大,朱见深想把万贞儿册立为皇后的想法一直被前朝后宫各种阻扰。
为此,先是努力给万贵妃生儿子,高龄产妇万贞儿也确实生了个儿子,可惜刚满周岁这个孩子就夭折了。之后万贞儿再无子嗣。为了万贞儿的地位稳定,朱见深甚至扶植汪直成为万贞儿的养子,建立西厂为万贞儿各种造势。
可惜,从皇太后周氏到前朝文臣(生母周太后和嫡母钱皇后的尊位和尊号之争,成为朱见深三大传奇里的第三点),甚至后宫部分内监宫女,都采取了反对态度。导致后来,万贞儿逼死了生育朱祐樘的后妃纪氏,期间,其实万贞儿为了保持自己的地位,使得朱见深十余年无一所出!
而后,朱祐樘被秘密抚养到6岁,被周太后和前废后吴皇后推荐到朱见深跟前,皇太子名分确定,想要“母以子贵”的万贞儿彻底丧失成为皇后的可能。
而后,万贞儿再无争夺皇后位置的可能,就是周太后过世,吴皇后废黜,她的地位只能保持在贵妃之位,一直到最后五十余岁过世。
而在她过世仅仅半年之后,失去生存支柱的朱见深也四十岁过世。
虽然不被祝福,但是朱见深和万贞儿这对相差17岁的夫妻,还是经历了三十余年的风风雨雨的相伴,达到了同生共死的默契,完成了一个时代里的传奇!
这两人的故事就可以写几十集的故事,可是《成化十四年》仅仅把这段旷世奇恋当成了背景!
人物的弱化造成剧情的削弱!
《成化十四年》的虽然抛弃了最有噱头的朱见深和万贞儿,但是原著的人设和故事,其实很具有发展噱头——
唐泛是文臣集团的代表,汪直代表万贵妃手下的西厂,而隋州是代表周太后的锦衣卫北镇府司,加上尚铭代表的东厂,以及坐镇朝堂把控几方面的朱见深……
几方面凑一起,本身可以演绎出一种波谲云诡的气氛,可惜,因为唐泛的过度甜,软,萌,整个事态变成漂浮,和空洞!
官鸿扮演的唐泛是一个聪明、单纯、喜好口腹之欲的“精”白甜。但是,主体因为关注点不一样,把所有经历投入了吃货之中,其他地方显得有些笨拙!身为一个吃货角色,吃乃他人生第一大事,为了展现这样的人设,自然少不了会有很多吃戏。
然而,比起那些专业假吃的知名女演员,管鸿的吃戏要敬业一些。可官鸿的吃戏在环比男演员里比较起来,还是让观众感觉有点敷衍,总是草草敷衍了事的感觉,相比隔壁《鬓边不是海棠红》中的尹正,两个吃货风格完全不一,看起来吃得并没有多香甜。
而且,因为表演火候问题,这吃播表现得有点,表情浮夸,过犹不及。
而突出吃货人设的同时,却削弱了唐泛另一方面的内涵——唐泛智商情商双商在线,懂得藏锋敛芒,但是始终保持不卑不亢的文官态度!
但是,管鸿可爱多吃得有点撑,散发的可爱气息太过,通篇活泼好动,叽叽喳喳。活生生把自己演成了“女主角”!
而同时,隋州的冷口冷面和一口台湾腔,把隋州的那种外冷内热,演绎成了波澜不惊!
其实,作为反派的汪植,反而比两位男主角更有角色厚度和发掘深度。
作为成华年间年少得志的典型,“汪植”的人设相当带感,他亦正亦邪,与两位男主坐在一起完全是他一人控场的感觉。
这边使劲调侃小白兔唐泛,那边和捕快隋州各种不动声色的言辞交锋。同时面对两个秉性完全不同的人,他亦正亦邪,时而挑逗,时而算计,看似温存的笑意之下,藏着深不见底的城府。
但“汪植”又是个狠角色,对待对手该出手时绝不手软,是一个笑脸外表内心城府深沉的老江湖,一颦一笑都可彰显角色魅力。虽为配角,风头却稳稳盖过两位男主。
最要命的是,那个强塞进来的女主角太没有存在感和剧情推动能力——作为鞑靼人,在前期女主角基本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剧情参与能力,和唐泛的各种交往,显得极端刻意。
八集看完,女主的存在感,还不如辣目洋子这个龙套老板娘,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你让隋州和汪直两个冷面腹黑的老江湖暗中争夺这个傻白甜,也比强加一个怎么都加入不了剧情的女主强啊!
第三层,剧情悬疑感上做得真的不行。
作为以悬疑探案为立身之本的《成化十四年》,在案情的叙述条例和节奏感方面,远不如隔壁胡一天,张云龙“双男主”的《民国奇探》!
《成化十四年》第一集开篇很宏伟,一次性引出了两个案子——一个是妓院谋杀案,还有就是太子伴读失踪案。
牵扯的范围还很广——太子伴读的案子牵扯到皇权更迭,已经过世的太子生母纪氏,万贵妃和周太后的明争暗斗都牵涉其中;妓院谋杀案,牵扯到大明王朝和塞外鞑靼之间的外贸往来(限铁令,这一点引入得很好。也暗藏着明代中后期一直潜藏的隐患——明朝内部的帖支援流失,造成后期建州女真的强大。)。
开篇做的都很好,可调查过程中插入了太多人物介绍和支线剧情,首集部分为了介绍人物刻意的进行说明还情有可原,但是后来还是热衷于在现有人物结构里来回反跳,导致想要跟着案件走的观众看的一脸懵。
而且过程里剪辑太过稀碎,剧情悬疑感营造不足。刚刚进入一点悬疑的范围,剧情重心立马变成了主角之间的打情骂俏,或者,故作高深的去渲染宫闱秘辛。本来线索流畅的过程,非要加一些无关紧要的情节,把整个过程弄得七零八落。
而且,因为节奏的散漫,造成节奏感混乱的同时,对于案件的发展却缺乏足够深入的介绍——凶手一猜就透,线索全靠嘴说。使得又符合了国产推理剧一贯的弊病——推理全靠想当然!
而且,在叙事过程里违背原著情节,错误的交代了一些历史常识。(东厂设立于朱元璋时期,后来被暂时取缔,但是在明洪武皇帝朱棣时期恢复!)
这些细节和内容的缺陷凑到一起,从《镇魂》一路火下来的“双男主”香甜模式,终于在这里变得不那么甜美,不怎么受欢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