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赖正直 时拾史事 今天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文/赖正直
|写在前面|
三国脑洞系列,其实早在2017年就已经在本公众号连载,只是没有给这一系列起个名字而已。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这一系列文章的主要特色是针对三国历史上没有明确结论的问题,在综合有关史料的基础上,通过符合逻辑的分析、推理,得出作者自己的答案。
这一系列文章都是作者在平时阅读史书时思考的结果,其中不免有些想象的成分,但都是建立在史料记载之上的合理想象。作者不是专业的历史研究者,写这一系列文章的目的不是严肃的考证史实,只是想深入挖掘历史中的细节和八卦,让三国史变得更加有趣,仅此而已。欢迎读者朋友吐槽拍砖。
正文警告
说到曹操手下的谋士,毫无疑问首推荀彧。西晋陈寿著《三国志》,把荀彧的传记排在“诸夏侯曹”等亲贵集团之后,与荀攸、贾诩合为一卷而居前,不难看出,荀彧在曹操集团中“首席军师”的地位,早在魏晋之际就已得到史家认可。
荀彧投奔曹操的时间很早,他为曹操规划战略,推荐人才,治理后方,屡出奇策,功勋卓著,曹操在《请增封荀彧表》中给予充分肯定:“(荀)彧之二策,以亡为存,以祸致福,谋殊功异,臣所不及也。”但是,尽管荀彧为曹操立下汗马功劳,却没有得到善终。
军师联盟中的荀彧
在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即将南征孙权之时,曹操上表请求派荀彧到谯县劳军。荀彧大概不会想到,他这次出差,再也不会回到许都的朝廷了。
因为这是一个阴谋。荀彧刚离开许都,就被免掉担任了十七年之久的尚书令一职,以侍中、光禄大夫、持节,参丞相军事,留在军中效力。这对荀彧打击很大,他马上就病倒了。曹操进军至濡须口,荀彧因病留在寿春。《三国志·荀彧传》载:“(荀)彧疾留寿春,以忧薨,时年五十。”《后汉书·荀彧传》则描述得更具体:“(荀)彧病留寿春,(曹)操馈之食,发视,乃空器也,于是饮药而卒,时年五十。”
两书记载虽有不同,但不矛盾。荀彧在此前就因为反对曹操进位魏公,与曹操关系紧张,被免职留军之后,更是忧郁成疾,曹操送来空食盒,进一步加重了荀彧的忧虑,他无法再忍受这种精神折磨,遂饮药服毒身亡。
清 花梨食盒
曹操给荀彧送个空食盒,是什么意思?
说起来,曹操其实很喜欢玩哑谜。绝妙好辞、一盒酥、阔、鸡肋、鸡舌香,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曹操玩过的哑谜。这一次,曹操又皮了一下,送来个空食盒,他是想向荀彧传达什么信息?荀彧为什么会把空食盒理解为死亡的隐喻?
一般有以下几种说法:
1.“食”代表“俸禄”,空食盒意味着汉朝的气数已尽,世上已经没有汉禄可食。这对忠于汉室的荀彧来说,是个无法接受的事实。绝望的荀彧不愿改食魏禄,只好选择自杀。
2.没有食物的食盒,毫无用处。曹操的意思是说荀彧此时已经没有利用价值,是无用之人,活着也没有什么意思了,也就是只能去死了。
3.食盒中没有食物,意思是“盒中无食,君当自采(裁)”。曹操是在暗示荀彧自杀。
4.古代食盒多用木胎漆器,又称为“椟”,与“毒”同音。曹操不仅要求荀彧自杀,而且指定了自杀的方式是服毒。
曹操真会玩,现代人玩游戏要钱,曹操玩游戏要命啊。
其实,曹操的哑谜并不是问题的重点,更值得探究的是,荀彧为什么会被曹操逼上自杀的绝路?要知道,在荀彧来投曹操之初,曾被曹操称赞为“吾之子房也”,两人曾经亲密无间,推心置腹,堪称模范君臣,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竟会走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此时的曹操,虽然位极人臣,三分天下有其二,但还没有统一天下,千秋帝业还有很长道路要走,这时候远远没到“鸟尽弓藏”的时候,曹操为什么要在事业未成之时杀掉首席军师呢?
