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狐(原创内容,敬请关注)
鲁迅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他笔下的祥林嫂,经历了逃跑、转卖、再嫁和丧夫丧子,从老实周正的妇人,变得疯疯癫癫,最终在一个寒冷的冬夜,孤独的死在了雪地里。祥林嫂的一生,都在命运的摆弄之中。
与她相同的,余华小说《活着》的主人公福贵,也不曾摆脱命运的束缚。但不同的是,他找到了生命的意义。我们都会被福贵的悲惨经历震惊,这种打着时代烙印的故事,最能触动我们同情的心弦。我们也会关心一个问题:这本让我们落泪的小说,它的价值是什么?
毫无疑问,余华用了一场极致的悲剧,让我们一次经历了,你能想象到的所有痛苦。同时,他又用魔幻的手法,让福贵最后牵起老牛乐观生活,帮助我们理解了生命的超脱和伟大。
书籍《活着》
(一)敬畏与超脱
福贵是一个土财主,在没有败光家产之前,他是镇上响当当的徐家少爷。家里有一百亩土地,老丈人是城里的粮店老板。他不愁吃不愁穿,不学无术。他最爱的娱乐活动,就是去城里狎妓和赌博。赌博带给他的快感,能刺激他已经麻木的神经,让他觉得自己还活着。
徐老爷恨他不成器,他不仅不脸红,还调侃地说,“你别犯愁啦,我儿子会光宗耀祖的。”没想到一语成谶,徐家家道中落,断子绝孙。前半生纸醉金迷,后半生苦难迭生。
同样地,游本昌老爷子扮演的济公,也曾经历生活巨变。在85版《济公》电视剧中,济公年轻时一心求法,抛弃父母家业。再回来时,父母已逝,家宅被恶仆侵占。济公选择了一把火烧掉祖宅,并露出了半是笑脸半是哭的经典表情,从此斩断尘缘。济公没了牵挂能一心向佛,而福贵不能,他还要为家人考虑。
济公
他被抓壮丁,侥幸活命后艰难回家,但厄运似乎并不想放过他。母亲已逝,女儿凤霞因病成了聋哑人。从儿子死亡开始,到外孙死亡结束,这段时间,是福贵一生中最痛苦的日子。他失去了所有亲人,一无所有。故事的最后,福贵拿着他所有的积蓄,从屠户手中买下了一头老牛。因为他从老牛的眼神里,似乎看到了自己,无助,孤苦无依。劳碌了一辈子,却逃不过待宰的命运。
福贵牵起了老牛,这一刻,老人与老牛,生命达到了一种奇妙的和谐。他就是它,它也是他。从生活的苦难中,福贵学会了对生命的敬畏。他对命运的理解达到了更深的层次,他的生命超脱了浅薄的荣辱。半生富贵半生苦,始知平凡是归途。
老牛
(二)尊重与伟大
对家珍而言,福贵未必就是良配。但是她骨子里的善良与守旧,让她对于命运有足够的尊重。
家珍知书达理,福贵只是一个混不吝的“二世祖”。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旧社会里,婚姻就是这么不讲道理,女子终归还是要听父母的。嫁到徐家的家珍,迅速完成了从小姐到家庭主妇的转变。她可能一开始没有喜欢福贵,也不懂得爱。但是她知道作为妻子,到底该尽什么责任。
古罗马“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在他的著作《沉思录》中说,“在你身上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是早已为你准备好的,生命中的因果在永恒中将你和所发生的事交织在一起。”你的存在,就是你和世界的因果。家珍是坚信这一点的,所以她对任何人和事,都保持足够的尊重。她一直是温柔的,直到儿子死的时候,她才第一次愤怒。
《福贵》|《活着》同名电视剧
间接害死有庆的,是福贵的战友春生。春生因为愧疚,送钱给福贵夫妻。家珍此时已经得了“软骨病”,无法下床。在春生将要进门时,她大声斥责,“你走,你出去。”春生将两百块钱塞给福贵,家珍转而对福贵喊道,“你儿子就值两百块?”
