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耘实业谱写芳华,精诚合作无问西东”,当冠福股份董事长林文昌写下2018年这句新年致辞时,可能不会料到他自己会成被告,而且不光是他,还有他的两个兄弟林文智、林文洪,还有他那71岁的老父亲、冠福创始人林福椿,近日收到来自泉州、杭州、南京及长沙等地的法院传票和判决书。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麻烦接踵而至,冠福股份林氏家族父子4人不仅成为被告,涉及民间借贷纠纷,其4人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因爆仓与债务处于冻结之中。更糟糕的是,因控股股东违规,冠福股份被ST,股价更是连续下跌,9月20日,上市公司董事会发布林文昌董事长辞职的公告。人们不禁会问:一度风光无限的瓷都首富为何陨落,曾是中国家用品第一股的上市家族企业——冠福股份,又究竟怎么啦?
瓷都首富崛起与陨落
冠福股份创始人林福椿
冠福股份(曾用名:冠福家用)于2006年12月29日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曾被誉为“中国家用品第一股”;上市是一部最好的造富机器,胡润研究院发布《2015胡润百富榜》时,冠福股份创始人林福椿家族第一次上榜,财富身家为20亿元,多年来他们一直是瓷都德化的首富。
福建德化,是中国四大瓷都之一,德化白瓷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也被称为“中国白”。 当年,马可波罗将流传千年的德化白瓷带到了欧洲后,曾被称为“马可波罗瓷”, 当传到法国后,法国人给这种超凡脱俗的瓷器起了一个新名字:“中国白”。如今的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德化白瓷多达2000件。
为什么德化能产出让西方国家倍加推崇、圆润柔美的白瓷呢?原因有两个,一是这里有中国最优质的高岭土,二是这里有一代代精于白瓷制造工艺的匠人。冠福股份创始人林福椿,起初虽不是做瓷器的老工艺人,不过他也算业内的“匠人”,他自主研制发明的“高耐热瓷”,曾被列入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
林福椿家族及里人乡贤捐资修建的德化古寺“吾华寺”
林福椿,生于1947年正月,祖籍是福建省德化县盖德乡仙岭村,祖辈是当地农民。林福椿是个苦孩子,他2岁时,父亲被土匪绑架,家境贫寒的母亲没钱从土匪手上赎回丈夫,人亡家破,幼小的林福椿和体弱多病的母亲,守着两间破厝,相依为命。
福建闽南一带,林是大姓,有“陈林半天下”之说。福建林氏的始祖是林禄,葬于惠安涂岭的九龙岗,也称“晋安郡王墓”。林姓,是瓷都德化第二大姓,德化林氏大部分 出自莆田“九牧林”,其中以二房林藻后裔“五口林”一支居多。其中,“五口林”五房三子林法兴随父,于宋时移居盖德林地村一带,成了 林福椿家乡林氏的开基祖,建祖祠“世紫堂”。盖德当地有座“吾华寺”,是始建于唐代的德化四大古刹之一,2007年,新建大雄宝殿、坐化亭等古式建筑时,曾得到林福椿父子四人的热心捐助。
德化解放后,林福椿上学了,因学习成绩好,被保送进德化一中,可仙岭村离德化城关要走20多里路,林福椿在德化一中只念了2个礼拜的初中就辍学回生产队种田。他心灵手巧,参加耕田插秧,农闲时还会编竹篮、簸箕等竹制家用品,然后拿去给供销社收购,当时年仅16岁。
村里的人读书少,林福椿曾当过生产队和公社林场的出纳,18岁时,他到县林业规划队当临时工。后来回村,林福椿当上了仙岭大队革委会副主任,由于正主任空缺,事实上成了村里的“一把手”,另外,他还是大队文书、小学民办教师。
1979年,新政策下来,由于当年是计划内被清退的规划队临时工,林福椿得以进城并分配工作,进入了县粮食部门。数年后,他由一个临时工成了德化城关粮店的主任,底下有20多号人。他工作算是很出色,这个门市部曾被评为省、市、县的先进单位。