这,需要从荀彧的早年人生经历开始说起。
一、荀彧和曹操都与宦官集团存在密切联系,属于时人眼中的“阉党”
荀彧虽然出自名望甚高的颍川荀氏,但其出身有两个问题:
第一,颍川荀氏虽然门第较高,人才辈出,但不以研究儒家经典见长,存在缺陷。两汉魏晋以来的世家大族大多世传一门或若干门儒家经学,现代人可能不觉得研究一两门经书有何用处,但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下,秘不外传的家学是维护家族声望、确保家族成员出任官职的重要手段。
《三国志·荀彧传》列举了颍川荀氏在荀彧之前的众多人物,但只有荀爽“通《春秋》、《论语》”,其余都是以德行闻名,可见《春秋》、《论语》是荀爽个人研究的学问,而不是荀氏的“世传家学”。荀彧的祖父荀淑更是“博学而不好章句,多为俗儒所非”。综观荀氏家族知名人物的表现,他们的家学应该是注重经世致用的实用之学,而不是当时流行的埋头故纸注释儒家经典的经学。这样的家族很容易参与政治,出现像荀彧、荀攸这样掌握实权的政治人物,但也很容易受到政局影响,家道出现起伏。
后来荀彧自杀,一度导致荀氏家道中落,直到荀顗、荀勖出现,才在西晋时期实现家族复兴,但好景不长,到了南北朝时期,颍川荀氏再度衰落,再也没有出现特别具有影响力的人物。相比之下,专心研究儒家学问、有世传家学安身立命的范阳卢氏(家传《古文尚书》、《礼记》)、清河崔氏(家传《论语》、《韩诗》)、荥阳郑氏(家传《周易》、《毛诗》、《仪礼》、《论语》、《孝经》、《尚书大传》等)、太原王氏(家传《周易》)、弘农杨氏(家传《欧阳尚书》),就能不受改朝换代的影响,长久保持家道不坠,直到唐朝末年仍是受世人推崇的名门望族。
所以,与精研《孟氏易》的汝南袁氏等家族相比,颍川荀氏存在明显的儒家学问短板,还不能算是最顶级的士族。
第二,荀彧的妻子是大宦官唐衡的养女,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会被视为“阉党”。
《三国志·荀彧传》注引《典略》载:“中常侍唐衡欲以女妻汝南傅公明,公明不娶,转以与(荀)彧。父(荀)绲慕(唐)衡势,为彧娶之。”唐衡是汉桓帝时期的大宦官,是帮助汉桓帝发动政变诛灭大将军梁冀有功的“五侯”之一,与另一大宦官左悺号称“左回天,唐独坐”,权势极大。荀彧结婚时,唐衡已死,但其家族势力犹存,至汉灵帝熹平二年(173年),唐衡之弟唐珍还出任司空。而且,唐衡也是颍川人,与荀彧家族的关系盘根错节,荀彧与唐氏联姻,对他将来的政治前途非常有利。
正如前面提到,荀氏没有世传的儒家学问作为进阶工具,荀彧本人的特长也在于政治军事实务,而不是研究儒家经学,所以荀彧将来要振兴家门,就必须走上靠实干能力当官从政的道路。荀彧之父荀绲为儿子前途考虑,寻找一个能够为其提供政治助力的亲家,是非常现实、合理的。
但凡事有利有弊,荀彧和唐衡之女结婚,就会被视为宦官集团的一员,亦即“阉党”,遭到某些士大夫的鄙夷。《三国志·荀彧传》注引《典略》载:“(荀)彧为论者所讥”,这是荀彧的这场政治婚姻的必然结果。
后来荀彧弃官回乡,率族人投奔冀州牧韩馥,他到达冀州时,韩馥已经让位给袁绍。袁绍虽然待荀彧以上宾之礼,但这很可能是看荀彧的堂兄弟荀谌的面子。因为荀彧的“阉党”背景,与宦官集团势不两立的袁绍不大可能对荀彧有什么好感,但荀谌在逼韩馥让位的过程中出力甚多,在袁绍集团中与田丰、许攸并为谋主,所以,看在荀谌的面子上,袁绍对荀彧是表面上礼敬有加,而实际上不会重用他。
