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05年澶渊之盟后,宋、辽两国之间达成了和平。双方结为兄弟之国,双方划定界限,边境不再发生战事、不再修筑城防,彼此往来通商,交流文化,可以说在这样的环境下,宋与辽都得以休养生息。大宋也逐渐走向了王朝的鼎盛,迎来了嘉佑之治的和平盛世,以及缔造这个盛世的君王“宋仁宗”。 但在这太平盛世的背后,一个女人对仁宗,对大宋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她不但照料了仁宗一生的生活起居,更是对仁宗的执政思想奠定了基础。这个人就是大宋章献明肃皇太后刘娥。一位与吕、武并称的女性政治家。
可是关于这位皇太后,民间盛传的却是一个以她为大反派的“狸猫换太子”故事。这“换太子”究竟是怎么回事?历史上的刘娥又是怎样一个人?
影视剧中的刘娥
一、 “狸猫换太子”及其源流
关于这位刘太后,民间的印象主要来自于一个流传的非常广泛的剧目《狸猫换太子》。这个故事取材于清代长篇公案小说《三侠五义》第一回 “设阴谋临产换太子,奋侠义替死换皇娘”。故事发生在真宗皇帝在位的时,后宫中刘妃与李妃同时怀有身孕。真宗大喜,当即许诺二人,谁若先诞下皇子,便立她为后!此等好事让刘、李二妃都大为欣喜,李妃回宫安心养胎,而心思诡诈的刘妃则打起了自己的算盘。她买通了内务总管郭槐,两个人暗暗谋划谋害李妃之计。
这一日李妃临产,刘妃听闻马上故作关切,并且带来产婆来接生,而这个产婆早就被总管郭槐买通,他们找来一只剥去皮的狸猫,趁乱把李妃刚生下的孩子掉了包。同时刘妃让自己的心腹宫女寇珠把这个新生婴儿藏在篮子里,去隐蔽处勒死,然后扔到金水桥下,企图毁尸灭迹。但寇珠却是个品行正直的人,她看不惯刘妃与郭槐的做法,也不忍心杀死小皇子,于是她把这个小婴儿送给李另一位太监陈琳,陈琳也是个忠义之人,他将孩子藏在锦盒中,以给八千岁送寿礼为名,把婴儿偷偷送出宫去,并且拜托八贤王夫妇来抚养这个可怜的婴儿。
而此时宫中早已炸开了锅,李妃产下妖怪的事马上传到了皇帝耳中。宋真宗勃然大怒,下令将李妃打入冷宫。不久后刘妃生下皇子,当即被立为正宫皇后。刘妃虽然奸计得逞,但她生下的儿子年仅6岁就染病夭折。无奈之下真宗只好让人从自己的兄弟八千岁那里过继一名小孩。造化弄人,这位过继来的孩子,正是当年寇珠与陈琳联手救下的小皇子。几经辗转,这个小皇子又回到了自己的家中成为了太子。
再说那位可怜的李妃,在冷宫之中她日夜思念自己的儿子,天天偷偷烧香祷告,为自己死去的儿子祈福。这一日,小太子经过冷宫看到了李妃,虽然他并不认识眼前的女子,但是母子连心,这位冷宫中孤单的妃嫔,不知为深深何牵动了他的心。回宫后小太子跑来找母亲刘皇后求情,希望可以宽恕那位可怜的老妇。刘皇后一听心理就起了疑心,做贼心虚的她心想这李氏断不能留,于是转天她就跑去向皇帝告状“李氏在冷宫中不思悔改,每日诅咒陛下。”李妃为儿子祈福的行为成为了自己“诅咒君王”的罪证,真宗一听更是愤怒,下令处死这个妖妇。幸亏宫中有个小太监忠心耿耿,替李妃一死,而李妃则被暗暗送出宫去。
几年过后,真宗驾崩,太子继位,封刘氏为太后。朝中上下一派祥和。这一日,钦差大臣包拯出巡各地,经过陈州的时候,突然有个双目失明的老太太跑来哭诉告状。开始包拯还未在意,以为不过是民间的家长里短,可是一听之下,惊的是冷汗直冒。这个又瞎又脏的老太太居然自称是皇帝的生母!十几年前就被处死的李妃!并且从怀中掏出一粒金丸,上面写着“玉辰宫”的字样。包拯认得这是宫中之物,敏锐的他知道这事非同小可,于是开始了对案件的侦查。故事的后面主要就是描写包拯如何不畏权贵,秉公执法,最终让尘埋了几十年的冤案得以真相大白。而后在深宫中的刘太后无言面对皇帝,也无颜面对天下,最后在宫中上吊自尽,其余参与迫害李妃的人也都得到应有惩罚。仁宗皇帝与母亲相认,包青天也一举成名被封为首相。
京剧《狸猫换太子》