冠福家用上市时的林福椿父子四人
走出山村吃“公粮”,林福椿一直是仙岭村让人羡慕的人,可对林福椿来说,工资也太微薄,至多是养家糊口。脑子活的他,开始做些小生意,比如把德化的腊梅,运到深圳去卖,生意需要资金,他也常常找生意伙伴拆借和互相调用,后来走上企业上市的资本运作,也是顺着这条路径走。起初,他资金拆借的朋友各式各样,比如有卖“佛手瓜”的菜蔬商等。
林福椿会离开国营粮店,停薪离职下海经商,与大儿子林文昌有关。数日前辞去冠福股份董事长一职的林文昌,生于1968年,1984年,从职高毕业的林文昌跑去福州供销社,应聘业务员。后来,他承包了德化县供销社驻榕(福州的简称)瓷器经营部,不过,起步并不顺利,不到一年亏了10万元。
上世纪80年代,10万元可不是小数字,陷入困境中,父亲林福椿整夜睡不着,最后决定舍弃那份来之不易的“公家饭”,下海去福州与儿子一起经营瓷器,时间是1988年5月。
姜还是老的辣,林福椿一到福州,着手找亏损的症结,比如管理、财务、营销等方面不足,到年底,就把亏损的窟窿填平。第二年,他又鼓励儿子扩大规模,在福州华联商厦、东街百货、先施百货、供销大厦、南门百货等几大商场开设瓷器专柜,生意顿时红火起来。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账户上已存上20多万元,父子俩开始尝到创业致富甜头。1993年,林福椿父子去上海,开了首家德化名瓷销售店,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连锁店一家家在各地开了起来。
林福椿(左)到商场的冠福瓷器专柜
此后,林福椿把上海的生意交予儿子打理,自己返回瓷都德化,创办了“华鹏瓷厂”,进入实业领域。不过,创厂初时,眼光敏锐的他发现产品不对路,不创新就没有出路。1996年1月,他牵头组织上海的龙浔瓷厂、玖兴瓷厂联合开发耐热瓷项目,并创办“福建省德化冠峰耐热瓷有限公司”,他出任董事长。由于用于国防科技“耐热瓷”,用于民用的日用品瓷器上,与传统工艺不一样,为了攻克这道难关,林福椿亏了不少钱,历经数百次的反复试验,用诸如废寝忘食、含辛茹苦等抠尽辛酸血汗的词汇也不过分。
汗水不会白流,努力不会白废,1997年,耐热性能达500℃的“福康”牌耐热陶瓷煲研制成功,此后,“华鹏”、“冠福”牌日用陶瓷,特别是“冠福牌”日用陶瓷,更是于2007年被授予“中国驰名商标”,这是当时福建日用陶瓷企业惟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而且是家族企业。
2006年“冠福家用”(即更名后的“冠福股份”)上市后,这是瓷都第一家成功登陆资本市场的上市公司,林氏家族成功了,也登上财富的巅峰,对林福椿来说,塑造中国家用品第一品牌,一直是他的梦。为了企业规模扩张,除了进入竹木家用品等多元化领域外,他还在上海虹桥机场附近征地130亩,要建设全国最大的陶瓷分销中心;另外,在老家德化、征地200多亩,新建3个工业园区。此外,除了在沈阳、成都等地投建分销中心外,又兼并重组江西、唐山等地的瓷厂。林福椿也完成了一个小山村穷孩子到亿万富豪、瓷都首富的身份嬗变,同时,他还是冠福集团创始人、首任董事长。
林福椿(右2)与儿子林文洪(左2)
冠福股份是1999年12月成立的,2006年登陆深交所,从上市至今是12个年头,可如今,从财富顶峰坠落的林氏家族,对于自己的债务,已处于无钱可还的困境。
据冠福股份9月14日公告,经控股股东告知,公司存在未履行内部审批决策程序开具商业承兑汇票、对外担保、控股股东资金占用等情形,数项债务合计起来高达22亿元,也因关联债务,上市公司已被多地法院列为被告。
另外,有4位自然人正在向林氏父子及上市公司追偿债务,金融超5000万元,更使人惊诧的是,这些民间借贷的利息年化高达24%。如此的高息揽钱,足见瓷都首富家族是多缺钱呀!