袁绍是当时士大夫集团的领袖人物,他对荀彧的态度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荀彧在袁绍手下待了一段时间,知道自己终究不能被以袁绍为首的士大夫集团所接受,于是只有选择离开。
此时荀彧所能选择的,只有同为“阉党”的曹操了。
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大宦官曹腾的养子,曹操的家庭背景和荀彧非常类似,介于士大夫集团和宦官集团的夹缝之中,宦官集团视之为士大夫,而士大夫集团则视之为“阉党”。曹操年轻时积极接近袁绍,与士大夫结交,并多次发表反对宦官的言论,甚至在担任洛阳北部尉时棒杀大宦官蹇硕的叔父,都是在拼命洗刷自己身上的宦官集团色彩。曹操的努力取得一定成效,但成效有限,很多士大夫仍然鄙视曹操。官渡之战前陈琳作讨伐曹操的檄文,讥笑曹操是“赘阉遗丑”,还在拿曹操的阉党背景说事,对曹操刺激很大。曹操屡次诛戮名士边让、孔融、杨修、崔琰等,其中就有长期被鄙视后的反弹报复心理。
因为荀彧本人的“阉党”背景,以及他不治儒家经典的学风,使他和曹操一样,用人以实干才能为唯一标准,而不像一般士大夫那样重视品行、名声等虚的东西。荀彧给曹操推荐的人才,除钟繇、陈群、王朗等少数人外,大都不是当时所推崇的名士。戏志才、郭嘉、杜畿等,都和荀彧一样“有负俗之讥”,其余杜袭、赵俨、繁钦等人,则是荀彧的颍川同乡,因逃难在外,被荀彧所收罗而荐于曹操。
荀彧和曹操因共同的“阉党”背景而走到了一起,很大程度上是不得已而为之。从荀彧的本意来说,曹操不是他的最优选择。如果可能,他还是宁愿选择韩馥、袁绍那样的真正的世家大族。当年他带领族人奔赴冀州,需要路过朝歌、荡阴等县,这些地方离当时曹操所在的东郡仅一河之隔,交通非常便利。如果荀彧早就看好曹操,大可就近前往东郡,但荀彧舍近求远,过东郡之门而不入,可知其一开始并不打算选择曹操。最终荀彧之所以投向曹操,实在是一种没有更好办法的次优选择。
二、荀彧的政治追求与曹操不一致,分道扬镳是早晚的事
荀彧的政治追求是辅佐东汉朝廷,延续汉祚。荀彧在反对曹操进位魏公时就自陈,他当初的打算是让曹操“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没有打算让曹操篡汉自立。
刚开始,在曹操势力尚弱的时候,曹操的想法也许和荀彧是一致的。但随着曹操势力的增长,曹操的个人野心也在与日俱增,与荀彧的分歧也越来越大。
不难看出,荀彧对汉献帝是有感情的。荀彧于永汉元年(189年)举孝廉,任守宫令。永汉即汉献帝的第一个年号,荀彧当上守宫令基本上和汉献帝即位是同一时间。据《后汉书·百官志》,守宫令的职责是“主御纸笔墨及尚书财用诸物及封泥”,也就是负责管理皇帝及尚书的办公用品。履行这一职责,需要时常进出皇帝的办公场所,甚至跟随在皇帝身边。所以,汉献帝应该早就认识荀彧,至少应该有些印象。
有了这样的感情基础,曹操在迎立汉献帝的时候,荀彧就成了和汉献帝直接打交道的联络员的最佳人选。所以,在迁都至许之后,荀彧立即被任命为尚书令。据《后汉书·百官志》,尚书令“掌凡选署及奏下尚书曹文书众事”,从字面意思看,尚书令的职责是负责人事考核、下发诏书、呈递尚书奏事,秩禄不过千石。
但实际上,在东汉中后期,尚书令的职权大大扩充,已架空三公,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其情形极类似明朝的内阁大学士。荀彧担任尚书令,也就意味着他成为汉献帝的小朝廷的宰相,负责这个机构的日常运转,并且与曹操的司空府(后为丞相府)联系。
