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崔永元揭开娱乐圈揭开娱乐圈阴阳合同、偷税漏税的黑幕后,全民哗然。本以为等到关注度退去后,会到此为止,然而事情的发展远远超乎了大家预料,“余震”正在不断蔓延。
11月29日,娱乐圈再度传来重磅消息——多家影视工作室接补税通知,17名艺人被约谈。
该内容的源头来自于影视圈某从业人员的朋友圈,据爆料:
已有部分影视工作室陆续接到税务部门的补税工作通知,共分为4个阶段进行:自查自纠、约谈补税、税务上门辅导、检查以及重点检查(税务抽查)。其中,在3天内,浙江已有17位艺人被约谈,补税工作需要在12月15日前完成。
消息传来,全网一片震动,此后,证券时报向多位影视从业人员求证,除个别表示尚不知情外,其余均表示确有此事。但截至目前,国税总局和多地税务局尚未对该消息作出回应,不知是窗口指导还是仅为传言。
今天早上的时候,人民网、证券时报等多家权威媒体也已经报道了此消息:
一位大型影视公司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若按照此次传言的口径计算,假设明星工作室年收入1亿计算,明星每年需要补缴2800万元(1亿元*70%*40%),若补缴三年,则单个明星工作室,则需要补缴费用8400万。
知名导演呼吁不要“一刀切”
29日下午,《雍正王朝》《北平无战事》编剧刘和平公开表示:“今天上午跟国家税务总局领导沟通交流得很好,国家对影视行业的扶持政策不变,只会更好。关于这三年补缴应纳未纳税款对编剧行业已明确答复,按2002年国税字52号文件缴纳16%税款,未足16%补足即可。接下来还会继续沟通。”若消息属实,至少编剧们能松一口气。
知名导演高群书则在微博呼吁不要“一刀切”(目前该微博已删除)。也有不愿具名的导演则建议称,可以对补税主体做一定区分,对一些小微型工作室,还应该适当减免税,把影视行业的鱼养大。否则大工作室伤筋,小工作室伤命。
“阴阳合同”引发影视行业监管风暴
不过在影视“阴阳合同”被揭发后,明星避税问题确实很受监管部门关注。而在范冰冰偷逃税款案件中,多名相关税务人员被依规依纪问责,因此各地税务机关对影视从业人员补税非常重视,尤其是大牌明星工作室和影视公司聚集地区的税务部门。
10月8日,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国家税务总局部署开展规范影视行业税收秩序工作》。文件明确了各地税务机关开展相关工作的大致时间表。
2018年10月10日起,各地税务机关通知本地区影视制作公司、经纪公司、演艺公司、明星工作室等影视行业企业和高收入影视从业人员,根据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对2016年以来的申报纳税情况进行自查自纠。对在2018年12月底前认真自查自纠、主动补缴税款的,免予行政处罚,不予罚款。
从2019年1月至2月底,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自查自纠等情况,有针对性地督促提醒相关纳税人进一步自我纠正。对经提醒自我纠正的纳税人,可依法从轻、减轻行政处罚;对违法情节轻微的,可免予行政处罚。
从2019年3月至6月底,税务机关结合自查自纠、督促纠正等情况,对个别拒不纠正的影视行业企业及从业人员开展重点检查,并依法严肃处理。
2019年7月底前,对在规范影视行业税收秩序工作中,发现的突出问题,要举一反三,建立健全规范影视行业税收管理长效机制。在规范影视行业税收秩序工作中,对发现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违法违纪问题,以及出现大范围偷逃税行为且未依法履职的,要依规依纪严肃查处。
11月中旬,广电总局发文表示,坚决纠正高价邀请明星、竞逐明星的不良现象;对黄金档综艺节目/电视剧网络剧的嘉宾/演员片酬、主要嘉宾/演员片酬比例进行了限制;还严禁签订收视对赌协议,禁止机构和个人干扰、造假收视率数据。
传媒股瑟瑟发抖
从影视圈“阴阳合同”曝光,到范冰冰偷逃税被处罚,再到影视行业税收工作的规范文件出台,不过半年时间。然而这一系列事件和动作,叠加今年弱市行情,让A股影视传媒板块持续承压。
11月29日通知发酵当天,传媒板块更是全面熄火。申万一级传媒行业指数大跌3.4%。业内人士表示,在内容监管以及税收政策趋严等因素影响下,将导致影视公司业绩承压。传媒主题基金跌惨,截至11月29日,广发中证传媒ETF、鹏华中证传媒均跌逾3%。
11月30日,A股股指普遍收涨,而在Wind主题行业板块中,文化传媒指数下跌0.81%,跌幅居首。
个股之中,广西广电直逼跌停,联创互联跌幅近9%,新华传媒、电广传媒、贵广网络跌超6%。
自今年5月28日“阴阳合同”、天价片酬曝光以来,半年时间该指数跌幅超30%,影视指数此期间跌幅接近40%。市值暴跌1000亿左右。
其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个股,比如唐德影视在此期间跌幅57%,慈文传媒、当代东方也已腰斩;华谊兄弟、当代明诚、金逸影视等6只个股跌幅超40%。
东方证券认为,影视行业监管政策一方面体现出对生产要素的规范和引导,另一方面,从片酬政策等的出台传导至项目实施层面需要时间,叠加近期对影视项目的税收审计趋严,短期预计将会导致部分中小公司项目暂停,加快行业洗牌。
一个个消息刺激着影视公司的神经,随着资本泡沫退去,整个影视行业已经进入寒冬期,强监管下,过去行业面的非理性增长已经明显放缓。
上游新闻据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第一财经、澎湃新闻等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