把上市公司当“林家铺子”,外延式并购“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刚辞职不久的冠福股份董事长林文昌
截稿时,冠福股份已被ST,成了ST冠福,长子林文昌辞职后,目前由其三弟林文智任代董事长、兼副董事长、董事。此前,林文智为冠福集团总裁。
林文智生于1973年,今年45岁。林氏家族创业是“家族连”模式,林福椿与三个儿子林文昌、林文洪、林文智,以及家族其他成员,均分布于家族旗下各大企业之中。比如林文智,1994年曾任华鹏陶瓷的总经理多达6年,后又任“冠福实业”(“ 德化冠峰耐热瓷”)、冠福陶瓷和冠福集团总经理。2002年,他出任冠福股份总经理,后任副董事长。
此外,林文智还曾出任家族投资或者控股的“冠福系”多个公司董事长、董事等职,如华鹏花纸、冠杰陶瓷、冠林竹木家用品、“瓷都小额贷款”、“ 瓷都投资”、以及“文央(上海)实业”等。
冠福股份代董事长、冠福集团总裁林文智
上市公司冠福股份是2011年10月实现代际交替的,长子林文昌代替父亲林福椿,当选冠福股份董事长。不过,林氏家族企业尚处于交接班阶段,掌门人仍是林福椿,他仍任冠福集团董事长。
顺便交代一下,次子林文洪,生于1970年,是闻舟(上海)实业有限公司的法人,另外,他还出任家族旗下多家公司的董事长、董事等高管职务。冠福旗下控股的公司众多,比如福建同孚实业,上市公司ST冠福牵涉的担保案,就有同孚等多家公司牵涉其中。
林文洪很早就参与家族创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林氏家族在福州、上海经销德化日用陶瓷产品时,他就参与,后来组建冠峰耐热瓷、ST冠福前身——“冠福家用”时,他也是主要参与人,企业上市后,他不仅是股东,还出任监事。
ST冠福股东林文洪
人们不禁会问,上市12年,冠福林氏家族为何陷入如此困局?传承与转型历来是家族企业的两个痛点,林氏家族到底痛在哪个地方?
原董事长、林氏二代大公子林文昌虽然辞职走人,可他留下的问题并未因而消除,ST冠福还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应该说,出现控股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情形,多年来并不少见,可从林福椿父子四个人涉及的民间借贷等诉讼案件上看,冠福的问题不小,比如直接“瞒”着董事会,以上市公司的名义找别人借年化率高达24%的高利贷。另外,把上市公司当“林家铺子”,“豪爽”地为关联企业担保。
与其他类型企业有所区别,上市家族企业具有特殊性,比如,它是家族的特殊资产;又比如,由于家族涉入,一定程度上企业战略及成长目标也体现家族意愿;不过,家族成员虽可在关键岗位如总裁(或总经理)、高管等,行使管理权,可有一点,其控制权主要表现于在董事会的涉入,所有权则体现于股权架构层面。所有权、控制权、以及管理权的控制上,家族虽可重合涉入,但每一种权益在法律层面上均是分开的,因此,一个健全的家族企业治理既包含家族治理,也必须有完善、健全的企业治理内容。
另外,即便因家族企业的特殊性,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高度融合,但上市公司也是公众公司,家族在经营权上仅是一种“特殊代理”,并不能简单地当成自己铺子,想干啥就干啥,爱干啥就干啥,所有运作须在法律、法规框架内,越界就是违规甚至是犯罪。另外,作为公众上市企业,也须秉持“利他”的行为准则。以上冠福林氏家族的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等症结,不亦说明其家族企业治理层面上是有问题的,不少甚至踩出边际底线了。
林福椿、林文智父子在上市10周年庆上
下一个问题,林氏家族在转型的痛点上到底有什么问题呢?
我们知道,林氏家族靠瓷器起家,很长时间里,家用瓷器品也一直是上市公司ST冠福的主业。可如今的冠福,从企业定位、到涉及的业务领域,已与瓷器SAY 拜拜了!
做中国家用品第一股,曾是冠福股份的企业定位,可如今早已变了,变成所谓的“一家医养品合成工艺创新与供应链电商运营双主业协同驱动的科技创新型企业”。企业定位变了,业务领域当然也随之改变,那今天的ST冠福不做瓷器,到底是干什么呢?