荀彧既然负责汉献帝宫廷的日常工作,当然要为这个宫廷中发生的一切负责。建安五年(200年),董承等人谋诛曹操,事泄被杀。伏皇后写信给其父亲、屯骑校尉伏完,对此事有所怨言。伏完则将伏皇后的书信送给荀彧。伏完的目的大概是想向荀彧求助,但这却让荀彧陷入十分为难的境地。
按理说,对于董承其人,荀彧心底里应该是同情的,但以他的地位和处境,不可能赞成董承的做法。对于伏完转交的书信,荀彧既然忠于汉室,当然不能出卖当朝皇后和国丈,但他知道皇后父女有怨言而不报告曹操,也存在极大的政治风险。
面临这样的难题,一代智者也难免束手无策,只好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假装什么都不知道,让事情自然过去。但是,以曹操之诡诈,不可能对此一无所知。荀彧的这一做法,已经表明了他和曹操不是一条心,两人之间的裂痕,迟早会越来越大,直至分道扬镳。
有个问题需要注意,担任尚书令、处理汉献帝宫廷内外日常事务,才是荀彧的本职工作。至于荀彧经常为曹操提供有关战略规划的建议,都是基于曹操对荀彧个人的信任关系,并不是他作为尚书令的职责所在。
所以《三国志·荀彧传》称,荀彧“常居中持重,太祖虽征伐在外,军国事皆与(荀)彧筹焉。”意思是说,荀彧平时都是在许都的朝廷上班,并不跟随曹操出兵打仗,但即使如此,曹操出征在外,很多大事还是要和荀彧商量。《三国志·荀彧传》又载,曹操在打败袁绍后上表为荀彧记功,请封爵,但“(荀)彧固辞无野战之劳”。荀彧没有野战之劳,也表明在曹操外出征战时荀彧没有跟随在曹操身边。所以,荀彧给曹操出的主意,全部都是宏观层面的政治、战略规划,没有一次是关于具体作战的战术方案。
也正是因为这样,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突然让荀彧到前线劳军,这是很不正常的事情,也让荀彧非常难受。荀彧虽然和曹操一样不尚浮华,重视实干,但他身处那个时代,不可避免的具有当时名士常有的一些奇怪生活癖好,例如《襄阳耆旧记》记载“荀令君至人家,坐席三日香。”意思是荀彧平时给衣服熏香,熏得很重,香味浓烈,坐过的席子三天后还有香味。这样一位生活讲究、养尊处优、平时坐惯了办公室的人,突然被强迫到千里之外过风餐露宿、物资短缺的艰苦生活,无疑是很难适应的。
所以,荀彧一到寿春就病倒了。这其中既有精神上的原因,也有物质上的原因。但不管怎么说,这就为曹操送来空食盒提供了契机。
三、荀彧早在冀州平定之后就已经失势了,不是因反对进位魏公才得罪曹操
通读《三国志·荀彧传》,大多数读者会有一个感受,那就是前面记载很详细,但到了曹操平定冀州之后,就很简略了,只在曹操将要南征刘表时,荀彧最后给曹操出了一次主意,然后就直接跳到了荀彧之死。曹操征刘表系建安十三年(208年),荀彧死于建安十七年(212年),中间至少有四年时间,荀彧没有给曹操提任何建议。
那么,荀彧这段时间在干什么呢?结合当时的情况来看,荀彧此时的工作重心已回归他作为尚书令的本职工作,安安心心地主持汉献帝的朝政(主要是一些礼仪、祭祀、宫廷事务),他不再插手干预曹操丞相府的军政事务,曹操也不再向他咨询军政大事。换句话说,这个时候的荀彧,已经失去曹操的信任了。
荀彧的失势,早在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平定冀州的时候,就已成定局。此时发生了两件事,导致荀彧和曹操原已存在的裂痕进一步扩大。
