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陈国曾经先后出现过两个极其荒唐的国王,一个是陈厉公陈跃,一个是陈灵公陈平国,两人都因为自己的荒唐而误国、丧生,受到后世嘲笑。
陈国(前1046--前478),出土金文资料作“敶”,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周朝诸侯国,其开创者乃舜帝后裔。陈国之先祖陈锋氏部落,最早见于《史记·五帝本纪》:“帝喾娶陈锋氏女,生放勋。”帝喾是上古“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号曰高辛氏,前承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后启尧帝(放勋)、舜帝(重华),奠定华夏之根基。帝喾娶了陈锋氏部落一位曼妙女子庆都做次妃,生子放勋,即尧帝。
史载,陈国的前身,即陈锋氏部落,是黄帝时代较大原始部落之一,也是黄帝氏族的一个重要分支。黄帝的轩辕氏部落起源于妫水(今山西永济市蒲州南)之滨,其后裔以“妫”为姓,《说文解字》:“虞舜居妫汭,因以为氏。”“汭”,河流汇合、拐弯之处。关于妫水,南宋蔡沈《尚书集传》云:“妫,水名,在今河中府河东县。出历山入河。”河东县,即今山西省永济市;历山,山西南部第一高峰,位于垣曲、翼城、阳城、沁水四县交界处;“河”,即黄河。
美女庆都
陈锋氏部落的发祥地,传说是陕西宝鸡市东南鸡峰山一带,因山上有鸡峰入云而得名,《宝鸡县志》云:“鸡峰插云,县境峰岳之奇,唯鸡山为最;天柱矗立,玉笋排空;西连吴岳,东接太华;云绕峰腰,触石时呈五色,鸡栖山顶,惊人只在一鸣。”吴岳,古代山名;太华,即西岳华山。两山均位于陕西境内。
大约在五千年前,陈部落随黄帝族东迁,进入中原地带,定居于豫州宛丘 (今河南淮阳县)。舜帝崩逝,禅位与大禹,舜帝之子妫商均被封于虞(今河南商丘虞城县),妫商均承袭老爹舜帝“有虞氏”之号,在这里建立虞国。妫商均后裔的姓氏,从此由“妫”改为“虞”。妫商均之子名曰虞思,在老爹辞世后继任虞国君主,并将两个女儿嫁给麾下庖正(厨师)姒少康为妻。这位姒少康,乃夏朝第五任君主姒相的遗腹子,在夏朝被有穷国君寒漪剿灭之后,逃出生天,漂泊四海,后来成为虞国王室御厨,不但酿造出了美酒“杜康”,还在同姓部落与老爹姒相旧臣的帮助下,攻灭夏朝终结者、寒朝天子寒漪,光复夏朝,重登天子之位,少康由此成为夏朝第六位君主,史称“少康中兴”。传说,寒漪之死,十分难堪,那时他已经年届八十,躲在斟鄩城王宫里,气喘吁吁,淫乐不止,他的部下反戈一击,杀入宫中,把他从妃子被窝里光溜溜拉出来,交给少康,被处以极刑,其部族也遭到斩草除根。
当然,这些古代传说,虚无缥缈,是耶非耶,难以论定,姑且存疑吧。历经几世几劫,历史进入夏商交替之际,商汤子履诛灭夏桀姒癸,建立商朝,虞国君主虞思的后裔虞遂被封于陈地,即今河南淮阳县。这就是陈国的前身了。从舜帝君临四海,到妫商均建立虞国,再到虞遂封于陈地,这一上古脉续之传承,可谓逶迤起伏、烟云缭绕矣!
