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我们在观察唐朝疆域图的时候,发现在大唐的西侧有一个国家始终存在,甚至持续了200多年。而这个与大唐相邻共存、关系密切的国家就是吐蕃王朝。吐蕃是由古代藏族人民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权,如果从囊日论赞算起,到朗达玛时吐蕃王朝总共存在了两百多年。
大唐与吐蕃两国关系的演变
有关吐蕃王朝的历史,汉人书籍记载的比较少。《新唐书·吐蕃传》载:“吐蕃本西羌属,盖百有五十种,散处河、湟、江、岷间,有发羌、唐旄等,然未始与中国通。居析支水西。祖曰鹘提勃悉野,健武多智,稍并诸羌,据其地。蕃、发声近,故其子孙曰吐蕃,而姓勃窣野。”
而根据藏文史书《王统世系明鉴》的记载,在松赞干布以前还有天探七王、 上丁二王 、中累六王、地岱八王、下赞三王等共三十一世赞普, 前后相踵, 大体反映了藏族在氏族制下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
到松赞干布之父囊日伦赞时期, 山南雅岔地区的悉补野氏已经成为蕃域诸部的共主。囊日伦赞统一了雅鲁藏布江南北, 为吐蕃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吐蕃首都逻些(今拉萨)
在囊日伦赞被旧贵族毒害之后,其子松赞干布继位,。他是一位有为之主,对内:平定内乱,统一西藏,建都逻些(今拉萨), 建立奴隶主统治的吐蕃王国;发展农牧业生产,推广灌溉,命人制定文字,颁行治理吐蕃之“大法令”;推行奴隶制度,创设行政制度和军事制度,设置官职品阶,统一度量衡和课税制度。松赞干布的改革使吐蕃王朝的国力迅速增强,吐蕃一改各自为政、分散孤立的局面,在吐蕃王朝的统一下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势力。吐蕃社会甚至出现了 “黔首民庶高下尊卑不逾不越, 轻摇薄赋, 安居乐业”、“牛羊蕃息, 蹊径皆满”的繁荣局面。
对外:吐蕃则对青藏高原诸部实行进一步兼并 , 向周围地区持续扩张;征服藏北高原的苏毗、羊同;北越大岭(今唐古拉山脉) , 进入今青海南部和四川西部地区, 对吐谷浑形成了半包围的进攻态势。
吐蕃大相禄东赞曾作为使者受到唐太宗的接见
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吐蕃遣使入唐,唐太宗派冯德遐前往接洽,这是唐朝和吐蕃两大帝国第一次接触,是两国建立关系的开端。贞观十五年(641年),唐朝与吐蕃联姻,“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 令礼部尚书、江夏郡王道宗主婚, 持节送公主于吐蕃。弄赞率其部兵次柏海 , 亲迎于河源”。随着文成公主的入藏 , 大唐与吐蕃成为甥舅之国, 双方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
通过联姻, 自贞观至永徽,唐与吐蕃的双边关系都是比较友好的。但是等两国友好关系的奠基人唐太宗和松赞干布于公元649年和650年相继去世后, 双方关系又出现了新的变化。
由于吐蕃王国实际执政的噶尔家族(此时主要是禄东赞和论钦陵父子几人)积极推行北方领土扩张政策, 意图占领吐谷浑地区, 并向西域地区进行渗透,这些举动严重威胁了唐朝在西北地区的利益, 于是双方关系急剧恶化。公元607年,双方爆发了大非川之战,由此战开始,双方关系进入到了一个以大规模武装冲突为中心的对峙时期,并且持续了200多年。
大非川之战爆发的原因
导致大非川之战爆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吐蕃王朝国势方盛,军力强大,作为统治阶层的奴隶主贵族怀有不可遏制的对外扩张的欲望;而通过战争来掠夺财富和领土,扩大奴隶的来源,这正是奴隶制国家的本质需求。