由于这个故事因为太过于经典了,因此很多人心目中,这位刘太后成为了心肠狠毒的恶妇。可实际上这对刘太后是大大的误会,大大大冤枉。因为整个故事完全出自于民间艺人的相像与杜撰。那么这个故事怎么产生的呢?我们不妨简单梳理一下,这个故事最早的原型大约是元朝时期的一部杂剧,叫《金水桥陈琳抱妆盒》。这则故事中就描述了太监陈琳与宫女寇承玉如何从刘妃手下救下了皇帝的血脉。可以说在《抱妆盒》中大体故事框架已经完成,只不过没有狸猫换太子,包拯审案这些精彩的描述。而《抱妆盒》本身他也有原型,它是仿照另一部元杂剧《赵氏孤儿》写成的。《赵氏孤儿》同样描述的是将婴儿藏在锦盒中救出,最后沉冤得雪,大仇得报的故事。那么为什么在元代会出现很多这样体裁的故事呢?《赵氏孤儿》的主题是保住赵家血脉,也就是“存赵”。而《抱妆盒》的故主题是救下宋家皇子,也就是“救宋”,两个故事合起来就是“存赵救宋”。文人们在那样一个国破家亡的高压时代,文人们只能通过这样隐晦的方式,来向世人表达出自己的愿望,表达出宋朝遗民“存赵救宋”的梦想吧。
在后来的演义流传中这个故事不断的被丰富,加入了越来越多的情节,最后形成了“狸猫换太子”的恩仇故事,反而与最开始“存赵救宋”的主题越来越远了。在这里我们应该有这样一个认知:生活中人们对历史的了解很多来自于历史故事、小说、曲艺。但是这些民间的艺术作品在传播的过程中也很大程度的误导了读者与听众,故事越精彩,历史就变得越面目全非。太后刘娥就是在这样的文学创造中被歪曲了。
二、历史真相中的女性政治家
抛开艺术的创造,真实的章献太后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他跟仁宗的关系到底是如何呢?真实的历史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首先,宋仁宗赵祯的亲生母亲李氏出身很低位,并非故事中的“妃嫔”,仅仅是刘妃身边的一位宫女。偶然一次机会李氏得到皇帝宠幸,又恰好生下一位皇子,这位皇子就是后来的宋仁宗赵祯。李氏因此被封为了“重阳县君”。在宋代的后宫中分为两个群体,一个是“侍御宫女”,一个是“妃嫔”。而县君,郡君就是是御宫女的高级称号,一旦到了这个级别,就有可能被封为妃嫔。妃嫔又分六等:妃、嫔、婕妤、美人、才人、贵人。其中妃是正一品,贵人没有品阶。而李氏生下皇子也紧紧封为县君,可见他当世并不受宠。待皇帝去世,李氏才被封为了嫔。一直到她死前,才被封为了“辰妃”,不过首封当天就去世;这次封赏出于当世的太后授意,因为此时的仁宗还未亲政,也不知道自己的生母是何许人。
小皇帝一出生就被送到刘氏身边抚养。《宋史》中说刘娥是将门之后,但这个身份应该是刘氏执政后所编造的。真实的刘娥出身微寒,一直在外祖父家长大,年轻时候为了生计还卖过唱,后来嫁给了一个手艺人叫龚美,两个人一起从四川来到了京城,但是到了京城后,发现大城市讨生活不容易,于是龚美准备让刘娥改嫁,让妻子能找个更好的人家,不用跟着自己受苦。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在宋代婚姻还是比较自由的,也不像后来的时代中那样用“贞洁”来迫害束缚女性。恰好当世的襄王赵元侃看中了刘娥,就把她取进自己的王府中。而后这位赵元侃改名赵恒,也就是后来的皇帝宋真宗,刘娥也从一个手艺人的妻子,摇身一变成为了当朝的皇妃。
虽然刘娥年纪比较大,又是再嫁,但是她几乎是得到了真宗的专宠。之所以可以这样,不仅因为她的美貌,更是因为她过人的智慧。史书中记载她的个性:
“性警悟,晓史书,闻朝廷事,能记其本末。”
“真宗退朝,阅天下封奏,多至中夜,后皆预闻。宫闱事有问,辄博引故实以对。”
从这我们不难相像,毕竟在那个教育普及程度还很低的年代,能真正学文读史的女子,可谓凤毛麟角。加上这名女子又善于揣度人心,且真宗又是一个性格懦弱,优柔寡断的人,因此刘娥很快的就成为了真宗身边不能缺少的内助与依靠。