西伯侯姬昌
追溯史迹,时见云岚飘忽,峰岭峥嵘。商朝末年,纣王昏聩堕落,江山日渐沉沦,西伯侯姬昌高擎大纛,周国轰然崛起。那时候,周还是商朝的诸侯国,姬昌即是后来的周文王,他勤政爱民,网络贤才,倡导“笃仁、敬老、慈少、礼贤”,举国欣欣,日益强盛,周人咏叹:“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诗经·大雅·文王》)。其歌曰:文王圣灵犹如日月啊,光辉熠熠照耀;周族虽然是古老家邦,却承受上天之命建立新朝!——姬昌英明耀亮,周国势耸泰山,引得天下豪雄纷纷来归。这时候,陈地首领虞遂的后裔名曰虞遏父(亦称阏父),他闻风而动,来了个华丽转身,率领部属投奔了周国首领姬昌,被任命为“陶正”,主管陶器生产。
公元前1056年,姬昌崩逝,享年97岁,其子姬发继位。姬发继承老爹遗志,推翻商朝,建立周朝,是为周武王,追尊老爹姬昌为周文王。登基伊始,武王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追封上古帝王之后裔,一来标榜自己礼敬历代先王,二来彰显自己继承先贤衣钵,笼络异姓贵族,巩固其“反动统治地位”。正如孔夫子《论语•尧曰》所云:“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这时候,官居陶正的虞遏父已经辞世,武王册封的好运,骤然落在他的儿子虞胡公(妫满)头上。虞胡公被封于陈地之株野(今河南柘城县),建立陈国,奉祀舜帝,他也成为陈国第一任国君,史称陈胡公,武王并将长女大姬(太姬)嫁给他为妻。对上古时期这番风云变幻,《左传·襄公二十五年》的记载是:“昔虞阏父为周陶正,以服事我先王。我先王赖其利器用也,与其神明之后也,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而封诸陈,以备三恪。”杜预注:“元女,武王之长女。”
美女太姬
所谓“三恪”,亦称“三恪之制”,即周朝册封前代三朝的子孙为王侯,史称“三恪”,以示传承之意绪。受到追封的所谓“三朝”,目前学界说法有二:一说是册封黄帝、尧帝、舜帝之后裔于蓟(今北京城西南)、祝(今山东济南长清区)、陈三地;二说是册封虞、夏、商之后裔于陈、杞(今河南杞县)、宋(今河南商丘市)三地。其实,在这两个版本中,都闪烁着舜帝的幽影,因为,虞国的建立者,正是舜帝之子妫商均。陈国之册封,也被记入了《礼记·乐记》:“武王克殷及商,未及下车,封帝舜之后于陈。”
公元前1046年春天,夏周交替之际的关键战役“牧野之战”爆发,周武王率领战车三百乘、虎贲(士卒)三千人、步兵数万人,与商纣王的70余万乌合之众在牧野(今河南淇县南)展开决战,“纣师虽众,皆无战之心,心欲武王亟入。纣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史记·周本纪》)。纣王的军队人数众多,却毫无斗志,纷纷倒戈,投奔武王。纣王见大势已去,逃回京城朝歌(今河南淇县),登上王宫之鹿台,“蒙衣其珠玉,自燔于火而死”,他穿上金光闪闪的珍珠衣裳,投身火海,自焚而死。武王赶到鹿台,“以轻剑击之,以黄钺斩纣头,县(悬)大白之旗”,割下他的头颅,悬旗示众,号令天下。
这场闻名古今的划时代大战,史称“武王克殷”,《诗经·大雅·大明》歌曰:“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啊啊!牧野之地势何其寥廓,檀木之战车何其辉煌!驾车之驷马四蹄飞扬,还有那个白胡子姜子牙,就像老鹰展翅飞翔,辅佐着伟大领袖周武王,一举埋葬了腐朽没落的殷商,为人间送来了清明和乐与吉祥!
武王凯旋而归,未及下车,便开口册封故国先王之后裔,“封神农之后于焦(今河南中牟),黄帝之后于祝(今山东济南长清区),帝尧之后于蓟(今北京市北),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史记·周本纪》)。——陈国国君陈胡公妫满,因此成为西周至春秋初年册封最早的诸侯之一。
周武王姬发
武王下车之后,目光才转向建国功臣与家族兄弟,册封军师姜子牙于齐(今山东淄博),建立齐国;册封其弟周公旦于鲁(今山东曲阜),建立鲁国。武王之册封,看似随意,其实大有讲究。所封诸侯国,面积不同,爵位有别,分为五等:公、侯、伯、子、男。陈国位居侯爵,其辖境最大时达十四邑,包括了河南东部与安徽西北部。国君妫满在位期间,选贤任能,惩恶扬善,树立烈烈正气,使陈国成为礼仪之邦,同时大兴土木,兴建都城宛丘,既防水患灾害,又御外寇入侵,国家安康,百姓富庶,使陈国跻身春秋十二诸侯国鲁、齐、 晋、秦、楚、宋、卫、陈、蔡、曹、郑、燕之列。陈国百姓对国君妫满的爱戴,正如《诗经·陈风·宛丘》歌唱的那样:“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无望兮。”——您的伟岸身影犹如浮波荡漾,蹁跹于宛丘之上;我一心一意追随着您啊,却不敢怀有一丝丝奢望!
如此血胤深厚、雄立中原的陈国,却在春秋晚期被楚国所吞灭,率先退出了列国竞争的历史舞台。屈指算来,从公元前1046年陈胡公受封开国,到公元前478年陈湣公被楚惠王所杀,陈国共传25王,延续568年,其间还经历了两次灭国,两次复兴。陈胡公妫满的子孙,堪称不屑,其中第14任国王陈厉公、第19任国王陈灵公,更是不屑之子孙,演绎了一出出朽烂之传说。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