吐蕃、吐谷浑与唐朝示意图
从唐朝的角度来看,为了保护本国在西北地区的利益,尤其是从国土安全考虑,也不能放任吐蕃在自己的身边搞小动作,甚至把战火烧到自己家门口。古人云: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双方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最大化,产生对峙和冲突是必然的,这也是大非川之战爆发的主要原因。
而双方利益冲突的焦点则是吐谷浑地区。吐谷浑国毗邻唐朝的河西陇右地区,而河西陇右地区的安全又直接影响到唐都长安,因此对于唐朝来说吐谷浑不容有失,它既是唐朝与吐蕃两大强国的战略缓冲地,又是唐朝西北地区的屏障。唐太宗早就认识到了吐谷浑地区的战略价值,并于贞观九年对吐谷浑用兵,吐谷浑称臣内附, “始请颁历及子弟入侍”,从此吐谷浑成为唐朝的藩属国。唐朝通过和亲直接操纵吐谷浑王室的废立, “河源王之国”从此成为唐王朝的实际控制区。而通过吐谷浑唐朝还可以直接控制西域地区。
对于吐蕃来说,占领吐谷浑,则可以建立前进基地。利用河源地区水草丰美、人口众多的资源优势为自己补充兵力,增强国力。无论是进攻富庶的河西陇右还是诸姓杂处的西域都占据着地理优势。因此对于吐谷浑,吐蕃王国也是势在必得。
吐蕃发兵吐谷浑
龙朔三年(663年) ,“吐蕃发兵击吐谷浑,大破之 , 吐谷浑可汗曷钵与弘化公主帅数千帐弃国走依凉州, 请徙居内地. 上以凉州都督郑仁泰为青海道行军大总管 , 帅右武卫将军独孤卿云、辛文陵等分屯凉、都二州, 以备吐蕃”。至此吐谷浑亡国,吐蕃尽占其地。占领吐谷浑之后吐蕃统治者还致书唐高宗,要求唐朝承认吐蕃对吐谷浑地区的占领,唐高宗苦于当时唐军正全力进行辽东之役,分兵乏术,于是只能对吐蕃的这种侵略行为表示谴责。
虽然此时的唐朝高层已经认识到了吐谷浑的重要性,但是当时的唐朝正在全力进攻高句丽,唐朝的精兵强将基本上都云集于辽东地区,已经没有多余兵力与吐蕃发动一场大规模战役。而且此时的吐蕃风头正盛,不但觊觎吐谷浑,同时还染指西域地区,对于吐蕃的步步紧逼,唐王朝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分兵乏术。
针对此时的窘境,唐朝的有识之士分析了当前的形势也提出了解决办法。即战略性放弃安西四镇,主抓吐谷浑地区。在力量有限的情况下 , 唐政府必须抓往主要矛盾。收复吐谷浑故地,不仅有助于消除吐蕃对唐朝本土形成的威胁 , 也切断了吐蕃北进西域的主要通道。所以, 吐谷浑问题的解决, 正是解除吐蕃威胁的关键。
西域的安西四镇
针对吐蕃问题,当时的大臣郭元振上疏说:“请借人事为比,设如人家遭盗,一则攻其内室,一则寇其外落,主人必不先於外寇而忧在内室矣。何则?以内患近而外患远也。今国之外患者,十姓四镇是;内患者,甘、凉、瓜、肃是。”“夫善为国者,当先料内以敌外,不贪外以害内。今议事者舍近患而靡恤,务远患而是贪,臣愚驽,罔识厥策。”
郭元振建议以吐蕃归还青海吐谷浑地区作为唐朝放弃西域统治的交换条件。在唐朝的利益天平上 , 放弃安西四镇只是局部利益上的损失,而失去吐谷浑地区 , 吐蕃就有直接攻入河西陇右的可能,这对于唐政府来说是腹心之患,其威胁性比吐蕃攻入西域要严重得多。
然而,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又出现了新的转机,因为辽东之役结束了,唐朝成功平定高句丽,于是终于腾出手来的唐高宗随即命令大将薛仁贵等人率军开拔吐谷浑,于是未脱征尘的唐军战士又踏上了征西的路程。
大非川之战的具体过程
“夏,四月,吐蕃陷西域十八州,又与于阗袭龟兹拨换城,陷之。罢龟兹、于阗、焉耆、疏勒四镇。辛亥,以右卫大将军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左卫员外大将军阿史那道真、左卫将军郭待封副之,以讨吐蕃,且援送吐谷浑还故地。”——《资治通鉴》卷二百一