同时,大量的知识让刘娥发现了这个世界的广阔。她也不甘心做一只笼中的金丝雀,她的精力不在相夫教子之上,而明显对朝中国事、治国理政更感兴趣。
另外刘娥的性格也不像一般女性那样温柔娇弱,从她对待小皇子的事情上我们也略可一观。刘娥对小皇子赵祯非常疼爱,视如己出。史书记载他“太子动息,后必躬亲挑护”。但是她又不像一般母亲那样溺爱与温柔,她总是以一个严父的形象出现在儿子面前“动以礼法禁约之,未尝假以颜色”。因此赵祯对这位母亲总是很敬畏。因为刘娥的很多精力在帮助皇帝处理政务,所以她又安排了自己的心腹杨妃来一起照顾皇子。这位杨妃跟刘娥截然不同,本性温和的她,完全充当了一个慈母的角色,每天照顾皇子的饮食起居。可以说赵祯是幸运的,他虽然没有与自己的生母相认。但是他的整个童年是在满满的关爱中成长起来的,他身边既有严格的约束又有温和的宠爱,这样他比很多皇子拥有了一个更加舒适的童年。我想这样的成长环境,对他日后处事的宽厚也是有一定影响的。
三、大宋的政治环境与初尝政治之味
有时候人们常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刘娥自己渴望的事情,终于有了实现的机会。这就要先从宋代行政制度来谈:宋初时,整个大宋的政府分为两个系统:中书门下与枢密院。中书门下的首长为宰相,副职是参知政事。枢密院的首长是枢密使,副职是枢密副使。中枢与枢密院在当时并称两府。可是,在天禧四年的时候,整个宰执团队也就是两府团队中,分成了两个派系。一派是以宰相寇准为首,一派是以枢密使丁谓为首。他们各自形成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团体,开始相互攻击对方。这也就为大宋开了一个很糟糕的先河,就是后来的党政。而之所以形成这个局面,与皇帝真宗逃不了干系。原来真宗信奉一套理论,那就是“异论相搅,即各不敢为非。”在真宗眼中,如果朝中的宰相都团结一致,那么宰相的权利就会过大,久而久之容易出现权臣。因此他要任用一些政见不合的,观点不一致的人来共同执政,而君主作为一个超然于外的调停者,来从中制衡,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因此寇准与丁谓在一开始发生矛盾的时候,真宗非但没有制止,反而有意推波助澜。那么皇帝的这个想法对不对呢?从政治角度有一定道理,既能多听取不同意见,也极大的避免了宰相独揽大权。可以说这是一种非常高明的政治手段,但是,这种手段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最高的决策者要可以坐镇中央,那么从历史上看真宗其实在这一点上做的是很不错的,但为什么会在天禧四年的时候发生巨大矛盾的,因为这一年,真宗得了大病,自此之后,整个人都时常神情恍惚。时而清醒,时而昏迷,有时候正常的话都说不出来,这样一来,朝中就出现了巨大的危机。
另外送到皇帝权力相较于前朝,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在唐代,君主的权利更多的是体现在一种同意权,而不是决策权。绝大多数政务都是由宰相制定、决策,皇帝对宰相的决策表示同意即可。赵匡胤建国后,改变了这种被动的局面,把权利很大一部分归还给了君主,也就是君主不仅仅是签署同意,而是需要对宰相报请的事物提出决定性意见。君主从幕后逐渐走向台前,并且宋代还制定了新的听证制度,原来君王不需要每日上朝,但是太宗时期,勤奋的他改变了这一制度,由原本的单日上朝改为每日上朝。除重大节日,皇帝可以说是全年无休,所以宋代的皇帝是一个很吃力的工作。宋代皇帝不仅仅工作时长增加了,同时权力与责任也增加了,随之要处理的工作量更是成倍的增加,这时候特别考验一名君王的智力与体力。可偏偏此时的的真宗体力、智力同时崩盘,因此朝中一直被制衡的两派人矛盾就激发了出来,形成了严重的隐患。更为重要的是属于皇帝的那一部分职能急需有人来承担——此时皇子年幼,这个重任只能由一个人来承担。这个人就是一直帮着皇帝处理政务的皇后刘娥。这也是她第一次可以正面的去接管朝中政务。