一是曹操将根据地搬到了邺城。曹操攻克冀州后,兼任冀州牧,因此将根据地搬到了冀州州治魏郡所在的邺城。过去曹操以许都为行政中心,与荀彧同在一城,有什么事可以当面商量。曹操搬去邺城后,汉献帝的朝廷仍留在许都,作为尚书令的荀彧自然也是留在许都。物理的距离也会造成心理的距离,两地分居的曹操和荀彧,已经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推心置腹、有话必谈了。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两人的关系也会渐渐疏远。更何况,这时候还发生了另外一件事。
二是有人建议曹操恢复古代的九州制,扩大冀州的地盘,但被荀彧否决。
曹操兼任冀州牧,有人为了讨好曹操,提出要恢复《尚书·禹贡》中的九州区划。“禹贡九州”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东汉所置的幽州、并州、司隶等地,在“禹贡九州”中都是属于冀州。所以一旦恢复九州制,冀州的地盘就会大幅扩张,也就意味着曹操作为冀州牧的直辖领地大幅扩大。曹操对这一建议是心动的,但荀彧坚决反对。荀彧提出的理由是冀州初定,人心不稳,这时曹操只顾扩大自己的地盘,会失去人心。其实荀彧更深一层的考虑,也许是不希望曹操的势力扩张太快,那只会增长曹操的个人野心,损害朝廷的权威。曹操虽然暂时采纳了荀彧的意见,但内心大概是不以为然的。特别是时间的过去,多疑的曹操回想此事,可能会识破荀彧的真正动机,增强对荀彧的猜忌。
在建安九年(204年)之后的建安十三年(208年),荀彧还为曹操南征刘表出过一次主意。荀彧认为:“今华夏已平,南土知困矣。可显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意思是建议曹操佯攻南阳郡的宛县和叶县,主力则从其他方向抄小道袭击襄阳。但根据《三国志·武帝纪》,曹操亲率大军到了新野,迫使刘琮投降。新野县就在宛县正南方,而宛县又在叶县之南。曹操的进军路线,表明曹军主力是真的进攻宛县和叶县,而不是佯攻。所以,曹操其实没有采纳荀彧的建议。
原因很简单。在这个时候,曹操已经不再信任荀彧了。
四、荀彧参与了曹丕和曹植的太子之争,犯有“交构之罪”
袁绍虽在官渡之战中战败,但四州之地尚在,实力犹存。如果袁谭、袁尚兄弟团结一致,未尝不能卷土重来。但两兄弟分别在两派官员的拥戴下搞起内讧,使曹操有机可趁,一一击破。
曹操充分吸取了袁氏覆灭的教训,在平定冀州后即发布《整齐风俗令》,禁止“阿党比周”,实际上就是禁止手下的文武官吏分别围绕在曹丕和曹植周围搞派系内讧。曹操对涉及太子之争的“阿党比周”非常痛恨,所以吴质想要给曹丕出主意,要躲在竹筐里偷偷进入曹丕府上,杨修公开指点曹植,被以“交构之罪”处死,崔琰违反曹操的保密要求,公开主张立曹丕,后来被以其他琐事下狱处死。
有迹象表明,荀彧也卷入了曹丕和曹植的太子之争。
第一,据《三国志·荀彧传》载:“文帝与平原侯(曹)植并有拟论,文帝曲礼事(荀)彧。”所谓“曲礼事彧”,意思是曹丕曲意逢迎,以礼事荀彧。曹丕礼事荀彧,要曲意为之,也就意味着礼事荀彧不是曹丕的本意。为什么会这样?答案只能是,荀彧支持曹植,不喜欢曹丕,但荀彧一度曾是曹操信任的红人,所以曹丕只好委屈自己,拿热脸去贴冷屁股。