薛仁贵
咸亨元年即公元670年,吐蕃进犯西域,攻陷西域十八州,又攻破唐廷龟兹、于阗、焉耆、疏勒四镇。已经腾出手来且忍无可忍的唐高宗立即下令以“三箭定天山”的名将薛仁贵为主帅,阿史那道真和郭待封为副将,率5万大军(一说为10万)征讨吐蕃,并将吐谷浑王室送还故地。
结果,唐军精锐先是在主帅薛仁贵的带领下轻装突袭,在河口大败吐蕃,并占领乌海。接着副将郭待封自恃名将之子,不服从薛仁贵的号令,致使唐军粮道被断,士气大衰,唐军先胜后败。5万大军被吐蕃四十万大军围困在大非川,最终全军覆没,薛仁贵、郭待封与阿史那道真仅以身免。
5万唐军全军覆没
关于此战的具体过程,《资治通鉴》是这样记载的:“郭待封先与薛仁贵并列,及征吐蕃,耻居其下,仁贵所言,待封多违之。军至大非川,将趣乌海,仁贵曰:"乌海险远,军行甚难,辎重自随,难以趋利;宜留二万人,为两栅于大非岭上,辎重悉置栅内,吾属帅轻锐,倍道兼行,掩其未备,破之必矣。"仁贵帅所部前行,击吐蕃于河口,大破之,斩获甚众,进屯乌海以俟待封。待封不用仁贵策,将辎重徐进,未至乌海,遇吐蕃二十馀万,待封军大败,还走,悉弃辎重。仁贵退屯大非川,吐蕃相论钦陵将兵四十馀万就击之,唐兵大败,死伤略尽。仁贵、待封与阿史那道真并脱身免,与钦陵约和而还。敕大司宪乐彦玮即军中按其败状,械送京师,三人皆免死除名。”
大非川之战唐军失败吐蕃获胜的原因
史书记载此战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主将不和,然而事情远没有史料中记载的那么简单。通过详加分析,唐军失败、吐蕃胜利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一、双方军事力量对比悬殊
首先是兵力悬殊,唐军共计出动5万军队,而且是分兵进击,导致兵力分散,而吐蕃军队在袭击郭待封的粮草辎重时是20万大军,在大非川与薛仁贵军决战时已经集结到40万之众;其次,兵种及装备双方有差距。吐蕃军的主要兵种是骑兵,且装备精良,武器种类有枪、剑、矛、弓、抛石,护身服装有九眼铠甲、锁子铠甲、盾和头盔。如此数量众多的战马和精良的装备,唐军难以望其项背。
大非川之战吐蕃投入了40万兵力
二、吐蕃采用了正确的战术策略
大非川之战中吐蕃的主将为名将论钦陵(全名噶尔·钦陵赞卓,吐蕃语称宰相为“论”,而钦陵官至吐蕃宰相,所以史称论钦陵),其人善战,多谋略,他运用吐蕃人“诱敌于险境,一举歼灭之”的战术,集中优势兵力于一役,对敌进行各个击破。无论是以20万大军截击唐朝的2万辎重部队,还是以40万围歼剩余数万唐军于大非川,都是以绝对的优势兵力对敌。
三、唐朝统治者的决策失误导致唐朝失去了解决吐谷浑问题的战略主动性
唐显庆五年(660年),“吐蕃禄东赞遣子起政(就是论钦陵)将兵击吐谷浑,以吐谷浑内附故也。”吐蕃大举进攻唐朝的属国吐谷浑,但是唐朝呢,竟然采取了听之任之、不加干涉的态度。
吐蕃与吐谷浑互相攻伐
龙朔三年 (663年)五月,“吐蕃与吐谷浑互相攻,各遣使上表论曲直,更来求援,上皆不许。”这个就比较搞笑了,吐谷浑作为唐朝属国向唐朝求救是理所应当,你吐蕃进攻唐朝的属国是侵略者好不好,居然也去向大唐求援。而实际上这次遣使求援是吐蕃大相禄东赞对唐朝的一次试探。如果唐朝摆明了支持吐谷浑,处在两大势力夹击之下的吐蕃还真得好好衡量一下。但是唐高宗偏偏做出了“皆不许”的错误决定。这下吐蕃彻底放心了,踏踏实实的把吐谷浑给灭了。
四、青藏高原复杂的地理环境是决定双方成败的一大因素
唐军士兵大都来自于中原地区,对于高原高海拔、缺氧环境是极其不适应的。缺氧致使薛仁贵的军队很多人出现了眩晕、头痛、心慌、腹泻、疲乏等症状,致使士兵战力大减。而吐蕃人则久居高原,早已适应了高原恶劣的环境,在高原作战他们是如鱼得水,攻守自如。
在高原作战如鱼得水的吐蕃战士