公元1022年,朝廷决定改年号“乾兴”,这个年号是有寓意的,乾为天,君,父,乾兴即是君兴,这个年号中表达了对真宗皇帝的美好祝愿,但是这种事情哪里是可以用这种虚无缥缈的力量改变的呢,改元当年的二月,真宗皇帝病情突然恶化,二月二十九日,真宗皇帝驾崩延庆殿,享年五十五岁。因为皇帝去世的比较突然,朝野上下一片混乱,而这个时候刘娥又一次展现出她不同凡响之处。皇帝弥留之际已经口不能言,但是很多事情还没有交代,于是刘皇后马上召集重要宰执大臣进入禁中,面对下面哀嚎一片的臣子,反而是刘皇后表现的异常冷静,她对群臣说:“有日哭在,且听处分”。一句话大臣们瞬间醒悟,正如皇后所言,这不是哭的时候。于是由刘皇后口述,群臣记录,留下了一篇“真宗遗诏”,将身后之事处理停当,把一场混乱消弭于无形。这篇诏书现在被收录在《大宋诏令集》中,只不过这篇诏书的内容里到底有多少是真宗遗留,有多少是刘皇后自己的想法就不得而知了。
四、女主临朝——天圣年的统治
真宗去世后,太子赵祯继位,即后世所称的“宋仁宗”。可此时仁宗年仅11岁,远不是一个可以独自处理国家大事的年纪,因此朝中一应事物,还是如真宗在位时一样,由皇后——此时已经身为太后的刘娥掌握。此时的她,没有了皇帝的掣肘,处理起政务更加的如鱼得水,更加的没有限制。而这一统治,足足维持了11年之久。
新皇帝登基,要在次年改年号,而仁宗朝的第一个年号就是“天圣”,关于天圣,官方解释是夸赞真宗为天,继承者仁宗为圣,天是万物根本,圣是继承天的大业。但是当世的文人们更多的认为,所谓天圣,是一种暗喻,预示着二人为圣。取这个年号是下面人为了取悦太后罢了。但是不管怎么说,天圣的十年,的的确确是属于刘太后的十年。而这几年,刘太后执政形成的政治制度、政治惯例,甚至留下的很多的执政大臣都在后来被仁宗很好的继承了下来。所以说这刘太后的执政,是仁宗盛世的一个坚实基础。
那么关于刘氏的政务处理水平到底怎么样呢?按照中国文人的惯性,对于女性政治家总是比较苛刻,因此历史上很多人会去抨击刘太后的统治,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她在文学作品里会被恶意的污蔑。但是今天人们在平等的观念下,不再有那种男尊女卑的错误思想,重新来审视刘太后的执政时代,我们为无论是从能力还是德行上都是可圈可点的。
(一)天书闹剧的终结
刘太后掌权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命人把真宗时代留下的各种天书、神书尽数入土随葬。真宗晚年迷信道教,每日的大部分精力都在四处搜罗天书、寻找祥瑞。甚至年号都根据此而改变,可以说朝野上下乌烟瘴气。而刘氏下诏书:
“前后所降天书,皆先帝尊道奉天……专属先帝,不可留于人间,当从葬永定陵,以符先旨。”
而这一做法,可以说与之前真宗时代的荒唐彻底划清界限,也意味着一个不一样的新时代要来临了。
(二)、对人才的任用
诚然,刘娥身上有着一些浓重的人情味,因此在人员任用上不免有任人唯亲之嫌,但除了任用部分于自己有恩之人外,她的用人还是比较公允与谨慎的。史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有一日太后上朝对执政大臣哭诉:
“国家都难,向非宰执同心协力,何以至此……卿等可尽具子孙内外亲族姓名来,当例外一一尽数推恩。”
回去后众人大喜,第二日就陆续把名单上报。回宫后刘太后命人把名单制作成图,挂在寝宫,但凡有大臣推荐人选,她便在图表中核对,如果不是沾亲带故,才同意任命。这种做法,避免了某个政治集团权利过重,比较有效的限制了党争的产生,逐渐还给大宋一个比较良好的政治生态。
(三)虚心纳谏