到其企业官网“逛”一下,主要有三大板块,一是“医药科学”,主要是医药中间体和维生素E产品研发、生产,这也没有什么亮点,甚至说不具多少竞争优势。2014年,冠福18亿并购重组能特科技,进军医药制造业。二是“塑米城”,这是一个塑化B2B电商平台。2016年3月,冠福股份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以1720.26%高溢价,收购上海塑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全部股权,交易总对价为16.8亿元。
塑米城
“塑米城”创办于2014年5月,两个联合创始人为邓海雄、黄孝杰,当年有个口号,说是想做化塑贸易领域的“京东”。 邓海雄此前从事化工原料贸易,而黄孝杰曾服务过Google中国大陆市场区域营销管理工作,曾独立创办MRO这家工业耗材的电商平台。
ST冠福的第三大业务板块,就是“中国梦谷”,具体由冠福旗下的上海五天实业有限公司运作。目前,旗下运作的有上海的西虹桥梦谷、南上海梦谷、金汇通包装印刷小镇,北京梦谷, 厦门翔安梦谷,泉州的南安梦谷、德化1988陶瓷文创园、德化梦谷体育小镇、陶瓷文化古镇、世界陶瓷小镇等10多个文创园区和特色小镇项目。
医药、“塑米城”、已经从事文创及特色小镇的“中国梦谷”,多少是通过收购、重组、以及投资合作等方式搭架起来的业务版图,与瓷器毫无相干,且三者关联度也并不太多,也就是一种“外延式并购”模式。
说起林氏家族“转型”对与错之前,有必要先回溯一下ST冠福的“骄人业绩”。2017年年报中,冠福股份总营收97.36亿元,同比增长997.36%,净利润是2.83亿元,同比增长15.14%。即便是2018年的半年报,其业绩也是相当不错,营收71.4亿元,同比增长82.11%,净利润3.29亿元,同比增长高达318.26%。那么,疑问出现了,既然业绩这么好,而且是高增长,为何被ST,林福椿父子四人、包括上市公司冠福为何麻烦接踵而至呢?
中国梦谷文创园区董事长林文昌(右1)
先说一下冠福为何抛弃陶瓷主业,上市后,冠福确实一度风光,要钱有钱、要名有名,2008年,掌门人林福椿还当选“‘海西骄子、名城之光’纪念改革开发30周年泉州市30位杰出经济人物”。而从2006年上市至2009年这三年间,企业业绩也迅速增长,可之后就走上下坡路,2010年、2011年因连续亏损被ST。自2014年收购医药企业“能特科技”后,林氏父子通过外延式并购,迅速将起家的主业转移,其中,2014年,由原名称“冠福家用”更名为“冠福股份”。
到2015年底,冠福股份将日用陶瓷、竹木制品等家用品制造与分销业务和大宗商品贸易业务对外剥离,接着于2016年3月收购“塑米城”,数次收购后,冠福创始人林福椿家族的股权一直在稀释,可“买买买”脚步似乎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今年6月份,还想收购从事钢材贸易的“上海山钢实业(集团)”;8月份,又想100%收购“优帕克”长租公寓。
其中,为收购山钢,林氏父子将由次子林文洪打理的“闻舟实业”3.84亿股,以每股不低于4.5元的转让价,转让给从事自动售货机运营的“深圳诺鱼科技”。买买买,钱总是不够用的,而另一方面,用于担保、抵押的上市公司股票却一直在跌跌跌,爆仓也让林氏父子的22亿债务大坑浮出水面,加剧危机困境。
不可否认,一系列外延式并购,虽彼此互无关联,目的却很明确,就是冲着改善业绩而来。可有一点,这类并购也伴随着高风险,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比如对资金链方面影响,特别是由于缺乏相对可靠的估值体系,上市家族企业跨界并购带来的高商誉隐忧也是相当大的,一旦未履行业绩承诺或者预期收益不达标,其商誉减值引发的负面连锁效应的冲击力,将可能很大,甚至给企业带来毁灭性打击。
一波说·改革开放40年,前进中的中国家族企业(24)
本文内容为一波说原创内容
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和摘录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