五、大非川之战吐蕃充分利用了吐谷浑的人力、物力资源
在占据吐谷浑的地盘后,吐蕃经济和军事实力大增,战前,吐蕃充分征集和利用了吐谷浑当地的资源,使得吐谷浑成为了吐蕃一个强大的军事给养基地。比如大非川之战中吐蕃本身的军队本没有那么多,但是吐谷浑人却支援了20万军队,占了一半。除了出人,吐谷浑人还为吐蕃运送粮食,为吐蕃驻守边防等等。
吐谷浑地区形势复杂,亲蕃势力强大
为什么吐谷浑人反倒去帮吐蕃人了?那是因为一直以来吐谷浑内部都存在着两股势力,一股是唐朝扶持的以诺曷钵为首的势力,但在国内威信不足;另一股则是附蕃势力,实力相当雄厚。所以说唐朝根本就没有彻底掌控吐谷浑,虽然唐朝镇压了吐谷浑内部的宣王叛乱,但是亲蕃势力并没有被清除。所以当诺曷钵迁居唐朝内地后,深入吐谷浑内地的唐军就再也得不到吐谷浑人的帮助了,是真正的孤军深入。
六、唐军方面主将不和
薛仁贵作为唐朝名将,其军事指挥能力和作战经验是不下于论钦陵的。战前他已经意识到赢得此战的关键是占据乌海,然而乌海地形复杂,不利于大部队的展开。于是他决定采取突袭战术,将辎重留在后方,自己亲率精锐轻装突袭乌海,结果是好的,唐军在取得一场胜利后顺利占据乌海,唐军此时也已经占据这场战争的先机。
郭待封不听号令,擅自行军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留守后方的郭待封自恃为唐朝名将郭孝恪之后,对于屈居薛仁贵之下非常不满,于是对于这位主帅的命令也是爱答不理。薛仁贵让他率军在大非川建寨栅,守护粮草辎重,待唐军在乌海站住脚跟后再跟上来。结果薛仁贵前脚刚走,郭待封后脚就带着辎重上路了,把自己彻底暴露在了强大的吐蕃骑兵面前。论钦陵当然不会错过这个良机,立即率20万大军包了郭待封的饺子,唐军粮草辎重全部丧失。粮道被断,唐军失败已是板上钉钉了。相比唐军的主将不和,号令不通,吐蕃却是上下齐心,以掠夺财物来激励将士们的作战热情,战力倍增。
结语:古代作战都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然而分析这场战争的决胜因素,无论是哪方面唐军都不占优势。而战争的结果也是以唐军惨败、吐蕃获胜告终。从此唐朝的西部边疆崛起了一个实力强大的帝国,而唐朝击败吐蕃、协助吐谷浑复国的战略目标也宣告失败。咸亨三年(672 年),吐谷浑王室被迫离开青海,徙居灵州,唐高宗“以其部落置安乐州,以可汗诺曷钵为刺史”。此后,“吐谷浑故地皆入于吐蕃”,立国350年的吐谷浑就此亡国。而吐谷浑的覆灭则使唐帝国失去了与强大的吐蕃王朝之间的缓冲地带。唐朝的实际控制区域由河源地区退至赤岭 (今日月山 ) 一线的 “塞内”。
而吐蕃在占据了水草丰美的河源和青海湖环湖地区之后,经济和军事实力大增。利用原吐谷浑属地内的羌浑部落, 吐蕃建立了军事给养基地和前沿阵地, 从此进可攻退可守,在与大唐的对峙中占据了地理优势,并不断地派兵劫掠唐朝的河西陇右地区, 成为唐帝国西北边境的大患。
面对吐蕃内侵的严重威胁, 唐王朝被迫在河西陇右重兵布防。到唐睿宗时,唐朝在此所设的河西、陇右二节度使兵力已达15万人, 占全国总兵力的四分之一 , 是唐代驻兵最多的一个地区。而河陇地区的重兵又加剧了唐中期以来外重内轻的矛盾,以致京师空虚, 并最终为安史之乱的爆发和唐王朝的由盛转衰埋下了伏笔。因此说大非川之战并非单纯的只是两个强邻之间的军事冲突,它是唐朝和吐蕃两大政权关系由和到战的转折点,两国从此开启了200多年的对峙时期,对两国的国运和国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资治通鉴》
《旧唐书》
《新唐书》
《王统世系明鉴》
《 册府元龟》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柚子爱历史,关注我,带你一起了解更多历史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