除了善于用人,刘太后还非常善于纳谏,在当时朝中出现了非常多敢直接犯颜直谏的台谏官,《宋史》称这个时期的御史台与谏院“皆侃侃正色,遇事辄言,虽被斥逐,不更其守”。而之所以可以形成这种风气,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执政者善于听取这些刺耳的声音,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才更可以听到更真实的意见。而刘娥的这一做法也深深影响着年幼的仁宗,所以在日后的仁宗朝。仁宗对这些台谏官也是异常包容的
(四)发行交子
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刘娥下旨在成都设立“益州交子务”,由京朝官担任监官,主持交子发行,并“置抄纸院,以革伪造之弊”,严格其印制过程。首届交子发行1256340贯,备本钱360000贯(以四川的铁钱为钞本)。宋廷正式发行了世界上第一种纸币—交子,又称“官交子”,比西方1661年由欧洲瑞典银行发行的纸币早了600多年。
交子样式
五、一代贤后的野心与克制
历史上有人把汉代的吕后、唐代的武后、与宋代的刘后并称三大女政治家,并且称她:“有吕武之才,无吕武恶”。平心而论,这个评价是比较公道的。她一生的执政中,我们更多的看到一位温和的执政者,但同样她长达十一年的专权也引来了后人的诟病。而此时仁宗早已成人,但刘娥却迟迟不肯交出权柄。这不免让人猜疑:莫不是她有效仿武后之心,企图颠覆赵宋的天下?
在我看来,刘娥的野心是存在的,她对权力是渴望与留恋的。从天圣六年开始,几乎每年都有无数的大臣上书请求太后归政。这些刺耳的上书对太后的权利是一次次严峻挑战。但是刘太后面对群臣的非议,采用了置之不理的态度,坚决不交出权利。同时她多次试图采用一些天子的仪制,通过这种方式来试探群臣的态度,这种尝试无非是给自己日后称帝来探路。但几次交锋下来,她清楚的发现,阻力巨大。笔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日大臣程琳进献了一幅《武后临朝图》,这幅图包含的意思其实很明显,即暗示太后是不是也可效仿武后登基呢?此时刘娥的内心一定是不平静的,但是她并没有冲动表态,而是询问了身边宰相鲁宗道:“唐武后如何主?”鲁宗道毫不犹豫的回答“唐之罪人也,几危社稷”。平心而论,鲁宗道的评价是有失公平的,代表了传统士大夫对女性的偏见,他们不愿意承认也不愿意看到女主执政的局面,这种了落后的观念在那个时代是很难去超越的。刘后听闻,默默不语,回宫后,她在众人面前把这幅画扔到地上,怒喝“吾不作此负祖宗之事”!她是真的放下自己的理想吗?其实不是,但是刘太后是个聪明人,她知道审时度势,她的理智告诉她,最后这一步不要跨出去。不跨出这一步她会是流芳百世的贤后,踏出去她就是万劫不复的恶人。所以她最终做出了艰难的决定——绝不染指赵家的帝位。
但是这种称帝的愿望,我想她到死都没有放下。最终在去世前一个月,她完成了自己的夙愿,以天子的衮冕去拜谒太庙。只不过她的这套礼服比正常的天子少了一点内容,衣服上的十二章图案减少为十章,不佩戴天子佩剑。不管怎么说,总算是过了一次皇帝瘾。但遗憾的是,拜谒结束不久,太后就病倒了,不到一个月,就离开人世。
公元1033年明道二年三月二十九日,一代女主章献太后刘娥,走完了她辉煌的一生,并且在临终前完成了她毕生的愿望——穿皇帝衮冕拜谒太庙。对于这位太后,虽然在历史上声名不如武皇,吕后,但是在她执政的十一年里,对整个赵宋的天下,对后来盛世的到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虽然对于女性的临朝,经常会遭受士大夫的责难,民间《狸猫换太子》的谣言更是让她饱受非议。但我们如果回归历史,回归事实,对于这样一位传奇的女性,理应有一份更公允的思考。正如司马光所说:
“章献明肃皇太后保护圣躬,纲纪四方,进贤退奸,镇扶中外,于赵氏实有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