第二,《三国志·荀彧传》又载,荀彧长子荀恽,“(荀)恽又与(曹)植善,而与夏侯尚不穆,文帝深恨恽。”荀恽支持曹植,遭到曹丕的忌恨,仅因娶了曹操的女儿(曹丕称帝后封安阳公主),才得以保命不死。荀恽与曹植相善的时候,荀彧已死,但荀彧生前已支持曹植,他肯定指点过荀恽,让荀恽继续支持曹植。荀恽在目睹父亲的失势和身亡之后,愈加感到家族的危机,他跟紧曹植,指望着在曹植成为皇帝之后能重振家声。可惜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深谋远虑如荀彧,也有失算的时候。
第三,曹丕器量很小,睚眦必报,在他成功上位称帝之后,凡是原来支持他当太子的人都得到丰厚的赏赐,凡是支持曹植的人都遭到残酷打击。在曹丕当皇帝期间,荀氏家族仕宦者众多,但无一人得到重用,已可表明荀彧当初的政治选择。好在荀彧死得早,对曹植的支持力度不大,而且又和曹氏有婚姻关系,这才让荀氏家族躲过一劫,保留东山再起的空间。
第四,《全三国文》辑录有荀彧死后曹植为荀彧所作的诔:“如冰之清,如玉之絜,法而不威,和而不亵,百寮士庶,唏嘘沾缨,机女投杼,农夫辍耕,轮给辄而不转,马悲鸣而倚衡。”曹植对荀彧之死表示哀悼,而曹丕却未有任何表示,这足以说明荀彧和曹丕、曹植二人的关系亲疏,也印证了曹丕是曲意礼事荀彧的说法。正因为是曲意为之,所以在荀彧死后,曹丕就没有必要再委屈自己了。
荀彧支持曹植,在曹操眼里,荀彧和杨修、崔琰一样,犯有“交构之罪”。但荀彧行事谨慎,不落痕迹,曹操抓不住他的把柄,只好用打哑谜的方式,送去空食盒,暗示荀彧自己了断。这样可以让荀彧免受牢狱之苦,也可保全颍川荀氏的家族名声。毕竟荀氏家族是曹操赖以和众多世家大族保持信任和联系的纽带,曹操也不愿轻易毁掉,于是采取了“隐诛”的帝王之术。
参考文献
【西晋】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2000年版。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2000年版。
【清】严可均:《全三国文》,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卢弼:《三国志集解》,中华书局2012年版。
于涛:《三国前传:汉末群雄天子梦》,中华书局2006年版。
罗三洋:《袁本初密码》,台海出版社2017年版。
万绳楠:《曹魏政治派别的分野及其升降》,载《历史教学》1964年第1期。
洪卫中:《汉末魏晋之际颍川士人的政治取舍与得失》,载《郑州大学学报》2018年第2期。
上一期:袁绍?公孙瓒?哪一个才是刘备的真爱?
END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喜欢本文/作者,赞赏一下表达支持吧!
▽
作者简介
赖正直,男,80后,南蛮,刑事法官,法学博士。原本爱读史书,为稻粱谋选择了法律专业。法学和史学其实有不少相似之处,比如都重视证据,都是在利用残缺的不完整信息拼接还原已经过去的事实真相,因而在写文章时常常会有把历史事件当作悬案来查的感觉。著有《机能主义刑法理论研究》、《毒品犯罪案件证据认定的理论与实务》等书。目前的小目标是写一部历史小说。
往期目录
中世纪的奇葩性生活
教科书为何称他“民族英雄”
埃及人在修金字塔,中国人在做什么?
日本人的起源是哪里?
被邀请出席新中国开国庆典的帮会大佬
新疆是先有了汉族还是维族
死人是怎么结婚的?——聊聊冥婚
抗日战争中,蒋介石是怎么失去南京的呢