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加冠轻政之后,吕不韦因嫪毐之乱被罢相 ,并令其迁往洛阳封地。临行时,咸阳百官,万民相送。可见他执政其间百姓生活富足,百官拥戴,应是功大于过 。
从政绩看,吕不韦无愧一代名相,在他主政期间 ,主要做了五件大事 :
第一,吕不韦散尽钱财,辅佐嬴异人登上王位,有定国之功 。
第二,开疆拓土。吕不韦贯彻自大秦先祖以来统一六国之国策,蚕食三晋, 先后夺取韩,赵,魏几十座城池 。
第三,招揽人才。大国之间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 他为秦王汇聚了大批人才,门客至三千,其中有不乏睿智之士李斯等 。
第四,加强基础建设。兴修郑国渠,灌溉中原干旱之地沃野千里,提高了秦国的农业生产能力,为大秦东出储备了丰厚粮草。
第五,重视文化建设。著《吕氏春秋》为秦国思想文化建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
然,吕不韦也有重大政治失误,他把嫪毐引荐给太后赵姬,使嫪毐加入了秦国的中枢权利之中。这个失误为他招来杀身之祸,也使秦国的前途蒙上阴影。
另一方面,吕不韦执政期间,认为秦王年幼,军事要事都未与秦王商议,只是例行通知。秦王自然认为臣相没把他放在眼里。
再则吕不韦虽为秦王的仲父,但政见有别 。二人虽都力主荡灭六国,但吕不韦主张徐徐图之,秦王苛求急进。吕不韦主张行郡县兼分封,秦王则重郡县夺封地。可见两人政见水火不容 。
桩桩件件秦王都认为吕不韦不适合再担任秦国丞相,所以让其迁入洛阳封地 。
秦准备荡灭六国,六国岌岌可危,想尽办法联合纵。 赵国的春平君赵佾听取韩非之言,请吕不韦担任赵国的丞相,吕不韦拒绝。赵佾又寄书信于魏韩燕,请吕不韦接四国相印,共治天下。 吕不韦仍不为所动。但他门下的门客却蠢蠢欲动,想谋得一官半职。 赵佾趁热打铁散布谣言说,吕不韦表面拒绝,暗地里已将四国相印揽入怀中。吕不韦被谣言和门客所裹挟。秦王为保吕不韦,重责于他,令他迁入蜀地。
赵佾利用此事大做文章,向六国发檄文 ,秦王刻薄,残杀亲弟,幽禁生母。命吕不韦迁入蜀地, 实则是囚禁他。合纵六国营救文信侯 。
“树欲静而风不止 ”,吕不韦无奈, 他认为无论他走到哪里,六国都会找上门来 。大王又能下几道召命,又能护他几回?六国定要把他逼上绝境,让他就范。 他回想起过去的种种,思绪万千,服下毒酒而亡 。
吕不韦不愿大王再为他的事分心,他是为秦王而死, 为大秦而死! 他不想背叛秦国,只有他死了六国才会死心,才会瓦解六国合纵。
赵佾逼死文信候,秦王大怒,不听任何人劝阻 ,攻打赵国为仲父报仇。 愤怒之下的决定一定是不理智的。肥之役,秦军大败。上将军桓齮因损兵折将愧对于大秦而自尽。自秦王主政以来,秦军从未遭此重挫,此役也让秦王陷入了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