“女本柔弱,为母则刚”,家珍冲破了性格的桎梏,爆发了作为母亲刚强的一面。这一刻,我看到了一个母亲的伟大。家珍本性不坏,后来也释怀了。春生自杀之后,她也曾自责,自己或许不该对春生那么强硬,毕竟害死有庆也不是春生有意为之。
家珍的身份,随着生活轨迹不断转换。从大小姐,到少奶奶,再到普通妇人,她也不断成长。从生活的苦难中,家珍对生命越发尊重。她没有执着于痛苦,相信生命是平等的。她一生不辞劳苦,明悟生之伟大。
《活着》|家珍
(三)悲剧与现实
余华用贯穿一个人一个家庭,一生一个时代的悲剧故事,刺痛了我们逃避现实的神经。我们通常所说的“悲剧”,起源古希腊的神话,源自于古希腊对于酒神的祭祀崇拜。最早的“悲剧”,实际上就是人们对于未知事物恐惧感的美化。
在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创造了人类。为了补全人类文明,他从宙斯那里盗取了火种。宙斯大怒,将他用铁链绑在高加索山上,承受饥饿、风吹日晒和鹰鷲啄食,直到大力士赫拉克勒斯杀死了鹰鷲,砸断了铁链才把他救了下来。这就是希腊人对于“火”最早的认识,记载成了古希腊著名悲剧之一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悲剧的诞生》,豆瓣评分9.2,援引其中一段尼采对“悲剧本质”的解释:“每部真正的悲剧都用一种形而上的慰藉来解脱我们,不管现象如何变化,事物基础中的生命仍是坚不可摧和充满欢乐的。”可以看到,悲剧最大的作用,就是给予我们心灵上的安慰,采用强烈冲击手段,让我们从压抑中解放出来。
普罗米修斯雕塑
去年上映的《小丑》,主人公亚瑟·弗兰克作为底层讨生活的小丑演员,在穷困的生活环境中患上了精神疾病,只能依靠药物压制,他的愿望是成为一名喜剧演员。但是,他因卑微的出身以及怪异的行为被人嘲笑,电视台邀请他也是为了讽刺他提高收视率。
在极端的压抑中,善良的弗兰克终于化身为了邪恶的“小丑”,不仅公然射杀了主持人,还将病床上的母亲亲手捂死。小丑的经历,不正是一出“社会悲剧”吗?如果没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正当的压抑释放宣泄口,我们人人都可能成为“小丑”。
同样地,“肖战粉丝举报网站”事件。起初只是粉丝内部的争吵,但是由于粉丝中青少年居多,加上人为引导,不明是非的肖战粉丝便开始滥用举报,波及了路人,导致全网一起抵制肖战。在这个事件中,多数人都是无辜的,却被无端卷入。
一个“教育欠缺”引发的问题,因为不合理的情绪宣泄,最后竟演变成了“网暴”事件,这不就是悲剧的开始吗?冲突和矛盾,如果不加以引导和化解,最终将会成为指向我们自己的利剑。
《小丑》电影主角
最后
余华在小说麦田新版的序言中,谈及了他创作《活着》的意义:“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主人公的命运相互纠缠,但都有了自己独特的轨迹。福贵对于生命的敬畏,家珍对于生命的尊重,都让他们的形象饱满丰富。
余华在创作小说时,正处于对现实迷茫的时期,并常常感到“丑恶和阴险”蜂拥而来。而在《老黑奴》乐观叙事的直接刺激下,他化身披荆斩棘的勇士,剥掉了人性中软弱的外衣,赤裸裸地直面现实。
不在悲剧中成长,就在悲剧中灭亡。人人都在命运编织的大网之下,你不想反抗,只能默默接受。余华的这场悲剧演出,是禁锢,也是提醒。总而言之,你的生活,需要你敢于直面现实。
声明:本文系“狐沐说史”原创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